登陆注册
14184000000003

第3章 学而篇第一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以后还经常复习,反复实践,这不也是一件很有益也很有情趣的事吗?远方的朋友来了,这不也令人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时习之,讲得是学习。做君子,当然首先要致力于学习。不学习不明事理,缺乏知识,素质就不会高。现在我们倡导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都是一个道理。学习要反复,要不厌其烦,这样才能巩固。还要学会运用,不运用不实践等于没学,这就叫“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用”也包括规范自己的行为,你知道君子应该守孝道,而你却不赡养父母,你知道君子应该诚实却经常说谎,口是心非,这不叫君子,知识再多也不叫君子。

有朋至远方来令人快乐。实际上,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更快乐。中国人重情谊,只要是朋友,就会掏心窝子说话,掏心窝子款待。但是,“朋友”也是个经常让人纠结让人困惑的字眼。你把对方当朋友待,对方不一定把你当朋友待,或者表面上把你当朋友待,实际却在一遍又一遍地算计你。有一句话叫“朋友好不到头”,说明朋友难处。友谊神圣而朋友难处,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些人处朋友不真心,有的是算计,有的是势利。那么,怎样才能处好朋友呢?就是要真心,我们真心待友,我们是君子,这就够了,大家都这样,大家就都是君子。有人不这样,没关系,他不愿做君子,他就是小人,不处就是了。古人还留下一些交朋友的至理名言,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比如“好朋友勤算账”等等,这都是经验总结,是从源头上避免麻烦。人有朋友值得欣慰,有一个知心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你,真的是一件让人高兴快乐的事。

人不知而不怨恨,这说得是一个修身养性的事。这一点,普通老百姓也许更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的是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比如有钱的人,比如有权的人,比如有些有特殊背景的人,这些人就想让别人抬着捧着。他是处长、科长,别人喊他师傅他就不高兴,酒桌上,别人叫不出他的大名他也不高兴,他做了一件好事,别人不知道,他更不高兴。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呢?你做了一件好事,做就是了,别人有时有能力也会做。你做了好事大家认可你赞赏你,有人稍不留神没有注意到,不必愠怒,也不必有失落感。把做好事做善事当作捞取名利的手段,那是小人;施恩图报是俗人;当作义务甚至于当作责任,这才是君子。你成为君子以后,自然大家都尊敬你,也颂扬你。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他上边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他上边的人,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打好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论语》里除“子曰”是“孔子说”的意思,其他人说的话都有姓名。

有子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说,孝顺爹娘、敬爱兄长是“仁”的基础,是最起码要做到的。

一般来讲,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不会触犯他上边的人,更不会去造反。这里所说的“犯上”,不仅指上级,还应包含所有的尊者和长者。人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先你出生的都是长者。长者应该尊重。人的天赋、学识、职位等等都有高下之分,比自己强的人也应该尊重。这是一种人生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孝顺爹娘、敬爱兄长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能够做到这一点,你才有可能把自己修炼为君子,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甚至连一个“小人”都不够,差不多就是畜类了。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种人很少仁德。”

反过来理解,你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仁爱友善有德性的人,你就必须待人诚实,不要装假。

生活中有时需要掩饰,但不能粉饰。掩饰是把一些不必让别人知道的东西遮掩过去,比如隐私;而粉饰是在脸上打了厚厚的粉底,真面目被完全遮盖起来,他心里到底想什么,脸面上看不出来。不仅如此,他还用花言巧语非要把这张脸说成是真脸,等到你真的相信这就是他那张脸的时候,他又说不定什么时候把外边那张粉脸一撕,变得丑恶无比了。这种人很难成为君子。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看以下三点做到了没有:为别人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别人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是不是有对不住朋友的地方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和在实践中运用了呢?”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这三点囊括的内容很多,我自己,朋友,别人,差不多就是整个社会了。我自己身为学生,当然应以学业为重;对朋友,要做到诚实守信,不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对别人,不帮则已,帮就帮到底,竭尽全力,不能应付。然后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温习功课。曾子是以学生的身份说话,如果你已经不是学生而是一个社会人,那么,你就在做好前两项的同时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吧。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民众要有时有节。”

这条是针对当了帝王或想当帝王的人说的。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谋事做事要严肃认真,不能浮夸,不能光发文件就了事。要调查研究,讲求实效。要爱护你手下的官吏。要能做到用人不疑,大胆使用,放手让他们做工作。当然也要监督,防止他们利用手中权力鱼肉百姓。监督也是一种爱护,不然,他们迟早会被双规,至少会留骂名。征用老百姓干活要讲究时令,利用农闲,还要有度。这既是实施“仁政、德政”的要求,也是一种工作技巧,还是一种科学方法。老百姓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种地打粮。他们的事很重要。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根本,也是基础,你那里修宫殿建园林,没明没黑没时没令地役使百姓,地没人种,粮从何来?粮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你治理的国家也很快就要完蛋了。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少说话,说出的话必须诚实可信。要有博爱之心,对所有人都要有爱心。平时要与有仁德有好品性的人多来往。这些事做好后,如果你还有精力,就多去学习。”

孝敬父母是人的天职。实际不止人,动物也有,比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但古往今来不懂孝道或故意不孝的人还是履履冒出来,这些人都还没有进化好,更算不上君子。不尊重兄长的人也不少,在外边不尊重长辈长者的更不少。长者比你先生,他吃饭拉屎都比你多,人生的经验都比你多,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知识,光凭这一点你就应该尊重。少说话,说真话,说有用的话,不要成天夸夸其谈。财富和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要爱护众人,广施仁爱之心,能帮就帮,能做善事就做善事,这就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做了善事,帮了别人,被帮的人就会感激你,你自己也会有崇高的情愫产生,一点不吃亏。要与有仁德好品性的人多交往,多亲近他们,这有好处。近朱者赤,他们的言传身教都会使你一步步成长为君子。假若你为谋求刺激,整天与那些下三烂混在一起,你不仅不可能成为君子,恐怕连正常人都难做了。

把这些事都做好了,你还可以抽时间学习些书本知识。孔子时代文献书籍少,现在可不少,开卷有益,多读书没坏处。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待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俸侍爹娘要尽心竭力;服事君王要能豁出性命;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没学习过,我认为其实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教导人们,对待妻子,主要看品德,不能太重容貌。我赞成这样的观点。年轻人娶妻讲究容貌无可厚非,但一定还要注重品德和能力。容颜易改,秉性难移。如果你能获得一个容貌既好素质又高的妻子当然是你的福分,设若不是,也不必烦恼,挑一个品德较好的娶来就是了,不要苛求容貌,丑也无妨。有句老话说“丑是家中宝”,这话有道理。丑妻有自知之明,她知道缺少颜色让你来宠,只得实实在在一心一意过日子,事事还让着你;丑妻少有不良男人觊觎,后院就不会着火,你能一心一意干事业。这都是丑妻的好处。没感情吗?不会的,一块儿过日子,过着过着就有亲情了,亲情比感情要重要得多。

事父母能竭尽全力,这话说过几遍了,不说了。事君能豁出性命,这讲得是一个忠字。忠是应该的,吃谁的饭为谁办事,没错,但豁出性命就不一定值得,还须看看这君王有道无道。引申到你的上级那里也一样,不能愚忠,讲愚忠是孔孟之道的局限。交朋友言而有信也说过了,不说了。能达到以上诸条者虽没有多少文墨,但他具备了君子品格,这样的人不是没学习,只是没有文凭而已,他们是实践中的有心人,也有向善心理,离君子不远了。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得到巩固。要以忠诚和信实这两种品格为主。不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别怕改正。”

君子要注重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行。你自己邋里邋遢,说话信口开河,大家就会小瞧你,你就不会有威信。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你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慢慢地你自己也不如你自己了,慢慢地就会堕落了。这也跟下棋一样,多跟高手下,少跟“臭棋篓子”下,越下越臭。有过则改,这也是好品格。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经常追念逝去的祖先,老百姓就会被你引导得归于忠厚了。”

曾子讲得是一个殡送父母、追念祖宗的事。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仅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最后这一程也要认认真真地送,带着虔诚的心态去做。这也是一个寄托哀思的过程。不光对父母,对逝去的远祖也不能忘记。人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就像大树,你是枝杈,祖先是根须,你离他们虽远但却一脉相承,用现在的话说,你的基因是他们留下的,追念他们,也是看重自己。

现在的根祖文化大有发扬光大之势,有的修家谱,有的建祠堂。我有一个建议,先把在世的父母赡养好,不能止于给钱给物,重要的是精神赡养,就像现在一首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多上炕聊聊,多听父母唠叨唠叨。这样会使他们益寿延年。与其追忆,何如让他们多一些陪伴在身边呢?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哪个国家的政事,询问得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子禽是谁?无法考证,总之是一个崇拜孔子的人。子禽问子贡,他老人家怎么能有那么高的学问、获得那么多的重要信息呢?子贡告诉他说,是靠温良恭俭让得来的。温和、善良、谦恭、节俭、礼让,以上诸种品格就是君子品格。君子必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人们有话都愿意和他说,有事都愿意请教他,他获得的信息自然就多。“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秀才如此,何况君子!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以后,就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他父亲的做人之道,他就算是孝顺的人了。”

这句话的重点是“不改父之道”。这个“道”讲起来有点费劲,总之是有关他父亲的志向、目标、为人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持家立世的规划等等,一句话,父亲怎做你怎做,按过去方针办,按既定程式办。这就叫一脉相承。考虑到时移势易,考虑到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个人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不变,所以,孔子将这个时限定为三年。古代有规矩,父母过世后要在家守孝三年,称为“丁忧”,与此雷同。为什么一定要三年呢?因为三年既是一个较长的人生时段,又不致因固守而对人生和家庭形成较大的影响。三年也是一个人世界观改造和形成的有效过程,三年不改,也许就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不会再改了。重要的还不在于改还是不改,而是要通过这个时限来表达孝顺,如果能做到“三年不改”,那他就一定是一个孝顺之人了。

另外一点,孔子说这话,是从原则上讲,不能死搬教条。

如果这位父亲是那些杀人越货的主儿或是行为不检点,改了反而好。但是一般来说,父亲的志向是应该保持的,在保持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作用,是以遇事能做到恰当为好。过去圣明君王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事大事小同一道理。但是,有行不通的时候,一味求和,不以规章制度节制,这也不行。”

古文中,“和”当恰当讲,木板对缝就是和,把两个东西合起来,能做到严丝合缝就恰当了。现在我们所讲的“和”意思有些变动,当和气来理解。和为贵,大家别生气。实际意思还是联贯的。大家都以温和的态度来解决纠纷容易达成一致,一致了就和谐了,就恰当了。

当然,和气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需要法律,用来对待那些不遵纪守法的人;有时还需要战争,对付入侵的敌人。这都是在万不得已时。平时为人处事,大家还是应以和为主,尽量不要关闭沟通的大门和渠道。两人争讼,就如玩猴皮筋,你抽得紧些,对方就松一松,对方抽得紧,你就松一松。如果你紧他也紧,咔吧一下就扯断了,不能再玩了。你把周围的人都“咔吧”了,也就等于把你自己“咔吧”了,你就成孤家寡人,没人和你打交道了。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说过的话符合义理,这话就能兑现。容貌仪态合乎礼义,就不会遭致侮辱。依靠亲近的人就不会有所闪失。”

说话办事要符合义理、公理,合约也应如此。符合大众认可的规矩和价值观,这样,你说的话才算话,你提的意见和建议才会被接受,你想达到的目的才能够达到。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外表要整洁,内心要纯洁,说话办事要符合礼仪,不然就遭人看不起。需要帮助时,就请那些与自己要好的人来,避开那些不可靠的人。特别是当你出门在外时,一定不要轻信。多交朋友,诚实待友,有事时,总会获得朋友的帮助。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过饱,居住不求舒适安逸。对工作勤勤恳恳,说话却要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吃饭过饱容易伤身;居住也别求太安逸,太安逸会消磨志气,消磨创业精神。人不创业,无事可干,就会浑浑噩噩,形同行尸走肉了。特别是现在物质过剩,而人却没有个满足的时候,这都有些过分。人实际所需要的,也就一日三餐,一炕或一床而已,多了就浪费,就是祸害子孙。我们应该做的,还是要勤勤恳恳地工作,努力创造财富,努力为社会做事,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叫地球。地球上可供我们采用的资源极为有限,慢慢享用也会有枯竭的时候,经不得大家都折腾。多与那些有德有才的人交往,多听他们的指正,这会匡正你的不足之处,会使你完善,使你成为君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子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问孔子:“贫穷不谄媚奉承,有钱不骄奢淫逸,怎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安贫乐道,有钱而好礼,多做善事。”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头玉石一样,先开料,再锉,再刻,然后磨光。’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前怎样你就知道然后怎样了。”

孔子所说的“贫而乐”,不是“穷有理”。不思进取,安于贫穷,或者既懒且谗,以贫穷为光荣,那是二流子做派,会被人瞧不起。孔子所说的“贫而乐”,是说虽然处于贫穷状态,但不能消沉,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有乐观的精神。怎样才能积极才能乐观呢?要遵守社会道德,说话办事合乎礼仪规矩,不谄媚,不巴结,这样才有尊严,这就叫“安贫乐道”。孔子所说的“富而好礼”,也是从道德礼义上要求,虽有家财万贯,但不能因此而骄横骄纵、仗势欺人。不仅如此,还应该利用手中的财富,多为社会做贡献,扶贫济弱,多做善事。很显然,子贡和他的老师对人的要求和衡量是有差别的,子贡偏重于自我完善,而孔子强调的是社会责任,这也是一个“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理念。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切磋”和“琢磨”两个词的来源之处。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别人不了解你,那没关系,你只要做得好,总会被人了解,被人推崇。但你不了解别人,恐怕就连什么事也做不好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你不了解别人,不了解社会,一定是盲人骑瞎马,会遇到许多困难。调查研究很重要,毛主席说过,孔夫子也说过。

同类推荐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纯粹倾听(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纯粹倾听(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展示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实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陆续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这套丛书,拟选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做出重要成绩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并附有作家照片、手迹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与我社同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丛书。读者从每一集里,可以看出某一作家的基本创作面貌及创作实绩;各集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总览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除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热门推荐
  • 决胜零售

    决胜零售

    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已经演变成为零售商与生产商之间为了控制货架空间与心理空间而展开的争夺战。伙伴关系被视为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印度式摔跤比赛:只能从具备实力的地位出发才能取得合作关系。现在,快速消费品生产商的市场营销方式包括了对零售商及其经营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实力和局限性的理解。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在于,对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实力平衡产生影响 。《决胜零售》阐述了在异常惨烈的市场环境中,经理人如何得到磨练,创建并领导优质品牌,决胜零售,决胜终端。
  • 盛宠之权少放过我

    盛宠之权少放过我

    她千不该万不该就是楚秦的未婚妻,才会招惹到那个令人躲避不及的荣璟。从而引发一系列打击报复到最后被她吃的死死的故事。
  • 念忘川:看月亮爬上来

    念忘川:看月亮爬上来

    你知道吗?在世界上每一个蛋蛋都会遇到她它命中注定的另一个蛋蛋,就连那小小的乌龟蛋也不例外。看,那原本属于她的蛋蛋,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凤凰神君。然而她独守忘川万万年,到最后,还能等到他曾许诺的并肩看月亮爬上来吗?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倾世魔仙

    倾世魔仙

    她,21世纪魔法世界的女王能力无人能及却因护法的背叛而死,在坠入悬崖的那一霎出现了一道七色长虹而她也听到了一句话:你该回来了她,秋家庶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个魔法天才【外面是白莲花,但在家欺负女主的时候就是是一个扭曲的丑八怪】几乎以欺负弱者为乐趣【尤其是欺负女主】她,秋家嫡系小姐秋家的棋子却因不能修炼魔法所以成为了弃子他,魔宫宫主,对她独有情,为她狂,为她痴,为她死……他,一届帝皇,却因她废弃六宫,但他不管为她做什么,换来的只是一句冷冰冰的谢谢与我不需要无数完美的男人为她付出却无法捉住她的心只有他……【我就不介绍他了你们可以自己看哦^_^】
  • 那个遥远的她

    那个遥远的她

    当城市变形少年遇上乡村机灵少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总裁盛宠小甜心

    总裁盛宠小甜心

    南宫宇,他曾是一个只手遮天的恶魔总裁,却为她眸生温柔;苏夏洛,她曾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女孩,却为他尽谙离愁别绪。青春正茂不谙世事的苏夏洛,因为一次偶然的误打误撞闯进了不曾与她有过任何关联的圈子,为了帮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白凌莫,扛上了人人敬畏远离的南宫大总裁。因为她像自己故去多年的姐姐,南宫宇不免多看两眼,为了能够弥补心中对姐姐数年来的愧疚,他用尽一切办法,将她留在身边,给予细致入微的照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印魄

    印魄

    在虚寂的修练之路上,背叛,离弃,失去,摧残。谁,还能守住那颗魂心?破碎的花瓣凋零飞舞,远去的身影拼合重现。再弱小的生灵,也可以燃尽灵魂,去守护一一那颗本心。
  • 重生之命运变奏曲

    重生之命运变奏曲

    赵志远,一个俗气的名字,一个执拗的项目经理,重生回到自己悲催的学生时代,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捉弄,他将何去何从?改变?他还是那个执拗而执着的男人!情感?他还是那个重情重义的爷们!成就?他还是那个俗气的小市民!看花开花落,品人生百态,演绎激情四溢的华彩篇章。
  • 剑斗凡劫

    剑斗凡劫

    人妖魔三族并立,神州分裂。少年叶洛,从他走入这个世界,就注定了不同寻常。迷离的身世、遥远的复仇之路、连连不断的奇遇,集天地之灵力,修不世之神功,得上古之神兵,破万年之凡劫!而当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这万载的轮回,世事的无常,不过是一个人手中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