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4000000001

第1章 序

国禄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的老大哥。我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三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的。七七、七八、七九这三届学生中,“老三届”学生多,往届生多,同学之间年龄差距比较大。国禄上小学的那年,我才出生,所以他又是我的老大哥。学中文的人多数都做过作家的梦,我的同学中,毕业之后有的写小说,有的做学问,坚持写作并取得可观成绩者为数不少。我对这些执着追求的同学既羡慕又为他们感到高兴。可让我惊讶不已的还是国禄兄。前几天,他一下子拿来五本书,嘱我写序。写序不敢当,只是作为同学谈一点第一眼的观感。

细读之下,我由惊讶转为感佩。以前听说国禄兄出过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叫《细说三农》的书,可惜未曾拜读过。这次一下要出五本书,正厚积薄发者也。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国禄兄这五本书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关于故乡、国禄兄的青少年时期及农村、农民、农业的纪实类作品,分别是《一个村庄的记忆》、《荒唐少年》和《扶贫记事》;一类是一本名为《文革趣闻录》的笑话集;还有一本《白话论语》。

《一个村庄的记忆》让我感到震撼。这个村庄是国禄兄的故乡,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发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巨变,有的伤害和损毁是难以逆转或修复的。在汹涌的发展大潮中,许多可爱的村庄被连根拔起,消失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建筑群里,有的村庄则被工业污染强暴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已经全然不适宜人类繁衍生息。而被迫永远失去土地的农民兄弟的哭泣声淹没在辉煌政绩的鞭炮锣鼓声中,他们投诉无门。这虽然只是这个国家巨变中一个很小的,也可能不是十分典型的案例,但也充分说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这个快速前行着的大国,是何等的重要。对故乡一往情深的国禄兄以冷峻的笔触为这个村庄留下了全方位的文字影像,其意义和价值在“原其成败得失之由,以为前事后师之道”。

《荒唐少年》写的是国禄兄上大学前的生活经历。当然,荒唐的那个年代,国禄兄是那个荒唐年代的一个经历了诸多苦难的少年。国禄兄生性诙谐、达观而又刚毅坚韧,从我认识他起到现在,一直如此。一口气读完了《荒唐少年》,我对他个性中的闪光点似乎认识得更深切了唯其在苦难中浸泡过,就像一把剑经过淬火和磨砺,自然会从容闪光了。国禄兄在本书《自序》中谦逊地说:“至于有同龄人愿与我分享这段其实是共有的经历,那是给力,也给我面子。如有年轻人想了解上辈曾经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闲来翻翻,或有启迪,这便是一种意外收获了。”我要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国禄兄毕业后主要在省里农口工作,《扶贫记事》即是他以文学形式反映工作的成果。在农村出生和长大的国禄兄,对农村、农民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缘,从《扶贫记事》中可以看到他是如何饱含热情地为农民兄弟服务的。这倒让我想起他在《荒唐少年》中评价他母亲的一句话:“我妈是个不识字的文化人。”这里我想套用这句话说:国禄兄是个有文化的农民!

《文革趣闻录》,我愿视之为别一面目的“文革”史。“趣”字后面有沉重的反思,有长鸣的警钟,理当在“文革”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非有深厚国学根底者不能碰。一些半桶水的油腔滑调遭读书人吐槽就是明证。国禄兄说想为普通民众做一本接地气的《论语》读本,这个想法本身就非常了不起。同时我注意到,国禄兄在序言中特别强调他自己从小就想成为一个君子,并且大半辈子都在身体力行。我认同他的这句话,国禄兄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君子。因为从以上几本书来看,他恪守了一句先贤古训:君子不为无益之文!

老大哥之嘱,敢不从命?是为序。

2013年9月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当个手摇木铎的彩诗官,夺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 坐言起行录

    坐言起行录

    把严谨的学术、深刻的思想和灵动的表达熔为一炉,内容包括:对20世纪前半期诸多文人作品的体会;对语言、思想和社会的一般性思考;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的心得;日常生活的感悟。经由这些内容,一个当代的哲学教授和思想者的形象脱颖而出:从细节中触碰历史,于细微处显现气韵。以人文的姿态驻足或行走,回望或前瞻,沉思或行动,都表现出信心、希望、执着和努力。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热门推荐
  • 佛说金色王经

    佛说金色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收录的人物事迹由人物评语、人物档案、人物写真、记者面对面四部分组成。年度宁夏经济人物评选作为宁夏广电总台的一项品牌活动,自20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7届。推出了一大批负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能力、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企业家,对服务宁夏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一书共分颁奖盛典篇、经济人物篇、创新人物篇和公益人物篇,共26万字。图文并茂的展示了2008年在宁夏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的12位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 思你不在恋你却迟

    思你不在恋你却迟

    此生会遇见一个人,坚贞不渝。非子不嫁。此生会遇见一个人,失去后。才知道此生再难得。那一年,桃花林中她无意地温柔一瞥令他躲藏起来的身影一瞬失了魂魄,可她未曾发现,他也未曾寻觅,仅仅四年,如今她年已二九要嫁作人妇。他守了她何止十年,而是十四年。那一年灯火重影,人影涣散。高而繁华的红楼之中,飘渺的楼阁之上那温婉的一丝笑意。令他平静如水的内心一瞬间波涛汹涌不止。她未曾在意。他也未曾表明。仅仅十年。再相见却是凤冠霞帔于身,母仪天下。他等了她何止十年。一个他为了娶她而兵临城下。一个他为了成全她而倾尽天下。
  • 永恒净土

    永恒净土

    他怀着赤子之心走出荒凉的绝地,可是越走越发现冰冷的地方才有他想要的温暖。他怀着父亲的希望向强者之路走去,面对那些流星般陨落的世界他却犹豫了。他一开始就改变了世界,可他浑然未觉。他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保护着所有人。可转身过后才发现,面对着的是全世界。
  • 一曲挽歌终婉歌

    一曲挽歌终婉歌

    一张书桌,居然是2个时空。于是莫名其妙被书桌吞了手机的苏婉不淡定了,纸条,零食,外加一只小乌龟,你是谁?whoareyou?书桌的另一边,另一半时空的江幕凡也不淡定了。他好好的看着书,突然出现一个亮着的小盒子,上面居然有着一个穿衣如此裸露的女子,哼,不堪入目!他只想好好的画幅画而已,谁能告诉他,这只从他墨水中爬出来毁了他一副画的乌龟,是哪来的?“你是谁,whoareyou?”为何会有如此丑的字,后面的又是什么意思。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拯救大明王朝

    拯救大明王朝

    爱好历史的杨乐穿越到明朝末期,看他如何用五千年的历史知识改变自身命运,力挽狂澜!但明朝历史能否被改写?他是历史罪人还是千古功臣?
  • 最强文明

    最强文明

    修真文明如何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最终方向吗?科技发展对于修真文明一无四处?41世纪哈京大学高材生穿越到修真大陆............
  • 再嫁豪门:墨少,请自重!

    再嫁豪门:墨少,请自重!

    婆婆霸道,丈夫无情,小三上门。隋晓甜被逼签下离婚协议书,从此与那豪门再无瓜葛。不料一场意外醉酒竟然让她遇到了城中顶级富豪墨洛寒,可他不是从来不近女色么?墨洛寒将她压在身下,声音低哑:“你可以来试试,我究竟近不近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