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0600000021

第21章

释应知入胜相第三之二

入资粮果章第七

释曰。由入应知胜相。菩萨得何果。菩萨得资粮果有八种

论曰。由入此相得入初欢喜地

释曰。此文即显三果。一得胜时。二得胜方便。三得胜果。初即第一明得胜时果。从始发心修行求至此时。今始得之故名为初。所求之时是入真观时。此明得住真如果。又舍凡夫二乘位。始得菩萨真位故名胜时。此时是转依时故。名此初时为胜时。即是明转依果。欢喜即第二明得胜方便果。舍自爱名欢。生他爱名喜。若不惜自身。不憎恶他。于众行中无难行者。此心于方便中最胜。以为众行根本故。故初地从此立名。又未曾得大用及出世心。得时有大欣庆故名欢喜地。即明第三得胜果。住摄是地义。出离真如是地体。住于此体故名胜果。地因名摄。谓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又所摄名摄。谓所利益众生。又果名摄。谓无上菩提。又障名摄。谓三烦恼。如此等义说名为地。以是地所摄故

论曰。善通达法界

释曰。即明第四得胜通达果。胜通达有三义。一由得四依故。菩萨依法不依人等。由此通达如来所说一切三乘三藏。菩萨如理释文。是故由文能令自他解真如法界。二如来安立十地。约法界有十重。从初通达乃至上地。皆善通达。三约四种方便故。善通达法界。谓能通达生死苦。而能恒入是二方便。能通达涅槃。而不速求是二方便。能通达苦异凡夫。入苦而不厌怖异二乘。能通达涅槃乐异凡夫。而不速求涅槃异二乘

论曰。得生十方诸佛如来家

释曰。即明第五得胜定位果。由入此胜相。是人决定应破无明[穀-禾+卵]。不于卵中烂坏舍命。复次是人由入此胜相决定。应续十方诸佛种性令不断绝。以自应成佛。又令他成佛故。复次佛子有五义一愿乐无上乘为种子。二以般若为母。三以定为胎。四以大悲为乳母。五以诸佛为父。由此等义故说得生佛家

论曰。得一切众生心平等

释曰。即明第六得胜恩养果。恩养有四种。一广大。二最极。三无边。四无倒。由此四义故。于众生得平等恩养心。复次如菩萨于自身起般涅槃心。于一切众生平等起般涅槃心。复次由菩萨已得自他平等。求灭他苦如求灭自苦

论曰。得一切菩萨心平等

释曰。即明第七得胜意用果。菩萨若欲有所为作。必先思量故名为意。后如所思量而作故名为用。复次求得三事为意。谓未下种令下种。未成熟令成熟。未解脱令解脱。行四摄为用。由前二摄令发心。由利行令成熟。由同利令解脱

论曰。得一切诸佛如来心平等

释曰。即明第八得胜至得果。菩萨在见位中。已得如来法身。由得此法身是故与诸佛心平等。复次于自身。见法界无差别故。不见三世诸佛法界异自法界故。得诸佛心平等

论曰。此观名菩萨见道

释曰。菩萨见有三种。一除方便见。二应除见。三除灭见。除方便见者。谓四种如实智。应除见者。谓分别依他二性。除灭见者。谓三无性。此三见皆因唯识观得成。故名此观为见道相生明次第

二智用章第八

论曰。复次何故菩萨入唯识观

释曰。此问显二义。一显唯识观难入。二显若得入有无穷利益用

论曰。由缘极通法为境

释曰。先明入前后两观方便。答第一问入唯识观道。此智有四德。一无倒。二清净。三寂静。四微细。此即明第一无倒。通法有四品。谓下中上上上。下品谓一切有流苦。中品谓一切有为无常。上品谓一切法无我。上上品谓三无性。缘三无性为境。是故无倒

论曰。出世

释曰。即第二清净。由是出世无流智故清净

论曰。奢摩他

释曰。即第三明寂静。由此智依奢摩他起。离散动地。是奢摩他智故名寂静

论曰。毗钵舍那智故

释曰。即第四微细。显是菩萨修慧。非闻思慧及二乘修慧。此即初入唯识观方便

论曰。由无分别智后所得

释曰。欲显此智从无倒智生故无倒。无倒故是如理智

论曰。种种相识为相智故

释曰。此显如量智似一切境起。以一切境识为相。于一切所知无碍。由此智得入唯识后观。此即入后观方便。由前后方便难入故。唯识观难得

论曰。为除灭共本阿梨耶识中。一切有因诸法种子

释曰。此下正明二智用。二智用有三种。一灭障。二立因。三得佛法用。此文即明第一灭障用。现在惑未灭令灭故。言除未来惑。未生遮令不生故称灭。唯识道通灭不净品种子因果。因有三种。一因缘。二增上缘。三缘缘。果即是不净品种子。既通灭种子因果故称共。阿陀那识及六识。为不净品因缘故。名本阿黎耶识。是不净品增上缘。缘缘即是六尘。六尘为种子缘缘故。一切法种子。即是一切不净品法种子。种子即是果。此果有缘缘等三因。阿黎耶识既是种子增上缘故。种子在阿黎耶识中

论曰。为生长能触法身诸法种子

释曰。即明第二立因用。诸法即是六度。菩萨所行六波罗蜜熏习。能为无上菩提因。故名种子。此种子若生若长。能证得如来法身。故名为触为生长如此福慧二因故。入唯识观故。唯识观能立因。令得无上菩提

论曰。为转依

释曰。此下明第三得佛法用。为得如来无垢清净法身。即漏尽无畏

论曰。为得一切如来正法

释曰。即是能说障道能说尽苦道二无畏。为利益他为安立正法

论曰。为得一切智智

释曰。即是一切智无畏。此三句即显三德。初明断德。次明恩德。后明智德

论曰。故入唯识观

释曰。为成就前三用故入唯识观。若由无分别智灭障立因得果。故入唯识观。入观后无分别后智其用云何。若依无分别智。正说诸法因果无有功能。以此智无分别故。由无分别后智。于诸法相中菩萨自无颠倒。如自所证。亦能为他说诸法因果。为得此两用故。菩萨修无分别后智

论曰。无分别智后所得智者。于本识及所生一切识识。及相识相中

释曰。此文显菩萨由此智。于因果中无倒本识。是依他性。即是正因所生一切识识。即是本识所生果。谓七识即是分别性相识。即是器世界及六尘。亦是本识果。亦是分别性。此文具明三相。谓内相外相及内外相。故言相中。菩萨于如此因果中无复颠倒

论曰。由观似幻化等譬。自性无颠倒

释曰。菩萨以无分别后智。观此因果相。自然无颠倒。不执有外尘内根唯识是实有法。何以故。菩萨已了别此等法似幻化等譬故。不可依见闻觉知相判诸法为实有。何以故。此心是清净本所流故

论曰。由此义故。菩萨如幻师于一切幻事自了无倒

释曰。如幻师于幻事生见闻等四识。不依此识了别幻事。如本所解了别幻事故。于幻事中无倒。菩萨亦尔。由依本智了别故。于一切相及因果中。无复颠倒。是名菩萨自利

论曰。于一切相因缘及果中。若正说时常无偏倒

释曰。若菩萨依本智。作利他事。谓正说三乘三藏及五明等义。常无偏倒相违。不实不定名偏。符理真实不可动为无偏。处时相滥名倒。随处随时随相名无倒。是名菩萨利他

二智依止章第九

论曰。是时正入唯识观位中。有四种三摩提。是四种通达分善根依止。菩萨云何应见

释曰。此问欲显入观有三义。一真境。二奢摩他。三毗钵舍那。为明应入处故言正入。唯识观位中。唯识处即三无性真如。此真如非散动智境故。说四种三摩提为依止。是境与智不可分别故。说四种通达分善根为能证。云何应见此法

论曰。由四种寻思。于下品无尘观忍

释曰。乐观无尘义故名为忍。此忍未离三相。谓观善成就因缘惑污清净。未随意修习故是下品

论曰。光得三摩提

释曰。无尘智名光。此定以无尘智为所得。此定为无尘智依止。故名光得。定即奢摩他。智即毗钵舍那。若具五分五智。此定名三摩提

论曰。是暖行通达分善根依止

释曰。福德智慧二行为暖行体。即是三十七品。此行是能烧惑薪道火前相故名暖。此暖行已过地前四位。决定了别真如智名通达。此方便道能助成通达智故名分。能资生究竟位故名善根。此定能为通达分增上缘故名依止。又三十七品中立定为所依止。余三十六为能依止。就三十六中般若是通达。余三十五为分。三十六通名善根。又四善根即是四分

论曰。于最上品。无尘观忍光增三摩提。是顶行通达分善根依止

释曰。已离三相故。是最上品。无尘观忍如前释。无尘智名光。此智于方便中胜进故名增。此定为无尘胜进智依止故名光增。亦以福德智慧二行。为顶行体顶有三义。一如人头顶能持身命。修道者亦尔。若至此位善根则不可断。二如山顶是退际。有人至山顶而退还。修道者亦尔。或有至此位。住方便中不进故名退。三如山顶是进际。或有人至山顶而更升进。修道者亦尔。或有至此位而进入胜位故立顶名。已说菩萨于四种寻思修暖顶二种方便道。于四种如实智中修道云何

论曰。于四种如实智。菩萨已入唯识观了别无尘故

释曰。若菩萨过四种寻思度暖顶两位。则在四种如实智位中。菩萨缘何境。菩萨但缘唯识为境。缘唯识境。复何所得了别无尘义。除无明及疑惑故。名了别。此三句显位及境智

论曰。正入真义一分

释曰。由此智故。菩萨入真义一分。谓无相性。未入无生性及无性性

论曰。通行三摩提。是随非安立谛忍依止

释曰。体无尘智名通。此定以无尘智为行。即为无尘智行依止。故名通行。三无性所显。人法二空名非安立谛。何以故。此谛通一切法。无有差别故名非安立。无到无变异故名谛忍。能符从此义故名随。亦以福德智慧二行为忍体。菩萨已决了无外尘义。于无能取所取义中。心生信乐故名忍。又能安受上品谛义故名忍。于上品谛中。心无退失故名忍

论曰。此三摩提最后刹那了伏唯识想

释曰。此三摩提即是通行三摩提。取通行上上品最后一刹那定。由先了别无相性。后更思量所缘。既无所有能缘必不得生。由此了别故能伏灭唯识想。唯识想既灭。从最后刹那更进第二刹那。即入初地

论曰。转名无间三摩提

释曰。此定与初地相邻。不为余心所隔故名无间。又下地惑不能碍其入初地。不如下地道隔胜方便。不得即入初地故称无间

论曰。应知是世第一法依止

释曰。菩萨以地前为世法。登地为出世法。此无间定犹是世法。于世法中无等故名第一。何以故。世间众生无有修行能等此法者。又此定虽是世法。能为菩萨出世道增上缘。余世法则无此义故名第一。又唯一刹那故名第一

论曰。此四种三摩提。是菩萨入非安立谛观前方便

释曰。前二定是无间修。后二定是恭敬修。欲显此四定非真道故。故说是前方便

二智差别章第十

论曰。若菩萨如此入初地已得见道。得通达入唯识

释曰。此下显见道为修道依止。由先成立见道故。修道得成。若菩萨于愿乐地中。具修诸方便得入初地。所以得入初地。由得见道故。见道即无分别智。所以得无分别智。由通达真如及俗谛。故知尘无所有是通达真如。唯有识是通达俗。复知此识无有生性。是通达真如。此识是假有为通达俗。若不通达俗。无以能得见真。以离俗无真故。若不通达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故。所以能通达真俗。由能解唯识理故。此文即显四义。一出世果二出世行。三出世境四出世方便。初地是果。总有为无为法为体。福德智慧行是有为。真如及烦恼不生是无为。初地是假名。由是总故见道是行。所通达真俗是境。入唯识是方便。由入唯识为方便故。能通达真俗境。由通达真俗境故得无分别智行。由得胜行故得初地果

论曰。云何菩萨修习观行。入于修道

释曰。此云何凡问十义。一相二次第。三修四差别。五摄相助六摄相碍。七功德八更互观察。九名十净不净。数修所得为修习。福德智慧为行。般若为观。一切行悉是般若事。皆属般若故名观行。又六度之中般若为第一。故名观行。又见道名观。从见道后所得悉名为行。菩萨依止见道。以何相等得入初地

论曰。如佛广说所安立法相。于菩萨十地

释曰。此中先明三慧境。后明三慧功能。此文即明三慧境。佛广说是闻慧境。所安立法相。即相等十种法相。是思慧境。于菩萨十地。即修慧境。小乘亦有十地故。以菩萨标之。地地皆有十相故言十地

论曰。由摄一切如来所说大乘十二部经。故得现前

释曰。此下明三慧功能。此即明闻慧功能。闻慧能通达十二部教故言摄

论曰。由治所说通别二境

释曰。此明思慧功能。通别二境即相等十法。思慧能研习此十法故言治

论曰。由生起缘极通境

释曰。此下明修慧功能。方便为生正观为起。无间道为生解脱道为起。入分为生出分为起。见道为生修道为起。出世道为生世间道为起。如理如量智所缘为极通境

论曰。出世无分别智。及无分别智后所得

释曰。此正明修慧体

论曰。奢摩他毗钵舍那智

释曰。显此二智寂静无倒。由奢摩他故寂静。由毗钵舍那故无倒

论曰。由无量无数百千俱胝大劫中。依数数修习

释曰。此文显三慧具四种修。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不可数知为无数。百亿为一俱胝。非一俱胝故言千。亦非一千故言百。非小劫故言大。此即明长时修。数数修习。即显无间恭敬无余三修

论曰。由昔及今所得转依

释曰。先于入见位时所得转依。此法是修道摄持故。一切所修皆成圣道。已过愿乐地故

论曰。为得三种佛身。更修加行

释曰。是修道摄持究竟用。由如此道理。菩萨更修加行。先修道为见真如。今重修道为得三身故言更修。复次

论曰。云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的青梅:先婚后爱

    霸道总裁的青梅:先婚后爱

    夜慕寒,集夜氏和慕氏两大集团继承者,黑白通吃,要钱有钱,要身材有身材,是个女人都想自动送上床风流一番的极品优质男,却在订婚宴上把自己的未婚妻给丢了。苦苦寻觅,却不知身边那个想爱却又不敢爱的人,就是他的小娇妻,寻寻觅觅,一念之间,将遍体鳞伤的她送入别人怀抱。“夜慕寒,在我用尽一生仅存的力气去爱你,你却视若敝屣,若是时间重来,我愿不曾遇见你。”多少和日夜,他被满身是血,沉入大海的她,给质问惊醒。再次相见,惊吓大于惊喜,她已嫁做人妻,还有了孩子,这让他如何能忍。“女人,你想重婚吗?”他闯进她的房间,将她全身上下看了遍,还不忘好心地提醒她。女人笑的妩媚,一把拽过她:“先生,我认识你吗?”他丢了她那么多年,她忘了他那么多年。分离,相遇,辗转,他们再次的纠葛,那些窒息的过去,当真相浮现,阴谋暴露,千帆过尽之后,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三十六计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三十六计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立意对古典36计谋作现代释析,融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体。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守一生,爱你一世

    相守一生,爱你一世

    “当我对你挥手时,便代表永远!”这句话,林浅的母亲说过。也从林浅的口中说出来过。
  • 逆天之主

    逆天之主

    人欲亡我,我杀人!天欲欺我,我逆天!逆天之主,一个专门为逆天而生的主!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复活之路(兽王系列)

    复活之路(兽王系列)

    就在后羿星上一场后羿星人与梦幻星人的强力较量正在展开的时候,在地球上,侥幸未死的天才少年柳远藤也在为了重新获得力量而不懈努力着,在桃花源中,独孤奇混入鼎神的世界,强行打开火鸦的封印,放出这只太古第一凶兽,此战中柳远藤遭受重创,众人皆以为他已经死去。然而,柳远藤幸运地在最后一刻被神兽贪狼奇迹般救活,但是一身修为因为受伤过重而丧失殆尽,柳远藤怀着一颗迷惘的心在鼎神的世界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重拾王者之心。为了恢复强大的力量、早日走出鼎神的世界而从头开始修炼,柳远藤最终能够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吗?这个骄傲的少年能够重新成为新人类的强者P-57满目疮痍的鼎神世界能否恢复如初?
  • 神凰

    神凰

    这是一个落魄王子的异界之旅,我们的故事将从寒冰大陆开始!
  • 楼樱记

    楼樱记

    简介她东荒的旷世废柴,花痴丑颜,人人得之欺凌。无意撞见未婚夫和堂姐偷情。惨死荷花池,双眸再睁,灵魂夺主。他失去记忆的的妖孽美人,一袭红衣修罗倾天下,狂妄,冷傲。却偏偏对她言听计从,无辜可怜。自是美的窒息,雌雄难辨。可笑世人错把珍珠比鱼目。她本是神女转世,这一世有他相伴,终将踏上世界巅峰,睥睨天下
  • 契约之大魔法师

    契约之大魔法师

    一代武林至尊,一次神遇,一封契约,成就一代法神
  • 英雄联盟之为你而战

    英雄联盟之为你而战

    因为一场车祸,导致白彬的失忆,被一位网吧老板搭救。失去记忆的白彬却对英雄联盟有着一种特殊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