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7600000008

第8章

臨終說法

胡宣義。名闉。字達夫。雖信向佛乘。而未諳淨土之說。年四十有四。臨終疾革。其子往告清照律師曰。大人感疾。請師垂訪。照往見謂之曰。某平昔忝交於公。未曾言及末後一著。豈可不知安身立命處。闉曰。心淨則佛土淨。照曰。公平昔時中。還有雜念染污否。闉曰。既處世間。寧無雜念。照曰。若如此又安能心淨佛土淨耶。闉曰。一稱佛名。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耶。照曰。大乘經說阿彌陀佛塵劫修行成身成國依正莊嚴。有大威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議。是以一稱其名。滅無量罪。猶如赫日消於霜露。復何疑哉。闉遂省悟。即日請僧念佛。次日清照後至。闉遽曰。師來何遲。煩二大士降臨以久。於是清照率眾勵聲稱佛。闉乃合掌。安詳而逝。闉於淨土。平昔未甞留心。老病困迫。聞善知識一言啟廸。頓釋疑情。即生淨土。非宿有善根。而能若是哉。

俸錢畫佛

唐中大夫太子少傳白居易。當衰莫之歲。中風痺之疾。捨俸錢三萬。命工人杜宗敬。按無量壽經。畫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廣丈有三尺。彌陀尊佛坐中央。觀音勢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屬圍繞。樓臺伎樂。水樹華鳥。七寶嚴飾。五彩張施。爛爛煌煌。功德成就。焚香稽首。跪於佛前。起慈悲心。發弘誓願。願此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願皆離苦得樂。斷惡修善。不踰南贍。便覩西方。白毫大光。應念來感。青蓮上品。隨願往生。從現在身。盡未來際。常得親近。而供養也。欲重宣此義。以偈讚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苦。願如我身老病者。同生無壽佛所。

念不間斷

光州司士參軍王仲回。問無為子曰。經典多教人念彌陀生淨土。祖師則云。心即是淨土不用更求西方。其不同若此。何耶。無為子曰。實際理地。無佛無眾生。無苦無樂。無壽無夭。又何淨穢之有。豈得更以生不生為心耶。此以理奪事也。然而處此界者。是眾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則非眾生。又何淨穢苦樂之有哉。試自忖量。或未出眾生之境。則安可不信教典至心念佛而求生淨土哉。淨則非穢。樂則非苦。壽則無夭矣。於無念中起念。無生中求生。此以事奪理也。故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正為此也。又問。如何得念不間斷。答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司士欣躍而去。後二年。無為子守丹陽郡。忽夢。司士云。向蒙指示淨土。今已得生。特來致謝。乃再拜而出。後數日訃音至。言。司士七日前。預知時至。與鄉黨言別而化。政感夢時也。

西方公據

蘇文忠公南遷日。佩畫一軸。人問之。公曰。此吾西方公據也。展玩之。乃彌陀聖像。母夫人程氏歿。以簪珥遺物。命工胡錫。畫彌陀像施錢。塘照律師自製讚曰。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橐。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願我先父母。及一切眾生。在處為西方。所遇皆極樂。人人無量壽。無去亦無來。甞弔海月大師辨公詩曰。生死猶如臂屈伸。情鍾我輩一酸辛。樂天不是蓬萊客。憑仗西方作主人。

七寶佛像

杭州淨慈道場法真大師守一。結同志檀越。用金銀珍珠珊瑚琥珀硨磲碼碯。造彌陀佛像。聖相殊妙。感應非一。無為子瞻仰贊歎云。碎七寶以為塵。聚寶塵以為佛。見寶塵即見佛。佛無不是寶。見佛身即見寶。寶無不是佛。七寶世間寶也。眾生貪取。無有厭足。不得即瞋而癡。不能悟此惡道之因也。七寶既以為尊像矣。則非世間所用。乃出世之寶也。遇寶像者。應生恭敬。嚴奉禁戒純固定力。了達智慧。此淨土之因也。佛身等於太虗。故不設五藏。以眾生心為心。故會中之人。各書彌陀一願。凡四十八人。而彌陀之願周矣。悉以藏于身中示願。願不忘眾生也。髻螺千有二百。一一實以舍利堅固願力也。像成之日。以八種香湯。灌沐如來。表八功德水也。人隨意以飲之。均甘露味也。一身清淨則一切身清淨。一念清淨則一切念清淨。然則不離娑婆。頓超極藥。一見寶像。成就大緣。豈思議之可及哉。

繪像警迷

鎧菴居士曰。發菩提心。必具悲智二行。審欲迷生聖域。正須啟廸群迷。安得寫十界九品。俾萬目瞻敬。知所省覺。為廣大無窮之利也。言未既諸君。翕然稱善。於是同社捐金以成之。聞見隨喜。以助之。選工施彩。幻出二圖于門廡。復捃摭教藏。發明旨趣。一以示萬法唯心。一以指西方徑路。較餘功德。真所謂百千萬分。不及其一者歟。噫光陰電掣。因果影隨。勿倚壯而廢日。勿肆情而造愆。瞻茲簡易法門。能即回光返照。則不離當處。超脫苦輪。諸佛境界。悉現前矣。

龍舒立化

龍舒居士王日休。字虗中。端靜簡潔。博通群書。訓傳六經。諸子數十萬言。一旦捐之曰。是皆業習。非究竟法。吾其為西方之歸。自是精進。唯佛是念。年六十布衣蔬茹。日課千拜。夜分乃寢。乾道中。廬陵李彥弼染疾垂革。夢一人神清貌古。以手按摩肢體。弼驚問。答曰。予龍舒居士也。弼因以疾告。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差矣。又曰。汝還記闕仲雅教汝捷徑否。弼曰。每日念佛不輟。弼覺。因索白粥食之。病果愈。後見公畫像。儼如夢睹。弼感戴稱生死骨肉。遂遣子姪。遠從其學。一日忽回曰。居士於某夜講書。罷如常禮念。至三鼓。忽勵聲稱阿彌陀佛數聲。唱言佛來接我。屹然立化。邦人有夢二青衣引公西行者。三日前。徧別道友。勉進淨業。有不復相見之語。或疑李之夢。因想以成。弼曰。其指白粥愈病。又安可欺哉。李君謹愿。無以報德。遂刊公像并事跡。以傳遠。自是家家供事之。

獨孤皇后

隋文帝仁壽元年八月甲子。獨孤皇后。上僊皇后。雖居王宮。深厭女質。常念阿彌陀佛。至臨終時。異香滿宮。從空而至。帝問闍提斯那。是何祥瑞。對曰。西方有佛。號阿彌陀。皇后業高。神超彼國。故有斯瑞。箸作郎王劭言。佛說人應生天。及生佛國。佛天放大光明。以香華伎樂來迎。伏惟皇后福善禎符。備諸祕記。臣謹按。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內。雨金銀華。二十三日。大寶殿後。夜有神光。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有自然種種音樂。震滿虗空。至夜五更。奄然如寐而去。與經文所說事皆符驗。帝聞不勝感歎。

女流往生

無量壽佛經韋提希夫人。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惟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世尊為說三種淨業十六妙觀。頓悟無生法忍。五百侍女發菩提心。皆得往生。或曰。天親論說。女人根缺。二乘不生。何耶。曰。此言安養果報殊勝。無女人根缺。非謂此土女人根缺不得生彼也。法華特記女人往生。豈不然哉宋荊王夫人王氏。專修淨業。曉夕勤至。給侍之人無不即効。唯一妾懈慢。夫人責之。其妾悔悟。亦加精進。忽無疾而終。託夢於妾云。蒙夫人訓誨。已生淨土。妾白。夫人未之信。忽夫人亦夢。與妾同遊寶池。見一華天衣飄揚。題曰楊傑。一華朝服而坐。題曰馬玗。復見金壇光明晃耀。此夫人生處也。既覺。彌加精進。年八十一。當慶誕之日。秉燭然香。望觀音閣。立左右方。具獻壽之。儀已立化矣廣平郡夫人馮氏。少多病。慈受深禪師教其齋戒。念佛諦信。一疑行之。十年超然厭世。人或怪之。夫人曰。清淨界中。失念至此。支那緣盡。行即西歸。適我願兮何怪之有。臨終氣絕。復甦謂。其夫妙明居士及侍病者曰。吾已歸淨土。見佛境界。與華嚴十六觀經所說無異。聞者感歎。既亡。三日後。舉屍。如生。異香芬馥。古今女流。念佛獲往生者甚多。傳記具載。

惡輩往生

唐人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頭來。作人言云。汝殺我。於是大怖。遂喚妻。急請僧來。為我懺悔。僧至云。十六觀經。說臨終惡相現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善和云。不暇取香爐也。遂以手捻香。面西稱佛。未滿十聲。乃言阿彌陀佛從西來接我也。即化去又張鍾馗者。殺雞為業。病革。見一穿緋人。驅群雞來。叫云啄啄。兩目血流。受大痛苦。有僧為設佛像。令其念佛。俄頃香氣滿室。恬然而化宋政和間。會稽金[奭-人+大]。網魚為業。一日猛省。持戒精進。日課佛號萬聲。無間斷。後無疾。語家人。言。彌陀與二菩薩在門前待我。歸淨土去也。焚香端坐而化。邑人聞異香天樂終日不散。

靈禽往生

唐貞元間。河東裴氏。家畜鸚鵡。常念佛號。過午不食。臨終十念。氣絕火化。得舍利十餘粒。炯然耀目。僧慧觀於靈山。用陶甓建塔。以旌其異。成都尹韋皐為文。記其事甚詳潭州人養鴝鵒。俗呼八八兒。常念佛。既亡。以棺葬之。生蓮華一朵。自其口。出龍舒淨土文載之。又頌云。有一靈禽八八兒。解隨僧口念阿彌。死埋平地蓮華發。我輩為人豈不知黃巖正等寺觀師畜鴝鵒。能言。常念佛不輟。一日立斃。穴土塟之。未幾。於舌端生紫蓮華一朵。靈芝律師甞讚之。有立亡籠閉渾閑事化紫蓮華也大奇之句。

決疑門第七

不信曰疑。萬惑之所從生也。不疑曰信。萬善之所從出也。蚩蚩群彙。迷情深厚。念念起妄。心心著我。而妄說法空。撥無因果。自甘沉溺者。比比皆是。何異認瓦礫為真金。指伊蘭為瞻蔔。揠苗助長而槁死。狂熱投圊而欲沒者歟。先德憫之。辯疑解惑之說。由是而作焉。彼無知者。障重疑深。聞而不信。如人疾在膏肓。而畏人說藥。雖良醫有起死回生之妙。亦無如之何也。悲夫。佛言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宜矣。

難信之法

青山樓弆云。淨土法門決然可信。如來葢甞特言之。屢言之。委曲而言之。而世人尚毀信相半。大抵高明之士則曰。口稱佛名。便能成佛。一何易哉。是未甞稽。其所以不知淨土業成。但生彼國。無惡境界。有進無退。直至成佛。豈纔生彼國。便成佛耶。以少善根。為無以加者。則曰。口稱佛名。定可往生。是亦未為至論。所謂念者。致精誠焉。勿忘之謂也。豈口舌云乎哉。予雖未能不輟香火。揚聲扣拜。然動容周旋。念念不絕。雖衽席之上。踰溷之間。亦必避西。自謂世人莫如我修淨業也。四明法智。起天台大教於既墜之後。使人見性成佛。猶且以此化人。是知此深法門。為不可廢。明矣。若曰。何必生彼。然後成佛。則在家者。亦不必出家。而星居甲乙者。亦不必尋師訪道矣。未透關者。幸留意焉。

淨土非權

慧覺玉禪師曰。或謂淨土乃聖人之權方。所以接鈍根化凡器也。苟能一超。直入如來地。何藉於他力乎。答曰。佛世文殊普賢。滅後馬鳴龍樹。此土智者智覺。皆發願往生。應盡是鈍根乎。釋迦於大寶積經。勸父王淨飯并六萬釋種。皆生淨土。應盡是凡器乎。此等聖賢。應皆不逮今之利根勝器乎。況若以此為權。將何為實。權實之判。非止一途。自非教眼暸焉。何以甄別。咨爾有識。當信佛言。招報非輕。切勿容易。昔孫莘老學士。始以此疑之。因會楊次公主客。王敏仲侍郎論道契合。遂釋其疑。次公敏仲。皆儒之學禪者。方且汲汲以淨土為歸依。則知淨土非聖人之權設。真禪侶之棲止也。

辨明五惑

長蘆頤禪師蓮華勝會錄文云。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須託淨緣。以為增上。何則娑婆國土。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極樂世界彌陀世尊。現在說法。娑婆國土觀音勢至。徒仰嘉名。極樂世界彼二上人親為勝友。娑婆國土諸魔競作。惱亂行人。極樂世界大光明中。決無魔事。娑婆國土邪聲雜亂。六色妖婬。極樂世界水鳥樹林咸宣妙法。正報清淨。實無女人。然則修行緣具。無若西方。淺信之人橫生疑謗。竊甞論之。此方之人無不厭俗舍之喧煩。慕蘭若之寂靜。故有捨家出家。則殷勤讚歎。而娑婆眾苦。何止俗舍之喧煩。極樂優游。豈直蘭若之寂靜。知出家為美。而不願往生。其惑一也。萬里辛勤。遠求知識。發明大事。決擇死生。而彌陀世尊色心業勝。願力洪深。一演圓音。無不明契。願參知識。而不欲見佛。其惑二也。叢林廣眾。皆樂棲遲。少眾道場。不欲依附。而極樂世界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欲親近叢林。而不慕清淨海眾。其惑三也。此土之人。上壽不過百歲。而童癡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大半。菩薩猶昏隔陰。聲聞尚昧出胎。則尺璧寸陰。十喪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謂寒心。西方之人壽命無量。一託蓮苞。更無死苦。相續無間。直至菩提。可謂便獲阿惟越致佛階。決定可期。而流轉娑婆促景。迷於淨土長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證無生。在欲無欲。居塵不塵。方能興無緣慈。運同體悲。迴入塵勞。和光五濁。其有淺聞單慧。或與少善相應。便謂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詆訶淨土。耽戀娑婆。掩目空歸。宛然流浪。並肩牛馬。接武泥犂。不知自是何人擬比大權菩薩。其惑五也。故經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則不信諸佛誠言。不願往生淨土。豈不甚迷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万界之独

    万界之独

    一代剑神繁星在10万年前获得至宝后穿越星武大陆一个孤儿上,且看繁星手持一剑踏上九天成诸界主宰。
  • 情系

    情系

    一个小攻重生到一个十岁小p孩身上,竟然还到了GD所在的韩国,幸好哥本来就多才多艺,他决定要去YG公司面试,没想到那么走运,直接能和GD合作,还一炮而红,还能住在一起,天哪,他对着天空说,是老天你要掰弯我吗?!!
  • 读史做女人III

    读史做女人III

    本书解读了中国古代的几位女性:唐朝女诗人鱼玄机、唐朝中期的宋若昭姐妹和五代十国时期姐妹花大小周后等。
  •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这本书是本人的一些胡言乱语,记录了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能和作品类型不太合,因为实在找不到标签,文采也并不好,只想将我自己的故事保存下来,希望读者们能喜欢,也希望本书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感动和思考。
  • 太傅有毒:骄傲王爷嫁给我

    太傅有毒:骄傲王爷嫁给我

    燕榕:我喜欢女人的时候,你是男人;我喜欢男人的时候,你是阉人。有种的就把衣裳脱了,教本王看看你究竟是什么人?林馥:抱歉,我素来是个没种的。后宫605799941
  • 回望来时路

    回望来时路

    这是一本文字十分粗糙、内容平淡无奇自传体的小册子,之所以把它印刷成册,一是因为它是作者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想告诉后辈子孙,让他们了解,他们的父辈、祖辈是如何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一路风雨走到的今天;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应倍加珍惜。二是在我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经历的每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一些领导、老师、朋友、亲人们的教诲、启示、关怀和帮助。对人,我除铭记于心外还想通过文字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三是我已经到了生命终点的倒计阶段,要回望来时路,有必要作些反思与总结,把从中悟出的一些心得体会表叙出来,求得至亲好友们的理解和指正。
  • 人言圣威

    人言圣威

    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史诗大陆上尤为可见。你听过嘴炮毁天灭地么?你见过吹牛万人跪拜么?你看过大话连篇的史诗巨著么?就是这本了。
  • 风云之国

    风云之国

    21世纪的女主和年幼的儿子被前夫推下悬崖后,穿越时空掉到了一片云上,在风云之国过上了不可思议的奇幻生活,遇上了此生真正的灵魂伴侣。
  • 爱情来过这儿

    爱情来过这儿

    他们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追求爱情之路的过程中,有喜怒哀乐,更有悲欢离合。他们的青春故事是从大学校园开始的。他们也迷茫,他们也伤痛,最后,他们也能快乐的微笑·晓川是一个温和的男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大学校园里,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展开了追求。可是,晓川遇到了自己不爱,却爱自己的女孩子,最终没有结局。后来,晓川在失意的时候,遇到了自己最爱的女孩子,可是,也没有成功。最后,晓川对爱情失望,发出了质疑:爱情有没有来过这儿?晓川给自己的男生好朋友聂小龙,介绍了一位自己女生里面的朋友,结果他们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分手,直到后来结婚了。让晓川羡慕不已。六个人的成长之路。他们对友情,爱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他们饱受痛苦,但是在最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都获得了应有的成长。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孩子成长的故事,请你来一起看看吧!敬请收看本小说,感谢您的支持。
  • 楚汉帝姬娥姁传

    楚汉帝姬娥姁传

    曾经我以为我有了你就有了家,有了家就有了依靠,可如今,即便是这天下,也无法让我依靠,我只能靠自己,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