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1400000050

第50章

朝廷设官分职,只为国计民生,乃鄙卑者,以幸进启官途。以官场作利市,不顾设官分职之意,概无国计民生之谋,所以淫滥之行,秽气彰天,悖戾之举,怨声载道,岂不知王法之可惧哉。抑何其多不自爱也。李金华有拔乱反正之心,故勤劳王事,不惮辛苦,采月旦于靡遗。潜行四访,恐风声之走漏,止随一佣。仗天威以捕豺狼,神出鬼没。端士习以殴雀鼠柳往雪来,破釜沉舟。杀以济劝,一赋皇华,而乱臣贼子俱休矣。顾或者曰,贪官污吏,铡不姑贷固已,逆子讼师,似当罪疑为轻者,不知孝为明发之天良,不孝则蔑良蔑良者天不容,况乎孝则为人,不孝则不可为人,不可为人,又何可复立人间哉。苟不杀之雷必殛之。金华之独恨此辈者,亦奉天讨罪之义也。讼之为封终凶,构讼则蔑情,蔑情者天不宥。况乎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笔刀害人,甚于劫盗。即不遭显报,亦难逃冥刑,不孝不弟,讼师有之,且也意求伸,则无礼无义反复致词,再三渎诉。则无廉无耻,大异不知天良者之犹可徐化也。故亦在不赦之条也,若夫奔竞之徒,谓之上谄,纳之则胁肩,拒之则裹足。李金华绝其攀援,不开贿。之径,断其夤缘。永杜请托之门君子之难悦,不同小人之难事也。至于宴婚之时,不闻片词之狎昵,正士淑女,梗概端严,又不第王事靡监,不遑启居已也。李金华真堪为百世之坊表也。

第六十四回大慈悲金钟度世广劝化竹笔传奇

话说李金华一路之上,见民情浇漓之至,惟读书之人更觉难化。百计踌躇,法无可施,遂想到往年在江宁衍庆堂中蒙乩笔训谕,命我口上存点慈悲。我一个嘴,焉能劝及四方?况劝之犹未必听乎。想了半天,计上心头。【人当各摸摸心头。】念及人生在世,各禀天良,不过是私欲夹杂,以致忘之熟耳,不知人之天良,则有未尝思者。不若于其发现之际,醒其本来,渐渐醒之熟,或可将私欲殄灭,亦未可知。即命各州府县铸一醒世金钟【金钟一书,无非醒世,万语千言,不离教弟,天之道心,寒暑不忒,人之真心,神明不息。阁上金钟明明法器,万难动摇,几经陶铸,朗朗声声,空空寂寂,打破障碍,归何乡去,心上金钟,不离寸地,有时昏烦当自警惕,人我浑忘,自现真意,守住天良,万无一失。】重一万八百斤,【惊去十恶八邪。】悬于城内十字路口,于每日五更撞一百零八声,凡睡梦之人,皆当惊醒。若睡梦昏沉,不闻其声,必无天良之人也。想到这里,遂将此意传知各省,由各省传知各州县。回京路过之处,遇各处官员,无不嘱托。一时闻知其事者无不听从。

这日李金华到了京都,缴旨已毕,圣上见喜,即升为内阁学士。申应钟无志上进,奏明圣上。圣上爱其纯诚,不准告退,即放为扬州新添金钟阁学士。【名望新奇。】因扬州为天心,【心在人中,钟在天上。他撞不灵,惟孝方应。】故放申应钟监理金钟事务。申应钟领旨上任,自不必题。

至于黄心斋、庆六谦等,俱在翰院候升。诸人入朝谢恩毕,各司其职,无不效力。

这时天津周敦礼因其子周相贤入了翰院,凡李金华之事,周相贤备知其实,俱告知其父。周敦礼欲传其事,却不知其始终底细,遂邀了几个同事,共请仙乩,请问李金华详细。凡一切仙真,皆以劝世为怀。一问周敦礼之请,虽世人不听,亦各慨然应允,即在周氏书房降乩数月,将李金华之事无不说明。当日请乩诸人,叩谢仙恩。【全部金钟传周敦礼只两见卷,首以周敦礼起,开劝孝思之实行,卷尾以周敦礼终。穷究金华之底蕴。若人也,痛世大病,独抱隐忧。故举孝思为万世之规模。传金华为千秋之坊表,前之劝孝。苦口何谆谆也。今之传善,苦思何殷殷也。然问道易,传道难,传道尚易,而劝化一道为尤难。费尽苦心,说破苦口,将佛道慈悲,道家清净,儒家仁义,统归孝弟于一贯,发三圣之心传,创百代之正解。竭尽心力,到底为何?无非恐迷人不认天真之本来,不知天良之所在耳。倘金钟振聩而若无闻。法语启蒙而若罔觉。妄生议谤,掩弃天良,则中华国中,无此种类矣,果从闻金钟始,信其言而效其行。习尚礼义俗归敦厚,劝善愈多,传道欲广,将见仙佛同欢,天地并乐,岂不共登仁寿域,治归福禄林哉。如周敦礼者可谓医国神手,救世佛心,数月请乩之劳,厥功非细。后之阅者,慎勿轻视也可。】

乩云:

善哉善哉,诸生之心也。倘能化行于世,共安太平,岂非诸子之力乎?于道人何涉也。然诸生既知李公之详,即当率由于前,令知者见者,得为坊标焉。一荫十,十荫百,百而荫为千万亿,岂不天下永清,四海共乐?诸生其思之,勿忽道人之意可。百八金钟不住声,愿人听作迅雷鸣,不知唤醒群迷否?一点天良在五更。

注解:

自《大学》有《明德》、《新民》之说,浅见者每谓广大精微,非寻常可企及。不知为士者人人宜明明德,亦人人有新民之责也。何也?明德者,即皆有之天良;明明德者,即存天良,克己私,笃行其孝弟也。盖弟子由入孝出弟精持之,时时不忘孝弟。即时时克去己私,即时时不失天良,即时时不昧明德,迨至格致诚正功深,孝弟纯熟。由勉而安,则克己复礼,天良常存,而明德胥明矣。要非离孝弟别有以明其明德也。不明明德究非孝弟之人焉。况格致为学文之实迹,诚正为克己之要功,裕之为天德措之即为王道,亦非必达而在上,始为王道也。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也。新民者,即馆师之教人也,以入孝出弟教一人,则新一民以入孝出弟教十人。则新十民,骤语馆师以新民之责,必谦退不安,苟以教弟教人,何尝无新民之责乎,政以破其习,故中庸先言博学,后言笃行,教以蓄其德,故论语先言实行,后言学文,此儒教之真传也。儒教所不及者,释道:教范围曲成之要之使人归于纯菩无恶之意耳释道二教之辅相儒教,犹儒教之参赞化育。所谓以神道设教也,奈此义不明谓孔子为高深,道在迩而求诸远,谓佛祖太上为元妙。事在易而求诸难,不惟儒教失其真传,即释道二教皆失其真传,此邪说之所由日兴。世道之所由日下也,当今之时,孰能正之,亦孰克明之哉?兹观金钟传一书,阐发三教之正宗,以孝弟为根本,以克己为工夫。点明天良,为人性皆善之确据,建金钟阁于扬州,以有形之金钟;醒无形之金钟,以一时之金钟,振万世之金钟,天心者中州也。所谓守定腔子是也,程朱之居敬存诚,释道之参悟顿证。胥在此焉。三教一贯,万法归心,心斋之点元可深长思也,四子书正言以明其理,二圣传婉言以绝其弊,弊绝则理明而德裕。亦弊绝则习易而风清,一字真诀,优入圣域即优入仙界,亦即优入佛国。将见三教昌明,化洽中天,万国来朝,倘能家喻户晓,虽大清万年一统可也,此金钟传之微意也。其设言李金华者,大觉金仙光华普照也。其兼言贺淑媛者,必乾坤交济,蒙难可贞,始克完全一个道字也。其曰申应钟者,警世之词与金钟同,故与钟声相应也。独言儒内仙往生佛国者,谓由儒成之则名圣,由释成之则名佛,由道成之则名仙,仙可为圣,圣可为佛,无二致也。群贤胥聚于善庄者,明三教皆本于善,不似邪教异端之即于3淫也,要之申孝思一名尽之矣,故开卷第一篇即曰申孝思也,正三教之一源,故托名正一,明三教之秘旨,故别号克明,其曰在周氏家演出者,周敦礼医士也,医士医病,此书医性医士医一时,此书医万世藉医士以医世。故以周敦礼为首尾也。然则时隐时现,杳冥无踪风云难肖其变幻。或假或真,含糊莫露,鬼神弗喻其行藏。庄论固为正谛,戏语亦皆真诠。辟开辟未辟之乾坤,造大造莫造之运化,乱臣惧其罪己,贼子畏其诛心,克救气数之偏,堪济政教之穷,此书不出,天地昏暗,此书一出,日月代明,纲云竹笔传奇,岂同稗官小说之仅以传奇哉。

尝谓儒者言礼义,佛氏言因果,二者若判焉而不相入。然时至今日,人心锢蔽已极,语以理则不喻,语以情则不达,语以刑罚政教,则脱略焉而不能遍及,由是因果之说起矣。盖人之为恶,罔有悛心,惟语以子孙之报复,则其意自敛,告以再世之赏罚,则其心必惊,故言儒者之道。有听之欲卧者,言及刀山剑树,皇然其色动焉。吾侪欲化圣道所难化之人,故辄言圣人所未言之隐,所以是书之作,言礼义而不废因果,言因果而必本礼义。若以间杂释儒,援儒入墨为疵病,卑此区区之稗词,不足与于著作之林。不第不知墨之为墨,并不知儒之为儒,又焉能知余之为何如人,与何如心哉?则余亦惟正其心,以表白于天下万世而已。

正一子手题

盖闻忠孝本生民之大道三教统续【一理也】

仁义乃天下之正途,九流枝系五常。忠孝仁义,此四字光明正大,所以为正明集也。且夫正者,正不正者心,明者,明明德之明。心正是克己复礼之本,心明为穷理尽性之源。三教无奇途,惟孝悌而已,弟子入则孝,疏水承欢;出则悌,视物为己;案实行去,即臻上品。但有虚妄,便入邪奇。如今世风不古。群邪峰起,好学道者不少,入傍门者非一,皆是不尊三教所化,都是好异精奇。无奈上真飞鸾开化,用竹笔传奇,演出三教的正脉,明显易入。浅者见浅,深者能见深矣,斯书不大而大,不奇而奇妙。义真传莫外乎此。世人得之以可由贤希圣,虽愚夫愚妇,化为孝子贤媳,人人敦伦,各各孝悌,其不是天下兴,仁民德归厚矣。由是文武之风复现,尧舜之天又新,凡神道设教,皆为化风成俗,但愿世人念报皇王水土之恩,千万莫私投外夷,勿行曲径小路,莫踏悬崖峭壁,一脚失落沉于沟底,生限王难死坠泥梨,令人可叹可惜矣。

偈云:

弘扬三教敦伦常,忠孝名为万法王。

天地君亲师传教,可称盖世大文章。清凉山绝尘子最后题

同类推荐
  • 哭麻处士

    哭麻处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秦文

    全秦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须摩提长者经

    须摩提长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朝典故编年考

    元朝典故编年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谒先主庙

    谒先主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
  • 无限传功系统

    无限传功系统

    你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你有戒指内的老爷爷?你是高高在上的宗派弟子?好吧,我只有无限传功系统。
  • 古封

    古封

    一念执魔,身化仙妖。执剑荡三界,明目尘世间。
  • 预言守护师

    预言守护师

    时间,在指缝间流逝。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见了对的人,爱情只是一种特别的友谊。如散点般的世界,只剩下迷茫。既使重生,也不了解事件的心机,何况还失去了部分记忆,小时候的抱养,丛林里的对话,使她知道了自己的另一重身份——预言者。预言家族消失了很多次,也重生了很多次,她是家族唯一的少主,也是家族唯一的守道者,全称:守护天道。在这个优胜劣汰的世界,她经历了很多,每次快要死去,快要失望的时候,他总会及时的出现,并帮助她。黑洞的吞噬,十大魔神的对抗。她还能坚持下去吗?
  • 成神弑魔

    成神弑魔

    魔族有什么阴谋?那是真正的魔族吗?到底远古时期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所谓的神子就能解救天下苍生?还是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主角为你解开所有的谜团。言情。热血。一切尽在《成神弑魔》
  • 祭世亡灵

    祭世亡灵

    魔法大陆,一处禁地,两大神迹,三个充满诡异的地方,传言与着大陆上最为邪恶的东西有联系。究其传言真假,却是无从得知。不过,柯泽相信传言是有的,一个普通魔法学院的普通学员,由于某种原因,他不得不信。[祭世亡灵将带给读者一个完全不同的魔法世界,一个由亡灵系为主的法师,在搜寻生命的旅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多支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紫花开:永相伴

    紫花开:永相伴

    她,千芷夕,是一国公主,是头牌花魁,还是一教圣女,看她在重生之后如何登上世界顶峰,受尽万人瞩目。(呀!一不小心霸气测漏啦!)…在转世之前,她被伤的彻底,这一世,她会再次被伤的体无完肤,还是寻觅到了自己的爱情……(千芷夕:其实我只想在薰衣草开遍时与我爱的人相依相偎。君泠墨:可以呀,这不有我吗?千:你?你知道什么是薰衣草吗?君:呃…^_^???)
  • 商极天下

    商极天下

    假如让你回到九零年代,那个有着无限机会的年代,你会怎么选择?陈云青决定去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的美好。这是一位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一场大梦,梦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生经历,喜怒哀乐。
  •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