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5200000004

第4章

第三禁法者(一者七日要心及诵咒。二者请师受戒及发露。三者见善恶业相。及法王子。不得向他人说也)

一者七日要心及诵咒遍奉请三尊在。道场内。则有七日要期。无作戒法生起。更不得余事。中途有废一。则违前要心。作禁法不成。则令善心有间不得相续。二则行法不成。于后若更行道。还有障阂事起。行者必当慎之。行道法者有其三种。谓上中下。良为行人强羸不等行有迟速。上品行者二十一周。中品行者十六周。下品行者十二周。一周有一百二十匝。诵咒一百二十遍为一周。取角为志。若始此角还终此角。行道及诵咒。齐始齐终。不得剩一步少一字。不得欠一步剩一字。常须行与咒俱以为数定。若唯数行道法亦不成。若唯数咒为遍。法亦不成。坏于禁法。若同行道人俱行俱诵。是则齐好。其中若迟驶不等禁法不成。若人人捉珠。各自数遍复不齐好。可预调习令熟迟驶齐等。从容共行一百二十遍。不高不下不缓不急。诵咒令自耳听分明不得错谬。但令用心为正。则作法成就。必不得生杂念间断。迟亦无妨。但取二十一周为上(次十六。下十二)。

二奉请忏悔主受戒发露者。请一比丘解内外律者。为忏悔主。若受戒时师将至。大众于佛像前。为受二十四重戒。行者起殷重心。如渴思饮。如饥遇食。如死得脱。若生此心。必能发方等净戒。无作戒法任运增长。自要其心七日行法。受此戒时随心远志。乃至菩提受持此戒。皆须发究竟不退转心。若欲行此法者。须识真伪可同行。不必是道伴。应当三呼共行此法。发大精进。勇猛不怯。能建大志。有大忍力。乃可共行。从今发心至妙菩提。修学此法。如不能发弘誓心。但为随时小善。终不能以此实法相应。若于道场三尊前。不得委卧勒拄著地。不得语言调戏及睡。并作法不成。唯除道场主说法诚劝也。发露者可人各就师尽所忆者。急皆发露可条疏。依此判相。知罪灭尽不尽。故经云。忏悔有二种。一者真实忏悔。所谓发露向人。二者虚妄忏悔。谓不发露覆藏众罪。罪转益深禁法不成。如欲染衣不却垢腻。虽加水色外增其垢。如欲治癕不令决破。终身抱疾如人掘树。更以粪坏壅根。终年茂盛。如是忏悔罪终不灭。

三者见善恶业相。及十法王子等。不得向人说。唯得向师一人说决疑。行者过去今生。虽造种种众行。不出总别二业。一总相业现。二别相业现。总相业者。不出善恶两业。若从来不行道。觉观覆蔽心目。善恶业皆不现。经云。一切众生如大富盲人。虽有种种法宝而不得见。行者不可以过去习因难知。若行道功成。行者罪垢除灭。心路清净善恶皆现。喻如水镜澄明众像皆现。若善恶业现者。不出四恩。所谓过去今生。经负贷师僧父母国王。信施财物相现。或五逆相现。所谓杀父母。杀和尚阿阇梨。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转法轮僧。现身白癞。若能至心忏悔业转病除相现。或可侵犯三宝及经知事。互用三宝物相现。或可作三宝田不还税直。或用三宝净人及牛车力。或偷盗三宝园果等。如是等相现时。师自当别不可文载。问曰。用三宝物。花聚所不摄。云何现耶。答曰。经虽不说。因行道心净故现。行人若见相知负三宝物。可回心向三宝。忏悔求乞倍偿。若许多少相不复现者。即知罪灭。若虽少犹相现者。将知行者过去今生负贷三宝过多不可备偿。故救疾经云。佛物出手十倍。法物七倍。僧物五倍。若年淹积不可忆知。行者今生复无依报。广更求乞则妨行道。复恼檀越。行人尔时须知。转心从今生尽菩提际。当乞三宝申宽。誓当不负愿勿障道。乃至成就法身。一时报偿也。复次若能为三宝种得一千株果树。灭一切罪。若直为三宝种此心则狭。后人取食即得大罪。若种时普愿。一切众生食者皆发菩提心。后人食者大得功德。复次若能教化。得一千人发菩提心。一切罪皆悉消灭。若不得化一百邪见人。亦得罪灭。若不得但教化。得一一阐提。发菩提心一切罪消灭二善相现者。善有二种。一者散善。二者定善。若散善者。多是行人过去今生习报两业。若行人于行道及坐中。见解释戒律篇聚轻重。即是过去习报业现。若定中念念欲清净。护持禁戒思惟罪过。怖畏心生自识轻重。改往修来发露忏悔。即是习业现。或见今生行檀事报业现。欲心中念念欲行檀行布施。此是习业现。或见供养三宝父母师僧。营斋设会造塔造寺。并是习业相现。或见讲说大小二乘听学读诵。此是习业现。或意欲听习大小二乘。思义难问答无穷尽。此是过去今生听学闻思修慧业现也。若定善相现者。或是行者过去今造坐禅忏悔。或修阿那般那。欲界散心得发欲界未到地。根本初禅定。善业相现。或根本净禅特胜通明。过去定习定善业相现。或意欲修阿那般那。自然息道调适。身心轻微调和柔软。此是今生习定善业相现。或见死尸狼藉。或见骨人自身及外人。皆悉是骨人。节节相拄。唯见不净虫脓。无有我人厌恶世间。此是过去习定善业相现。或心中念念欲系心修九相八背舍等观。能破贪欲念念相续。厌恶世间一切皆舍。安心修道更无余念此是今生习定善业相现。此二甘露门。能破下地众生利使。觉观心。病钝使贪欲心病既除。三昧现前慧解开发。此是三藏中世间出世间定善。习报两业相现。若行者过去今生曾学菩萨藏。今因忏悔故。世间出世间。定慧善业皆现。或对治觉观故。随止分摄归。或意念念自欲止心一缘。因此过去今生习定。功德善业开发相现。或对治沈惛故。随观分察起闇心。或意念念自欲随观。观心明白。过去今生习慧功德善业现。或现在对治爱见两惑。止观俱随。或意念念自欲修止观。故名俱分。问曰。何故前止无观次观无止。俱分故止观变明。答曰。为治见爱偏病。今为治见爱两病故双明。二分同类者。止观调适互为方便。或如欲修观。先以止为方便。息外粗心方便修观。是则止为观方便。如欲修止先以观破惛闇心。了达心性明白。方便安心心性。是则观为止方便。故名二分同类。此是菩萨藏世间定善。习报两业相现。若行者因此调心。定力既强烦恼轻薄。能发一切禅一切禅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禅。二者出生三昧禅。三者利益众生禅。此三种摄一切菩萨藏究竟无余。何以故。如现法乐住禅。即摄中道第一义谛三昧。如利益众生禅。即摄□谛三昧。出生三昧禅。即摄真谛三昧。得此三谛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具二十五三昧。亦名首楞严三昧。具足百八三昧。能见佛性住大涅槃。此是菩萨出世间定善业开发也。三者若于七日道场内。若见七日道场主。及见十法王子。随见一王子等。并不得向他人说。即得障道罪青盲愚痴等病。从是上来法相并不得说。坏于禁法。唯除师一人决疑。问曰。何故有相可识。有不可识耶。答曰。相有二种。一者标相。二者现相。若是过去隔生忘却。多是标相现。才令觉知则不可识。若是现在相。多是现相则事近。行人亦见即识。如若不识师为判之。若著者忏悔即谢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临摹先知

    临摹先知

    以我如梅铮铮铁骨,临摹先知,垂辉映千秋。
  • 中华民间菜

    中华民间菜

    对于东方人来说“吃”是根本,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国烹饪,并在世界餐饮界笑傲江湖、独领风骚,这还多亏了中华民间菜的功劳。民间菜是中华各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从菜中可窥探出当地人的风俗、脾性等人文特点。如今川菜、粤菜、鲁菜等各地特色菜肴早已享誉全球。
  • 清浅链

    清浅链

    前世的他,说许她一世芳华。今生的他,说为她舍弃天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前世的记忆就像行云流水般在她脑海中蔓延。今世的爱恨同样羁绊了她一生。默默相守,只为来世再见,完成那前尘未了的情缘。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窈俏曙女修真游

    窈俏曙女修真游

    女主安平在十二岁遇到车祸变成植物人,之后三番两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调的死而复生,原来竟是因为自己一身特殊体质引得另一个世界的真人追逐而来,修真?是不是什么邪教?某个小女孩儿一脸迷茫的对着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老头儿问。灵气浓郁灵草无数的修炼府邸,坏脾气又欺软怕硬的蓝色木谷灵鸟,一瓶万人争抢的洗灵丹,时不时还在修炼府邸的时空隧道里打打酱油.看一个地球十二岁小小女孩儿如何踏上修真旅途。不懂修真?那都不是个事儿,某女一路乱打乱撞都能创出属于自己的修真道路来。
  • 医圣系统

    医圣系统

    蝶谷医仙胡青牛,杀人名医平一指,这些都是书里了不得的医生,可他们比起华佗扁鹊又相差几何呢?以前柳夏川不知道,可现在柳夏川知道了,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医圣系统,这些人全在兑换列表里,什么疑难杂症到他面前都不过是小CASE罢了。
  • 穿越唯爱之扶苏影儿

    穿越唯爱之扶苏影儿

    他与她梦里相遇,一朝穿越让他们有机会相守一生,无奈命运弄人。活着真的就不能在一起?那么,就让我们在地府拜堂成亲吧!来生定与君相遇,生生世世不负君!
  • 九世为仙

    九世为仙

    九世轮回,世世为仙;九转轮回,法力通天;九大仙剑,纷纷出世;遇神杀神,遇仙诛仙;
  • 我的穿越之旋

    我的穿越之旋

    从梦开始,给主人公打开一个妖,魔,神并存的世界。为救女友被九尾狐家族掳走的女友,与九尾狐家族展开战斗,在梦中,他悟到了神的力量,渐渐揭开宇宙的秘密,得到神的认可,成为神之子,穿越回史前与魔之子决斗。
  • 未来之机械帝国

    未来之机械帝国

    身高只有1.52米的樱蓝是约鲁帝国五大贵族之一亚德利家族的私生女,从小生活在远离帝都的雅沙星,随着少女机械天赋的显露,在这个机器没有灵魂的世界,她拥有了第一个朋友——被她赋予思维和情感的机器人德鲁,但是没过多久德鲁就被管家销毁……“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要建立一个属于机器人的机械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