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400000059

第59章

昙翼。余杭人。初入庐山依远公。后往关中见罗什。东还会稽入秦望山。诵法华经。十二年。感普贤大士化女子身披采服。携筠笼一白豕大蒜两根。至师前曰。妾入山采薇(上采服。五采也。彩俗。下采薇采取也。作采俗)日已斜豺狼纵横。归无生理敢托一宿。师却之力。女复哀鸣不已。遂令居草床上。夜半号呼腹疼。告师按摩。师辞以持戒不应手触。女号呼愈甚。师乃以布裹锡杖。遥为按之。翌日女以采服化祥云。豕变白象。蒜化双莲。凌空而上。谓师曰。我普贤菩萨。特来相试。郡太守孟顗闻于朝。敕建法华寺(今天衣寺)初余杭山沙门法志。常诵法华有雉巢于庵侧。翔集座隅。若听受状。如是七年。一日忽憔悴。志曰。汝能听经必生人道。明旦雉殒即为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山前王氏。后其家设斋。志方踵门。儿曰。我和上来也。志抚之曰。汝我雉儿也。解衣视掖下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落发。以掖有毳。因名以翼

昙邕杨氏。关中人。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南来庐山依师远公。内外典籍无不综习。立茅屋于山西以自居止。有弟子昙果。澄思禅门。一夕梦山神求受戒法。果曰。家师在此可往求之。邕忽见一人着袷衣(音夹衣无絮

风神端雅。从者三十人。乞授戒。师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五戒毕。神以外国二锄为嚫。礼谢而去。师后往荆州行化。卒于竹林寺

僧济。入庐山问道精悟深要。远公叹曰。绍隆大法其在汝乎。及在疾远公以烛遗之曰。汝可凭此建心安养。师执烛停想。延僧讽净土经。至五更以烛授弟子元弼。随僧行道。顷之觉自秉一烛浮空而行。见阿弥陀佛接至于掌遍事诸佛。须臾而觉。喜曰。吾以一夕观念便蒙接引。明日复于空中见佛菩萨。谓弼曰。佛来也。即举首西顾一息而终。时方炎歊。体三日不变。异香郁然

慧恭。豫章丰城人。与僧光慧堪慧兰同志为学。光等学力不逮恭。而于净土系想则过之。兰谓恭曰。君虽力学博闻。岂不知。经云。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恭曰。学不可已。孰能未死。昧昧如痴哉。后七年兰等先逝去。时并有奇应。又五年恭病且笃。曰。大道沿洄何时可止。死生去来吾何归哉。于是叩头雨泣。誓心安养念不少间。忽见无量寿佛以金台前迎。恭乘其上。见兰等于台上光明中。而告之曰。长老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胜尉喜。但恨五浊淹延相依之晚耳。恭于是日告众欣然旧迅而灭。时义熙十一年也(庐山集有恭道人临终感应事

法安。初依远公为弟子。妙善讲说兼习禅业律身持戒为行尤精。义熙中新阳邑社有暴虎。居神庙树下。前后害民以百数。安游其村。居民皆早闭门。乃之树下禅坐。须臾虎负人至。见安惊喜跳伏。安乃为说法授戒。有顷而去。明旦居民见安。谓是神人。相率礼敬。因改神庙立寺宇。请安居之。左右田园并舍为寺业。尝欲画像须铜青虑不可致。忽梦一人跪床前云。此下有铜钟。寤即堀之果得二钟。取青成像。而以铜助远公铸佛。后不知所终

阙公则。入庐山白莲社。既逝。有同社人至洛阳白马寺。夜中为公则修忌祭。忽一时林木殿宇皆作金色。空中有声曰。我是阙公则。祈生极乐国。今已得生矣。言讫无所见

陆修静。吴兴人。蚤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宋泰始三年羽化于京师。赐谥蕳寂。以故居为观(云笈七签本传云。元徽五年化

不入社诸贤传

陶潜。字渊明(亦字元亮)晋大司马侃之曾孙。少怀高尚。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以为实录。初为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为三径之资。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及宋受禅。自以晋世宰辅之后。耻复屈身异代。居寻阳柴桑。与周续之刘遗民并不应辟命。世号寻阳三隐。尝言。夏月虚间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尝往来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以行。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宋元嘉四年卒。世号靖节先生

谢灵运。祖玄有功晋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龚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应为江右指金陵也)尝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盘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或云为东西二池)灵运尝求入社。远公以其心杂而止之

范宁。字武子。笃学多所通览。时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着论非之。累迁中书侍郎。朝廷疑议辄咨访之。出补豫章太守。大设庠序起学台。功用弥广。刺史王凝之上言抵罪。免官归家。远公招之入社。而宁竟不能往

庐山法师碑

法师讳慧远。本姓贾。雁门楼烦人。弱而好学。年十二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书生。二十一欲度江就范宣子。于时王路尚鲠。有志不遂。于关右遇释道安。一面定敬以为真吾师也。遂抽簪落发求直道场。沙门昙翼每资以灯烛之费。安公曰。道士诚知人。法师藉旷劫之神明。表今生之灵智。道情深邃识鉴渊微。般若无生之津。道行息心之观。妙理与高悟俱彻。冥宗与深心等至。安公叹曰。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太元初。襄阳既没。振锡南游。考室庐阜结宇倾岩。同契不命而景响。闻道誓期于霜雪。自以年至耳顺足不越山。桓氏以震主之威力为屈致。法师确然贞固辞以老疾。俄而制使沙门尽敬王者。法师惧大法之将沦。抗言万乘。玄知不可强。俯而顺焉。既道渐中土。名流遐域。外国诸僧咸东向礼。非夫道深德广。焉能使显默同归异域致敬。且新经未表晋邦律藏历年莫正。禅法甘露国所未闻。实相宗本人有异说。法师深存广图大援群生。乃命弟子迎请禅师。究寻经本。踰历葱岭跨越沙漠。弥旷年稔并皆归还。既得传译备尽法教。是故心禅诸经出自庐山几乎百卷又以心本无二即色三家之谈不穷妙实。乃着法性论。理深辞婉独拔怀抱。罗什见论而叹曰。汉人未见新经。便闇与理会若夫温心善诱。发必远。言栖寄林岭游兴能。彻虽复风云屡由。而无昭昧之情。俯仰尘化之域。游神无生之门。所谓言斯可发行斯可乐矣。自枕石漱流始终一概。恬智交养三十余载。春秋八十三。命尽绝岭。遗言露骸松林。同之草木。达生神期既于此矣。古人云。道存人亡法师之谓。凡我门徒。感风徽之缅邈。伤语晤之永灭。敢以浅见扬德金石。其辞曰。九流乖真三乘归佛。道往绝迹慈还接物。孰是发蒙昭我慧日。摄乱以定闲邪以律。妙法常存悠悠莫往。若人乘生皎皎远赏。鉴我鉴物知狭知广。息心空谷训徒幽壤。秦皇雄惑蔽理通情。王孙偏解滞死达生。夫子之悟屡劫独明。仰高契峻俯深怀清。惟清惟峻若隔近绝。惟高惟深志崇智洁。昔在香积今也明哲。嗣之有人实隆废缺。揵度练数甘露流津。律藏拂故法性增新。凡厥希道日知好仁。景薄[企-止+丙]尽宗倾理湮。寒暑递易悲欣皋壤。秋蓬四转春鸿五响。孤松独秀德音长往。节有推迁情无遗想。元熙二年春二月朔。康乐公谢灵运撰

庐山法师影堂碑

天之高哉。日星垂其曜。地之厚哉。山岳镇其维。禀两间之气。分五行之秀。而得预称于三才者。其为人道之最灵者乎。至若迈德宏域融神慧境。焯迦维之绝照。挹甘露之玄津。并名岳而永崇。曦扶桑而不息。则慧远法师其人也。法师雁门楼烦人。贾氏。释道安之门人。英姿雅韵清行素节。详诸旧碑及张氏传。固以杳映前秀。铺铄令闻者矣。灰心土骸。而神机天发。金口木舌。而法音雷震无取无舍。而律仪冰澈。不生不灭。而禅性晖如。抱德阳和。而浩类洗心。潜灵渊照。而远方翘首。修不共法。而恒轸大悲。熏般若智。而富诸梵行。故能诱纳众善冷汰群疑。万流仰海而同归。一雨施物而咸润。诚所谓阿摩勒果实从中生。分陀利华性非外染之为义也。自晋氏太元九年法师始飞锡南岭宅胜东林。世更七代年垂四百。流风遗泽逮于今。而人知怀仰。故虎溪为释氏龙门。庐阜即搢绅阙里也。皇唐贞元十有一年。江州刺史凭翊严公士良。秉明德以分符。宣中和而述职。上赞缉熙之化。下临击壤之人。以无为为政。政克用乂。巡穑外野指途中林。敷衽禅关式瞻遗像。喟然叹曰。斯名也。寒暑不能易其芳。斯德也。江海无以臻其极。彼琐行纤节尚崇植楹庑。正位居室。岂尊美若兹。而寓形在壁。乃与寺之上首熙怡律师。图建胜宇用昭真相。旌美树善。二谋同心。说徒勒工。成之匪石。绣甍云耸睟容景彰。观至道者。存妙像于境中。味微言者。得玄珠于意表。岂止惠义慑英姿而雨汗。仲堪仰素风而心醉哉。故非夫远公之至德。不能译圣文服秀民。非夫严公之澈识。不能立清祀扬妙范。篆芳金石。敬赞二美。乃为之铭曰。椊灵纯纶。寔惟至人。含德擒曜。升阳发春。道光海域。幽遁岳滨。六髦弃黻。八士辞巾。缘徂物谢。迹留事往。百忆神游。恒沙化广。昭昭遐一。冷冷末响。慧日凝晖。白云翘想。旷哉明牧。仰味芳风。思觌遗像。求之列墉。爰建栋宇。式是道宗。旌休垂美。地广山崇。唐大中八年七月望日。陇西李演撰。三纲徒众立

东林影堂六事

法师事迹诚多矣。学者鲜能发其义。使世不昭昭知先贤之德。予窃闵之。予读高僧传莲社记及九江新旧录。最爱法师六事。谓可以劝也。乃引而释之。列之影堂以示来者。陆修静异教者。而与语必过溪。是不以人而弃其言也。陶渊明湎于酒。而招之令入社。盖简小节而取其达也。跋陀高僧异说被摈。而反延誉之。盖重有道而矫嫉贤也。谢灵运以心杂不取。而果殁于刑。盖识其器而知其终也。卢循欲叛而执手求旧。盖自信于义也。桓玄振威而抗对不屈。盖自固于节也。凡人之情。莫不畏威而苟合。忘义而避嫌。好名而昧实。党势而欺孤。饰行而恶累。自是而非人。孰有道为世师。肯进异学之人乎。孰有德为人尊。肯交醉乡之徒乎。孰有自屈己学礼斥逐之客而推其为大贤乎。孰有蚤明风鉴拒盛名之士。而识其不令终乎。孰有不避祸患睦故旧而信其义乎(信伸同上自信同)孰有不惧威武抗僭逆而全其节乎。此故法师德量宏大。独出于古今之人者矣。若其扶荷至教张皇圣道。垂裕于天人之际者。非蒙所能尽之。其圣与。其贤与。伟乎哉大块噫气。六合生风。公之大名也。游龙翔凤。下揖巢许公之高道也。四海秋色神山中耸。公之风仪也。白云丹壑玉树璚草。公之栖处也。蒙后公而生。虽慕且恨。敬瞻遗像。超然遐思。愿以弊文书于屋壁。大宋庆历元年仲春。镡津沙门契嵩书

同类推荐
  • 密行忍禅师语录

    密行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宣汉篇

    宣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家世典

    三家世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指归集

    指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藏风俗记

    西藏风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Henry James

    Henry Ja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80婚姻:花落知多少

    80婚姻:花落知多少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下诗篇,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          与一个好女人结婚,你是在暴风雨中找到了避风港;和一个坏女人结婚,你是在港中遇到了暴风雨——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     
  • 统御星战

    统御星战

    他,无法无天如何得以统御星战!他,如何驾驭鲜血与荣耀浇铸的身体!这是一个传奇,一个铁血流氓的称霸历程!
  • 征战神迹

    征战神迹

    这是一片广袤的世界,它是万世的起源,生命的归宿,自甘堕落的弃神,行走在人世间漠然寻找着归宿……
  • 夏夜童话2

    夏夜童话2

    为了调查清楚自己前任女朋友到底是为什么跟了市里面最大的黑道老大,大佬金。刘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是,等到刘明付出行动过后,才发现这里面暗藏多少恐怖的东西,大佬金到底是什么身份?他身后的人又到底是谁?他身后的组织到底是干什么的?等到刘明一步步强大,一点点挖据出他们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个阴谋!
  • 修养

    修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囧夫别过来

    囧夫别过来

    本文较雷!所谓:生活处处有雷声,一雷更比一雷囧。一场别样的相亲,颠覆了我的传统观念,从而也拉开了我和他的一场别样恋情。正所谓,审美能疲劳,审丑也可以疲劳的。长得漂亮可以悦目,可以炫耀,就是不能当饭吃。且看美女对上丑男,囧男瞄上剩女,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光景呢?
  • 修罗天命

    修罗天命

    众生自古畏死,多盼传说中长生不死之道。然而仙道难求,修行者如过江之鲤,得道者却聊聊无几,他们皆是资质逆天、悟性过人之辈。这个故事,却是从一个资质低下的弟子说起的。
  • 如烟之岚

    如烟之岚

    (本书大量采用了影视中镜头切换的写作手法,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直至在高/潮处交汇在一起,撞击处感人至深的火花)打碎的杯子,第二天会重又完整的摆放在餐桌上;虽远行千里,第二天睁开眼会重又躺在家中床上;发生的事情,第二天会重又再次一模一样的发生;死去的人们,第二天会再次复生。然后,在这一天的某一时刻,再次死去….一天只有23小时59分59秒,当最后一刻来临,一切重又回到一天开始。没有昨天,没有明天,世界只在一天内轮回,一切只在一天里周而复始。如烟之岚,是部小说。一个少年,因为偶然的必然,被命运或叫宿命的一种东西牵引着,演绎出波澜壮阔的逼仄生活。当铃声响起时,他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