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400000033

第33章

章安旁出世家(旁出之二) (二世)龙兴弘景禅师 南岳大慧禅师 嘉祥吉藏禅师 天台明旷禅师 玉泉道素禅师 (三世)耆阇智拔禅师(嗣藏师

天宫旁出世家 (二世)永嘉真觉禅师

左溪旁出世家 (二世)焦山神邕禅师 支硎道遵禅师 佛陇大义禅师 紫金元宗禅师 四明道源禅师 婺女清辩禅师 婺女行宣禅师 婺女圆净禅师 婺女法开禅师 三衢道宾禅师 三衢慧从禅师 毗陵守真禅师 钱唐法灯禅师 钱唐法真禅师 会稽法源禅师 新罗法融禅师(下三人左溪纪) 新罗理应禅师 新罗纯英禅师 居士傅礼 居士王元福 (三世)焦山智昂禅师(下四人嗣邕师) 焦山灵澈禅师 焦山进明禅师 焦山慧照禅师 支硎灵输禅师(下四人嗣遵师) 支硎法盛禅师 支硎道忻禅师 支硎灵源禅师

荆溪旁出世家 (二世)南岳普门禅师 龙兴元皓禅师 华顶行满禅师 天台智度禅师 建安法颙禅师 云峰法证禅师 无姓法剑法师 翰林学士梁肃 吏部郎中李华 散骑常侍崔恭(下四人皓师传) 谏讥大夫田教 身通三十九人(大师传论) (三世)昙环禅师(嗣门师) 智净禅师(此下五人嗣皓师) 仲义禅师 子瑜禅师 道如禅师 仲良禅师 龙兴重巽法师 (四世)中丞柳公绰 刺史柳宗元 中书郑捆 刺史孟简

兴道旁出世家 兴善守素禅师 日本最澄禅师

至行旁出世家 天台良湑禅师(下二人至行纪) 天台敬文法师 天台光韶法师 天台维蠲法师 天台刺史韦珩(至行本纪

正定旁出世家 (二世)天台敬休法师 天台慧凝法师 (三世)天台处源法师(嗣凝师) (四世)天台玄广法师

妙说旁出世家 (二世)国宁常操法师 (三世)国宁义从法师 (四世)国宁德俦法师(嗣从师) (五世)定水慧赟法师(四明下二人嗣俦师) 法性修雅法师(会稽

高论旁出世家 (二世)慈光志因法师 演教觉弥法师(钱唐龙兴) (三世)慈光悟恩法师(此下四人嗣因师) 雍熙可荣法师(姑苏) 海南怀贽法师 钱唐义清法师 (四世)奉先源清法师 灵光洪敏法师 慈光可严法师 慈光文备法师 (五世)梵天庆昭法师(此下四人嗣清师) 孤山智圆法师 崇福庆峦法师(钱唐) 开元德聪法师(会稽) 广慧蕴常法师(钱唐嗣严师) (六世)永福咸润法师(此下三人嗣昭师) 报恩智仁法师(会稽) 永嘉继齐法师 孤山惟雅法师(嗣圆师) (七世)永福善朋法师(会稽嗣润师

净光旁出世家 (三世)慧光宗昱法师(国清) 广教澄彧法师(钱唐) 广教宝翔法师(钱唐) 石壁行靖法师(钱唐) 石壁行绍法师 胜光瑞先法师(天台) 通鉴知廉法师 崇法愿齐法师 高丽谛观法师 吴越钱忠懿王 常宁契能法师(温此下十师嗣昱师) 通照觉明法师(钱唐千顷) 安国至臻法师(下并钱唐) 宝山怀庆法师 明教晓乘法师 宝藏悟真法师 顶山怀至法师(姑苏) 灵鹫志伦法师(下并钱唐) 安国肃闲法师 慈惠庆文法师(会稽

宝云旁出世家 (二世)天竺遵式法师 延庆异闻法师 兴国有基法师(四明) 广慧体源法师(四明与矩师书) 承天清晓法师(钱唐) 钱唐善信法师(四明本纪

章安旁出世家

禅师弘景。富阳文氏。贞观二十二年。于玉泉奉敕得度。依章安禀受止观。常诵法华。蒙普贤示身证明。天童奉侍左右。后于寺南十里别立精舍曰龙兴。天后证圣元年。诏同实叉难陀等译华严。自天后至中宗。凡三诏。入宫供养为受戒师。后乞还山。帝敕于林光宫。同天下名僧二十人修福置斋。帝亲赋诗。令中书令李峤等应和以为赠。师捧诗长揖振锡而行。天下荣之

禅师吉藏。金陵人。七岁依兴皇朗法师出家。咨决大义。后游会稽止嘉祥寺。讲演法华自着章疏。智者再归天台。师与禅众百余人奉疏请讲法华不赴。暨章安弘法称心。因求法华玄义。发卷一览。即便感悟。乃焚弃旧疏深悔前作。来投章安咨受观法。炀帝时敕住京师日严寺。开演妙经四部云拥。唐高祖诏居延兴寺。一日晨起沐浴焚香。称佛名安坐而化。平时写造妙经二千部。讲法华三百遍。大品华严维摩大论。各数十遍。并着章疏行世。临终之日制死不怖论。投笔而化

禅师明旷。天台人。依章安禀教观。广化四众专诵法华。章安撰八教大意。师首于三童寺录受。平时着述甚多。今所存心经疏耳

禅师大慧。唐太宗赐号而忘其名。初闻章安说止观即得妙悟。隐居南岳专事修禅。鸟兽驯于坐隅。人服慈化

禅师智拔。襄阳张氏。六岁依常济寺出家。日诵法华五纸。经中理义略有规绳。常曰。斯经乃诸佛出世大事也。一人一道非弘不通。周听既毕。入京师值吉藏禅师。命令覆述。师曰。一乘为云遂分为三亦可一乘为雨分为三否。众无对。藏师曰。拔公此问深得经旨。遂嘱以大法。后住耆阇山寺。常讲法华一年五遍。贞观十四年九月。于信士张英家开法华题竟。与众言别。即于座上加趺而化

天宫旁出世家

禅师玄觉。永嘉戴氏。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因左溪朗公谢厉。遂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见六祖振锡携瓶绕祖三匝。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何方而至生大我慢。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之一宿觉。翌日下山复回温江。学者辐凑。号真觉大师。睿宗先天元年。安坐示灭塔于西山。赐谥无相大师。塔曰净光。庆州刺史魏靖。缉所着文为十卷号永嘉集

因草庵曰。魏靖收遗文总十篇为一集。答友人书。尚附其中。而不收证道歌者何耶。抑有说焉。以证道名歌。而如来设教修证之法。不出藏通别圆。今所谓道者。藏通修证乎。别圆修证乎。若舍此而别有修证者。得非永明所谓不依地位天魔外道者乎。义神智曰。讨疏寻经分别名相自不达耳。非经论过。不知讨谁疏耶。若慈恩等疏则可耳。若天台疏皆有方轨。摄法入心观与经合。非数他宝。岂可谓之分别名相而已哉

洪觉范曰。梵僧觉称。谓西竺目此歌。为东土大乘经。若以义天跋别传议例之。此歌特未遭有识者。焚之耳

论曰。左溪本纪。称为真觉为同门友。真觉传中。称左溪激厉遂谒曹溪。而又言精于天台止观之道。是知同学于天宫无可疑者。况永嘉集中全用止观遮照之旨。至此当益信。是宜系之天宫用见师授之意。但世传证道歌。辞旨乖戾。昔人谓非真作。岂不然乎

左溪旁出世家

禅师神邕。字道恭。晋太尉蔡谟之后。世居越之诸暨。在襁褓中闻唱经声必凝神静听。年十三入道。依法华俊师。开元二十六年。奉敕得度。从俨师学四分律。俨曰。此子必为学者司南。既而去依左溪。学止观法华玄义。五夏敷演。听者悦服。天宝中游长安居安国寺。公卿问道结辙而至。适安史继乱振锡东归。道出襄汉。有着作郎韦子春。学瞻气刚与之酬酢。子春堕负满座惊服。中书舍人范咸叹曰。师可谓尘外摩尼(取若珠之明莹不染尘也)论中师子(取其论说若师子吼)既返故乡。居法华寺。自至德讫大历。频受众请登坛受戒。自丹阳以南。金华以北。称为教授师。建伽蓝于焦山赐额。大历初。中岳道士吴[竺-二+切]。造论毁佛。观察使陈少游。请决之。师约吴[竺-二+切]面论邪正。旗鼓才临[竺-二+切]已败北。遂着翻邪论三卷以攻余党。弟子智昂灵澈进明慧照等。依学有年。咸明禅慧。为当时闻人焉

禅师道遵。字宗达。吴兴张氏。年二十。受具戒学毗尼。复参左溪习止观及法华三昧。尝从容谓门人曰。尧舜之民不必独义。教之至也。教若不至民何咎焉。乃广写法华。置经院于姑苏支硎山。举高行沙门二七人。常持法华。以烛继昼。用扬大雄之慈声。大历元年。郡刺史韦元甫。尚书刘晏等。尊慕大乘相与表奏。赐名法华道场。于是自江以东。置经院者十七所。皆法于师也。师于山中铸像写经。讲演妙法临坛度人。岁无虚景。天宝元年。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睹大明上烛于天。身在光中以问荆溪。溪释之曰。智惠光明从心流出。将以显发第一义天者也。又尝见此身在空中坐。先达谓是垢尽理明洞达无碍之相。兴元元年七月晦。无疾告终。寺众同梦大殿忽倾。咸知法匠将亡之兆。传教门人灵输法盛道忻灵源。皆善弘禅法云

禅师大义。萧山徐氏。七岁授经传。日诵数千言。年十二。入道于山阴灵隐寺。中宗登位覃恩度人。试诵法华中选第一。开元中。因丧亲入佛陇阅大藏以益冥报。遂谒左溪禀受止观大悟玄旨。常诵法华涅盘大小戒本。以为正业。临终之日。众闻弦管之声。议者谓天帝迎请诵经之相

禅师元宗。永嘉吴氏。游学至江陵。谒左溪禀受禅要。后于紫金山专修禅观。初是山中多虎自师卜居。绝不见迹。一日学徒盛集。忽一老人趋拜座前。自言弟子乃虎。在此噬人多矣。因师开化得脱业躯。今将生天上特来报谢。言讫不见。大历二年。端坐示灭

禅师道源。四明人。受业大宝寺(今慈溪永明)久依左溪咨受止观之法。洞达奥旨。学众心服(李华左溪碑云。明州道源。饱左溪之道味

禅师法源。受业越之法华。学左溪得其道(颜真卿。抚州宝应寺戒坛记。乃请止观大师法源。法泉。同住熏修。时大历六年也

荆溪旁出世家

禅师普门。岳阳何氏。父玠为常州仪兴尉。因家焉。师幼勤学问。登进士第入仕于朝。一旦悟世虚伪。抽簪去发居南岳寺。左右唯儒释典籍。麻衣葛履而已。既而去谒荆溪。学止观法华之旨深有造诣。善属文。尚古意。荆溪敬之待以友道。为释签辅行两序。自称普门子。其辞简健。历指习禅者之弊。梁肃称之曰。东南高僧普门元皓。予甚深之友也(送虚师序)贞元八年季冬六日。示寂于君山之偏室。春秋八十四。传教门人昙环。集遗文二百篇行于世(仪兴县君山乡。净乐寺。荆溪之受业。相去数里。有南岳寺

禅师元皓。字广成。吴门秦氏。初于龙兴寺从荆溪受法华止观之道。宴处山林居心三昧。后住开元寺。梁田二君劝其着述。乃注解涅盘。于首序中自录所证。着疏之时。感庭阶产异华。人世莫识。五采灵禽飞翔往来。元和十二年仲冬示寂。塔于虎丘之南原。师之同学知名者百余人。不列僧数者。翰林梁肃。谏议田敦。常侍崔恭三人也。门人禀教名世者。智净。仲仪。子瑜。道如。仲良辈

禅师行满。万州南浦人。首造石霜学禅法。后住天台。听荆溪说止观顿悟妙旨。因栖止华顶峰下智者院充茶头。夜卧土床。烧粪扫以暖其下。脱衣就床。蚤虱群唼。或扪其衣。寂无有也。所居槛外大松上有寄生小树。遇师出坐必袅袅低俯。时谓此树为茶头作礼(袅而酌反长也)师于四十年间未尝便溺。或谓大士现身。受食而实不食。故致此也。开宝中。预告人曰。我且行矣。即请众诵文殊号。泊然而化。年八十八。尝着涅盘疏。禅师法颙。于毗陵建安寺筑止观堂。请荆溪讲说其中。梁肃为作止观堂记

梁肃。字敬之。安定人。大历贞元间。文士多尚古学。唯肃最称渊奥。柳子厚记先友亦称。其最善为文。尝学天台之道于荆溪。深得心要。执弟子礼甚恭。以止观文义弘博览者费日。乃删定为六卷(慈云有云。文虽简要。而修相阙略)。又述统例以系于后。谓止观是救世明道之书。又为大师传论。备叙传教之大统。世谓论其文则雄深雅健。语其理则明白洞达。御史崔恭论之曰。知法要识权实。作天台禅林寺碑。达教源用境智。作荆溪大师碑(见崔恭作梁氏集序)又曰。朝廷尚德。故以公为太子侍读。国尚实录。故以公为史馆修撰。发号令敷王猷。故以公为翰林学士。三职齐着。则公之官于朝。不为不达矣。年过四十。士林归宗比夫颜子黄叔度。不为不寿矣。彼碌碌者老于郎署。白首人世又何补哉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累中进士宏辞科。天宝十一年。徙右补阙。安录山乱屏居江南。李岘。表置幕府。擢吏部员外。即苦风痹。去官客山阳。勒子弟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着书。唯士大夫家传墓版。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尝从荆溪受止观。为述大意一篇。大历初卒于家

兴道旁出世家

法师守素。初从邃师受观心之法。既悟玄旨。入居京师大兴善寺。足不越阃长诵法华。至三万七千余部。夜则虎狼侍座听经。食则乌鹊就掌取粒。沙门幽玄赠之诗曰。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时以为实录

高论旁出世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春我们相互治愈

    青春我们相互治愈

    在青春里,我们一直都在受伤中相互治愈!即使我们那样的不能在一起,也要一起彼此祝福!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成长日记之616

    成长日记之616

    一个大叔,一次会谈,改变了一群热血青年的生活,他们的小组里有智商超群但也有缺陷的特长级天才,有天才级黑客兼道具设计师,有体格壮硕的富N代打手,还有熟悉各种高低端军事设备的复员军人,但他们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将在一所大学里展开,没有时空穿越,没有盖世武功,只有真实且并不遥远的生活!
  • 药仙尊

    药仙尊

    “药师大人,我卡在瓶颈数百年,求药师大人赐药啊!!!”“药师大人,我中了上古灵虫的毒,毒液已侵透五脏,求药师大人救在下一命啊!”“药师大人,小的乃是天生绝命之体,求药师大人赐药!!“”药师大人,小儿天生不举,仙道也受了影响,求药师大人可怜可怜...“......傀儡丹,境界丹,体质丹,器丹,疗伤丹,解毒丹,毒丹,没有不会炼的,以药道证仙道,能济世救人,亦能让人死于无形!
  • 剑噬星云

    剑噬星云

    世间的恩恩怨怨,难解难分,爱恨不分,乱如麻团,与其纠结,不如一剑倾之。是魔,还是圣,皆由你来评定。
  • 陈小为,休想逃!

    陈小为,休想逃!

    平民女孩林紫岩,在前男友的订婚宴上遇到奇葩小霸王陈为,在一番纠缠下与陈为订婚,却巧遇陈为旧爱来袭,林紫岩选择带球离去,三年后,林紫岩摇身一变带了个小唯唯回来抢夺属于自己的一切。
  •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醒涅槃

    天醒涅槃

    我来自遥远的泰玛利星球,我叫依玛。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空间风暴,我很不幸的被卷入其中,我吸附在一颗陨石上,漂浮在寒冷枯寂的外太空,漫长而又无尽的等待中,我终于盼到了回归星球的那一天,然而更加不幸的灾难又降临到我头上,罪魁祸首就是那颗美丽的蔚蓝色星球,这个拥有高科技发达的强大星球严重破坏了万物平衡之道而引发了巨大灾难,那些原本漂浮在外太空的卫星停止运作,化为一堆堆垃圾回归,数以万计的人造卫星如同一颗颗带火的流星一样坠落,改变了我原先的运行轨迹,就这样,我随着这群铁疙瘩一同坠落到这片废土之上。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绝没有入侵地球的野心,我只是想……想回家
  • 高中生活

    高中生活

    在作品创立页面的作品介绍栏里面我被要求做作品介绍,还要求二十字,要求真多,这就是介绍。
  • 花残都市

    花残都市

    为华夏做出巨大贡献的郭叶桐,毅然选择了都市生活,他的生活究竟会怎样?让我们傲看曾经神魂队长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