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2900000008

第8章

古者出家。从师命氏。如帛法祖。竺道生之流也。东晋安法师。受业佛图澄。乃谓师莫过佛。宜通称释氏。后增一阿含流传此土。经叙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子(是释子非沙门。乃王种也。是沙门非释子。婆罗门也。是沙门是释子。乃比丘也。非沙门非释子。二贱姓也)。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由法成。其犹四大河皆从阿耨泉出。又弥沙塞云。汝等比丘。杂类出家。皆舍本姓称释子沙门。又长阿含云。弥勒弟子皆称慈子。自非大权应迹。岂能立姓与经悬合。故天神称为印手菩萨。然净名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天台释云。若见佛性。出二死家。方真出家应具四句。一形心俱不出。二形出心不出。三形不出心出。即是观行出家(什曰。若发无上道心。心超三界。形虽有系。乃真出家)。四者形心俱出。故南山云。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则可绍隆三宝。度脱四生。利益甚深功德无量。其众名号。今列翻译

僧伽。大论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林是名为林。净名疏云。律名四人已上皆名众。律钞曰。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二义。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故。二事和。别有六义。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什师云。欲令众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业。二以慈心起口业。三以慈心起意业。四若得食时减钵中饭。供养上座一人。下座一人。五持戒清净。六漏尽智慧。肇曰。非真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如众不和非敬顺之道也。又僧名良福田者。报恩经云。众僧者出三界之福田。谓比丘具有戒体。戒为万善之根。是故世人归信供养。种福如沃坏之田能生嘉苗。故号良福田。大论云。是僧四种。一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别好丑未得道。二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三哑羊僧。虽不破戒。根钝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诤。不能断决。默然无言。如白羊人杀。不能作声。四实僧。若学无学。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实僧。唐太宗尝问玄奘三藏。欲树功德。何最饶益。法师对曰。众生寝惑。非慧莫启。慧茅抽植。法为其资。弘法由人。即度僧为最

沙门。或云桑门。或名沙迦懑(门字上声)曩。皆讹。正言室摩那拏。或舍罗磨拏。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什师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肇云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取涅槃。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忻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后汉书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去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或云。具名沙门那。此云乏道。以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故迦叶品云。沙门那者。即八正道。沙门果者。从道毕竟。永断一切贪嗔痴等(云云)。世言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乏。断一切邪道。以是义故。名八正道。为沙门那。从是道中。获得果故。名沙门果。或以沙门。翻勤息。垂裕记云。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息界内恶者。藏通沙门。次第息界内外恶者。别教沙门。一心遍息内外诸恶者。圆融沙门。瑜伽论云。有四沙门。一胜道沙门即佛等。二说道沙门。谓说正法者。三活道沙门。谓修诸善品者。四污道沙门。谓诸邪行者

苾刍。古师云。含五义。一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智论云。出家多修智慧。智慧是解脱因缘。俗人多修福德。福德是乐因缘。僧祇云。供养舍利。造塔寺非我等事。彼国王居士。乐福之人。自当供养。比丘事者。所谓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

和尚。或和阇。羯磨疏云。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传云。和尚梵本正名邬波遮迦。传至于阗。翻为和尚。传到此土。什师翻名力生。舍利弗问经云。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盖师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诵。以弟子年少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善见云。和尚外国语。汉言知有罪知无罪也(明了论本云。优波陀诃翻为依学。依此人学戒定惠故。即和尚也)。义净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师。由能教离出世业故。故和尚有二种。一亲教即受业也。二依止即禀学也。毗奈耶云。弟子门人。才见师时。即须起立。若见亲教。即舍依止

阇黎。或阿只利。寄归传云。梵语阿遮梨耶。唐言轨范。今称阇梨讹略。菩提资粮论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南山钞云。能纠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种阿阇梨。一出家阿阇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阇梨。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阇梨。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阇梨。所从受经。若说义。乃至四句偈。五依止阿阇梨。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已十夏者为之。上四师皆多已五夏者为之

头陀。新云杜多。此云抖擞。亦云修治。亦云洮汰。垂裕记云。抖擞烦恼故也。善住意天子经云。头陀者。抖擞贪欲嗔恚愚痴。三界内外六入。若不取不舍。不修不着。我说彼人。名为杜多。今讹称头陀。大品云。须菩提说法者。受十二头陀。一作阿兰若。二常乞食。三纳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塳间住。八树下。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十二但三衣。大论六十七云。十二头陀不名为戒。能行则戒。庄严不能行不犯戒。然论但依经次第。广释不分部位。诸文引用多误。故此点出。南山律钞。位分为四。衣二。一纳衣。二但三衣。食四。一乞食。二不作余食法。三一坐。四一揣(徒端切揣者杂也。一和杂者。不以种种盛贮。名一揣食)处五。一兰若。二塳间。三树下。四露坐。五随坐。威仪一常坐。此无次第乞食。处加随坐。通源记。引南山云。季世佛法。崇尚官荣。侥幸之夫。妄生朋翼。庶因斯语。自省厥躬。至若调利养如毛绳。视朱门为蓬户。尚思曳尾。犹被兴嘲。况乎以咳唾为恩。眄睐成饰。潜通慧好。强事趋驰。纵假宠于一时。终受嗤于群口。荣不补辱。夫何误哉

婆檀陀。大论。秦言大德。毗奈耶律云。佛言。从今日后。小下苾刍。于长宿处。应唤大德

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

悉替那。此云上座。五分律。佛言。上更无人名上座。道宣敕为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之上。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自十夏至十九夏。是中座。自二十夏。至四十夏。是上座。五十夏已上。一切沙门之所尊敬。名耆宿。毗婆沙论云。有三上座。一生年上座。即尊长者。具旧戒名真生故。二世俗上座。即知法富贵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虽年二十。皆应和合推为上座。三法性上座。即阿罗汉。律云。瓶沙王。称佛弟子。为上人。大品经。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摩摩帝。或云毗呵罗莎弭。(名婢)此云寺主。僧史略云。详其寺主。起乎东汉白马寺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东晋以来。此职方盛。故梁武造光宅寺。召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

维那。南山云。声论翻为次第。谓知僧事之次第。寄归传云。华梵兼举也。维是纲维。华言也。那是梵语。删去羯磨陀三字也。僧史略云。梵语羯磨陀那。译为事知。亦云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稽其佛世。饮光统众于灵鹫。身子莅事于竹林。音义指归云。僧如网。假有德之人为网绳也。隋智琳。润州刺史李海游。命琳为断事纲维。尔后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铎曷攞。寄归传云。唐言小师。毗柰耶云。难陀比丘。呼十夏比丘。为小师。如僧睿谓僧导云。君当为万人法主。岂可对扬小师乎

阿夷恬。此云新学。亦云新发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非主流恐怖

    非主流恐怖

    《非主流恐怖》是一本恐怖小说集,里面收录了20篇恐怖小说,每篇都是关于爱情的牵绊和纠缠。每个故事读来都会让人背脊发凉,冷汗涔涔,掩卷后更能令人回味无穷。它们能引发人的沉思,甚至带来内心深处的共鸣。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无时不被种种恐惧或不安所包围,譬如黑暗,譬如死亡,譬如斗争,譬如负罪感,譬如幻想的破灭,人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而这本书,则将这些人们所惧怕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恐怖是人在心理上的感受。恐怖之潮退去,人们才发现自己不光战胜了恐惧,也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恐怖居然能够让人更加勇猛!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大明牛魔王

    大明牛魔王

    一个牛魔王回到明朝会发生些什么?他和崇祯平起平坐。他让大明在锦衣卫,东西厂之外又多了一卫。他不喜欢忠臣,最喜欢贪官,最大的爱好是和当官的抢老婆。他的情人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他是皇太极的克星,见他一次必然倒霉一次。他很丑,但是却是秦淮八艳心慕中的情人。他大明整个的带入了一个魔化的时代,更是大明娱乐業界的帝王。他不是皇帝,权利比皇帝还要大。本书非全架空,据史而写,起名是弱项,看看就知道了。
  • 交错何解

    交错何解

    这个故事不是那种能够点亮你内心罗曼蒂克的奇世情缘,但它绝对是打动你心扉的俗世情缘。故事的情节是围绕着马蓝倩与姚苗的情感路线发展的,会有点稍微的夸张,但绝对是现实主义,没有什么神奇的魔功,只是有点小擦边。还望喜爱玄幻的朋友能够体谅一下,静下心来体会一下主人公们的心灵历程。他们,她们,都是上帝慈爱的产物。上帝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幸福。只是,上帝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有爱恨情愁。先不提他们是爱,还是恨。当所有情感纠结搅合在一起无法解开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挣扎着站在生活这无比艰辛的路上呢。有人说纠缠无解,有人说交错有解。这有解无解,自然是自己去体会了。
  •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大小姐,请留步

    风大小姐,请留步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三世情缘之龙凤呈祥

    三世情缘之龙凤呈祥

    “陌哥哥,我来找你了。”三年来,君霏日夜苦心修炼,只为能陪伴他左右,却不知他的顾虑。“霏儿,对不起,我走了。”三年前,时陌忍痛弃爱,只为让她无忧无虑,却不知自己早已是她的忧虑。再见时,时陌与别的女子亲密无间,却对她视而不见。“时陌,别以为这样我就会离开!”我堂堂得凤族公主,难道还追不到男人?寻夫修炼两不误,渣渣桃花来练手。可后来,“陌,我只要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不会逼你,我离开。”一张白纸扰乱了时陌的心绪。“傻瓜,江山与美人,我只要你啊!”一丝苦涩被挂在嘴边。一生一世一双人?好!时陌立刻四处闯祸,卸去太子之位,开启寻妻模式。什么?!上天了!时陌立刻渡劫飞升,却被天雷劈成了龙。刚好,龙凤呈祥。
  • 腥红

    腥红

    一位少年获得了一份血脉传承,在一次追杀下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吸取别人的血液,并提升自己的修为,但后果却是自身会变得十分痛苦。在一位神秘人的帮助下,少年化解了这份痛苦,并要求少年拜自己为师,承诺会让他在这大陆上无人匹敌,一场精彩的修炼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 倾君侧:惊世毒后

    倾君侧:惊世毒后

    她于他,不过一枚棋子;他于她,不过整个天下。她为他,倾尽一身医药才学,救了他最爱的女人;他为她,放弃所有计划,只为保全她。她爱他,依然;他爱她,未果。当所有计划全部漂浮于水面的时候,她才明白,只有自己才是那个沉浸在一切美梦里的跳梁小丑....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盛世桃花,只为搏你笑

    盛世桃花,只为搏你笑

    穿越了?还成了杀手?任头上那位大爷使唤,最后发现被玩弄了。最后还丢了样东西,心。很好,很好。"哎哎哎,那小孩,将我的宝石还回来!""娘,你说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盛世桃花,只为搏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