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100000002

第2章 散文家的个性培养——在2009年中国散文年会上的演讲

如今是大众文化时代,也是个普散文时代,散文写作的普及化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从高官到平民,从白领到打工仔,凡是爱好文学的人都在写散文。我经常收到各地朋友的赠书,其中小说、诗歌、理论很少,百分之九十都是散文新书。中国当前的阅读载体,除了网络,受众最多的就是报纸副刊,报纸是国家的传媒工具,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都办有报纸,这些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作品,基本上是散文随笔的天下,偶尔会出现几首小诗,那些故事性的小说几乎没有。

陕西省作家协会前年做过一次文学普查,在近3000名作协会员中,有百分之六十多从事散文创作,小说和诗歌加起来不足百分之四十。专业队伍如此,在广大的数以百万计的业余文学爱好者中,比例就更大了。

究其原因,是散文没有疆域,贴近人心,贴近生活,是一种日常性文体,生活形文体,写作者和阅读者都能在散文中,找到心灵的安慰。

这本来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散文界的朋友应该看到另一个问题:好散文却越来越少。

如何在散文的大潮中跳跃出来,不被淹没和冲刷消失,我觉得现在强调散文创作的个性化,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选材的个性化

有一次与贾平凹聊天,我问他:“你到美国领飞马奖,也曾数次去过香港,但在你几百万字的文集中,怎么没有写海外的文章?”贾平凹冷静地回答:“没啥写的。”

真的没有什么可写吗?显然不是,有人去国外旅游一次,就可以写出厚厚一本《XXX国游记》,那些写国外的短篇散文,更是像牛毛一样多了。

这就是选材的个性化问题。

贾平凹以高产著称,但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小说《浮躁》《高老庄》《秦腔》等,都发生在他所熟悉的陕南商州地区。

人无全人,物有所用,地讲风水,作家的生活基础有限,知识积累有限,认知社会的方法和出发点更有限,谁也不能包揽世界。如果门门精通,面面俱到,那就不叫人脑,叫电脑,它的程序是别人给安装上去的,不是自己自然生长的。人有感情,电脑没感情,而文学创作则是最讲感情的事情。

做为编辑和研究者,我经常阅读一个作家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便发现,水平悬殊很大。同一个人,同一副大脑,同一支笔,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不尽相同,还是选材的问题。比如散文家周涛,他写军旅、写边塞、写新疆、写西北的作品,真是大气如虹,充满力度和质感,很影响读者的情绪。但他后来又写了一些反映社会、家庭、泛都市题材的小品随笔,说实话,极其一般,动人的光芒没有了。我与周涛是朋友,不怕他看到这个文章多心。但读者会记住周涛,散文史会写上周涛,还是因为他写出了那一批独具特色的边塞散文。

我在编《美文》杂志的时候,天天阅读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有一次,从堆积如山的自然投稿中,看到一篇题目叫《红尘滚滚大头虫》的小散文,只有1000来字,作者是一个裕固族的女孩子,写她从山区草原来到大城市,躺在房间的床上,看到头顶一只大虫子在墙壁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出路,从而联想到自己也像虫子一样,孤独迷茫,十分怀念奶茶的香味,牛粪的气息。当然,这篇稿子太简单浅薄,不能采用,但我看到了作者身上的潜力,就回信说,你不要写城市题材,多写点儿你熟悉的草原,你的小牛和羊羔,你的奶茶和干粪。不久,就收到她寄来的新作《萨日朗》,写草原的生态和姐姐的命运,我们刊发在显著的位置上,随后被几十家报纸、书籍转载,被北影的导演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这篇散文先后获得了甘肃省“敦煌文学奖”,中国作协“郭沫若散文奖”,并且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免费给作者出版了同名散文集。

独特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后边我还会说到观察和表达的问题。

多年审读来稿,发现有两类题材写得人最多,一是上边所说的游记,很多都是个人日记行程加历史资料编织而成,并没有写出个性特色,这些山水胜地从古到今,大家都去游,都在写,很难写出新意来。二是亲情文章,人人都有家庭,都有亲人,但人之常情往往是大同小异的,个人以为有价值,可读者并不喜欢看,报刊也不愿意发表题材重复的东西。

中外文学史上有成就的散文家,都在自己专注的题材领域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像美国的梭罗,俄罗斯的普里什文,他们的大自然写作至今仍是散文圣典;法国蒙田的智性哲理散文,也在全球拥有众多的读者;中国当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马丽华的西藏散文,杨文丰的科学散文等等,都以自己的个性卓立于世。

搞创作需要的是深入打井,不是遍地放羊。找准目标钻探下去,才能打出优质的石油。

二、观察的个性化

我们读张承志的散文,常常感受到一股关注少数民族、关注底层人命运的忧患意识。张承志看世界,用得是宗教眼光,慈悲情怀。所以他的作品中弥散着神宗的普世气息,平民的执着精神。

我们读董桥的散文,会被一股优雅精致、风趣博识的述写所感染。董桥看社会,用得是带着古典式的文人名士的眼光,他从一件事、一句话、一张书法、一件小摆设小收藏中,寻找着快要消失的文化精髓。

前几年,给《美文》杂志写稿的作者中,有一位医学女硕士,她已经自己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不少文章都是写亲情的,没什么特色,我给她提了个建议:你是学医的,能不能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人生,来写散文。她接受了,转型后的第一篇作品题目叫《生命从指尖消失》,写她实验时给一条小老鼠做手术的过程和心情,充满对弱小生命的深深地怜悯。刊发后受到好评,她接着又写了《透过瞳孔》《猴子这东西》《生命如夏花》等一系列文章。找到了自己的观察方式以后,她的文章深刻起来,生动起来,不同凡响。后来中国青年出版地给她出版了散文集,又到北京读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文章越写越好,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找到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等于增添了第三只眼睛。有人可能会说,我没学佛,不懂医,与科技不沾边,没什么专长。其实,独特的观察方式可以是行业的、专业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眼光和思惟,形而上的精神上的东西。有人写读书笔记,思惟就不一样;有人评论某一个社会事件,理解问题眼光独到。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他搞理论研究是符号学,写散文也带着符号学的特征。内蒙古有一位女作家,喜欢从儿童的角度,用童心童眼来看世界,比如季节变化,她没写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而是通过奶奶身上的衣服更换来表现,少数民族的服装穿着色彩丰富,变化多样,写出来就很有意思了。

观察世界的个性要去寻找发现、要去培养形成、它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结果。

三、表达的个性化

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教学的人都清楚,每个成熟的作家,在写作上各有自己一套表达方式。

我们读成熟的作家的作品,不用看作者名字,就能分辩出是谁写的,判断标准就是因为他们的表达个性不一样。

表达个性体现在结构安排上,句式特点上,词语运用上。

比如叙述角度,有的人喜欢用第一人称,有的人善长用第三人称,还有人用第二人称。高行健的《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将你、我,你、他人称变幻使用的很娴熟,在长篇作品的人称出现上,有创新之处。高行健的小说淡化故事,减少冲突,沉迷于叙述描写,打破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

我保存着贾平凹写得一些单纸片,有的是介绍一个人来办事,有的是说明一件事情,有的是简短的发言稿,都很短,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他写的,因为说话的句式和字语运用文白相间,言简意赅,风趣自然,与众不同。

不过,个性也有高低之分。国内有一位女作家,曾写过不少好作品,后来出国了,最近看到她写的一篇散文,就读不下去,思绪混乱,条理不清,文字中夹杂着外文字码,语言倒装,像“现在我们开会”,她偏写成“现在开会我们”。

中国散文,还是要有中国特点,应该体现出汉语的精致优美来。在这一点上,沈从文的形象,孙犁的简洁、汪曾祺的优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表达个性是身份证,是自己的标签,是你独特的信息流露,是一个作家成熟的象征。

四、个性的强化与变化

自己的个性一但确立,就要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补充它,完善它,强化它。

没有个性不能独立,但个性有时候是双刃剑,既是风格也容易是套式,最忌僵化和保守。过去,散文创作中有杨朔模式,秦牧模式,看多了便让人生厌。现在,有一些老作家的文章让人读不下去,就是因为他已经被自己的模式限制住,跳不出来,与新的艺术环境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会被读者抛弃。

老作家情有可谅,因为身体的缘故,心理的缘故,导致落后于时代。最可怕的是有一些青年作者,写了部分稍好的文章,形成自己小小的特点,就保守起来,听不得别人提意见,固执地坚持,我的风格就这样,我就要这样写。

其实,个性在最初只是个毛坯子,经过一次一次修正锻造,才逐渐地坚强丰满起来,所以不宜过早地封闭自己。既就是个性已经确立,仍要吸收新的营养,避免干瘪、消瘦、病态。

在艺术殿堂面前,作家永远是学生,大作家是研究生,小作家是本科生。艺术之路只有台阶,没有顶点,作家是虔诚的攀登者,不断地在修改完善着自己的形象,直至停止思考和表达。

2009年10月17日于北京通州

同类推荐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热门推荐
  • TFBOYS情深雨蒙

    TFBOYS情深雨蒙

    在茫茫人海中,老天还是让我认识了你······
  • 史上最强留级生

    史上最强留级生

    张无涯眼睁睁看着比自己小一岁的学妹成了自己的学姐,心就在隐隐作痛。好在老天爷最后承认,这只是跟他开的一个玩笑,让他回到了18岁那年,自己第一次被留级的时候……“这一次,我要渡劫!”《修真基础理论》已经背到滚瓜烂熟的张无涯狠声厉道!
  • 变革者

    变革者

    外星物种入侵,人类接连惨败!谁能拯救世界?在这动荡的时代,一代男猪脚横空出世,身怀神秘空间,且看他如何带领人类走向胜利,冲进无尽星空!宇宙我为王!
  • 梦幻粉色之恋

    梦幻粉色之恋

    他,独宠着她,但又为什么要伤了她的心?她和他青梅竹马,她心动了,可最后却伤了自己
  • 奇幻梦境之旅

    奇幻梦境之旅

    我(安沫雨)和谢清晨被吸入梦境漩涡后,发生的种种奇怪,搞笑的事情,最终逃出梦境,回到现实生活。
  • 灼目之华

    灼目之华

    目前仅构思了大纲,内容不甚丰富,偶尔更新
  • 综漫七龙珠

    综漫七龙珠

    “变身美少女?真是肤浅”洛星尘变身肤浅姐鄙视的看着某些美少女变身者,他举起左手向天“无论男女,只要是二次元有名望的强者我都能变身,孙悟空,桐人,圆神,八云紫,三幻神,埃及使者,剑圣莱茵哈鲁特……这就是我跟你们的差距。也就是真正的变身!”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 小拾忆

    小拾忆

    『短篇合集』那个会在你爬树时用身体给你当垫背的男孩;那个在你告白时,会摸着你的头承诺等你长大的男孩;那个在异国他乡依旧日日给你写信的男孩;那个坐你后座会故意拉你马尾的男孩;那个在灯光下,默默亲吻你影子的男孩……那些男孩,叫做青春——请拾起流淌在你记忆中的那些青春。
  • 异面救世主

    异面救世主

    “为什么要选我当你们的救世主啊?”“因为你太强了!”“。。。。。。”“哇!魔法!神力!原来我也是不凡之人啊!等等!这个世界似乎需要帮助?”“别忘了那精彩绝伦的历练之路!”“并肩战斗吧!我的伙伴们!”渺渺虚空,位面层叠,唯我最强!我们就是:来自异位面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