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1500000003

第3章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说诸通慧声。说无所作声。说不起灭声。说无上忍声。乃至说甘露灌顶一切妙法。如是等声。称其所欲莫不闻者。喜悦无量发清净心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永不退于无上菩提。于彼世界。不复闻于地狱饿鬼畜生夜叉。杀生偷盗斗诤恶口两舌。如是等一切恶声。闻且绝无况有其实。但有自然清净之音。自然快乐之事。是故其刹名曰极乐。

池岸花树分第二十三

佛言。诸宝池岸上。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花果恒芳香气流布。又有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复有七种宝树。其纯一宝树者。根茎枝叶花果。皆以一宝。二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间以二宝。三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间以三宝。四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各以一宝。其华与果同于根茎。五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各以一宝。果则同于其根。六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各以一宝。七宝为一树者。亦复如是。惟加其节益用一宝。如是诸树种种各自异行。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果果相当。如是行列数百千里。间以宝池又复如是。乃至周遍世界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自成微妙音声。无可比者。

树音妙乐分第二十四

佛言。如世间帝王有万种音乐。不如转轮圣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转轮圣王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忉利天王万种音乐。不如第六天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第六天王万种音声。不如阿弥陀佛刹中诸七宝树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复有自然种种妙乐。而其音声无非妙法。清畅嘹喨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自然饮食分第二十五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往生者。其饮食时有欲银钵者。有欲金钵者。有欲水晶琉璃钵者。有欲珊瑚琥珀砗磲码瑙钵者。或欲明月珠摩尼珠白玉紫金等钵。皆随其意化现在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醎辛淡各如所欲。多亦不余。少亦不缺。亦不以美故过量而食。惟以资益气力。食已自然消散而无遗滓。或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化去。再欲食时复现如前。极彼刹中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景象殊胜分第二十六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皆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无有妇女。皆寿命无央数劫。皆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相闻语声。皆求善道者无复异人。其面目皆端正净好无复丑陋。其体性皆智慧勇健无复庸愚。其所欲言皆豫相知。意心所存念无非道德。形于谈说无非正事。皆相爱敬无或憎嫉。皆相顺序或无差池。动合礼义穆若弟兄。言语诚实转相教令。钦若承受不相违戾。意皆洁清无所贪染。淫决嗔怒愚痴之态。尽绝无余。邪心妄念消释无有。神气和静。体力轻清乐从经道。启迪慧性通其宿命。虽历万劫。己所从来靡不知之。复知十方世界去来现在之事。复知无央数天上地下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心意所念口所欲言。复知此等众生。当于何劫何岁。尽度脱为人。得生极乐世界。或作菩萨。或作声闻。皆豫知之。其有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者。能于掌中擎一切世界。

道场宝树分第二十七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其道场树高一千六百由旬。四布枝树八百由旬。根入宝地五百由旬。及一切众宝自然合成。花果敷荣。作无量百千殊丽之色。于其树上。复以月光摩尼宝。帝网摩尼宝。持海轮宝。如是等众宝庄严周匝其间。复垂爱宝璎珞。大缘宝璎珞。青真珠璎珞。如是等众璎珞缀饰。复有真妙宝网罗覆其上。成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艳照耀无极。或时微风徐动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刹。众生闻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地无其耳病。以至成就无上菩提。若有众生。见此树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生眼病。若有众生。闻树香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生鼻病。若有众生。食树果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舌亦无病。若有众生。树光照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身亦无病。若有众生。观想树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心得清凉。远离贪等烦恼之病。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地。彼刹诸天人世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如是树木花果。与诸众生而作佛事。皆以此佛本愿力故。坚固愿故。精进力故。威神力故。

宝网音香分第二十八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复有无量宝网弥覆其上。皆以金银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网。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又有自然德风徐动。不寒不暑温和柔软。不迟不疾吹诸宝网及诸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清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生。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定三昧。或时风吹散花遍满其刹。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花用已讫自然化没。

莲花现佛分第二十九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众宝莲华周遍世界。一一宝花百千万叶。其华光明无量杂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之色。其光亦然。炜烨焕烂明耀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其身皆紫金色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众生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大会说法分第三十

佛言。阿弥陀佛。为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广宣大教敷演妙法之时。皆以次序大会于七宝讲堂。佛初为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说法。莫不欣然悦适心得解悟。各随其资而有所得。即时四方自然微风。吹诸宝树作五百音声。复吹诸宝花停结空中。枝叶下向以成供养。既而坠地则自然乱风吹去。于是第一四天王天诸天人。持百千花香百千音乐。自空而降以供养佛及菩萨声闻之众。听闻说法。散诸香花。奏诸音乐。于是第二忉利天。上至欲界诸天。以至第七梵天。及三十六天。如是等天诸天人。各持百千香华。百千音乐转相倍胜。自空而降。皆以前后次序更相开避。供养佛及菩萨声闻之众。听佛说法散诸香花。奏诸音乐。诸天人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有未得斯陀含道者。有未得阿那含道者。有未得阿罗汉道者。有未得不退转地菩萨者。闻佛说法即心开意解。随所未得而自得之。当此之时。熙然欢喜不可胜言。

十方听法分第三十一

佛言。其次东方恒河沙数诸佛。各遣无量无数菩萨。及无量无数声闻之众。持诸香华幢幡宝盖。种种供具前以献佛。各礼足已。称赞宝刹功德庄严。听说妙法皆大喜悦。作礼而去。其次南方世界。恒河沙数诸佛。各遣无量无数声闻。及无量无数声闻之众。持诸香华幢幡宝盖。种种供具前以献佛。各礼足已。称赞宝刹功德庄严。听说妙法皆大喜悦。作礼而去。其次西方北方。曰隅上下亦复如是。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东方诸世界  数若恒河沙

一一世界中  声闻与菩萨

无量复无数  各发最胜心

持诸妙供养  往献阿弥陀

南西北四隅  上下亦如是

悉皆供献已  旋绕怀爱敬

赞叹大福田  最上复希有

皆由宿愿弘  精进无穷极

究达神通慧  游入胜法门

具足功德宝  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  消除生死云

庄严极乐刹  威神叵思议

旷荡已无边  佛刹绝无比

称赞既如是  钦慕不能已

复以天妙花  散空成宝盖

纵广百由旬  色相愈新丽

假兹伸供养  自喜还自庆

愿我积众善  致我刹亦然

先了诸法性  梦幻本来空

次度诸众生  远大无穷极

如是宝刹者  何忧不可成

尔时佛慈悲  开导一切心

神通化大光  从佛面门出

四散数无穷  普照亿佛刹

人天咸睹已  还归佛髻中

时会诸有情  敬叹未曾有

愿与沉沦者  尽证菩提道

观音发问分第三十二

尔时佛说此偈已。会中有观自在菩萨。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缘。阿弥陀佛于其面门。放无量光照诸佛刹。惟愿世尊方便解说。令诸众生及他方菩萨。闻是语已心生解悟。于佛菩提志乐趣求。永无退转。佛言。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彼佛如来于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前。为菩萨时。发大誓言。我于未来世成佛时若有十方世界。无央数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或顶礼忆念或称赞归依。或香花供养。如是众生速生我刹。见此光明即得解脱。若诸菩萨见此光明。即得授记证不退位。手持香华及诸供具。往十方无边佛刹。供养诸佛而作佛事。增益功德。经须臾顷复还本刹。是故光明而入佛顶。

菩萨出供分第三十三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欲。花香妓乐。衣盖幢幡。无数供养之具。自然化现在前。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或欲献花者。即于空中化成花盖。小者周圆四十里。或五十里。或六十里。如是展转渐大。有至于六百万里。名随其小大停于空中。以成圆象势皆下向以成供养。光色照耀香气普薰。不可胜言。既已用已。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诸菩萨复于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喜悦无量。既供养已忽然轻举。还至本刹犹为未食之前。

菩萨功德分第三十四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众。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满足。深入法门得无生忍。诸菩萨道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尽般涅槃。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敷演正法广度有情。除彼一切烦恼之患。等观三界空无所有。知一切法悉皆寂灭。无相无为无因无果。无取无舍无缚无脱。去诸分别远离颠倒。坚固不动如须弥山。智慧明了如日月朗。广大如海出功德宝。炽盛如火烧烦恼薪。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如虚空无边不障一切故。如莲华出水离一切染故。如雷音震响出法音故。如云叆叇降法雨故。如风动树长菩提芽故。如牛王声异众牛故。如龙象威难可测故。如良马行乘无失故。如师子座离怖畏故。如尼拘陀树覆荫大众故。如优昙钵华难值遇故。如金刚杵破邪山故。如梵王身生梵众故。如金翅鸟胜毒龙故。如空中禽无住迹故。如雪山照功德净故。如慈氏观法界等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为师导。为世灯明最胜福田。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重。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赞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及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举要言之。若广说者虽历一劫不能穷尽。

泥洹去者分第三十五

尔时座中有阿逸多菩萨。即从座起。合掌问佛。阿弥陀佛刹中诸声闻。有般泥洹者否。佛言。此四天下星汝见之否。答云。皆已见之。佛言。如大目犍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夜可尽知其星数。彼刹声闻之众。尚百千亿倍。于四天下星。不可尽知其数。其一声闻般泥洹者。犹如大海减去一渧不觉其少。其般泥洹者数虽众多。犹如大海减去一溪之水亦不觉其少。虽般泥洹者及无央数。其现在者与新得声闻者。其数亦无量无极。犹如大海减一恒河之水而不觉其少。使天下诸水皆入于海。亦不能觉海水增多。所以者何。以海为天下诸水之王。容纳无穷。彼佛刹中亦复如是。使十方无央数佛刹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往生其中。亦不能觉彼刹人数增多。所以者何。以彼刹独冠于十方无央数佛刹。而至广至大旷若无边。所以者何。本其为菩萨时。志愿广大精进不懈。积德无穷故能如是。

光明大小分第三十六

佛言。阿弥陀佛。与其刹中诸菩萨声闻。顶中光明各有大小。诸声闻顶中光明各照七丈。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有二菩萨尊为第一。其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常在佛侧坐侍政论。佛与二菩萨对议十方世界未来现在之事。佛欲使二菩萨往他方佛所。神足而往驶疾如佛。分身生此世界助佛扬化。于彼刹中不失现在。其智慧威神最为第一。顶中光明各照千佛世界。世间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或值官事。一心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其佛顶中光明极大极明。彼世界中日月星辰。以佛光胜故亦无光耀。皆住空中亦不运转。故无一日二日一月二月。亦无岁数亦无劫数。以此间计之。彼佛光明。后无数劫无数劫。重复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终无冥晦之时。其世界无坏亦复如是。

恩德无穷分第三十七

佛言。阿弥陀佛。于世间教化。意欲度脱十方无央数佛刹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往生其刹悉令得泥洹之道。其间欲作佛者。即令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既成佛已转相教化。度脱十方无央数世界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其刹者不可胜数。作菩萨以至成佛者。亦不可胜数。是此佛恩德。及于十方世界。无穷无极不可思议。

佛寿人数分第三十八

佛言。汝欲知阿弥陀佛寿命无极否。阿逸多对言。诚欲闻知。佛言明听。悉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又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慧。以计数彼佛寿命。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其诸菩萨声闻。及彼刹诸天世人寿命。亦复如是。复令十方各千世界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又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慧。以计数彼刹中诸菩萨声闻几千亿万人。莫有能尽知者。彼佛寿命浩浩渺渺无穷无极。谁能信知惟佛知耳。

递次作佛分第三十九

阿逸多复白佛言。阿弥陀佛功德寿命。威神光明乃如是耶。佛言。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音菩萨乃当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之道。欲作佛者则至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化转相度脱。如一大师阿弥陀佛。无有穷极。其恩德所及一无有异。复住无央数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一一皆法阿弥陀佛乃般泥洹。其次大势至菩萨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一如阿弥陀佛。经历劫数永无般泥洹时。

佛智无极分第四十

阿难复从座起。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他方世界皆有须弥山。阿弥陀佛刹中独无此山何耶。佛言。汝有疑于佛耶。十方世界无穷无极。不可思议。佛智亦如是。其中诸大海水。欲以一人斗量而尽。汝智亦如是。往昔过去世亿万亿劫。有亿万亿佛。各各自有名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亿万亿劫间。有同我名号。如是积劫不已。其同我名号者。乃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此属过去。我尽见之。今现在面南正坐。见南方亿万亿世界。其中有佛。各各自有名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又复过亿万亿世界间。有同我名号。如是过世界不已。其有同我名号者。乃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东西北方四隅上下。亦复如是。此属现在我尽见之。将来亿万亿劫中。有亿万亿佛。各各自有名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亿万亿劫间。有同我名号。如是积劫不已其同我名号者。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此属未来我尽见之。是知佛之智慧。能通十方世界。去来现在无穷无极。不可思议。岂可以斗量之智而妄窥测。

独无须弥分第四十一

阿难闻佛所言。则大恐怖毛发耸然。复白佛言。非敢有疑于佛。所以问者。以他方世界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皆依须弥山而住。彼独无此山。恐佛般泥洹后。有来问者无以告之。故以问佛。佛言。他方世界第三炎摩天。上至第七梵天。皆何所依而住。对言。自然在于空中。佛言。彼刹中无须弥山。其四天王与忉利二天。亦复如是。天人行业果报不可思议。其诸众生住行业之地。亦不可思议。况彼佛威神浩大。凡有作为无施。不可无须弥山。无复何疑。

十方称赞分第四十二

佛告阿难。东方有恒河沙世界。诸佛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南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西方北方四隅上下。亦复如是。所以者何。欲令诸天帝王人民。尽闻阿弥陀佛名号。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生其刹。是人命终必得往生。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喜悦。乃至一念至诚回向。愿生其刹。必得往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三辈往生分第四十三

佛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志心欲生阿弥陀佛刹者。别为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心无贪慕持守经戒。行六波罗蜜修菩萨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是人则于梦中见佛及诸菩萨声闻。其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为不退转地菩萨。智慧威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于空中去佛所为近。是为上辈生者。其中等者。虽不能往作沙门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语。深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此佛。随方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佛亦现其身光明相好。与诸大众在其人前。即随往生。亦住不退转地。功德智慧。次于上等生者。其下辈生者。不能作诸功德。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每日十声念佛。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亦梦见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宝宫宇。惟在于地。去佛所为远。功德智慧。又次于中辈生者。

必修十善分第四十四

佛言。行菩萨道生阿弥陀佛刹者。即得不退转地菩萨。具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渐次以入佛位。欲于何方世界作佛。皆如所愿。若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必修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调欺。五不饮酒。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妄言。九不嫉妒。十不贪欲。不靳吝。不嗔恨。不邪见。笃于孝顺谨于诚信。信受佛语。深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善法。昼夜思惟阿弥陀佛。及彼刹种种功德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人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闻无量无数诸佛。称赞此佛功德。永不退转无上菩提。

复有三等分第四十五

佛言。其次斋戒清净。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欲生其刹。十昼夜不断绝者。命终必得往生。纵不得昼夜。当绝虑去忧。勿与家事。勿近妇人。端身正心。断除爱欲。斋戒清净。志心忆念彼佛。持诵名号欲生其刹。止一昼夜不绝断者。命终亦得往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众生。所作善缘悉以施与。令得安乐。当忆此佛及彼刹境界。是人命绝往生。即如佛色相种种庄严。贤圣围绕。速闻无上妙法。

一生补佛分第四十六

佛言。诸往生者。皆具足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义。诸根明利。其初钝根者成就二忍。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皆当一生遂补佛处。所以者何。彼佛刹中。皆住于正定之聚。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复无三种过失。一者心无虚妄。二者住不退转。三者善无唐捐。所以生于彼者。有进无退直至成佛。惟有宿愿速度众生。则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入他方生死界中。作师子吼说法度脱。尔时阿弥陀佛。以威神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虽生五浊恶世。形迹与同。其清净快乐。无异本刹。

大会宝池分第四十七

佛言。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群众大会于七宝池中。人人各坐一大莲华之上。自陈前世所持经戒。所作善法。所从来生本末。其所好法。及所得浅深。与智慧多寡。从上次下转相言之。其人若不豫作诸善。不明经理。于此应对。自然促迫其心惭悔。悔亦无及。但慷慨发愤。慕及等夷。

世人极苦分第四十八

佛言。世人于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贵贱贫富。无少长男女。皆忧财物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时安息。若有田忧田。有宅忧宅。有牛马六畜奴婢。衣食什物。悉共忧之。尊贵豪富既有斯患。婴结于心不能自适。若贫穷下劣常苦困乏。无田亦忧欲有其田。无宅亦忧欲有其宅。无牛马六畜奴婢。衣食什物无不爱之。欲其皆有。适有一物复缺一物。适有是事复缺是事。勤苦若此休息无时。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恨于货色。坐斯不得道。当入苦恶趣展转其中。虽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极可哀愍。今语汝等世间之事。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乘佛在世当勤精进。愿生极乐世界。

五道昭明分第四十九

佛言。苦心与语令得解脱。若不信悟无益。其人大命将至悔亦何及。天地之间五道昭明。恢廓浩渺窈窈冥冥。业报相生转相承受。美恶惨毒皆自当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暗入暗。世人昧此恶道不绝。故有自然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由出离。是为大患。痛不可言。惟修净土直得超去。

寿数随意分第五十

弥勒复白佛言。今闻佛所说莫不喜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蒙慈恩授解脱法。佛语教诫甚善甚深。佛言。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从汝得道者无央数。至得泥洹之道者。亦无央数。汝及十方世界诸天帝王人民。若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从无数劫来流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至于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阿弥陀佛快哉甚善。吾助汝喜。汝今可厌生老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已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切勤苦亦须臾之间。后生阿弥陀佛刹。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劫万亿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皆随意所欲无不得之。欲衣得衣。欲食得食。皆如其意。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各宜精进无得狐疑。无得中悔自为过咎。以至生于彼刹边地。虽在七宝城中。经五百岁。受其困谪。

八端检束分第五十一

佛言。汝等当自端身。当自端心。耳目鼻口手足。皆当自端束检中外。无随嗜欲益作诸善。当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展转复相教化。使彼为德立善。慈心正意斋戒清净。如是一昼夜。胜于阿弥陀佛刹中为善百岁。所以者何。以彼刹中无修营为物皆自有。人悉为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昼夜。胜于他方佛刹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刹悉皆为善。无造恶之所。故其福德亦皆自然。其次有世界。为善者多。为恶者少。亦有自然之物。不待修营。若此世界中。为恶极多。为善极少。不自修治物无自有。或转相欺诒劳心苦形。如是匆务未尝宁息。吾哀世人教诲切至。令超彼岸。永脱苦趣。

众见佛相分第五十二

佛告阿难。汝起整衣合掌恭敬。面西为阿弥陀佛作礼。阿难如教作礼。白佛言。愿见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与诸菩萨声闻大众。说是语已。阿弥陀佛。即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其中所有悉皆不现惟见佛光。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尔时阿难。见阿弥陀佛。容体巍巍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无不照耀。会中四众悉皆睹见。佛言。我说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及彼刹中自然七宝。及一切所有。与此相见有无异否。对言。今此所见。与佛所言一无有异。尔时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睹见阿弥陀佛光明。莫不慈心喜悦诸地狱畜生饿鬼。有拷治痛苦者。即皆解脱。诸盲者悉皆能视。聋者即皆能听。喑者即皆能言。偻者即皆能伸。跛蹇者即皆能趋。凡病者即皆痊愈。诸狂愚者即皆黠慧。淫泆者皆修梵行。嗔恨者皆慈和为善。有被毒者毒皆不行。钟鼓琴瑟。箜篌乐器诸伎不鼓自成五音之声。妇女珠璎。亦皆自然震响。百鸟畜兽皆自然欢鸣。当此之时莫不喜悦。咸得过度。

疑城胎生分第五十三

佛告弥勒。汝见彼刹有胎生否。对云见。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人。何因缘故彼刹而有胎生。佛言。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刹。后有悔心亦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刹。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后世得福。其人虽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令彼目见。口虽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诸善。以悔过故其过差少。亦生彼刹。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边地见七宝城。即入其中。于莲华中生。受身自然长大。饮食亦皆自然。其快乐如忉利天人。惟于城中经五百岁。不得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无由供养于佛。修习菩萨功德。以此为苦示其小谪。是故彼刹名为胎生。当知生疑惑者失大利益。若有众生信受经法。奉持斋戒作诸功德。至心回向。命终即于七宝池中莲华中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威神如诸菩萨。安得名为胎生。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恭敬供养。命终径于极乐世界七宝莲华中化生。自然即时见佛。安得名为胎生。

菩萨往生分第五十四

弥勒复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何不退转地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刹。佛言。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不退转地菩萨。往生彼刹。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央数佛。以此如弥勒者。皆当作佛。及诸小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胜计。皆当往生。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于彼。他方佛刹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光远照。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佛名宝藏。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三佛名无量音。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四佛名无极光明。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五佛名龙胜。有六百亿菩萨。皆当往生。第六佛名勇光。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第七佛名具足交络。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第八佛名离垢光。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九佛名德首。有八百一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十佛名妙德山。有万亿菩萨。皆当往生。第十一佛名慧辩。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十二佛名无上华。有无数不可称计菩萨。其地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第十三佛名乐大妙音。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不特此十四刹中。诸菩萨众皆当往生。十方无量佛刹中。其往生者甚多。无数不可复计。我但说十方无央数佛名号。昼夜一劫尚未能尽。况其菩萨当往生者。今为汝等。乃略言之。

闻法因缘分第五十五

佛言。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若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皆前世尝行佛道。或他方佛所。尝为菩萨固非凡人。若不信心。亦不信佛语者。乃恶道中来。余殃未尽。愚痴不解。未当解脱。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得闻。若得闻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故当信受读诵如说修行。吾今为汝等说此经典。令见阿弥陀佛及其国土。与一切所有所当为者。必勉为之。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百岁。众生值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乃至昼夜思惟佛刹。及佛身功德。临寿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正法难闻分第五十六

佛言。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如来所言必应从顺。于此经典作大守护。为诸众生长夜利益。超生净刹永离五趣。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钦奉诸如来  故有因缘闻此义

闻已受持及书写  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往生  决定径归极乐刹

上品上生复何疑  皆赖平时修积力

彼佛刹乐无边际  惟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缘觉满世间  尽其神智莫能测

假使长寿诸众生  命住无数俱胝劫

称赞如来功德身  究竟浅智不能尽

大圣法王宣妙法  济度一切脱沉沦

若有受持扬说者  真是菩提殊胜友

佛说是经已时。弥勒菩萨。长老阿难。诸菩萨声闻。及十方来诸大众。靡不喜悦。信受奉行。

同类推荐
  • 见闻录

    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rometheus Bound

    Prometheus Bou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士丧礼

    士丧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道神心

    天道神心

    世人皆在追求强者之路,然而当屹立于绝巅之时,才发现这天地不过是个更大的牢笼。为求超脱,绝世强者不惜一切代价,犯下滔天罪孽。血与罪终将偿还,一切必将走向终结……
  • 鬼夫霸宠:亲爱的阴间恋人

    鬼夫霸宠:亲爱的阴间恋人

    那个晚上我意外地结了一段姻缘,从此就被一个全身冷冰冰,没有心跳没有呼吸的男尸给缠上了,他看到我的时候,唤出的第一个称呼就是“娘子”,随着他的到来,我原本平静安稳的生活也在改变,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 末世:致命重生

    末世:致命重生

    2056年,J博士研究人体进化失败,失败实验品受不明元素进化成为病毒!短短时间,生化病毒感染了整个GSB基地。三天后,整个速度之城沦陷成为丧尸之城。谁能带领人类清除危机,带来光明?(夏魂基地:325160313)
  •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薛之谦之谦年不变的爱

    薛之谦之谦年不变的爱

    这世界上有三件事对于薛之谦最重要:爱着薛涵,宠着薛涵,护着薛涵。这世界上薛之谦有三件事绝对不能做:欺负薛涵,忤逆薛涵,不爱薛涵。然而,某只傲娇涵貌似并不接受,仍是“哥哥哥哥”的叫着,终于有一天某谦再也忍不了了,愤怒的拍案而起。温柔的摸摸薛涵的头:“乖,叫老公~”
  • 爱自有天意

    爱自有天意

    他和她的一见钟情,他和她的日久生情,他和她是欢喜冤家,他和她是命中注定,兜兜转转,才发现爱,自有天意……
  • 我入玄门的二三事

    我入玄门的二三事

    我原名刘二钱,因为这个名字我觉得太俗气找不上女朋友所以干脆自己改了个名字,文邹邹的,叫刘习风。谁知道,改名不要紧,我爷爷费牛劲给我改的命格也彻底因为这次的改名儿变化了。从此我看见了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也因此被迫让爷爷带着我入了玄门。为了我的第二次改名,爷爷想出了个土法子,结阴婚。好吧,我不得不说,一如玄门深四海,从此媳妇成鬼魂……(ps:有些实用的民间捉鬼术我也会在文章后面给大家说一下。)
  • 异乡

    异乡

    《异乡》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二战前夕,遭纳粹德国迫害的将军安德鲁·海华德将军为了女儿汉娜·海华德免遭纳粹的毒手,将女儿海华德托付给友人带至中国湖南岳阳。从此,这位无依无靠的美丽德国少女开始了她在中国的生活。在岳阳城,海华德在这里的天主教堂当教会学校老师,与这里的人民共同生活。海华德在这里经历了她刻骨铭心的爱情生活,参与了与当地人民共同抗击日侵略者的伟大斗争……故事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岳阳小城的历史事件、风土人情为背景,塑造了一位善良、正直、勇敢的德国少女从青年到老年的工作、生活与爱情,描写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德人民的深厚友谊与情感。
  • 我是文化人

    我是文化人

    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这个世界的文坛就分成两派啦!爱他的人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人,恨他的人认为他是文坛史上最大的败类,流氓。他是唐谦,自认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化人!在他去世以后,无论爱他的还是恨他的人却都有了同一个共识:“天不生唐谦,文坛万古如长夜!”
  • 梦瑶传奇

    梦瑶传奇

    她出生将门,不但长的倾国倾城,而且武艺高强。她女中豪杰、傲骨嶙峋、志气凛然不输男儿;她博学多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上阵杀敌。他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才华横溢,气度不凡。虽贵为一国太子,但因为奸相窃国,被迫流落民间。当她与他相遇之后,情况将会如何呢?当她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把他拉到一边问道:“你真的是太子南宫翎枫?”“没错,我就是南宫翎枫。”对方老实回答。“那你想不想复国?”她再次问道。南宫翎枫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当然想!”为了南阳国的百姓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一定要从篡国贼的手中夺回皇位。“南宫翎枫,只要你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百姓,让黎民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那本小姐愿竭尽所能的帮助你复国。”她语气坚定无比的说道。她说到做到,收编了各地接竿而起的起义军,并把其训练成一支能扫千军万马的强悍队伍,助他复国。在她的鼎立相助之下,他终于复国成功。他登基之后,封她为后,并且宠妻无度。她问他:“皇上,你为臣妾一人罢免了整个后宫,难道你不觉得吃亏吗?”“天下女子虽多,但朕只要瑶儿一人!”他满脸宠溺的说道。“那你不怕人们说你惧内?”“那些无聊的人爱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吧!只要瑶儿高兴就好。”她感动之余,更加的温柔体贴,也更加的赤心奉国。当他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时,她帮忙出谋划策。当敌国入侵时,她毫不犹豫的脱下凤袍领兵上阵杀敌。后来,她成为了文武百官钦佩不已的国母,也成为了黎民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