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3200000007

第7章 上海登台杜孟初识

现在,我们继续将时间拉回五年前。在无锡的两次演出,也让孟小冬有了些名气。更重要的是,在无锡的时候她认识了很多豪门富人。这些人不仅在以后给予了她不少帮助,也让年幼的小冬开了眼界,了解上层社会的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辛亥革命之后,江南首开男女同台演出的先河,之后各地效仿不断,很快北京等地也渐渐出现了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这是一个进步,当然也会同其他的进步一样,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们已经能够接受男女演员同台了,但依然没有给予绝对的肯定。所以,女性演员能够选择的空间还是较少的,一般来说她们只能在一些小戏班里唱戏,许多大戏院是不允许男女同台的。

那时候,相对规模较大的戏园中,只有头脑活络,思想相对开放的黄楚九的戏园,是允许男女同台的。

黄楚九是余姚人,我国西药业和现代娱乐业的先驱,他思维敏捷,很会经营事业,他没有太多的陈规旧念,头脑比较开放。因此他涉猎行业很多,并且多有所成,时人称他为“百家经理。”

1917年,黄楚九在法租界开办了大世界。当时上海最为繁华的娱乐场所是新世界,黄楚九为了跟新世界竞争,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大世界无论在建筑、配置等方面都力求超过新世界。他们请的演员自然也一定要是自己最为中意的。

大世界初创之时,仅有两层,底层是京戏、歌舞和电影等,二楼则是一些杂耍、各地曲艺、说书场等。其中的演员,都是各地名家,像弹词的吴玉荪、朱耀庭,苏滩的林补清,滑稽戏的王无能等。唯独京剧只请到了当时一些三流角色。

因为当时京剧方兴未艾,各大名角都在大戏院演出,很少有人愿意到这种游乐场性质的场所来演,这让人觉得丢了身份。由于没有名角儿,大世界的京剧场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小京班”。

大世界开办以后,因为票价低,各种服务又比较到位,所以异常火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将其他游乐场的顾客吸引来了大半。因为生意好,黄楚九扩大了大世界的规模,加高了楼层,而且演出场也扩大了。之后,黄楚九又花重金聘请来了当时在上海滩名气很大的著名武生李春来,作为大世界的头牌。从此,大世界更加热闹了。

1919年孟小冬已经开始了职业的营业演出,当时她演出的地方是城隍庙的“小世界”游乐场。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楚九发现了这个年纪虽小,但颇具实力的女孩,便亲自登门相邀,请她去大世界客串演出。

当年的11月,孟小冬应邀到大世界客串大轴,演唱《逍遥津》,结果效果很好,当晚就卖了满堂。黄楚九非常高兴,于是正式聘请孟小冬到大世界来搭班唱戏。12月1日,孟小冬跟大世界正式签约,成了大世界京剧班的一员,当时跟她同台合作的,有著名演员李春来、露兰春、粉菊花等。这些都是上海有名气的角色,孟小冬刚出道不久就能跟他们同台,且能上演的剧目颇多,让很多人咋舌。这是孟小冬的幸运,而这份幸运来自于她的天赋和努力。

由于孟小冬等一众女演员的加入,大世界的大京班也成了男女合演的形势。在大世界的舞台上,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女扮男,男扮女,一时男女难分,于是黄楚九决定给大京班改名,最后定的名字是“乾坤大剧场”,意为这里男女都有,且男女同台。

孟小冬虽然少年得志,但并不张狂。她珍惜跟前辈同台的机会,更珍惜跟前辈的交往。在大世界演出的时候,她跟后来成为著名戏剧家的粉菊花关系很好,并常常去请教技艺。粉菊花也很喜欢这个努力的后辈,自然不吝赐教,孟小冬问什么,她都努力解答。最后,二人成了忘年交。当时的大世界内除了京剧之外,其他剧种的演员都是上海最一流的。孟小冬跟他们关系也都不错,而且从其他剧种中吸取了很多东西,加入到自己的戏中。

1919年的12月13日,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日子,不过对孟小冬来说,这一天却并不寻常,许多年后发生的一件事,给这一天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那是后话,暂且不表,我们先来说说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孟小冬演压轴,剧目是《击鼓骂曹》,她演祢衡。孟小冬唱到“纵然将我的头割下,落一个骂贼的名儿扬天涯”的时候,台下喝彩声尤其热烈。这时,观众席中一个30来岁、短头发的男子,立即吩咐自己的手下,准备花篮。孟小冬一曲唱完,那男子便迫不及待地起身,往后台奔去,连最后的大轴戏都顾不得听了。男子走到后台,便向孟小冬献花。此人,便是之后称霸上海滩的杜月笙。

见到孟小冬之后,杜月笙双手抱拳,用韵白的方式说道:

“孟大小姐,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接着又说:“恭喜孟大小姐演出成功!”杜月笙的这番恭维绝对是发自真心的,他确实被孟小冬的表演给折服了。

孟小冬此时正在卸妆,她平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不过此时,也被这个略显滑稽的杜老板给逗笑了。她觉得眼前这个人很特别,他的身上有一种不同于别人的个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孟小冬的眼里,杜月笙那对大招风耳朵极为有趣。孟小冬“扑哧”乐完,还没开口,旁边的师父仇月祥已经走了过来,指引孟小冬见礼,而一旁的父亲孟鸿群亦是催促小冬,赶紧接过花篮给对方还礼。在师父和父亲的敦促下,孟小冬走上前去,从杜月笙手中接过花篮,并双手合十还礼,完成了这一次的见面。那时候,孟小冬年仅十一岁,是第一次和杜月笙见面。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之后的命运,会跟这个人紧紧连在一起。恐怕杜月笙也不会想到这些吧。

其实,杜月笙早就听说过孟小冬。以前孟小冬在各处的髦儿戏班演唱,其中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小世界游乐场。而杜月笙正好是小世界的股东之一。那时候,杜月笙就听过孟小冬的戏,觉得这个小女孩将来一定有所作为。不过他没想到仅仅三年,这个小女孩就有如此精进,以至于当晚他被深深吸引住了。

有人说就在当晚,杜月笙深深迷恋上了孟小冬,甚至有的文章写道,那时杜月笙就已经暗下决心,要将孟小冬娶到手。其实,这是不确实的,充其量不过是后人的一种猜想。从种种迹象看,当时的杜月笙确实迷上了孟小冬,不过更多的是迷她的戏,是一种粉丝对自己喜欢的演员的爱慕之情,还没有发展到男女情爱。杜月笙对孟小冬萌生情愫应该是孟小冬成年之后。不过,这次献花之后,杜月笙确实非常关照孟小冬,给了她很多帮助和支持。

不久,孟小冬与大世界的第一次合同期满,杜月笙见有机会,便热心撮合孟小冬去他老大,也是他师父黄金荣的剧场演出。1920年12月,孟小冬正式搭班黄金荣的共舞台,从此再上一个台阶。自此凡是孟小冬的戏,杜月笙几乎每场必看,俨然成了孟小冬的铁杆儿粉丝。

当时的京剧领域,人才辈出,竞争也非常激烈。那是京剧最辉煌的时代,不仅有一众举足轻重的名角儿,而且时常就会产生新唱腔,上演新剧目。

这些新剧目,有的是出自文人之手,完全由编剧们独立创造,有的则是根据时事改编。

1920年,上海曾发生一起谋杀案——洋行职员闫瑞生谋杀名妓王莲英。该案发生后,经过各路报纸媒体的大肆渲染,很快便传扬开来,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案发不久,有就人将该案编成了话剧,起名《枪毙闫瑞生》,在舞台上演。因为是时事剧,舞台布景又华丽,情节曲折动人。这幕剧上映之后,连演半年不衰,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大老板黄金荣见此情景突然奇想,便请人将这幕话剧改编成了京剧,在自己的共舞台上演,没想到这一改轰动更大,其热度竟然超过了原先的话剧。

由这一件事也可看出当时京剧界的风气,是兼容并包、不断前进的。当时的京剧从业人员,不仅从其他的曲艺曲种当中吸收唱腔,而且还积极创造新剧,这种创造力才是京剧能够在那个年代流行的主要原因。如今的京剧也需要创造力,这一点值得现在的人们深思。

孟小冬也曾参演过《枪毙闫瑞生》一剧。本来,这幕剧是由露兰春主演的,一次露兰春无法上台,因此由孟小冬临时串演莲英一角。这一场戏是莲英托梦,戏中有大段繁重的唱功,也有翻、有舞、有唱,非常热闹,是观众喜爱看的,却也是一般演员唱不好的。

本来,这一段是露兰春的拿手好戏,没想到孟小冬偶然一次串场便后来居上。很多人都觉得孟小冬的那一场,比露兰春唱得还要好。这便是孟小冬的实力了,哪怕是偶尔一次的露脸,也能让观众牢牢记住自己。

孟小冬是那种既唱得好,又懂得多的演员。她专攻老生,但常兼演武生、红生,如果有需要旦角也能上,像在《枪毙闫瑞生》一剧中,便是饰演莲英,属旦角。而且,不管她上哪一个,都唱得有板有眼,绝非一般演员可比。

在那个京剧最辉煌,同时内部竞争也最激烈的时代,想要成角儿,不仅要做到“专”,还要做到“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孟小冬正是这样一个既专又通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当时,《枪毙闫瑞生》一剧不仅火爆,票价也颇高。遗憾的是,这出戏并没有流传下来。一则该剧不同于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剧具有历久弥新的影响力;二则当时的演出场面混乱,演员们穿戴的是现代衣服,运用的是古老的身段和唱腔。当时的观众能够感到新奇和刺激,后来看起来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不过虽然这出戏没有流传下来,也没有达到很高的艺术标准,但其意义却不容小觑。它代表的是一种尝试和努力,只有有这种创新的意识,敢于尝试,才能够做出新的东西来。正是有这些失败的经验在,才能够让人们走向更加成熟的成功。

黄金荣的共舞台是一个可以让人走红的地方,自然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地方,想要在这种地方站住脚,自然是需要一定实力的。而且,像这种万人瞩目的舞台,有时候光有实力还不行,还要经历这样那样的事情,有钩心斗角,有得势失势,在这里,不仅需要实力,有时候还需要靠山和智慧。孟小冬在共舞台期间,就曾亲眼目睹过一幕争斗。

前面曾提到过,共舞台有一个叫露兰春的演员,此人技艺高超、能文能武,可以说是一个全才。露兰春跟孟小冬颇有渊源,她们两个同一年进入黄楚九的大世界,后来又一同进入黄金荣的共舞台。

露兰春的实力是不如孟小冬,但名气跟孟小冬却相差无几,她比孟小冬大9岁,二人关系不错,一直以姐妹相称。两人也有过合作,一起演《宏碧缘》,且红极一时。

露兰春二十刚出头,正值青春年华,是女人最漂亮的年纪,身边自然少不了追求者。其中之一,便是共舞台的大老板黄金荣。当时,黄金荣已经50多岁了,可是依然春心不死,定要将露兰春霸占到手。主意打定之后,便是行动了。黄金荣也确实执着,他一连两个月天天亲自下戏园为露兰春捧场,同时,还花费重金,在报纸上买版面宣传露兰春。而且,他还帮助露兰春灌注了很多唱片。一时间,大上海的报纸上都是露兰春的报道,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的上海红伶小金玲和粉菊花。

黄金荣对露兰春的追捧,让露兰春名声大噪。人有名气了,自然引来更多的追随者,其中一个便是当时浙江督军、大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这卢筱嘉也是上海滩的一个名人,他跟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还有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并称“民国四公子”。卢筱嘉是一个标准的戏迷,很爱听戏,同时也是一个标准的浪荡哥,整日沾花惹草。他从报纸上看到大批对露兰春的报道,早已经垂涎三尺了。于是找了个日子,身着便装,轻车简从专程去共舞台听露兰春的戏。

戏还未开场,卢筱嘉便迫不及待地命自己的手下给露兰春送去了一枚钻戒,以示交好,并约定戏散后共度良宵。不过,被露兰春以另有所约推掉了。

碰了钉子的卢筱嘉很是生气,于是决定改捧为踩,想惩罚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戏子。戏开演之后,露兰春刚出场,卢筱嘉就故意喝了一声倒彩。

此时,黄金荣也在台下听戏,他听到竟然有人喝倒彩,不禁大怒,于是不分黑白,也没问那人是谁,就派自己的手下给卢筱嘉一顿老拳。卢筱嘉见对方人多,自己由于没有准备只带了两个保镖,动起手来也必然吃亏,便没有发作,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了。

卢筱嘉从小受宠,哪吃过这样的亏,于是连夜跑回杭州,跟自己的父亲哭诉,说如何被别人欺负。卢永祥虽然气儿子不争气,只知道寻花问柳,但更气黄金荣太过跋扈,竟然敢动自己的儿子。于是一封加急电报发给了淞沪护军使何风林,让他出头教训一下黄金荣。

几天之后,还是共舞台,黄金荣吃罢晚饭又带了几个保镖来给露兰春捧场。戏看到一半的时候,卢筱嘉带着十几个便衣悄悄来到了二楼包厢,在黄金荣和保镖还没反应过来时,就掏出了手枪,顶在了黄金荣的脑袋上,并恶狠狠地说:

“老猪猡,瞎了你的狗眼,连老子也敢惹,识相的就规矩点,否则一枪崩了你。起来,跟我们走!”

卢筱嘉刚说完,便过来两个彪形大汉,对着黄金荣就是一顿嘴巴,打得黄金荣两眼直冒金星,耳朵嗡嗡直响。这一下,可把黄金荣的保镖吓坏了,本来还想出头的,即使不能救出老大,至少也发两声,做出个已经尽力的样子来。可见到老大被人这么打了之后,竟不敢动了。

黄金荣被人连拉带拖带出了戏园,出了戏园之后,黄金荣才发现,路口上都有拿着枪的人把守着。这时他知道,这次自己栽了。

就这样,上海第一大亨黄金荣在众目睽睽之下,脑袋上顶着手枪,被人连拉带拽地从自家的戏园押走了。这位横行上海滩多年的青帮头子这次栽了大跟头,也吃尽了苦头。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耳朵里。她初听这个消息还挺高兴,心想让你去追狐狸精,这下遭报应了吧。可是转念一想,事情早晚要解决,还是要把他救出来的。

林桂生自己拿不定主意,便打电话给黄金荣的小弟杜月笙。当时,杜月笙还在黄金荣手下做事,是黄金荣最得力的手下之一。其实,杜月笙早已经听说这件事了。原来,黄金荣刚被人带走,杜月笙的手下就将消息告诉杜月笙了。开始的时候,杜月笙还不相信,他怎么也想不出,在上海还有谁敢惹黄金荣。可是接到师母的电话后,他不能不信了。

杜月笙急急忙忙赶到了黄公馆,去的还有一个人,也是黄金荣的得力徒弟,叫张啸林。三个人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分头行动。林桂生打电话给法租界求助,因为黄金荣本身就是法租界的人,他们应该会管,如果法国人出面调停的话,或许何风林会买账。而张啸林则去杭州求见卢永祥,杭州本是张的老巢,在那里关系颇多,想来卢永祥会给他这个面子,至少能递上一句话,让对方不把事情做绝。

杜月笙也是准备自己亲自去见何风林的,不过他的心思多,因此并不想马上就去。他觉得,让黄金荣多吃点苦头,对自己或许更有利。

过了两天,许多黄金荣的徒子徒孙见杜月笙一点动静都没有,都来找他,跟他说法租借那边的外国人跟何风林交涉过了,可是对方不买账。这时候,正是老大用到我们的时候,如果对方实在不通情理的话,不如跟他们干一仗。杜月笙制止了他们,跟他们说,还没到时候。

其实,杜月笙早已经有了盘算,他想趁着这个机会,更上一层,改变上海滩的格局。如果这时候自己能够大显身手,那么取代黄金荣的日子也许就指日可待了。

很快,杭州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张啸林见到了卢永祥,并百般求情,对方总算是答应给何风林发一个电报,让他们从轻发落。可是到底怎么个从轻法儿,甚至会不会从轻,都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说准。

苦的是此时的黄金荣,被带走后他便被关在了位于龙华的淞沪护军司令部的地牢里,不仅戴上了脚镣,还挨了好几顿打。而且,对方一连几天也不给他正经饭吃,每顿只有一点点热水,只要人不死就行。几天下来,原本大腹便便的黄金荣,如今已经是皮包骨头了。

又过了两天,杜月笙觉得,时机到了。他知道,自己这么做是有些冒险的,对方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显然就没打算和平了事,也没将他们这些社会大亨放在眼里。更何况,当时的杜月笙虽然也有一定的势力,但毕竟只是黄金荣手下的一个小弟,分量还不够,对方未必买他的账。不过杜月笙觉得,这个险是值得一冒的,因为成功后带来的收益实在太诱人了。最后,他没带兄弟,而是带了两个锦盒,自己驱车来到了何风林的司令部,到门口后,递上名帖,送上锦盒,要求见何司令。

何风林听手下说杜月笙是一个人来的,而且打开锦盒之后,看到里面是黄灿灿的金条,不禁对他有些佩服了,同时他也知道,真正能够打破僵局的人到了。于是,便让人放他进来。杜月笙见到何风林之后,一番客气寒暄,低头道歉是免不了的。何风林见眼前的人虽然姿态很低,但并不流于谄媚,心里就知道,这个人绝非池中物,他日能掌控上海滩的必是此人,凭空多了些好感。同时,他也知道,再僵持下去对谁都不好。于是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应了杜月笙的请求,将卢筱嘉也邀来,一起商议这件事怎么解决。

杜月笙全程满脸赔笑,让卢筱嘉很是受用,再加上父亲早已经发过电报,让他不要因为一个戏子而把事情闹大,如果黄金荣真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卢家也不好收场。所以,他在态度上也算和蔼,没有太过苛刻,而是一直听着杜月笙讲话,看他到底想要怎么解决。

杜月笙单枪匹马来见他们,心里早有考虑。杜月笙提出,可以将当时稻香楼里的头牌小木兰介绍给卢筱嘉,至于卢筱嘉得到佳人之后是娶来当老婆还是做妾,那就是他个人的事情了。第二就是,让共舞台的那些保镖们为卢筱嘉摆酒压惊,并在酒桌上当面道歉。

这两点,卢筱嘉都是同意的,本来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他对露兰春也已经失去了兴趣,不过就是争个面子罢了。如今既有更好的女子奉上,又让对方当众向自己道歉,这他自然是同意的。不过同意归同意,但如果只有这两个条件,他断然不会就坡下驴的,因为他想要的还不止这些。

杜月笙当然也明白,于是,接着又提出了第三个条件,他说自己跟黄金荣还有张啸林三个人筹集了一笔资金,准备开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做烟土生意,如果卢筱嘉和何风林二人感兴趣的话,可以入股,之后拿分红。

本来,何风林不过是帮朋友忙,给卢家出出气,本以为自己没什么好处的,一听杜月笙如此说,立即来了兴致。赶紧凑上前去问一股要多少钱。杜月笙微微一笑,告诉他只需要两个人的名望就够了,不用拿钱。到时候,只要二人上下打点一番,让公司的货可以在江浙、上海一带畅通无阻即可。

何风林听了非常高兴,当场就答应了,卢筱嘉也觉得这个买卖不错,也替自己的老爹应了下来。

这样一来,不仅大家不是敌人,反而成了合伙人了,黄金荣自然也就该放了,不过,杜月笙就是杜月笙,他不仅考虑到了何风林和卢筱嘉的面子,还考虑到了黄金荣的面子。于是他跟二人提议说,想自己出面,请出青帮上一代“大”字辈的老先生张镜湖做个调停人,然后大家办个酒宴,握手言和,这样两方都不失面子。

卢筱嘉和何风林得了诸多好处,自然不会阻拦,当即就应了下来。就这样,黄金荣被放了出来。

由这件事可见杜月笙的手段,本来是一对敌人,却让他变成了朋友。以后有了何风林做靠山,做事自然方便了很多。

很快,黄金荣就被放出来了,不过这个跟头栽得实在太大,他想自己以后怕是没有什么威望了。而且,从这次事件中,他也发现了,杜月笙实在是个人才,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自己救了出来,还结交下了这些手握兵权的人,以后上海滩的天下,必定是此人的。于是,到了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出杜月笙当初拜他为老头子的帖子,还给了杜月笙,并不无惭愧地说:“月笙老弟,从此你我就以兄弟相称吧!”

杜月笙见此,自然心花怒放,不过面上还是客气了一番。之后,他才接过帖子,并说:“师父,您永远都是我的师父。”

从那以后,杜月笙的地位便差不多可以比肩黄金荣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孟小冬的眼皮底下发生的。看着这风云变幻,孟鸿群着实是被吓到了。他知道,共舞台绝非久留之地,因为想要在这种地方立足,不光凭表演实力和人气,更重要的是人脉、关系。而这些恰恰是自己没有,也不想有的。于是,当孟小冬跟共舞台一年合同期满之后,孟鸿群便跟仇月祥商量,匆匆带着孟小冬离开了上海。

其实,目睹了这一番争斗后,孟小冬的心里也是不太舒服的,她感觉到了在名伶光环下,演员们的无奈与凄凉。他们可以掌控舞台,却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离开了共舞台之后,孟小冬一行人先去了福建,做了一段短期的演出,然后又越海去了南洋,在菲律宾演出了几个月。

同类推荐
  •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本书揭示了刘氏家族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天府豪门、军阀登场、叔侄争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枭雄、经营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枪出如龙

    末世之枪出如龙

    林风在病毒爆发后的五天醒来,突然发现世界都变了,以前热闹繁华的大街现在成了丧尸的乐园,丧尸狗,变异兽,以前电影里的情节出现在了林风的世界里,且看林风靠着一把游戏里的武器杀出一条血路,走向那强者之巅!!!!
  • 爆笑王妃:妖孽收了你

    爆笑王妃:妖孽收了你

    她将他的王府一夜之间变成了鸭府,为了大计,他忍。她招进百余男宠入王府供她欢乐,为了大计,他忍。她灭柳妃,踹公主,独霸王府,为了大计,他忍。她扬言要和慕容宇远走高飞,为了大计,他忍无可忍。〔占了王府还不够,她将邪恶的手伸进了慕容家〕“你是本王的王妃,想跑?门和窗户都没有。”某王一把将她揪了回来。“我可以挖地道。”挖门盗洞,三十六计玩转王府,她使劲浑身解数,就是要跑。“本王不许”上天入地,孙子兵法强势上阵,他偏不如她所愿,硬是要囚。〔凭什么?我卖给你了,你个妖孽,本妃收了你〕
  • 一等宫女:皇上太腹黑

    一等宫女:皇上太腹黑

    初见他,她是被上供的宫女,他是天启国的三皇子,身份尊贵。再见之时,她却成了他。“少侠好剑法,可否教教本王。”某人眼底划过一丝笑意,单手轻佻她的下颚。“王爷请自重,在下是男儿身!”某人轻笑,长臂一伸,将其搂入怀中:“茹儿,你胸前那块破布其实还可以绑的再紧些。”“……”
  • 八卦之殇

    八卦之殇

    天地初开,万物混浊,万物之始创生大陆,万物一切由心生,命运在某一处发生降临。天地之大,为爱屠尽天下,天下万物尽臣服于吾!天地之族眨眼成为历史!
  • 我的七八岁

    我的七八岁

    此书写给现在的青少年朋友,这里面有你没有经历过的很多有趣故事。也将此书写给上世纪50、60后的朋友们,这里有你经历过的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勾起你那个年代儿时的回忆。
  • 子夜歌者

    子夜歌者

    当夜幕降临时我们的视线便会受到灯火的限制。灯火之外,是谁都看不透的无尽黑夜,悠长的夜里,偶尔也会响起几声歌唱。缥缈,幽远。遗憾的是,即便是歌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无法见到,除非扩大我们的灯火。亦或是等他们主动现身灯火之下。可是我们又怕,他们的突然出现会扑灭我们苦苦经营的火种。??
  •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

    本书涉及做人的各个方面,从性格的磨炼,习惯的养成,自我修养的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做人的心态,说话的技巧,做人的方法,如何结交朋友等9个大方面,全面揭示了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炎黄神器

    炎黄神器

    龙慕白是现代社会一名特殊的研读医学的研究生,说其特殊是因为他还是一名隐世修仙宗门的弟子,在一次华夏国与倭国争夺神器轩辕剑和鸿鸣刀的斗法中,不幸身受重伤,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轩辕剑和鸿鸣刀的自动认主,在两柄神器的帮助下,穿越时空,来到异界星辰大陆,凭借两柄神器之威,通过刻苦的修炼最终站在了星辰大陆的巅峰,将炎皇神器的威名传遍星辰大陆
  • 倾世绝宠:狂妃哪里逃

    倾世绝宠:狂妃哪里逃

    亡在人生得意时,还在冰凉池水中,美男在岸不救人,自己爬上启传奇。
  • 时空猎人之神迹

    时空猎人之神迹

    呵呵,阿达拉大陆,谁主沉浮。呵呵,时空猎人们,踏上征程。呵呵,路漫漫无期,终成大器。呵呵,大千世界中,东摇西摆。呵呵,一物降一物,他们成长。呵呵,在这世界中,迸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