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18700000018

第18章

宋、齐、梁书书南北交涉事《宋书》书北魏为索虏,书魏主为伪主,为虏帅,说已见前。其于交战及通和之事亦多回护,如檀道济之奔退,则书道济引军还;魏主之自瓜步还,则曰索虏退走;其过盱眙,则曰索虏自盱眙奔走;大明四年魏使遣使来聘,则云索虏遣使请和;泰始三年魏人来聘,则曰索虏使献方物是也(元徽三年魏人来聘,则又书北国使至,赵伦之、王懿等传又称魏太武为魏主,体例亦不划一)。《齐书》亦然,如建元二年索虏寇淮泗,建武二年索虏寇朐山之类是也。而于魏人来聘及遣聘魏之事,则并不书。如永明二年魏人来聘,九年使裴昭明聘魏(事见《南史》),一概削之。《梁书》则不复称索虏,如天监二年魏寇司州之类,皆书曰魏。然于南、北交兵处,遇胜则书,败则不书。如天监五年魏宣武帝从弟率众来降,将军刘思效破魏军于肥水,张惠绍克魏宿预城,韦睿克合肥城,裴邃克羊石城,桓和克朐山城,本纪一一书之。而是年临川王宏军至洛口,大溃,所亡万计,宏单骑奔归(事见《南史》),则不书。明年曹景宗、韦睿等破魏军于邵阳洲,斩获万计,则大书特书。其后大同中南北通好,但书魏人来聘,而梁遣使报聘则不书。如大同三年书魏遣使来聘,而不书遣张皋报聘。大同四年遣刘孝标报聘,五年遣柳豹报聘,六年遣陆晏子报聘,俱一概不书(诸报聘者俱见《南史》)。盖当时国史所记,各自夸大,本是如此,修史者仍其旧文,不复改订也。

梁、陈、周、齐、隋五史凡三次修成《旧唐书》:令孤德谓高祖曰:“近代以来,多无正史,梁、陈、齐犹有文籍,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缺,宜及今耳目犹接,及早修之。”高祖乃诏萧、王敬业、殷闻礼修魏史,陈叔达、令孤德、庾俭修周史,封德彝、颜师古修隋史,崔善为、孔绍安、萧德言修梁史,裴矩、祖孝孙、魏徵修齐史,窦、欧阳询、姚思廉修陈史。此第一次修史也。等受诏,历数年不就而罢。贞观三年,太宗又诏令孤德、岑文本修周史,李百药修齐史,姚思廉修梁、陈史,魏徵修隋史,与房玄龄总监诸史。众议以《魏书》有魏收、魏澹二家,遂不复修。德又奏引崔仁师佐修周史。而徵与德又总知梁、陈、齐各史,隋史序论皆徵年所,梁、陈、齐书徵又各为总论。此第二次修史也。李延寿自序云:贞观十七年,褚遂良以《隋书》十志未就,奏延寿佐修。其时梁、陈、周、齐、隋正史虽已成书,以十志未就,尚未颁行。而延寿《南、北史》已讫事,遂先表上,则隋志之成,又在延寿进呈《南、北史》之后。按《旧唐书》高宗显庆元年五月长孙无忌等进史官所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志》三十卷。此第三次修史也。《宋书》书法《宋书》于武帝之即位也,先书晋恭帝禅位诏书、策书、玺书,下乃云王奉表陈让,晋帝已逊琅琊王第,表不获通,于是群臣咸上表劝进,乃即位,封晋帝为零陵王,令食一郡,载天子旌旗,行晋正朔,上书不为表,答表不为诏。明年八月,书零陵王薨,车驾三朝,率百官举哀于朝,一依魏明帝服山阳公故事,太尉监护,葬以晋礼。是武帝之于晋帝,可谓有终始矣。按恭帝之禅,有司撰诏,草成呈帝,帝即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是禅位虽迫于不得已,尚是恭帝所愿。至逊位后,居秣陵宫,尝惧见害,与褚后共处一室,自煮食于床前。高祖令褚后兄弟淡之等视后,后出别室相见,兵乃逾垣入,进药于帝。帝不肯饮,曰:“佛教自杀者不得复人身。”遂以被掩杀之。是恭帝之崩,由宋武之弑也。乃本纪绝不书一字,使后人不阅褚淡之等传,谁复知恭帝之被弑,宋武不且亻幸逃篡逆之罪乎?(《南史》改云:零陵王殂,宋志也。)文帝之崩,亦不书元凶劭之弑,但云二月甲子上崩于含章殿,时年四十七。若不参阅劭及徐湛之、江湛等传,亦竟似考终寝殿者(《南史》改云:元凶劭构逆,帝崩于合殿)。《前废帝纪》书太尉沈庆之薨,是时废帝凶暴,欲诛何迈,虑庆之不同,乃遣沈攸之先赍药赐庆之死,今但曰薨,亦与考终者何异耶?(《南史》书杀太尉沈庆之。)又《孝武纪》书泰始七年建安王休仁有罪自杀。按休仁地处亲贤,孝武病剧,为身后虑,故召使宿尚书省,遣人赍药赐死。《休仁传》既详之,本纪何得云有罪自杀耶?(《南史》书鸩建安王休仁。)升明中,袁粲、王宜兴、黄回皆以谋诛萧道成被杀。《宋书》则书袁粲据石头反,伏诛;王宜兴、黄回亦皆书有罪伏诛。所谓谋反者,反刘氏耶?反萧氏耶?有罪者,果何罪耶?(《南史》则云:袁粲谋诛萧道成,不果,旋见覆灭。黄回贰于执政,赐死。王宜兴贰于执政,见诛。)然此犹曰讳其名于纪,而著其实于传,可彼此错见也。顺帝之禅于萧道成也,是日帝居内,闻之,逃于佛盖下。太后惧,自帅阉竖索之。帝既出,宫人行哭。帝居于丹徒宫,齐人守之。建元元年五月,监者杀帝,而以疾讣。齐人德之,赏以封邑。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幽死矣。事见《南史》。而《宋书》则但云:帝逊位于东邸,齐王践祚,封帝为汝阴王,待以不臣之礼。建元元年五月,殂于丹阳宫。竟似授受得其正,绝无一毫逆迹。本纪如此,又无别传错见其事,若非《南史》记载,千载下谁复知顺帝之被篡被弑之惨如此乎!又孝武母路太后,至明帝时尚存,闻义嘉难作(晋安王子勋之反),太后心幸之,延上饮酒,置毒以进。侍者引上衣,上悟,以其卮上寿。是日太后崩,秘之,丧如礼。事亦见《南史》,自是当日实事。而《宋书。路淑媛传》(即路太后)但叙明帝之孝,太后之慈,而此事略无一字,亦不错见于他传,可见《宋书》书法全多回护忌讳而少直笔也。按沈约尝历仕宋、齐、梁三朝,其撰《宋书》,在齐武帝永明中,故于宋、齐易代之际,自不敢直笔。即单纪宋事,亦有不能不稍存回护者。约尝疑〔拟〕立《袁粲传》,武帝曰:“粲自是宋室忠臣。”约又多载明帝诸鄙渎事,帝曰:“我昔经事明帝,卿可思讳恶之义。”于是多所省除。事见《齐书。王智深传》。然则约所撰原文已多删削也。又殷淑仪本南郡王义宣女(孝武从姊妹),义宣败,孝武密娶之,宠冠后宫,及卒,命谢庄为诔,使巫者召见其形于帷中,及将执手,奄然而逝(事见《南史》)《宋书》并不立传,盖亦为孝武帝讳之意。然何迈尚新蔡公主,为废帝纳于后宫,诡言薨逝,杀一婢送还迈家。赵倩尚文帝女海盐公主,始兴王(文帝子)出入宫掖,与公主乱。倩怒,肆詈搏击,引绝帐带。文帝遂诏离婚,杀主所生母蒋美人。此二事若循殷淑仪例,亦应讳而不书,乃又详新蔡于《何皇后传》,详海盐于《赵伦之传》,何也?

《宋书》叙事及编次俱有失检处《宋书》叙事有易混者。如《刘穆之传》:高祖克京城,问何无忌索一军吏。此京城乃京口城也。下又云:从平京邑。则破桓玄兵后,从入建邺也。然京城、京邑有何分别?《南史》先叙克京城,次叙入建邺,较为清晰。又少帝司马皇后本晋恭帝女,则但云晋恭帝女可矣,乃《后传》先云河内温人,晋恭帝女也。司马氏为帝已百馀年,尚必系其族望耶?王僧绰乃昙首之子,昙首既有传,则僧绰但云昙首之子可矣,乃又云琅琊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亦岂不赘耶?何偃乃何尚之子也,偃既编在十九卷,尚之反编在二十六卷。沈攸之乃沈庆之之从子也,劭之在三十四卷,庆之反在三十七卷。他如张劭子畅及从子敷,一家而分系于三卷。檀道济、檀祗、檀韶、兄弟也,而各分卷。谢晦、谢瞻,兄弟也,而亦各分卷。《南史》则为一人立传,而其家之兄弟子孙悉附焉。宋子京《新唐书》遂仿此例也。

《宋书》繁简失当处前史于名臣奏疏之类,原有载其全文者。如贾谊之《治安策》,董子之《天人策》,非有关政治,即有关道学。至司马相如《大人赋》之类,则因其本以才学著称,故存一二以见一斑,其他则不概录也。《宋书》则凡有文字,无不收入。如《王弘传》载其建屯田一议,弹谢灵运一疏,辞官一表,引咎逊位一表,乞解州录一表,并文帝答诏一道,又辞官一表,缕缕几三千字。其议同伍犯法及主守偷盗二条,既全载原议,又兼载王淮之一议,何尚之一议,弘再折中一议,又共二千余字。《徐羡之传》载其归政一表,答诏一道,再辞一表,文帝数罪一诏,共三千余字。《傅亮传》载《演慎》一篇,《感物赋》一篇,共三千余字。《王微传》载其与江湛一书,与王僧绰一书,与何偃一书,答王僧谦一书,共四五千字。《郑鲜之传》载其议滕羡之父尸未归仕宦不辍一书,举谢绚自代一书,弹刘毅一疏,议沈叔任以父疾去官一疏,谏伐赫连一疏,共三千余字。《裴松之传》载其请禁私碑一疏,遣使巡行一诏,使回覆奏一疏,共二千余字。《何承天传》载其《安边论》共三千余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至《谢灵运传》载其《撰征赋》一篇,《山居赋》一篇,共万余字。《顾恺之传》载其《定命论》一篇,三千余字。鲜之所议及承天《安边论》,犹曰有关时事也,灵运之载赋,犹曰灵运本以才著也,其他有何关系,而连篇累牍如此,不徒费笔墨乎?《谢晦传》载其举兵向阙时上文帝一表,略见其不得已之心迹可矣,乃又载其谕台一檄,及破到彦之后再上帝一表,共八九千字,又何其不惮辞费乎?既如此纤悉必载矣,王弘当国,将加荣爵于人,必先谴责,若美相盼接,必无所谐。人或问故,曰:“王爵加人,又相抚劳,便是与人主分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又不微假颜色,即成怨府。”此乃弘相业之大者(事见《南史》),《宋书》本传反不载,何也?檀道济初与谢晦等同预废立之事,后文帝翻用道济讨晦,此中另有转关。《南史》云帝欲道济领兵,王华以为不可,上曰:“道济从人者也。曩非创谋,今抚而使之,必将无虑。”此正见文帝之用道济及道济讨晦之由,应是当日情事。乃《宋书》反不叙及,但云帝讨晦,道济率军继到彦之,彦之战败,道济至,晦兵不战而溃。如此则道济才与晦同事,忽又举兵讨晦,阅史者何由了然耶?

《宋书》立传太少史书立传,原无取乎太多。如《汉书》一部,除王子外共只二百四十馀人,未尝非良史也。《宋书》则芜词太多,而立传又太少。如汝南太守陈宪,当魏太武来攻悬瓠城,宪悉力拒守,矢石无时不交,城中负户而汲,杀贼尸与城平。贼籍而上,又以短兵拒击,凡四十余日,乃退。又参军刘泰之,以千余骑袭魏师,转战数百里,杀三千人。及败,不屈死。青州刺史竺灵夔,守东阳,拒魏师,濒危者数四,卒能完城。徐州刺史王仲德,守虎牢,魏军攻围凡二百日,将士眼生疮,体皆干燥,被疮者不复出血。檀道济等不敢救,乃陷于敌,终不屈,后死于魏。此皆将帅中之忠勇者,何妨各立一传?乃宪仅附见于《南平王铄传》,泰之等仅附见于《索虏传》,何也?鲍照文才为当时第一,《宋书》即无《文苑传》,何不立于列传?乃亦仅于《临川王义庆传》内附见之。即附于《义庆传》矣,又全载其《河清颂》一篇,累幅不尽,不几喧客夺主乎?文帝潘淑妃最有宠,自元皇后薨后,六宫无主,潘总摄内政。其子恃宠怙恶,帝将赐之死,漏言于妃。妃以告,遂促成元凶劭弑逆之祸。此岂得不载?而《宋书》并无《潘淑妃传》,尤见疏漏。而“八志”中却增“符瑞”一门,徒滋荒诞。且又不专记刘宋一代,并举羲农以来所传怪异不经之事,胪列不遗,更谬悠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六人行:必有一人离

    六人行:必有一人离

    一段不一样的故事。年纪相近的我们,最后又会是怎样。如果可以,我愿陪你从年少轻狂,到成熟稳重。从校园走进婚姻的殿堂,从青涩的脸庞到成熟的轮廓。
  • 王爷,本宫要归山

    王爷,本宫要归山

    小山沟里的小丫头,无意下救了一王爷。“看什么看?砍柴不会啊?堂堂王爷吃白饭的?”不出三秒……“不是说王爷武功盖世么?砍柴,你把底下的木桩劈了干嘛?”第二日可算送走大爷。那晓得……三年后,他再次出现。“你娘亲可是与三年前就同意本王把你带走了。”回去找娘亲,只见一书信,信中所写确有此事。是以,小女娃娃开启游玩之路。因此,堂堂王爷挖掘妻奴潜力。
  •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带着英雄联盟穿越三国

    带着英雄联盟穿越三国

    平行时空兵王叶梓和女友赵茜意外穿越,叶梓成为7岁孩童,女友不知所踪,自己被花子强掳去卖入甄府,还被县令诬陷勾结山匪,话说穿越这游戏怎么就这么难玩?当男主叶梓的英雄联盟技能流遭遇拥有召唤流的另一名穿越者的时候,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当宋江带着一百零八将一同穿越到这个平行时空,又能否改变当初梁山好汉悲剧的结局?当这些原本不属于这些时空的穿越者遭遇当世豪杰曹、孙、刘又当如何?当吕布交手李元霸、当关公对阵林冲、当孙策对战蛮王大招又该当如何?
  • 战天仙帝

    战天仙帝

    【创世第一免费神书】为你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水神世界御女门掌门赵小天携水神珠宝库意外重生,从此开始了打脸装逼泡妞的逆天之路。实力不行,偷窥下美女洗澡,就能开启升级宝库。泡妞不行,找几个恶少打脸,就能开启桃花宝库。红包群:157924402普通群:16037745
  • 末世杀圣

    末世杀圣

    叶痕---世界上最强的杀手之一。游走在死亡边缘,巅峰杀戮寂静无声。孤独寂寥,心若寒冰,出手狠辣,古武惊天末世,是所与人的地狱深渊。末世,是他绽放杀戮的天堂。一切尽在《末世杀圣》普通群:512162428VIP全订群:554871073PS:作者已有300万字末世文《GT病毒进化者》坑品绝对没问题,请放心入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微信搜索:吃小孩啦加入我的公众微信号。不好看你打我!
  • 傲视苍穹诀

    傲视苍穹诀

    你以为异界穿越就一定是高手吗?他可不这么认为,重生为一个无法修炼斗气和魔法的废物,他该何去何从?直到父亲遭阴谋而身陷囹圄之时,他遇到了《傲视苍穹诀》这本传说中专为“废物”打造的诡异心法。这一刻以后,他要快意天下,开始一段传奇的异界冒险传说!
  • 孤傲修仙

    孤傲修仙

    一个山村少年,在一次捕猎当中无意进入了一个修仙者陨落的山洞之中。得到了一部只有觉醒到聚丹的修炼血书、一个神秘的石盘并被石盘认主。从此便开始了从一个无知少年到变态掌控者的修仙历程。
  • 单车恋情

    单车恋情

    ???"噔?噔?"????????教室外面传来了高跟鞋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皮卡丘,去吧!"洛小杰这句话吓坏了刚进来的班主任。?????????"洛小杰,你犯什么病??"洛小杰班级才的班主任,是前不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脾气好的不得了。????????可据洛小杰所知每次新来的老师都是这样,过一段时间全部大转型。????????第一次相遇,后来的相知,慢慢发展成后来不可思议的师生恋。??????????????????????????
  • 不流泪的青春不是青春

    不流泪的青春不是青春

    故事围绕女主白羽柔和她身边的好朋友展开,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青春年少的她们如何在曲折的青春中成长。即使疼痛但不后悔曾经爱过,即使最后不能在一起也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