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32

第32章

答。长行已释。今更作一意序之。前明舍形谓三界果报。次明恶鬼毒虫谓于三界中起爱见烦恼。以有烦恼故感苦报。但感后苦有二因缘。一起烦恼二远离善师即佛去世也。起惑是感苦之因故前明之。佛告是感苦之缘故后说之。是以经文前明烦恼后辨佛去世也。佛应生三界。三界属佛。以佛能化三界故属佛。不属九十六师故云一人。其人近出者。上明应生今示应灭。转现他方故云近出也。未久之间者。如来示现生灭俄顷之时故云未久。又未久尚已起惑招苦。况去圣久耶。于后舍宅欻然火起者第二正明火起。就文为三。第一明欲界火起。二明色界火起。三明无色界火起。故不文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也。于后者谓佛灭后也。又是众生背化以后。此明火起时也。欻然者从颠倒妄想而生。示火起无根本也。火起者正明起惑招苦也。四生众生同有生老病死故云四面也。一时者虽复同有犹恐未必一时故复说一时也。其炎俱炽者如来灭后众生背化同起染累俱受重苦也。栋梁椽柱者出被烧之身心也。爆声者谓老苦。震裂者谓病苦也。摧折崩倒者谓神逝形离即死苦。诸鬼神等扬声大叫者此序遭苦人。诸鬼神则出家外道等起见流。十地论云。外道见老病死生大厌心。如鬼神见火扬声大叫。雕鹫诸鸟下此一行序爱见众生同不知出苦处。上句明在家起爱众生见老病死亦生怖畏不知出处也。次句序出家外道亦不知出处也。恶兽毒虫藏窜孔穴者第二明色界火起。初一句明在家众生厌欲界苦修于四禅求生色界。故言藏窜孔穴。此经始末有三种喻。一者取上界高出于下故举阁为喻。二者取凡夫出离盖不足言。如一尺二尺。三者今取避火之义喻同孔穴。毗舍阇鬼者此云狂鬼。譬起见外道。亦厌欲界苦求生色界故云亦住其中。薄福德故为火所逼者。虽生色界亦未免于患。所以不免苦者由薄福德故也。欲界苦重如烧。上界苦轻故言逼也。共相残害者明色界众生已受苦果更起惑因。爱多者著有。见多者着无。有无互起更相吞灭义言残害。有害无如饮血。无害有如食肉也。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者。生上界时欲界重贪前已断也。故十地云。如梵天王欲界烦恼不现前也。诸大恶兽竞来食啖者。欲界恶虽灭而上界烦恼续起。起则势夺前恶故言竞啖也。臭烟熢[火*孛]者。烟为火气。因众苦生诸恶业故以苦为火。恶业喻烟。遍色界四禅之内称四面充塞也。华严经以邪觉观为烟。此是说诸烦恼本也。邪思惟亦通四禅。如四面充塞。蜈蚣蚰蜓下第三明无色界火起。就文为二。初明三空火起。次辨非想被烧。虽生四禅未免无常。复求生三空故言诤走出穴。此一行序在家众生生无色界也

问。依毗昙义上界无嗔。何得言蜈蚣蚰蜓譬生无色界众生有嗔耶

答。义有多门。不得全依数判也。鸠槃茶鬼随取而食者。此半行明起见外道生于无色界。外道多执无见拨其所计因果皆无。故言随取而食。应具如色界说。今略举造苦因义耳。又释此转譬明义。虽生三空由未免火故言随取而食。鬼喻火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下第二明非想火起。虽生三空由未免苦故求生非想。是三有之顶称之为头。亦为无常众苦所逼故言火燃。虽生非想之极终无出世定慧如饥渴热恼。又饥渴常欲饮食。计非想凡夫恒欲片破正涅槃法也。初在宅被烧故诤入穴。穴内被烧复走出穴。穴外复不免火更无去处故言周章闷走。如本在欲界。受苦故求生色界。色界复不免苦故求生无色界。无色界复不免苦则无避苦处。如周章闷走也。其宅如是下第六总结过患也。是时宅主下第二三行颂见火譬。长行有三。一见火惊怖。二明父之已出。三序子之未离。今转势亦三。一明在门外立。二众生有机扣佛。三长者惊入火宅

问。何故在门外耶

答。方便品云佛眼见六道众生。前长行云长者见是大火。并未明见之处所故今释二处之文。明佛居法身地故见如长者在门外立故闻。所言立者将行之貌也。以将入宅救子所以言立。又言立者不行之像。譬佛待机方入生死度物而不他行也。又言立者诸子背化流转生死。如来众德久已成立。又言立者不安之貌。圣人虽复息迹世外。恒欲府入生死未曾暂安也。闻有人言者第二明众生有机扣佛也。众生应悟之机。昔化缘发来扣于佛。如闻告而后知。长行称见今言闻者。上据圣智。照达分明譬同眼见。今喻众生善根将发。但善根将发其义微隐故如闻也。汝诸子等述所闻事也。昔曾受化应在四流之外。中途起惑还入三界之中也。稚小无知欢娱乐著者。初发道心为稚。善根微弱为小。有无明烦恼为无知。爱于五欲称乐着也。长者闻已下第三明应入斥生死欲救济也。上二章并序法身。第三始辨应迹。告喻诸子下五行颂第三救子不得譬。前本有诫劝二门。今但颂诫门所以然者。欲明三譬义势相承。颂前总譬广明生死过患。颂见火譬明诸子背化起惑贪着生死因缘。今颂救子不得正为子说生死过患。是故但颂诫门也。就文为二。初颂救子。次明无机不受父化。初文又二。前一行半略说生死过患。毒蛇蚖蝮下二行半广说生死过患。毒蛇蚖蝮释上毒虫。及诸夜叉释上恶鬼。鸠槃荼鬼下重明鬼虫者。初鬼虫为过之甚故前列之。后毒害少轻故复重列也。此苦难处况复大火者。烦恼之苦以恼于心尚不可受。况老病死苦而可受耶。又释人天苦已不可受。况复三涂苦耶。诸子无知下第二颂无机也。是时长者下颂第四三车救子得譬。上有四。一知子宿好。二正说三车。三诸子信受。四父欢喜。今具颂之。初三行颂第一。上文有三。一不出为损。二欲设出方。三知子宿好。今转势为二。前两行半明无大机。次半行明有小机。以无大机而有小机。是故息大而授小法也。益我愁恼者。初在法身地见众生在生死受苦已起大悲。次以本垂迹用大乘化之不得。悲心转深故云益也今此舍宅者别出可悲之事。恋着生死不受大化。盖是舍乐取苦。将为烦恼烧灭善根故可悲也。即便思惟下第二欲设小化。即显有小机也。告诸子等下颂第二正设三车譬。上有四譬。今具颂之。一行颂称叹三车。次三句颂示车处。次一句颂劝速出取车。次一行颂保与不虚。造作此车者。本无三乘为物权设故言造作也。又由佛得三故言佛造作也。诸子闻说下颂第三诸子信受出宅。此文有三。初半行颂闻慧。六字颂学地。而出已下十字颂无学位。所以但颂三者。初闻教二修行三出宅也。长者见子下第四颂上父见子免难欢喜。就文为三。初一行半标欢喜。次二行半举忧愁释喜。后一行结欢喜。至此以来已三过列恶鬼毒虫及以大火。第一总譬中别明三界有此过患。第二救子不得譬中别明为子说生死过患而不信受。今此中别为明不出之忧得出之喜。故复列也。生育甚难者。令发菩提心为生教修菩萨行为育也。此中述子三时。一生育时谓过去世本学大乘时。从稚小下第二失大乘行教入三界时。我已救之第三得小乘果时也。尔时诸子下十二行颂第五等赐大车譬。上有三。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今具颂之。索车有四。半行明索时。知父安坐者此譬始终明父有三时。一者门外立时譬居法身地欲垂应迹。二惊入火宅时正应入生死。三安坐时则是施权救子。营为已息意悦心安谓安坐时也。皆诣父所下第二一行正颂索车譬。此譬始终明子凡有五时。一游戏入宅时。此时背一乘化入三界时。二明竞共驰走出宅时。此是禀三乘教出三界时。三子安坐时。谓得小果究竟时也。四皆诣父所谓背小向大即大机发时。后第五乘是宝车直至道场时也。如前所许下第三一行腾昔所许。为许故索。故腾许而索也。今正是时下第四半行结成索意。长者大富下第二颂赐车。长行前明等赐后辨大车。今七行前颂大车。后半行。颂等赐。盖是转势说法也。以众宝物造诸大车者。说如来万德作大乘之名。故言以众宝物造诸大车

问。三是方便可名造作一乘真实云何亦称造作耶

答。前明无三为物说三故言造作。是以前云吾为汝等造作此车。今明实有众德作大乘之名故言造作。故二造义异也。又据理而明者。道门未曾三一。说三说一皆是方便。即是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故俱名造作。此并就果车释之。若就因车释者明造用也。藉前三乘善根之宝以成今日唯有一乘之解。故言以众宝物而造作之。又一乘之解非已能得。得由圣授义名为造作。上妙细[疊*毛]者以[疊*毛]覆缛。其用有二。一以遮垢二以严饰。一乘之义亦备二义。一者禅定垢过多生染着。真解能亡。有遮垢之义。二者定由慧成。有严饰之义也。有大白牛下颂上牛也。多诸傧从者颂上傧从。以是妙车下第二颂等赐也。诸子是时下颂第三得车欢喜。游于四方者。若据化他以释四方者。既得平等之解方修大行普化四生。如游四方。畅远求佛之志。如嬉戏快乐。大乘不为偏小所局。如自在无碍也。若据自行明四方者。二乘既得悟解则入十住心。十住心为东方。次进至十行为南方。从十行至十回向为西方。从十回向至十地为北方。从十地至妙觉地为直至道场也。告舍利弗下第二十八行颂合譬。长行具合六譬。偈颂合五略不虚譬。上合总譬正合化主兼余五义。今转势明义开为四别。一行颂化主。一行颂所化。一行颂化处。一行颂化意也。如来已离下第二颂合见火譬。上长行合见火譬有二。初合见众生受苦。次合见众生不觉苦。今文转势开为二别。初偈叹佛得离则是明能见。次偈序众生辨其所见。所以叹佛得离者。接上化意文生。化意既序众生之过明有苦无乐。故今叹佛德明无苦有乐也。又良由无苦故能见物苦。良由有乐能见无乐也。上半叹佛无苦。下半叹佛有乐。无生死暄动故称寂然闲居。智德森繁喻之如林。萧然放旷譬之如野。如来居之恬惔故言安处。今此三界下第二一行颂所见。三界果报属于众生而言我有者。正以众生是子。子之所有莫非父有也。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者。上明国土世间属佛。今明众生世间是佛子也

问。众生云何是佛子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DNF与异能——异世之旅

    DNF与异能——异世之旅

    玩个游戏都能穿越?这都什么鬼?!好吧……至少我知道自己在哪里。这个叫“魔界”的地方太可怕了,还是早点离开的好。还有,云幻情姐姐去哪儿了?我得要找到她,一起回家。我找到了凯蒂,呃……准确的说,我是被她从怪物口中救下的,她还教了我召唤术,并把我传送到了阿拉德。冒险开始了……“那么小茜,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去冒险呢?”姐姐是这样问我的。“为了这整片大陆的和平,为了摆脱所谓的‘平庸’,我是决不会屈服于命运的!”“”
  • 伪造王者

    伪造王者

    你始终都在这个局里,无法逃脱,沦为如此,正是你的结局。这也许是世上最可怕的局,整个世界都处于局中,木偶却只有数十人,最重要的木偶是你。你会死,这就是你的结局。想要打破局?那就,试着以伪王的身份夺取世间一切吧。
  • 流年不语殇盛夏

    流年不语殇盛夏

    最初,我们相遇;用手挥霍着青春和梦想;最后,我们离开;将我们许下的美好埋藏;原来,青春一去不返;我们的誓约也随风飘逝;曾经我以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爱情是互相相爱;曾经我以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友情是互相信任;曾经我以为;世界上最温暖的避风港是家;然而,这一切都不是;流年不语殇盛夏;盛夏和古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面瘫攻略:无魂小妻有神器

    面瘫攻略:无魂小妻有神器

    这是一个伪高冷真路痴穿越与反穿越的故事,木白灵魂不全,地狱总管尽职尽责,让木白回到古代找到丢失的魂魄,然并没有聚齐魂魄。要再次回去,就得找到她已经送出去的东西,可是送出去的东西怎么要回,只好按照地狱总管的主意,悄悄到恩人身边拿回来。某日男人想自己的小木头了,于是电话“木木,你在哪儿?”木白看了看空旷的四周又看了看天空回道“我在一朵云下面”男人“………”HE搞笑宠溺
  • 百草堂记

    百草堂记

    他,出生时中了奇寒的冰虫毒,险些丧命,幸得百草堂神医起回生相救,悉心治疗二十几年,终于捡回一条性命,可是年少的他,不仅要一生肌骨冰凉,体弱多病,而且已是一头白发……她,从小便与他定下亲事,她对他一无所知,从不甘心就这样嫁人,她刚刚嫁过去,便叫他“妖怪”……
  • 灭绝

    灭绝

    为什么会有丧尸?为什么丧尸病毒只在人类之中传播?到底是谁对人类下达了灭绝指令!进化?还是返古,人类的基因中的重重的封印,究竟是谁所留!灭绝指令一次次摧毁人类的文明,人类又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忘记伤痛,忘记过去,但是,始终忘不掉的,是和灭绝指令的抗争。在这次灭绝指令爆发之前,人类终于积累了足够的人口数量,那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代表着一个同样庞大的基因库。只有改写了灭绝指令的人,才能够活下来,人类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敬请关注《灭绝》。
  • 武魂封天

    武魂封天

    这年代走在路上都不安全,少年星浩走在路上就被不明物体砸死了!然而莫名其妙来到了异世界,死我不怕,最怕就是死了还要让老天折磨!魂动天地,我魂封天,这个是用武魂来主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了各种武魂,唯独出现一位异界的少年星浩,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能有封天之能奇异武魂。天由我主宰,地有我践踏,神挡封神,天挡封天,我魂我主宰。
  • 玩转异世:天才宠妃【已完结】

    玩转异世:天才宠妃【已完结】

    故宫,一个有几百至上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壮观,雄伟,神秘!嗯,稍微有点神秘过头了吧……参观累了,在古床上小憩片刻,醒来竟已面目全非??这个自然不是说长相,而是环境……人称才女,自诣为天才的她,来到陌生朝代想当然也要发挥其所谓天才的地方,玩转异世宫廷至于怎样的玩法,又会玩出怎样的结果——鬼才知道……【小番外及卷二剧透】第三卷卷二(第四-七卷)在去往遥月国的途中,她邂逅了月若云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可是初见时,她却愣住了因为他长得很像那个人……-离开皇宫,远离了深宫争斗却也代表着要卷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江湖,是一个会让人忍不住爱上的名字曾经的公主被抓入大牢,阴差阳错的得到一身绝世的武功待知其原委时,竟被任命为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的门主??既然已有此一事,欣然接受并不困难只是——将其身份用于何处,或怎样处理这个组织……就是她自己的事了~~~卷三 (第八,九卷)战场,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多少英雄魂断于此?又有多少故事被埋没其中?宫廷是不见血的,隐晦意义上的战场,她一直都深信不疑可是——当来到真正的战场,她才了解到其之残酷无情,是宫廷争斗永远无法比拟的一场无法阻止的战役,战鼓雷鸣之中的肃杀之声——那曾几何时,在繁华都市中轻松度日,洁白如纸的人也在如此境况中,在手中沾染了鲜血,再无法回到从前……-(-完结卷-第十卷)而面对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生活时代的机会……她能否挥挥衣袖,走得潇洒?【第十一卷-宠妃总番外】————————————————此文,主线偏向轻松型,也许往后面点会有些看似虐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很过分!因为wo不太习惯写虐文,因此不喜虐的亲可放心看……喜欢虐文的亲们,wo只能说,下次若尝试写虐文,再请你们看吧这次若不介意,不妨看一看《天才宠妃》,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呢??*****总的来说,本文轻松中带点正经,正经中又带点俏皮?当然,俏皮中也偶有危机!感情上伴随着些许淡淡的忧伤……————————————————
  • 傲娇明星到校园

    傲娇明星到校园

    女主是一个红到爆的万人迷,因此作为明星交换生驾到并加入男主的校园,两人性格不和,也总是吵架,但是当他们撞在一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太原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太原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太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