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29

第29章

譬喻品之二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下此第五等赐大车譬。就文为三。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索车者大乘机发也。赐车者为说一乘也。得车欢喜者闻一乘悟解也。义唯有此三不得多少。譬上方便品说一乘也。索车是一经大宗。今略释之。有人言。昔得罗汉后出游观心以天眼照见未来犹有生死。则烦恼未尽未有尽智。犹有生死无无生智。佛何故说罗汉有尽无生智耶。以就佛索觅尽无生智故言索车。车者即是尽无生智也。今谓不然。昔既见有生死未尽。即知三乘非是究竟。亦应即知一乘是究竟。云何复有索也。又三藏教内明罗汉。云何已得知三界外事也。若小乘已明三界外事。与大乘复有何异耶。今所明者索车之譬但就今辨。非昔教存也。但索车譬凡有二门。一者无索假设索譬。二约疑情明有索也。言无索而假设索譬者凡有二义。一者欲显三乘是方便。二欲显一乘是真实。显三乘是方便明道理无三。显一乘是真实亦道理有一。盖是一经大宗故假设索车譬也。欲显三乘是方便者。前明长者辨无有三乘虚指门外无三说三。此就父明三乘是方便也。门外若实有三车。子出门外便见有三则不索三也。以其索三故知门外无有三车。验父前言理实无三方便说三。此寄子索三以显三是方便也

问。何故寄父子并显三乘是方便耶

答。此教所兴正为破执三乘是实。故宜明三乘是方便。即是开方便门。然后始得显真实义。故寄父子明三乘是方便也。所言寄索车譬显一乘是真实者。下明等赐即是有一。将明一有宜辨三无。三无不彰则一有不显。故寄索三以显无三。如其有三则不索三。以其索三故知无三。在三既无一有便显。故方得赐一也。盖是经之正意。不须异释也。所言就疑情明有索者。然迷悟二门俱无有索。昔既执三则见有车证得小果便不索车。今若领悟知有一无三亦不索三。而今言有索者。约彼疑情言有索耳。佛昔说有三。今教明无三。惑者将今无三征觅昔有三故言索耳

问。为三人索三。为二人索三

答。据出门而索三者。但是罗汉辟支二人索三耳。小乘明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补处未断烦恼犹是凡夫。故在门内不得言出门外索车。大乘菩萨出三界外自知未至佛果亦不索车。又三车譬三乘果。罗汉辟支至二果处觅果不得故索果也。无有菩萨至佛果处觅佛果不得。故无菩萨索佛果车也

问。若尔但二人索但应索二。何得索三耶

答。一人二人俱得索三无所疑也

问。若尔言二人索者。何得文云诸子索耶

答。盖是总相称为诸子。非是门外三人名为诸子。故后合譬释云。若见无量亿千众生出三界苦得涅槃乐。此但明二乘人出三界得涅槃乐。不说菩萨。则知不必皆是三子索也

问。颇有菩萨亦有索车不

答。若据门外无菩萨索。若通论门内约疑情者。昔说有三今说无三。菩萨以无征有亦有索也

问。既其索三。云何赐一

答。既以疑情故索。疑是解津。若有解津则大机已动扣佛说一。即是索一故后赐一也。尔时长者各赐诸子此第二明赐车也。索所不与者。无三可赴索也。与所不索者。有一以赐机也。就文为二。初标等赐大车二章门。次释二章门。标二章门者。一标等赐章门。二标大车章门。所与之人非一故云各赐也。等一者。昔三机偏发以大车赐菩萨不赐二乘。故若偏赐。今三病既消大机并发。等与大车。对昔与偏故今明等赐。故下文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即其证也。不令有人独得灭度者。不令菩萨独得大涅槃也。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者。亦令二乘证大涅槃也。大车下第二标大车章门。即是出所赐车也。其车高广下第二释二章门也。前释大车章门。次释等赐章门。释大车章门有三。初释大车。次释白牛。后释傧从。初又二。前释大次释车体。其车高广者释大义也。出二种生死表为高。备万德称为广。又出二死为高即是大涅槃果果义。备万德菩提果义。下还将二果合之。又出二生死则累无不尽。备于众德即德无不圆。累无不尽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非有非无故名中道。中道之法称为一乘也。故云广高。此对二众但出分段之近故名为下不具万德目之为狭也。若就因车释者。略举愿行。愿则上求佛道为高。下度众生为广。行趣无上菩提为高。遍学诸道为广也。众宝庄校者第二释车体。前总释次别释。虽标高广恐非众宝所成。是故次明众宝庄校。即是万德为果车体。若据因车。万行相资成其运用也。周匝栏楯下第二次别释车。前总标后别释。为解义故。就别释车又开为二。前释车外庄严。次释车内庄严。释车外庄严叹大乘化他德。释车内庄严明于内德。果德无穷不出斯二。叹外德中略举五门。一叹总持。二叹四辨。三叹四等。四叹四弘。五叹四摄。初一是能持。后四为所持。栏楯以譬总持。持内物不失为栏。遮外物不侵如楯。总持亦然。持众德令不失。遮众恶令不生。普持众德遍遮众过义言周匝。此既是众德之本。又是小乘所无故在初说之。同上叹于菩萨也。四面悬铃者次叹四辨。总持为众德之本。是故在初。四辨为化物之要故次说之。车之有铃动而声发。大乘化运四辨畅音。又释但取乐说辨。如铃之声用化四生故言四面。故前叹菩萨德中初明得陀罗尼次明得乐说辨才。今之二句还同上也。张设轩盖者次叹四等。四辨外被要由四等内充。故次叹也。轩之为用必高出而下覆。慈悲亦然。高出二乘下覆六道。虽曰覆车实覆车中之人也。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明向慈悲为众德所成故体是真实。不同外道二乘假想慈悲也。宝绳绞络者次叹四弘。轩不施络则飘。鼓飞扬。是以安绳而遐持令不动。由此四弘御于四等尽未来际不舍四生。又复防持令无爱见之过也。垂诸华璎者次叹四摄。虽有四弘誓愿复须四摄之行。华璎垂下悦于来众。四摄府顺仰归若林也。重敷綩綖者第二明车内庄严。譬内德也。綩綖柔软为车之缛。可以适体譬禅定柔软可以安身。以定有八重故言重敷。又百千三昧故云重也。綩綖者外国精绢也名槃缩绣。富贵者重而敷之。以譬三昧非一。安置丹枕。有人言。车之前后两横木名为车枕。依此两枕竖四楗施厢壁也。信为万善之基。戒为众德之本。大乘德行犹藉二法犹车两枕也。今谓此非车枕。何以知之。既敷缛竟后方安枕。此乃是欲卧之枕非车枕也。又下偈明茵缛之上敷以白叠。则以叠代枕故知是承首之枕也

问。何故车内安枕

答。此既明内德。则有息化之义如卧之像。故涅槃云。入大涅槃深禅定窟。众不见故名入涅槃。今于缛上更安枕。譬于禅定内入般涅槃也。又佛有时间乃至八万劫入深三昧。亦是息化故是欲卧之像

问。何故名为丹枕耶

答。丹是赤色中之盛。由深定故多所发生。其功显灼如丹色也。又释古人合神丹为枕。令得长灵之寿。譬入涅槃则常乐我净也。驾以白牛者第二释御车之牛。竺道生法师用净名经意释此文云。六通无垢名为白牛。故云象马五通驰。今明万德与平等大慧其义不同。万德但有运而无导。故但车非牛。平等大慧亦运亦导。故具车牛两义。五度对波若其义亦然。大白牛车者谓平等大慧也。肤色充洁者。种智圆满为肤充。清净无染为色洁。形体姝好者。无有相貌为形体。寂灭微妙为姝好。有大筋力者。上明慧体今明慧用也。照用之深能断大惑普载之重适道之远而无疲极。具此四义为大筋力。行步平正者。游乎中道行无偏邪也。其疾如风者。不疾而速感无不应也。又一念遍知一切法亦是其疾如风用大乘之化入于五道为驾。与之如游也。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者第三明傧从也。既以佛果万德为车。则以佛为登车人。从教修行者崇侍如林。故下偈云。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即傧从之义也。若据因车。此文既明无学之位。已得出宅。此始登车。自学人已下皆为傧从。所以者何下第二释等赐章门。就文为二。第一前明有大车之所以。次明等赐。今前释有车之所以将明赐车故前释有车之所以。而作是念下明等赐也。初明不应不等。今此幼童下明应等赐也。初明同是子故应等赐。爱无偏傥下平等爱故宜等赐也。我有如是七宝大车下。前二句明心等。今此章辨财多也。其数无量者。车则不二乘者不一。以乘者不一故言无量也。所以者何下举多况少也。周给一国者。国谓众生也。假使十方众生一时机发并与佛乘而佛乘犹不可匮。匮者竭尽也。故大品云。十方三世佛皆学波若。而波若不可尽。波若则一乘也。何况诸子者。明今会堪闻而悟者。盖不足言故也。是时诸子下第三得车欢喜譬

问。大车既譬果乘。诸子是因。云何得乘果车

答。解从佛得。随分皆会。故云各乘耳。又因必得果。故云得车也。所期是小而遂获大。赐踰意表名非本所望也。舍利弗下第六明不虚譬。所以有此譬来者。从上许赐文生。众伏疑云。始则许三终遂不与。似若虚言。初不许一后遂赐一。复如妄说。今欲融会许赐断彼疑心故有此章来也。就文为三。初反质二奉答三称叹。反质者。谓佛虚妄本出声闻。今令其自称不虚则不虚事实。故释论云。佛反质身子令身子口自称不及菩萨则审大小优劣之异。今亦然也。又身子既已领悟则知三一迹返而旨符。故寄之融会息众疑也。舍利弗言不也者此第二奉詶。不也者不虚妄也

问。何故许而不与与而不许

答。所以许者。称彼根缘得出火宅故须许也。理毕竟无三又非佛本意。云何可与。故终不与也。与而不许者。若遂许其大。不称根情无由出宅。故始不许也。终遂与者。大机既动称佛本心。道理有一。是故与也。就文有二。初明昔无三说三非虚妄。第二就今与一明无虚妄。佛但略反质今不虚妄。而身子广答具明今昔不虚妄。又举昔况今。昔无三说三尚不虚妄。况今有一与一岂虚妄也。二文各有一释一况。初明一释者。长者但令诸子出于火难得全法身慧命。都不与车亦非虚妄。所以然者。既得法身慧命即是可保重义。故非虚也

问。此据何义明不虚耶

答。约得二种实益故不虚。一者实出三界。二者实全身命。故不虚也

问。何故复言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

答。上虽言得二种实益是故不虚。而不得车。应是虚妄。所以释云。若全身命即已得玩好故亦不虚也。何况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者第二况也。上明直令诸子得出火难全其躯命尚已非虚。况方便说有三车令得免难而有虚耶。前据实益故已是不虚。况长者心实岂是虚耶。世尊若是长者下第二明今不虚妄也。亦有二阶。初释次况。初释中为三。一标不虚。二何以故下释不虚。三以是因缘下结不虚。大意明长者言虽许三令得出宅意不与三遂长者本心是实故无虚也。何况长者下第二举况也。前明本意不欲与小。假令都不与最小已非虚妄。何况本意欲与于大今遂与之岂虚妄也。佛告舍利弗下第三称叹也。一善哉叹解昔三不虚。一善哉叹其今一不虚也。如来亦复如是下第二合譬。合上六譬即成六章。今先总序合譬之大意略有四义。一者譬中显者即不合之。二者譬中不具足者合更足之。三者譬中一途次第合譬即复示一途。谓转势说法。四者依譬文而正合之。合此中六譬意者。合第一总譬明佛有极乐无极苦。合第二见火譬叙众生有极苦无极乐。合第三救子不得譬明初成道时即欲拔众生极苦与其极乐但未堪故息化。合第四救子得譬且拔其重苦与其小乐。合第五等赐大车譬拔其轻苦与其大乐。合第六不虚譬明前许小乐后与大乐义不相违。上总譬有六义。今正合化主。兼合余五以化主为本。然后起化故须正合之。一切世间者合上国邑聚落也。世间有二种。今正取众生世间也。之父者合上长者也。于诸怖畏下合上财富无量也。就文为二。一叹所离二叹所得。所离.即是空义。所得谓不空义。以空义无一切累故法身不有。有一切德故法身不无。不有不无谓中道也。又无一切累谓解脱也。有一切德即法身波若也。又无一切累谓果果也。具一切德即果义也又良由无患故能救患。将明救患故前序无患。良由有德故能济无德。将明济于无德故前叹有德也。就离过中前明离果患。即二种生死果也。无明闇蔽下离因患也。则二生死因。但无明为本故偏说之。永尽无余者双结无因果患也。而悉成就下第二叹所得也。就文亦二。初叹自德次叹化他德。初有四双。一者无量知见知一切法为知。知之分明譬如眼见。则知见一双也。力为其内无畏为外。内外一双也。有大神力谓神通轮也。及智慧力谓说法轮也。即现通说法一双也。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者第四明权实二智皆究竟也。大慈大悲下第二叹化他德。就文为二。初叹化他之本。次叹化他之迹。大慈大悲者普欲拔苦遍欲与乐。即广大心也。常无懈惓即常心也。恒求善事者谓第一心也。欲以第一法与众生。又慈悲即拔苦与乐。恒求善事灭恶生善也。而生三界下第二叹化他迹。本中有二本。谓大慈大悲。迹中亦有二迹。初明大悲拔苦迹。教化令得下大慈与乐迹。此中既明应身生三界。则知法身无有生灭。即显生无生二身也。不应谓此经未明常住也

问。云何合上财富无量等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宇宙始祖

    宇宙始祖

    一个重生异界的八路军团长,以仁义之心争霸异界,以铁血霸道的手段为自己在乎的人拼出一个和平世界。为友者皆兄弟.为敌者必斩之,一路争霸,红颜相伴,兄弟相随,一怒可为红颜拼命,一吼可为兄弟流血,且看他如何在异界建立一只仁义之师一个和平的世界,如何与魔抗争,如何一步步达到巅峰,登临绝巅。
  • 蜜桃甜心丘比特

    蜜桃甜心丘比特

    安记猪排店的少女主厨安桃子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的人生会因为一份猪排饭而逆转!贪吃鬼好友丘乐比居然是来人间实习的爱神,不小心用爱神之箭射中了完美贵公子南时雨以及一份出自安桃子之手的香喷喷、热乎乎的猪排饭!追求完美、追求高尚的南时雨由此陷入了对猪排饭——还必须是安桃子亲手特制的猪排饭的疯狂迷恋中!
  • 花都美女的贴身保镖
  • 龙武大帝尊

    龙武大帝尊

    一名来历不明的少年自龙阳村走出,为了追寻自己的来历,他义无反顾的踏上那漫漫武途,尽管一路坎坷,他却屡次从逆境中成长,在绝境中突破!登天路,坎坷行,武道之巅,谁主沉浮?
  • 征战大陆

    征战大陆

    神之庭院的大门一开,被封印的诸神力量冲破束缚进入了十二名探索队中的五人中。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五股神力中破坏神之力为最强大征服欲最强为了权利与财富可以不惜毁灭原大陆上的一切生灵,要封印此力需要其他四股神力共同封印且必须有五常法力阵才能封印成功。但是埃弗林王国的守护神基里奥斯也是拥有神力的人之一,当他自己意识到自已也用有神力的同时不听拥有其他三股神力的三个人分别是诺伊、塔阳、奥兰杰弗的劝告一同封印诸神之力,想利用自己的神力征服整个原大陆。但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神力很不如破坏神吉恩的力量,于是与先与吉恩合作并屠杀自己以及其他王国,最后将吉恩杀死,吉恩死后破坏神之力也被基里奥斯所拥有,同时拥有两股神力的他
  • 归元神魔诀

    归元神魔诀

    都说最难过的关是时空的乱流,然而他却做到了,来到这个异世大陆。意外?九族混血,必死无疑,第一废材?巧合?一次机缘,从此,这世上少了一个废物,多了一个天才。呵呵,让你们看到什么叫“废材”!什么叫做“杂种”!修魔煅体,强者之路,我必为王!佛曰:花开生两面,人生魔佛间。又有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乱世出枭雄。当两个条件都具备,又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风起云涌的世界,看三爷如何龙凌九霄,一念神魔!
  • 符元境

    符元境

    符虚界、符元境,想要成为贤者实力和气运必不可少。符兽狂潮、灭世兽潮,想要保护家人,守卫家园,那就拿起武器直面吞噬一切活物的符兽洪流!且看破落的符文师如何经惫懒的乐天之手再创辉煌!乐天说:等救醒爷爷,我只想踩着飞剑偶尔救救别人,然后在他们崇拜的目光中潇洒地绝尘而去……如此,装装高深而已。
  • 王源,缱绻星空

    王源,缱绻星空

    我们都曾遇到过一个少年,给予过我们温暖与欢笑,又给予我们心碎与冰凉。最美的愿望都是一厢情愿的,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偷偷掉了很多很多的眼泪。你是我最美的愿望,你是我的一厢情愿。
  • 天下第二高手

    天下第二高手

    老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他知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还知道持谦谨者成大器,怀天下者立远功。更知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低调而不高调,宁愿做一个隐圣,一个不闻名于天下的第二高手,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他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名字-杨伟!
  • 盖世灵尊

    盖世灵尊

    千万年前,盘古族出现两大天才人物,觉醒玄功,成为家族有力继承人,两位天才竞争盘古族族长之位,其中一脉落败,被家族判为弃子,逐出家族。千万年以后,盘古族依旧鼎盛至极,而弃子一脉则逐渐没落,李云峰身为弃子一脉的后人,他觉醒无上玄功,成为不被盘古族承认的传人。从此,他走上了重回盘古族的道路。且看李云峰王者归来!(你们的评论、收藏和推荐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希望各位看官动动手指,让我感觉到你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