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4900000023

第23章

答。依智度论云。梵王初请说法。如来云佛法甚深众生钝根违请不说。次梵王陈众生有上中下根重请说法。佛受其重请故说三乘。就文亦三。第一明照众生根性。二正说三乘教。三禀教得益。则生后三车化子得譬也。初文有三。第一明顺同过去诸佛故说三乘。第二受现在十方诸佛劝故说三乘。第三受劝即随顺五浊众生故说三乘。前二上同诸佛。后一下顺众生。即是三因缘故说三乘也。若取詶梵王请则有四缘也。初偈为二。上半思惟古佛。下半明释迦顺同古佛道法一乘化众生不得故于一乘说三。释迦信而好古宜顺同之。作是思惟时下第二十方诸佛劝说三乘也。就文为二。第一称叹。第二奖劝。初文为三。半行明十方诸佛现身。所以现身者。释迦于一说三合理称机。则数感诸佛应现身。次半行安慰赞叹。安慰者。隐其实德以贫所乐法度众生。此是忍苦之事。今随从世法故须安慰。次称叹者。设三乘方便合理称机。斯可叹也。次一行正出叹辞。事如文也。我等亦皆得下第二明诸佛自叙。则是奖劝。就文为三。第一明现在诸佛上同过去佛方便说三。第二偈明现在诸佛下顺根性是故说三。第三半行明说三之意。舍利弗当知下第三明释迦欢喜受劝。就文为二。初一偈明欢喜詶上诸佛称叹。次偈明受劝詶上诸佛奖劝也。南无者归命也救我也。归命者以命归投十方诸佛也。诸佛奖劝说于三乘。则延众生慧命。便是延释迦命。是故释迦以命归投诸佛。诸佛劝说三乘。既是救济众生。即是救济释迦。故称救我也。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下第三顺五浊众生故说三也。我即自思惟者。二章经始末有四思惟。不说一乘有二思惟。如前释之。说于三乘亦二思惟。所以有二思惟者。随顺世法再思方决也。又初思惟同古佛行。次思惟顺今佛。又初思惟上同诸佛。后思惟下顺根性。而言浊恶世者。虽有十方佛劝。若出好世亦不说三。今自省释迦。出于恶世故宜受劝说三也。思惟是事已下第二正说小乘。文有七句。前明欲说三乘时。谓再思已决宜应说三。即趣波罗捺第二明说三乘处。波罗捺此云鹿林。昔在王以林施鹿故云鹿林。毗婆沙云仙人园。昔有仙人在此处住。因以为名。又翻为绕河城。城有水绕。今谓波罗捺是其通处。鹿林是其别处。迦毗罗国正是天竺之中央。诸国皆在四方也。波罗捺在迦毗罗之西相去九百六十里。佛转法轮处在波罗捺之北相去二十里。树名香净

问。何故住此处初说法耶

答。众生待时待处以得悟故圣人化之耳。处无定也。今明有二因缘故住彼处。一者毗婆沙云有五处定。谓生处.出家处.成道处.说法处.灭度处。三世诸佛常于此处说法故云处定

问。何以知处定

答。佛未出世有转轮王。将兵众欲从此道过。而兵众即住不行。空中云此是古佛说法处王须避之。故知处定。二者五人退不还国。畏净饭王诛之。进不给侍太子。谓佛无道。故顿止鹿林。毗婆沙云三人计苦行得道。二人计受乐得道。二人见佛苦行。便谓佛无道故往鹿园。三人二年供养佛。后见佛食乳麋。复谓佛受乐故无道。亦舍佛往鹿园。佛受请竟则自念云。甘露门开谁应先闻。自念阿罗罗郁头蓝弗聪明利根应前得道。诸天报云。一仙命终已七日。一仙昨夜命终。佛复念云谁应得闻。则知前五人应次受道。故往彼化之也。诸法寂灭相下第三句将辨三乘之权故。前明方便之本。方便之本即是佛所得法。故非观非缘不三不一。名不可以言宣也。以方便力故下第四句明从实起权。非三非一权说三也。为五比丘说者第五句明所为人也。言五人者。一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男拘利。言比丘者。说法竟方有比丘。五人据其初比丘语其后

问。何故前为五人说法耶

答。经出不同。一云迦叶佛时有同学九人。四人利根前得道。五人钝根自誓释迦出世要先得道。又经云释迦过去于饥馑世作大鱼身自誓云。前食我肉者当先度之。五人前来食之故前度也。又经云过去世有六人。五人取稻华供养佛。一人云待之稻熟供养。故五人前悟须跋后悟也。是名转法轮下第六句结说教名字。若据自他而言。佛初成道自转法轮谓初自转也。今为他说法则他转之初也。便有涅槃音下第七句结教旨归也。虽转四谛宗归一灭。故大乘有四谛与一谛。小乘亦明四谛一谛。说三乘法要具上来七章也。及以阿罗汉下第三明禀教得益。就文为二。初明得益。次释疑。前明转四谛法轮。今辨三宝现世。阿罗汉者佛宝也。律云佛为五人说法。五人唤佛为罗汉也

问。陈如初得道。余四人住在何位

答。婆沙云。四人住燸等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

问。八万天得道是何天耶

答。正法念经云是炎摩天子

问。智度论云八万天子得无生法忍。余经云得法眼净。此事云何

答。小乘法眼净即是小乘无生法忍也。从始坐道场至此文。皆是引转法轮经事来也。从久远劫来下第二释疑密开寿量。明释迦久解于一说三非受诸佛劝始能说涅槃。又明从久远以来有此方便利物非今新制。汝勿疑之。欲以劝信故作是说。从上来明方便事竟。故豫制物疑也。舍利弗当知下第四明说一乘教。就文为三。初见大乘机发。二正为说一乘。三闻一乘得悟解。前说三乘亦唯此三意。此三即生下等赐大车譬。第一机发生后索车譬。第二为说一乘生后等赐大车譬。第三闻教悟解生后得车欢喜譬。初章又有四。第一两偈明见大机发。第二一偈念欲兴教。第三一偈举无机之失显有机之得。第四一句见有机发故欢喜也。我见佛子等者。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也。机发者非一故云千万亿也。咸以恭敬心者。据事而论。既到佛所听法。必尊人而重法也。就根缘而言。必有舍小崇大之理故云恭敬心。皆来至佛所者。即事而言。灵山之会也。理中机发扣圣名来也。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者。序过去曾禀方便之教也。昔不知是方便。今教起始名之为方便。所以辨昔方便者。良以昔闻三乘柔伏其心为入大乘之方便也。我则作是念。第二既照大乘机发念欲兴教也。舍利弗当知下第三明无机之失也。凡有四失。一者以不知因三悟一故名钝根。如守指忘月。二者乐二乘法称为小智。则但得人无我故也。三封执小教名为着相。四保小究竟不信一乘名为憍慢。如此之人已离法席。汝等住者内有实德不同彼人。今我喜无畏下第四见有机故欢喜无畏。说一乘法畅于佛心故名为喜。如涅槃经云心喜说真谛。故知众生必能信受无谤法之畏。于诸菩萨中下第二正明说一乘也。指三乘人名为菩萨。正直舍方便者废权教。显露废权名为正直。昔在鹿园之会正立于权。未得明舍。亦是意舍言不舍。至付财之时但是密舍。未得称于正直。又昔执三是实为邪。今遂舍之为正。三乘望佛道迂回称曲。今废三乘则直至佛道故云直也。但说无上道者明立实也。昔废实立权。今废权立实也。菩萨闻是法下第三闻一乘悟解也。菩萨称疑除罗汉云作佛者。互现文。又昔不明罗汉作佛。故今明罗汉作佛。昔已说菩萨作佛。故今不明作佛。但菩萨昔谓有三。今闻无三所以生疑。今知昔说三是方便今说一是真实故二说不相违。故疑除。又菩萨昔有旧疑。未知为进成佛道为退作二乘。今知有一无二。故但进不退故旧疑除也。如三世诸佛下第三大段次明赞叹法。初段颂一乘真实门。次颂三乘方便门。于三乘方便门内广序释迦一期出世始终之事既已显然。显实开权皆法华经内之说。叹法令物信受故须称叹。凡有六叹。初一行作合诸佛仪式。叹诸佛皆先三后一释迦亦尔。又诸佛皆有根本枝末收末归本。释迦亦尔。故名如诸佛仪式也。次半行叹佛难值。俗圣易逢故云千年一圣。诸佛难值故劫数遥永。所以然者。众生福少罪多故不见佛。设有余功德多无见佛善根。故佛于其人为难值也。下半明佛则易值叹法华难说。所以然者。有人值佛四十余年而不闻说一乘。则知一乘难闻佛易值。所以然者。众生多有凡夫二乘善根。少修中道正观种子。故不感佛说一乘也。次半行明汝等无量劫来闻之则难。如从大通智胜佛所至今方能得闻。次半行明闻之则易专心听受生信为难譬如优昙华下明听之则易闻解欢喜此则为难。闻解欢喜者。以闻法悟解内心欢喜外发言称叹。三世诸佛同行此道今欢喜称叹。称合圣心。即是法供养三世佛。如此之人过优昙华也。轮王出世有优昙华。而闻法华作法轮王故云过也。长行举此华叹法。今举此华叹人也。汝等勿有疑下第四大段明劝信也。称叹既竟故劝除疑信受也。汝等舍利弗下大段第二示上根人弘经方法。上一周说竟。今劝传示未闻。又身子得悟则成菩萨。故应弘道利人。又上明说法则是燃灯。今明弘经令传灯也。又法说一周亦得别开三段。初简众谓缘起。次明正说。今是流通。就文为二。初四行通示弘经方法。次三行示得失。就初又二。前一行叹所弘之经。次三行正明弘经方法。昔不说故称之为秘。所言秘者盖是称叹之辞。如世秘方千金不传。今亦尔也。所言要者宗归一也。又正明作佛也。次三行弘经方法为三。初二行诫令非器莫传。次一行劝令是器宜授。初二偈中前偈诫令勿为起爱人说。次偈诫令勿为起见人说也。初是凡夫见小乐而忘大乐人。次是保执小乘人。必逆拒大法。有惭愧清净者。第二劝是器应授。亦有二人。惭愧是始行人。起于爱见及凡夫二乘心即改悔惭愧也。清净者久行人也。久习大乘无所得正观。无复爱见及凡夫二乘之垢。故云清净。如上云有佛子心净是矣。舍利弗当知下第二示得失。初一行半举不习学之失。次一行半叹身子习学之得。诸佛法如是者。要先权后实。此示所学之摸轨。次半行明不学此经则不知之。诸佛世之师者。身子初闻略说谓佛是魔。闻后广说方知是世大师。此半行明识人之邪正。次一句叹领法之权实。下句无疑总结决了人法也。次半行明二疑既除欣成一极

永仁甲午仲吕初三为造板毕功先妣得果也爰沙弥道尊水叔孝未终十三忌景将满风树悲几许千万愁绪在谁乌呼担劫石不磷之恩遇浮木未朽之幸仍刊义疏第四盛流行无穷乃至有顶阿鼻济度无边而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们何曾在一起

    我们何曾在一起

    七岁那年,夏绾灵和家人在a城的旅途中失散,被好心的奶奶救下,八年来,没有丁点亲人的消息。十四岁那年,TFBOYS正式走进夏绾灵的视线。十五岁那年,膝下无儿无女的奶奶离去。十五岁那年,夏绾灵离开这个,让她15年中痛苦了两次的城市。十五岁那年,他们相遇,相识,相知。十五岁那年,互相扶持,安慰,伤害。十五岁那年,各自困惑,迷茫,勇敢。直到很多年后经历过种种的是是非非,夏绾灵才想起问那一句话:王俊凯,我们可曾在一起【此文纯属个人yy,切勿上升真人!切勿上升真人!切勿上升真人!重要的是要说三遍!!】
  • 时代血皇

    时代血皇

    简介:一个平凡无奇的男孩,在一次时空意外之后,不但成为地球上的唯一强权,更进而整合七个不同时空的力量,进入魔界之中取得魔界兵权。而后,男孩率各界联军问鼎天界,以所谓的“邪恶”来对抗“正义”,目的是要取回真正的自由。伴随在主角身边的四个女孩,也由富家千金的身分逐渐成为霸土领袖,不但一统自我时空中的五大种族,更结合其他空间中的出色力量,逐步迈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最后更拥有无上的成就。
  • 无叶教

    无叶教

    江湖恩怨,江湖了?当真正的爱了,才知道就算是身败名裂,就算是被你嫌弃,就算是被你误会,这生中第一个想的,念的,想保护的还是你。就算被全天下的人唾弃,还是这样爱你爱的这么义无反顾,也许是傻,也许是痴,这一切的一切,只是起因只为了一个赌,一个我想保护你的赌注。不是我没有骨气,只是每次面对你的时候,所有的解释我都说不出口。我也怕所有的事情明了之后,就此断了我与你的联系。就算是这样不堪的关系也好,我还能找借口看着你,看着你一步步称霸武林,一步步成为天下第一。
  • 鹿晗:救赎

    鹿晗:救赎

    这个世界,是用谎言编织而成的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鞭子不停鞭打着你的内心你一味的想逃离黑暗中,一双手伸向了自己谁又会成为你的救赎?
  • 前世缘:今生遇

    前世缘:今生遇

    只因前世有段缘,今生才会相遇。前世他用一生换取了她一生荣华,今生她将用一切只为报答他前生。前世与你相爱,只为今生再与你相遇一场。前世有缘,今生相见。只为陪你身边换来一生韶华。前世”你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妃子,你永不能走进我心。“今世”如若下辈子我在与你相遇,我们就在一起。“
  • 大明推官

    大明推官

    本小说主讲大明推官,人称“武三袁”之一的袁可立,其即为大明“四朝元老”之臣,亦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军事战略家!本文分为以下章节《卑斗巡抚》、《血衣锦卫》、《智洗倭罪》、《琉球问案》、《湖州案》、《抗旨斩弄臣》、《授命立危疆》等,其中包含菜场悬尸、血衣锦卫、五行遁术、琉球女魂、边疆鬼煞等原创情节。案情层层递推,步步惊险,且看一代推官如何斗智斗勇,杀贪官收鬼煞!本作品为一部侦探力作,除了烧脑的细节,更有惊险异常的情节,还有您意想不到的悬疑片段!
  • 仙侠金手指

    仙侠金手指

    王川穿越到西游,历尽千辛最终以力证道成为巫族圣人。本以为风光的日子开始了,结果因争夺一件异宝被迫再次穿越!他带着这个能创造“金手指”的无上至宝,来到了一个类似西游的仙侠世界!“想成为主角吗?想体验位面之子的逆天气运吗?只要你符合我的要求,接受我的条件,我就送你一个金手指!”王川发现,在这个新世界,他就是至高神!新书《仙道通缉令》求支持,直接点开作者头像,有直通车
  • 思伊人:相爱相杀

    思伊人:相爱相杀

    岁月在欢歌笑语,生离死别中悄然流失,代梦醒之时,才发现将军已白头,当年红颜早已不在,纵然是千古一帝,封侯将相,要么家财万贯,行走江湖,到底意难平。
  • 唯识论

    唯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方向

    方向

    本书收录了张殿权近年来发表的各种小说,包括生活、情感、感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