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9500000009

第9章

理教義第二十六

義曰:理教者,明教之為教,示言則無言,忘荃者入其虛源,得環者歸其妙旨,此其致也。道經云:行不言之教也。

釋曰:理是旨趣為義,教是化導為義。又理是四忘,教是言辯。今明非離言教有四忘,即悟言教無言教為四忘耳。若了言教無言教,亦識四忘非四忘也。今示理教,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究竟。開方便門,令得悟入。其方便理教者,如戒詮戒理,施詮施理。究竟理教者,即總六度,諸教七部等經,以教為法,秪悟戒非戒,文非文,文字性空為究竟,經捨於言教,得無言之理。今明秪了言教,即無言教,名為得理非離言外,別有無言之理。《昇玄經》云:仙道無不無有,不有,此即其義。又理教機緣,漸頓義者,隨機作教,略有五種:一者漸頓。自淺之深為漸,一時具說為頓。如初示太清,次至太平,此為漸教也。如尹生即說道德,此頓教也。鈍機須漸,利根須頓。二詳略者,說廣文繁為詳,麤舉要徑為略。略如八字之音,詳如七部之說。三淺深者,談極理為深,說近事為淺。淺如丹符小術,深如空玄妙理。四權實者,因修舊理為實,反常合道為權。亦由緣有難易,易者示之以實,難者化之以權。五廢興者,除彼邪法為廢,隆此正教為興。興如三天隆於盛漢,廢如六天息於諸夏。

境智義第二十七

義曰:境智者,緣教之深名,心理之殊號,境稱唯二義在兩忘,智照有三言歸四絕,此其致也。智慧者,標源攝流,知歸不惑也。

釋曰:境以境界為義,智以决了為義。照有為智,識空為慧。又境智體義者,境是頑法,智是四絕,知若四忘,則會真境。今明智是境智,不可定知境為智境,當是頑法者。若謂智定智,謂境定境,非真境頑,在智亦頑。若知不智而智,不境而境,非真智在境,亦知道以無知之知,無所不知,斯則了於一切。然則不境之境,境義在外,不智之智,智則在內。內則一切智心,外則一切境法。內外不二,境智無殊,不殊而殊,不二而二耳。智慧凡有三章,謂本智、觀智、生智也。本智寂然不動,空有雙觀,權實並照,本智之中而有二用,照空為觀智,照有為生智。宋法師云:道智、實智、權智,是為三智。道智者,即起本無,謂始自生成,次能化道。實智者,即觀身守一之智,謂道即無形,應便有體,則以觀身為教,令存於神。權智者,謂方便之力,徧於萬境,廣開法教,隨病受藥。亦云義者,宜也,曲成物宜。又三智義用者,一成我大哀者,觀於眾生,本皆非無非有,眾生倒惑,起有無見,乖本逐末,淪於苦海,所可哀。二所以化物者,眾本若不是非無非有,聖則不化,以其本非有無,所以得化。三說道正性者,以眾生本性非是有無,畢竟清淨,是真道性。罷除偏執者,以凡滯有,聖人一性,說無以治有病,若玄悟者,即知有不有,無亦非無。又三分身者,不二而二,故一身無量身,二而不二,故無量身一身也。如是既知二不二,亦導自然,宜治此也。四治常計者,物謂皆有本性,必應成道,執計我人,以為常實。

自然義第二十八

義曰:自然者,本無自性,既無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無,復有何法?此則無自無他,無物無我,豈得定執以為常計?絕待自然,宜治此也。

釋曰:示因緣者,強名自然,假設為教。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無所不然;不自之自,無所不自。無所不自,故他亦成自;無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然。然則他之稱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稱他,亦是不他之他。不他之他,無所不他,故自亦成他;不然之然,亦無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則自之與他,俱有然義。今但明自然者,以他語涉物義,成有待,自名當已,宜以語絕也。故《本際經》云:是世間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設,悉是因緣,開方便道,為化眾生,強立名字耳。

道性義第二十九

義曰:道性者,理存真極,義實圓通,雖復冥寂一源,而亦備周萬物,煩惑所覆,暫滯凡因,障累若消,還登聖果,此其致也。《太玄經》云:言道性者,即真實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眾生,皆與自然同也。

釋曰:道以圓通為義,謂智照圓通;性以不改為名,謂必成圓果。裴君道授竟,而謂之妙成,而謂之道用,而謂之性。今言見者,取其觀境之義;成者,證果顯時;用者,在因隱日,以物資真性,其用乃成。故在因時,目之為用,亦曰真性。道名在果,即指圓極法身,性語在因,謂有得果之性。此解雖強,亦未通理。若道定在果,性定在因,則性非真道,真道非性,何謂眾生有道性耶?今明若礙心解者,一解一病,正意道性、真性不有不無,何在不在。《西昇經》云:為正無處,此何所在。又云:正自居之,復何不在?故無在而無所不在。在因即因,在果即果。在因即為因性,在果即為果性。且尋道性正理二非有非無,何名何性。既以不性為性,不名為名,亦不通言通,不別言別也。論其別致,義類無邊,收來而言,略開五種:一正中者,中是不偏之名,正是不邪之目,正道真性,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無名正中道。二因緣性者,因是能生者,是由藉故,設境教為悟解之因緣,由此因緣生智成道。三觀照性者,因也,通名即有無二觀,照派有無二境,因有入無,明照真境,發生妙觀。四智慧性者,即是極果,冥寂玄通,大智慧源。五無為性者,即是智慧,斷除因果二累,神無之無為也,又道也。又道性體義者,顯時說為道果,隱時名為道性。道性以清虛自然為體。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諸法正性,不有不無,不因不果,不色不心,無得無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昇玄經》云:臣知道反俗,何以故?法性空故。經云:貸氣、禀氣者,此明眾生之本,本來清浄,顛倒妄起,因知有識神,一念神起,即滯染故欲。凡業既弱,不能自生,須假應炁,貸生接引。既生之後,方假研修,智慧若圓,即成至道。譬猶竹笋未起之日,事在虛無,一念笋生,即帶皮出生,力既弱不能自生,須假天雨,助令成笋。及其作竹,漸漸除皮,皮盡竹成,無皮如本,竹成之日,不更生皮。亦論智圓之時,不更起倒也。《西昇經》云:道非獨在我,萬物皆有之。是據有知,不論異識也。今未安此釋。若有知有性,無知無性,則應道在有知,不在無知。若有知與無知,大道無不在,亦應有知與無知,理實皆有性。若有知無知皆有性,亦應有識無識皆成道。若有識與無識,遂有成道不成道,亦應有知與無知而得有性有無性也。今意者,道性不色不心,而色而心。而心故研習可成,而色故瓦礫皆在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玉佩生物工程

    玉佩生物工程

    一个年轻人,得到自己家祖传的玉佩,在完成学业和知识的积累后,他如何利用玉佩空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进行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得到自己人生,乃至人类历史上的突破?在并这个过程中,该感恩的时候感恩,该报仇的必须报仇。
  • 藏剑雪中行

    藏剑雪中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吾张凌从临天大陆来,倚天抽宝剑,诛尽世间负心人。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tfboys之四叶草物语

    tfboys之四叶草物语

    这一本小说是写三个女孩遇到自己的偶像,然后在一起,相信我结局是虐的
  • 梦枕人间

    梦枕人间

    朝游北海暮蓬瀛,人间谁笑我多情。红尘借酒寻常过,不问逍遥与飘零。?
  • 阴阳风水人

    阴阳风水人

    倒霉的一个阴阳风水师带你走进一个灵异的世界,一个屌丝没钱没长相的一个人背后会有什么故事呢,凄惨的女鬼,奇怪的事件,让一个倒霉蛋带你们走进斩妖除魔的世界!
  • 单色凌

    单色凌

    关于爱恨情仇的道理,关于人生的感悟,我们说了那么多,也听了那么多,最后又如何?
  • 如果有机会我只想当个普通人

    如果有机会我只想当个普通人

    为什么?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如果有机会,我只想当个普通人……
  • 我叫马屁我乐意

    我叫马屁我乐意

    这是一个90后的校园小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 总裁老公,晚上好

    总裁老公,晚上好

    人尽皆知,沈君斯最近又迷上了个新宠,他的惯病,贪新而厌旧!贝萤夏清楚地记得,这个男人,当初为了得到她,究竟使用了多少不光彩的手段。也有反抗过,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她被沈君斯硬压在钢琴上了,那一刻,百般屈辱,泪水只能默默咬牙吞回,穷人的命,总是太过低贱!命运是什么?命运就是沈君斯手中的玩物,他想上你,便上你,玩腻了,便一脚踹开。只是沈君斯,你未免太小看我了。一份记录他重要秘密的档案,由她亲自偷出,送入敌人之手,终于,他遭到黑市的成功狙杀!原以为,终于可以摆脱魔鬼,不料,午夜梦回时,冰冷的匕首正抵在脖颈间,地狱撒旦在耳边低语。“贝贝,我化成厉鬼回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