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9500000007

第7章

三一義第十六

義曰:三一者,蓋是希夷之奧賾,坤炁之樞機,智用則事並有形,會歸則趣同無物,此其致也。《洞神經囗三寰訣》云:一者,精神氣也。

釋曰:精神炁三,視而為一。精,虛妙智照為功,神者,無方絕累為用,炁者,方所形相之法也。亦曰夷希微,夷平、希遠、微細也。夷即是精,以精智圓照,平等無偏,希即是神,以神用不窮,遠爾無燻,微即是炁,以炁於妙本,義有非麤。孟法師云:言三言一,不四不二者,以言言一,即成三也。又三一體義者,徐法師云:三一是妙極之理,大智之源,圓神不測,布氣生長,貸成靡棄,兼二為義,即一為體。今謂極理之與大智,此卻境智之名;慧源之與貸成,即是本跡之目,故未為定。玄靖法師解云:夫妙一之本,絕乎言相,非質飛空,且應且寂。今觀此釋,則以圓智為體、以圓智非本非跡,能本能跡,不質不空,而質而空也。且三一圓者,非直精圓,神炁亦圓。何者?精之絕累,即是神,精之妙體,即是炁。亦神之智照,即是精神之妙體,即是炁。亦氣之智照,即是精氣之絕累,即是神也。三一既圓,故同以精智為體,三義並圓,而取精者,名未勝也。又三一修守義者,三一所修、宗在靜定。《洞真消魔經》云:智者守一,諦定心源。《老君戒經》云:凡存一守神,要在正化。心正由靜,靜身定心,心定則識靜,識靜則會道也。今之所明,略顯三義:一者方便,二者正觀,三者轉緣。一者鳴鼓,以召眾也。夫為正觀之道,使邪氣不侵,必須集會群神,以自匡輔。《洞真經》云:左為鍾,右為磬,中為鼓。或三十六通,應三十六天;或三十二通,應三十二天;或二十七通,應於九天,三九之數;或二十四通,應三八二十四神;或十二通,應十二神;或九通,應九宮;或七通,應七元;或三通,應三元。隨數所應,以相召也。二者咽津。津者津液,即是泉源。泉源流通,即是安身之本,泉源壅塞,則為亂志之由,故須咽津液溉灌百神,然後恬心以守三一。其數所應,具如鳴鼓。三者拘魂制魄。魂為陽神,其義主生,好人以善。魄為陰神,其義主死,好人以惡。若不為善伏惡,焉能入正除邪?故須制魄拘魂,方可存三守一也。正觀者,正存三一,具如本經。今詳釋轉緣者,從氣觀轉入神觀,轉變神力,示不思議,具二觀義辯。

二觀義十七

義曰:二觀者,定慧之深境,空有之妙門,用以調心,直趣重玄之致,因之蕩慮,終歸雙遣之津,既從此以得真,固由斯而解法,此其致也。

釋曰:二觀者,一者氣觀,二者神觀。既舉神氣二名,具貫身心兩義。身有色象,宜受氣名,以明定;心無難測,宜受神名,以明空慧。故《本際經》 云:炁觀神觀,即是定慧。氣者,氣象為義,謂所存三一妙炁,髣象來應人身。神者,無方不測為義,明空有兩慧,並自難思,萬行無方,理成不測。通言觀者,以思察為義,思存妙一,察見無相,是名為觀。經云:平正觀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不動不住,入一妙門,謂為平等,亦是無等為等,等無所等,德等無等等也。又氣觀體義者,正以觀身靖定為體。定有二義:一者觀前方便,二者正入。觀有為炁觀,觀無為神觀。又云:神觀是界外所修,氣觀是界內所習。今明神氣兩觀。是定慧分門,即寄身心,以明空有。氣觀是定,亦通空有,以妙有為宗。神觀是慧,亦通有無,以真空為主。若作空有兩慧,分門定法,秪是慧家之一事,資空義強,故別為一觀。何者?一切萬行,並入有慧,但是觀空,即入空慧也。又須知若於定慧理,明了身心不二觀。有五種三觀:第一三觀者,一假法觀,二實法觀,三偏空觀。此明小乘之人,未能玄悟,若不遣,析不了空,今舉實遣空,舉空遣實,舉空遣空,使其於此二境,發生空解,故須此三也。假法觀者,假以權假為義,法以法體為義。今正明觀大體,眾生空我,則難空物,則易如五廕成我,未知何廕是我。故莊子云: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既無與親,理成無我,了假法空,便為假法觀也。實法觀者,實是體實為義,既知假法是空,復須觀察實體。何者?此之實體,從誰而生?必是從他生,若更為他生,即是無窮過,若非是無窮,即是從空生。若謂從空生,還須推此空,空尚不自,豈得言能生?即了實法亦無,便為實法觀。偏空觀者,偏是不正之名,空是虛通之目,謂眾生著有病多,故偏說空以遣此病。《昇玄經》云:捐有者必先之於無,體無者以無無為大。小乘守教,不能遠達本心,遂乃運懷,偏沈空境,是知小乘偏空,未極正觀。觀此空者,以空亦空。所以然者,本是空於假實,故說為空假實。尚無空,何所立?故空亦空也。《本際經》云:是空亦空,空空亦空也。第二三觀者,一者有觀,二者無觀,三者中道觀。有觀者,有以質礙為義。即觀此語,有若定礙,應得礙無,既不礙無,何定是礙?是故有法非礙不礙,以礙為不礙,不礙為礙。既知不礙為礙,即知不有為有,於觀者得成觀門。有便不礙,有既不礙,觀豈不通?故此有境,亦可以不礙為義。此之有境,深不思議,即可具通三義者何?體非實故,所以即空;非不假名,所以即有。即有故非空,即空故非有,非空是中道義。境既若此,觀亦如之,仍本為名,故言有觀也。無觀者,無以不礙為義。即觀此語,無若不礙,斷橋之無,此應不得,既其是礙,何定不礙?是知無法亦非礙不礙,以不礙為礙,礙為不礙。既知礙為不礙,即知不無而無,此於觀者還得成門。觀既成門,即具三義。何者?無既不無,義即如有;亦非不無,義即如無。如無故,所以非有,如有故,所以非無。如無非有,如有非無,是中道義也。中道觀者,正以體此有無,即以非有非無為中道觀。觀境既爾,觀體亦然。遠取意者非本,非於有無,有無既非,非亦非非。三觀後意,例得如此。若作中偏為語,則有無為偏,非有非無為中,一往將無治有有。

三乘義第十八原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的神秘NPC妻

    我的神秘NPC妻

    在二十三世纪初,地球人类经历了一场被地球报复的灾难,所以他们之后被迫离开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可以让人类存活的希望星球。只不过地球的报复来的太快,当时所有的人类都没来得及反应,所以在离开了地球之后,他们带走的东西并不多,其中的吃的东西就带的少。而且到了最后,他们只知道主食大米可以吃之外,其他的什么可以吃就都没有了。于是就有了一款名叫‘食战’的全息网游出现,一场好玩又名吃货的天堂游戏正式开始......
  • 尼姑皇后要逆天

    尼姑皇后要逆天

    我靠,上个厕所都能穿越。看来穿越的能力不是盖的,不过穿就穿,你别整我啊!干嘛让我穿成了尼姑啊?什么?尼姑庵又要解散了,要让我去当鸡婆,不行,不行……T^T好吧,听你的,可是你能告诉我王爷和皇上都来了,是怎么回事么?整死人,不偿命啊!啊哈,捡只狐仙回去当宠物:主人,我叫狐小仙啦又捡到一个师傅!我是新一代捡漏王
  • 魂师扶摇传

    魂师扶摇传

    扶摇是天耀大帝与扶宜魂师的女儿,生有五彩光华,却被人当成一个野种百般揉虐,她不相信命运,不相信自己就该悲伤痛苦,心一横,决定踏上魂师路寻找答案......在路上她遇到许多人,太子,她同母异父的弟弟晨,力大无穷的盗匪李吉青,温柔寡言的王爷
  • 坐在草地上看月亮

    坐在草地上看月亮

    引子:暖风轻轻的吹拂她的脸颊。绿色的草丛中坐着一位姑娘,她在静静的赏月。看着月亮,她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小娟,你在干什么啊!”从远处又走来一个漂亮姑娘。“小花,你怎么来啦?我在赏月。”小娟说。“其实你不必担心,你的父母可能是迫不得已才把你扔在这儿的。”“我知道,但是我好想知道我亲父母是谁,现在他们又在哪里!”说完小娟儿转头就走,眼泪也从眼睛里流到脸颊上。她从小到大是养父母一直照顾她。有一天,养父母告诉她了真相,却不知道她的亲生父母是谁。从此,她开始走向寻找亲父母之路……
  • 我的手机女友

    我的手机女友

    “苍天啊,你要是有眼睛,就让我变成我男朋友手中的手机吧!”童筱月在生日这天跟视手机如器官的男友决裂,没想到一道闪电兜头赐下,她摇身一变变成了手机。
  • 西游记之师徒四人

    西游记之师徒四人

    “我们不取经了,我们娶媳妇去吧!”“好!好!好!”三道声音同时响起。“师傅...你也....”“咳咳,为师...”“我们出发吧!”
  • 纯妹撞坏校草心

    纯妹撞坏校草心

    原本相隔半个地球的人,却早已有了纠缠。她的眼神独特,夏子衿,本是衣食无忧的小公主,却身无分文。他帅气冷俊,沐宸青,不对任何女生动心,是性向问题还是心有所属?“为什么14年来你都不来找我?”“14年前,你是谁,我是谁?对不起,我只有14年的记忆。”她是夏子衿还是金金?当纯洁开朗的她遇见冷俊的他,她是能融化他心中的冰雪,还是矛盾再度升级?一切,都因为14年后她的出现将得到最终的答案……
  •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中国是一个孕育浓烈神秘色彩,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的国家,千百年来,那些曾显赫一时,呼风唤雨的名人在华夏大地上演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不解之谜。本书力求再现历史原貌,揭秘名人疑案背后的真相,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五千年来中国名人的真实与传奇的故事,在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同时,增长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激发进一步探索历史名人谜团的兴趣。
  • 爱越山海,荼蘼花开

    爱越山海,荼蘼花开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心若自然,万物必生,命运的安排,成为我们渡劫的修炼。心怀善念,坚持信仰,所有的等待,只为了那一刻的尘埃落定。
  • 丧尸史记

    丧尸史记

    书坑灰未冷,嬴政求长生;徐福东渡海,访仙心至诚。惜哉阿房女,了然无踪影;长城今犹在,何处觅情人。杨牧之为了寻找失踪的父亲,被迫卷入一场惊世浩劫之中。行动敏捷、力大无穷的变异生物;口蜜腹剑、凶残狡诈的幸存者;还有那尘封了上千年的战俑!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在他一步步接近了那谜之终点时,人类也迎来了灭顶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