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4400000001

第1章

放光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意解无垢,众智自在已了众事,譬如大龙所作已办,离于重担逮得所愿,三处已尽正解已解。复有五百比丘尼,诸优婆塞、优婆夷,诸菩萨摩诃萨——已得陀邻尼空行三昧无相无愿藏,已得等忍,得无挂碍陀邻尼门,悉是五通,所言柔软无复懈怠,已舍利养无所希望,逮深法忍得精进力,已过魔行度于死地,所教次第于阿僧祇劫顺本所行,所作不忘颜色和悦,常先谦敬所语不粗,于大众中所念具足,于无数劫堪任教化,所说如幻、如梦、如响、如光、如影、如化、如水中泡、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水中月,常以此法用悟一切,悉知众生意所趣向,能以微妙慧随其本行而度脱之,意无挂碍具足持忍,所入审谛愿摄无数无量佛国,无量诸佛所行三昧皆现在前,能请诸佛为一切说法,种种诸见离于所著,已游戏于百千三昧而自娱乐——诸菩萨者德皆如是,其名曰:护诸系菩萨、宝来菩萨、导师菩萨、龙施菩萨、所受则能说菩萨、雨天菩萨、天王菩萨、贤护菩萨、妙意菩萨、有持意菩萨、增益意菩萨、现无痴菩萨、善发菩萨、过步菩萨、常应菩萨、不置远菩萨、怀日藏菩萨、意不缺减菩萨、现音声菩萨、哀雅威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慈氏菩萨,及余亿那术百千菩萨俱,尽是补处应尊位者。复有异菩萨无央数亿百千,及诸尊者子皆悉来会。

尔时,世尊自敷高座结跏趺坐,正受定意三昧——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作是三昧已,持天眼观视世界。

尔时,世尊放足下千辐相轮光明,从鹿腨肠上至肉髻,身中肢节处处各放六十亿百千光明,悉照三千大千国土无不遍者,其光明复照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四维、上下。如恒边沙诸佛国土众生之类,其见光明者,毕志坚固悉发无上正真道意。

尔时,世尊复放身毛,一一诸毛孔皆放光明,复照三千大千国土,复照十方无数恒边沙国土。一切众生见光明者,毕志发无上正真道意。世尊复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法,放大光明悉遍三千大千国土,复照十方无数恒边沙国土。一切众生见光明者,亦毕志发无上正真道意。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遍三千大千国土,遍已从其舌根复放无央数亿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化为千叶宝华其色如金,一一华者上皆有坐佛,一一诸佛皆说六度无极。一切众生闻说法者,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其舌光明一一华像,复照十方恒边沙国土。一切众生见其光明闻说法者,亦发无上正真道意。

是时,世尊于师子座三昧,其三昧者名师子游戏,身放神足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反震动,三昧威神令此三千大千国土地,皆柔软跛[跳-兆+我]踊没。诸有地狱、饿鬼、蠕动之类及八难处皆悉解脱,得生天上人中齐第六天,适生天上人中已皆大欢喜,即识宿命来诣佛所,稽首受法。如是十方恒边沙国土诸三恶趣及八难处亦离懟苦,生天上人中齐第六天,适生欢喜亦识宿命,各各自至其国佛所,稽首受法。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伛者得申,拘躄者得手足,狂者得正,乱者得定,病者得愈,饥渴者得饱满,羸者得力,老者得少,裸者得衣。一切众生皆得同志,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等行十善淳修梵事,无有瑕秽澹然快乐,譬如比丘得第三禅。一切众生皆逮于智,调已自守不娆众生。

尔时,世尊坐师子床,于此三千大千国土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譬如山王须弥,众山无能及者。

尔时,世尊如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法,以大普音遍三千大千国土,诸首陀会天及诸梵天、第六天、王释天、四王天,其中诸天及诸众生,悉见师子座闻佛所说,各持天上所有种种名香、种种名华,来诣佛所供养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是三千大千国土,其中众生各持世间所有名香、水陆诸华,来诣佛所供养世尊。是时,诸天香华、众生香华,所可供养散如来上者,于空中合化成大台,于其台中垂诸幢幡,幢幡华盖五色缤纷,华盖光明悉遍照三千大千国土皆作金色,十方恒边沙诸佛国土亦复如是。

是时,阎浮提人意自念言:“今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独为我等说法不在余处。”

诸三千大千国土中诸众生亦各念言:“今日如来在我前坐,独为我等说法不在余国。”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复放光明,照于三千大千国土。其中众生见光明者,尽见东方恒边沙佛及弟子众,悉见是间娑诃国土释迦文佛及诸会众。十方国土各各相见亦复如是。”

东方度如恒边沙国有世界名宝迹,其佛号宝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今现在以般若波罗蜜教化一切。

有菩萨名普明,见释迦文佛光明变化威神感动,便白宝事如来言:“今日何缘,有是佛身光明变化感动如是?”

宝事如来告普明曰:“西方极远有世界名娑诃,其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瑞应。”

普明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欲诣彼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彼国菩萨皆得总持、得诸三昧超越三昧。”

佛告普明:“欲往随意。”

时,宝事佛便以千叶金色莲华与普明言:“持是供养释迦文佛。”重告普明:“汝诣彼国,摄持威仪无失法度。所以者何?彼国菩萨奉持律行是以生彼。”

是时,普明菩萨与无央数百千菩萨、无数比丘、诸善男子、善女人众从东方来,所经诸佛皆以香华供养礼事。来诣忍界,见释迦文佛稽首作礼,普明菩萨白释迦文佛言:“宝事如来致问,殷勤问讯世尊,坐起轻利气力如常不?今奉此华供养世尊。”

佛即受之,释迦文佛便以此华散于东方恒边沙佛国,其华遍至,一一华者皆有坐佛,皆说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闻是教者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彼善男子、善女人随普明菩萨来者,皆礼事释迦文佛足,所赍香华供养世尊。

南方度如恒边沙国有世界名度忧,其佛号无忧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有菩萨名离忧。

西方度如恒边沙国有世界名灭恶,其佛号宝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有菩萨名意行。

北方度如恒边沙有世界名胜,其佛号仁王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有菩萨名施胜。

下方度如恒边沙有世界名贤,其佛号贤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有菩萨名妙华。

上方度如恒边沙有世界名思乐,其佛号思乐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有菩萨名思乐施。

如是六方菩萨各白其佛:“此何变化而现于此?”

其佛各报诸菩萨言:“去是极远有忍世界,佛号释迦文,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是其瑞应。”

彼诸菩萨各白其佛:“欲诣忍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

尔时,诸佛各与宝华,及诸无数百千菩萨、诸比丘僧、善男子、善女人俱来诣此,所经诸国土各以香华供养诸佛。次诣忍界见释迦文佛,供养礼事问讯,皆如东方诸菩萨比。

尔时,一时之顷三千大千国界,其地所有皆成为宝,诸树草木悉为香华,悬诸幢幡、缯彩、华盖,譬如华迹世界普华如来国土——文殊师利、善住意王天子及诸大威神菩萨所处国土。此忍世界所有珍妙亦如彼国。

尔时,众会诸天、魔、梵,诸龙、鬼、神、沙门、婆罗门、世界人民,诸菩萨摩诃萨及新发意者皆悉来集。

佛知众会已定,告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欲逮知一切诸法,当云何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未曾不布施,有财、有施、有受者,为行檀波罗蜜;知罪知福,为行尸波罗蜜;不起恚意,为行羼提波罗蜜;身、口常精进,意不懈怠,为行惟逮波罗蜜;于六情无所味,为行禅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定意不起,当具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品道;当具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具足四禅、四等、四无形三昧,具八解禅,得九次第禅;当复知九相——新死相、筋缠束薪相、青瘀相、脓相、血相、食不消相、骨节分离相、久骨相、烧焦可恶相;已知诸相当念佛志、法志、比丘僧志,在施戒志,在安般守意志,在无常苦空无我人想、无所乐想、无生灭想、无道想、无尽想、无所起想、善想、法想,豫知一切众生之意,是谓为慧,便得觉意三昧、无畏三昧——有想有畏、无想无畏、亦无想亦无畏,所不知根当知已知。当知欲过八患却十二衰,具足佛十力、十八法、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大慈大悲,觉知一切菩萨慧者,当习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具足萨云若,离于生死习绪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如是,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上菩萨位者,欲过声闻、辟支佛地,欲住阿惟越致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住六通知一切人意所趣向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胜罗汉、辟支佛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悉欲得诸陀邻尼三昧门、诸众智门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诸声闻、辟支佛家所作布施、持戒、劝助种种功德,欲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声闻、辟支佛家诸所有戒、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欲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少施、少戒、少忍、少进、少禅,所习行少而得大报功德无量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使亲族身体如佛形像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具足大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诸菩萨种姓逮得鸠摩罗浮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常不欲离诸佛世尊,供养诸佛种种所行欲成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满一切众生之愿,欲求饮食、车乘、象马、履屣、衣裘、香华、服饰、床卧之具,给众所求能令具足,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恒边沙佛国中人悉具足行六波罗蜜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行功德使正至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使十方恒边沙佛国土诸佛世尊所赞叹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一发意超越十方恒边沙诸佛国土悉遍至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发一音都使十方尽闻其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护一切十方诸佛刹使不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大空、最空、空空、有为空、无为空、至竟空、无限空、所有空、自性空、一切诸法空、无所倚空、无所有空,欲知是空事法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觉知一切诸佛、诸法如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一切诸法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一切诸法真际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住。”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知三千大千国土其中尘数及诸树木、生草、枝叶、茎节,悉欲知是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毛破为百分,以一分毛取三千大千国土其中海水数知几渧,悉知其数不娆水性,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其中火起譬如劫尽烧时,欲一时吹灭大火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其中大风起,吹须弥大山令如糠糩,能以一指障其风力令不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以结跏趺坐悉遍满三千大千国土虚空,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三千大千国土诸须弥山,能持一手举著他方无数佛国,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能以一钵之饭,充饱十方恒边沙佛及弟子众悉令满足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又以珍宝、服饰、幢幡、缯盖、香华,供养恒边沙佛及弟子众,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使十方恒边沙国其中众生,悉具于戒、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沙门四道乃至无余泥洹,欲得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若布施当作是念:‘使我得大果报,得生尊者家、梵志大姓家、迦罗越家,生四王天上乃至第六天中。’因是布施得第一禅上至四禅、空无形禅,作是布施得贤圣八品道,得须陀洹上至阿罗汉、辟支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慧方便具足六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云何布施具足六波罗蜜?”

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者,当习无所倚法其所布施及受者,令具足诸波罗蜜,是为具足檀波罗蜜;于善于恶不与罪福,是为尸波罗蜜;无瞋无喜是为羼提波罗蜜;意无懈怠是为惟逮波罗蜜;于无所著不起狐疑是为禅波罗蜜;离于诸法是为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之法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度有为无为之法,当学般若波罗蜜;欲觉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诸法如者,法相所起欲逮觉灭际者,欲过声闻、辟支佛前,欲为一切诸佛给所当者,欲为诸佛世尊内眷属者、图大眷属者,欲得菩萨眷属者,欲报大施者,欲行无相施者,欲不起恶意者,欲不起恚恨意者,欲不起懈怠意者,欲不起乱意者,欲不起恶智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一切立于布施、戒念、作务劝助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立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何等为五眼?肉眼、天眼、智眼、法眼、佛眼。”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天眼见十方诸佛者,天耳听十方诸佛所说法者,欲悉知诸佛意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闻十方诸佛所说不断乃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见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世尊刹土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闻十方诸佛所说十二部经欲讽诵者,及诸声闻所未曾闻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闻十方诸佛所可说法、甫当所说,悉欲识知遍教众生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说诸法,欲尽闻知,闻已遍教一切读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恒边沙诸佛世界,有窈冥之处日月所不照,欲持光明悉遍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十方恒沙诸佛世界,有初不闻佛音、法音、僧音者,能立众生皆使正见闻三宝音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愿欲令十方恒沙世界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狂者得志,裸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恒沙国其中众生,诸在罪地三恶趣者,欲令解脱皆得人身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使恒沙世界,皆令众生具足戒行、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从须陀洹至阿罗汉、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及诸佛威仪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悉知道事、俗事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使行时足离地四寸而轮迹现,诸四天王及阿迦腻吒天与无央数诸天眷属围绕共至佛树,当使诸天以天上氎为座,使我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游行处、所住处、坐处悉为金刚,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使出家之日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即出家日便转法轮,使无央数阿僧祇人远尘离垢诸法眼净,无央数阿僧祇人漏尽意解,无央数阿僧祇人得阿惟越致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是菩萨摩诃萨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愿作佛时,为无央数弟子众一时说法,便于座上得阿罗汉,发菩萨意者得阿惟越致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无央数菩萨为增其寿命无量,其光明随其寿不增减,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欲令国土无淫怒痴之名,众生智慧悉皆得等,常念布施,常念净戒,自调自检不娆众生,般泥洹后欲使法无灭尽之名,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自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其有闻我声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欲得如是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发是念时,四天王皆欢喜意念言:‘我曹亦当复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王法奉诸佛钵。’忉利天王及第六天王,皆欢喜意念言:‘是菩萨成佛时,我曹亦当奉侍给使,减损阿须伦种,增益诸天众。’三千大千国土中诸阿迦腻吒天,各各欢喜亦复念言:‘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成作佛时,我曹亦当劝助请佛使转法轮。’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于六波罗蜜转增益具足,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欢喜意自念言:‘我当为是菩萨作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朋友、知识。’”

尔时,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天各各念言:“当使是菩萨常修梵行,从初发意至成作佛,莫使与色欲共会。犯欲者失梵行,况行道者?是菩萨常修梵行者必成至佛,不从犯欲而得成道。”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要当有父母、妻子、眷属耶?”

佛告舍利弗:“菩萨或有父母,无妻子;或有菩萨从初发意作童男行,至成作佛不娶妻色;或有菩萨以沤和拘舍罗,于五欲中示现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出家。”

“舍利弗,譬如幻师善于幻法,化作五乐色欲,于中自恣共相娱乐。于意云何?是幻师所作,宁有所服食者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幻无所有。”

“如是,舍利弗,菩萨以沤和拘舍罗示现有欲,于色欲中育养一切无所沾污,观欲如火譬如怨家,说欲之恶志常秽之。菩萨虽在欲中示现,常作是念:‘行权菩萨尚作是意,何况新学发意者乎!’”

舍利弗白佛言:“菩萨当云何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不见有菩萨,亦不见字,亦不见般若波罗蜜,悉无所见,亦不见不行者。何以故?菩萨空,字亦空,空无有五阴。何谓五阴?色阴、痛阴、想阴、行阴、识阴。五阴则是空,空则是五阴。何以故?但字耳。以字故名为道,以字故名为菩萨,以字故名为空,以字故名为五阴,其实亦不生亦不灭,亦无著亦无断。菩萨作如是行者,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亦不见著亦不见断。何以故?但以空为法,立名假号为字耳。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诸法之字,以无所见故无所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叫凌小飞

    我叫凌小飞

    突然出现的危机,导致整个世界发生了改变。一个平凡的学生无意间得到一块紫色水晶,是否能够在末世中生存?重生回到十年前,是否能够解决末世的危机?可爱动人的校花、霸气娇艳的警花、倾国倾城的大总裁她们又会何去何从?这一切究竟是天灾,还是人为!传说中的战争神殿,神秘的天启四大骑士战争、瘟疫、饥荒、死亡有何阴谋?恩怨情仇、阴谋阳谋、神秘的身份、突如其来的巨龙、一切尽在我叫凌小飞……
  • 不平凡世界

    不平凡世界

    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学校里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可怕妖物的袭击。侥幸逃过一劫之后,我才得知我的身份是一个宝箱,藏着宝物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普通生活便似乎离我远去。妖物、修道者、修佛者、重生者、异世穿越者、异能力者甚至是无头骑士、吸血鬼等传说中的怪物也在我的生活中纷至沓来。这就是道上的世界,一个与平常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满了危险也充满了幻想的世界,不平凡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中,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重生之国民影后

    重生之国民影后

    她,从小便与他相依为命,当他们一起登上金字塔尖时,他却杀了她。,重活一世她只是十八流小明星,那又怎样,她照样能夺回影位,揭开渣男的面具.站在他的头顶碾压他!而他,大名鼎鼎的大影帝,本以为他们不会有交集,重活一世却意外相见."大影帝,我这段戏有什么问题吗?干嘛死盯着我"大影帝邪魅一笑"我在替我粉丝审查我未来的夫人呢!"
  • 仙武圣道

    仙武圣道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有武道曰武者,炼其筋,融其骨,开放穴窍,迸发潜力,可拳拳万钧,崩碎山河。有仙道曰仙者,采朝霞,食五气,开肉身锁,元神出窍,可摘星拿月,填海移山。仙武同修曰圣者,一念之间天地可换,长生久视!从北荒走出来的废柴少年,单枪匹马闯入了修仙这虎穴龙潭之中,妄图行一行那圣者之道。
  • 谪仙传

    谪仙传

    一个偏僻的草原,一个男孩逆天重生,灭神魔,弑妖仙,觉醒五世记忆,红颜无数,夺造化,走遍天下,却只为那一人。
  • 全职猎人之最强猎团

    全职猎人之最强猎团

    信念与信念的碰撞,信仰与信仰的交锋,千奇百怪的念能力,各种各样的无法理解的信念,如繁星般不断涌现的强者,无边无际的世界,光明与黑暗的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追寻自我?是选择光明还是投身黑暗?猎人,猎寻的究竟是什么?ps:听说简介字多比较好
  • 尘隐茶馆

    尘隐茶馆

    月琉璃被一块紫水晶带到了异世。这里的人竟然会修仙!而自己竟没有一点修仙天赋。在这里,她遇到了谪仙般的师父,逗比般的师兄,师父开着一家神秘的茶馆,且看师徒三人欢乐逗的曰常生活。
  • 天地纵横之邪神

    天地纵横之邪神

    当现代异能碰上古武修真,当神魔遇上华夏传统武术,将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 想她

    想她

    在16岁时,曾经朦胧的喜欢一个女孩,一直到现在。我一直沉默的待在她身边,看着她欣喜,悲伤,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时间静默的流逝,我却发现我开始渐渐的丢失她,一直到她消失在我的视线。曾经,我们相隔一条远古的大河。现在,我离她甚至不足一公里,可仍旧说不出那句“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