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2500000006

第6章 他成为了雪山(1)

8月4日上午,在五里铺军区干休所,我们采访了老红军张星点。张星点现年82岁,9岁参加红军,11岁长征,是现存红军中年龄最小的人。他英俊挺拔,文质彬彬,健谈开朗,老当益壮,仍然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老红军张星点说:

我是四川人,1936年红军来到四川,我就硬跟着红军走,非要当红军。红军见我决心大,赶也赶不走,只好把我暂时安排在炊事班,打打杂,帮帮忙。唉,说起长征路上,许多事情让我终生难忘。想起我们的部队几次遭遇敌人,敌人的子弹从我的耳边擦过,从我的身边飞过,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惊心动魄,闪现眼前。

我心里最难忘的一件事,就发生在长征路上。记得那一次过雪山,海拔很高,又遇上了呼呼狂风,首长看我年纪小,就让我和后面的文书一起走。那天狂风刮得人东倒西歪,脚跟都站不稳。这时,文书顶着狂风吃力地走过来,二话不说就伸手帮我背行李,让我扯着他走。不料刚走出几步,天色大变,接着乌云密布,冰雹劈头盖脸地降落下来。文书背着大行李,立即吃力地转过身来,弯曲着身体把我拦在怀里来保护我,自己却被雨水冰雹淋着砸着,直到雨水渐弱,冰雹渐小,他才松开我说:“我们快走,快去追赶部队,千万别落下。”因为我年龄小,体力差,走得慢,文书有些着急,说:“不行你拿着行李,我来背你走。”我没有让他背,告诉他说:“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落后。”

于是,我们俩就在风雨里趔趔趄趄地往前走。不料,这时,又一阵狂风袭来,突然把我们刮倒在地,我被剧烈的狂风刮进一个远处的雪坑,两人就这么分开了。起初,我隐约听见文书喊了我两声,晕晕乎乎地好像看见他手抓着山地在雨水雪地里往前爬。过了一会儿,就没有人影和动静了。我想从雪坑里挣扎着爬出来,寻找文书,不料却重新陷进了雪坑。好不容易从雪坑里爬出来,可是周围哪里都没有文书的踪影。我急坏了,吓慌了,跌跌撞撞满山跑,满山找,最后来到了悬崖边,扯破嗓子大声呼喊,也没有把我们的文书喊回来,叫回来。他牺牲在雪山里,消失在雪山里,他成为了雪山,无边无际,巍然挺拔,永远,永远的。

我终于追上了队伍,走出了雪山草地,可是我们的文书永远留在了那里,我甚至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还记得,我们的朱总司令,记得徐(向前)总。我记得,我们的红军队伍,官兵一致,所有的首长都非常和气。朱德总司令是不笑不说话,非常爱兵。徐总在长征途中,还把自己的马匹让给我骑,这一切都让我终生难忘。可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位不知姓名的文书,那位为我在雪山上背行李,在风雨冰雹中把我护在怀里的年轻文书,那位成为了雪山的战友。

长征胜利以后,我在部队里学军事,学文化,参加了部队文工团,学唱歌,学跳舞,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还在文化教员的帮助下给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信。之后,就主动自学认识简谱,识别音符,掌握歌曲技能了。

1941年,我17岁,在部队创作了第一首曲子《春燕归》,受到了部队官兵的好评和鼓励。1943年,部队进驻庆阳,我在这里又创作了《学文化》。这一次,歌词和歌曲都是我自己创作的,反映很好,还得到了部队的嘉奖,奖励了我一个笔记本。以后,在陕甘边区,我又写了一些战歌,还写了《新小放牛》和歌剧,它们被搬上舞台演出,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1949年,我参加了解放兰州的战斗,1950年,组织上送我到中央音乐学院深造,两年后,我回到兰州,在军区担任军部文艺干事,后来,还担任了创作组的组长。为了红军,为了胜利,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活着的战士,我要尽心尽力。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今天,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新时期里回顾长征,意义将更加深远,越发厚重。陕北的红军,陕北的兵运雷鸣同志家在小西湖一带。他清瘦挺拔,气质文雅,面相和善,形体容貌很有几分像刘少奇。雷鸣同志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故乡在陕北安定县(即现在的子长县),是延安保育学校培养长大的“红孩子”,新中国成立后才被父母接到他们开始稳定工作的甘肃。雷鸣同志196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本科,是高级农艺师,曾任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分会会长。在职期间,曾多次获得国家部委、省、地级的科技成果奖,他为治理甘肃干旱环境,改变生态状况培植的“飞播牧草”,曾荣获国家农业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颁发的专项科技奖。

眼前这位昔日的延安“红孩子”,而今白发染鬓,年过古稀。

我们说起延安,说起延安的“红孩子”,他谦虚地说,其实在延安为中国革命贡献最大的是我们的父辈,我们能在延安保育学校学习生活,是很幸运的,也是很幸福的。

提起父亲,雷鸣同志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雷鸣同志说:

我的父亲雷恩均,是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谢子长、刘志丹的战友。谢子长和我父亲都是陕北安定县人,谢子长生于1897年,我父亲生于1905年,比我父亲大8岁。刘志丹是陕北保安县人,生于1903年,他们各自先在自己的家乡领导穷人闹革命,后来两人走到一起南征北战。在他们的领导下,伴随着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红色革命根据地也在逐渐扩大,不久就红遍整个陕北和陕甘宁等西北地区,后来两位领导人也带着革命队伍汇聚在陕甘宁根据地。这两位原本家境殷实的陕北革命领导人,为了穷人翻身得解放,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比起他们来,我父亲是革命的幸存者,为此他无论担任什么工作都是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老人家常常教育我们,要忠诚党的事业,要坚持真理,要刚正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我的父亲雷恩均,家庭贫寒,兄弟众多,因为家里缺吃少穿,生下不久就被送给一户姓雷的人家当儿子。小小的他,就干起了上山砍柴、放羊、种地的活计。

1920年,他在安定完小结识了给他们上课的进步教师谢子长,接受了“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新思想,成为进步学生骨干。他在谢子长的领导下参加了学运,罢免了校长。可是不久,被他们罢免的校长又进到县里当了官。这时谢子长意识到,要想跟统治剥削阶级彻底作斗争,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靠枪杆子说话,光靠贴标语,喊口号,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学运之后,我父亲雷恩均停学回家,谢子长毅然投笔从戎。

1924年,谢子长回到家乡办民团,任团总,一大批青年参加了他的民团。谢子长亲自当教员,并让我父亲在民团里学军事,想方设法搞武装,宣传革命。这时,有个叫李象九的共产党员来到民团,要人马,建武装。谢子长就忍痛割爱,把我父亲雷恩均和十几名学生骨干拨到李象九的补充排去了。

1925年,李象九介绍我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革命生涯。

谢子长听说当地的杨庚五是个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有支400多人的队伍,谢子长就让我父亲和阎红彦一起去做杨庚五的工作。杨庚五没有答应,但他手下的一个营长周维祺却答应了,拉出来一部分队伍跟我父亲和阎红彦走了。

他们带着这支队伍来到谢子长、刘志丹所在的三道川(今属甘肃庆阳)。恰巧,这里还有支刚从宁夏土匪中收编的队伍,领头的是老土匪张廷芝父子俩。谢子长就想把这两支队伍团结起来,一起跟我们闹革命。不料,两股土匪各有各的打算。宁夏土匪张廷芝人多势众,父子俩见周维祺喜欢享乐,就用快马、金钱、美女拉拢他,还把自己的妹妹也许给了他。周维祺动摇了,于是带着自己的队伍跟着张廷芝的人到宁夏去了。结果,我们革命队伍辛辛苦苦所做的策反工作,反倒给土匪服务了。张廷芝回到宁夏,不改土匪性情,根本不讲信义,紧接着就掉转枪口,回过头来用他的骑兵攻打谢子长。好在谢子长巧妙脱险,我父亲又回到安定,活动在安定和清涧地区,重新组织革命武装力量。

之后,我父亲前往山西汾阳和晋南一带发展革命力量。在那里拉起了一支小队伍,统共五六条枪,因为当时跟地下党联系不上,只好在外打游击。此时正赶上雨季,在外打游击食宿极不方便,只能打完游击再把枪藏起来。谁知,还是被山西地方的一个人发现了,报告给了掌权的。掌权的反动派抄走了游击队藏的枪,还把那个告发的老百姓给杀了,这支武装也随之夭折了。

于是,我父亲就留在了晋西,搞晋西游击队。当时这里有个镖局,镖局有百十来人,还有武装。谢子长先后两次专程来到晋西,要我父亲去做镖局的工作。我父亲通过地下党做通了镖局头目的工作,这时却得了个至今也没搞明白的“出水病”,“出水病”头痛身乏,痛起来大汗淋漓,不能工作。组织上只好决定让我父亲养病,改由师储杰同志带着这支武装到陕西去见党的省委书记,随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支队”。

同类推荐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原野散文:羽毛落水的声音

    原野散文:羽毛落水的声音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父亲》、《风》、《何其荣贵》、《我等过你》、《一行字》、《乡下女人》、《行走的风景》等六十余篇散文。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热门推荐
  •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本书分为绪论、动物检验检疫和植物检验检疫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动物检验检疫概述;动物检验检疫技术;肉品检验检疫技术;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植物检验检疫技术等。本书可供食品质量与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和植物保护专业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作为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有关人员参考及培训用书。
  • 血字的研究

    血字的研究

    为英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篇中篇小说,讲述了从阿富汗战场受伤退役的华生医生,和福尔摩斯合租了伦敦贝克街221号乙的一套公寓。很快,他发现这个人具有超越常人的缜密观察力和非凡的推理分析能力,同时,时常有一些神秘的访客出入他们的寓所。直到有一天,他们卷入了一起谋杀案之中。本作推理引人入胜,结构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明,涉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 龙牙天师

    龙牙天师

    在人类的想象力之外,在沙漠的地底深处,有一个神奇的地下王国,那里就像异星战场,那里就像创世之初的伊甸园。伏魔教后人申屠雄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这片神奇的地域,等他出来的时候已经身兼伏魔教教主和迷国国王之位,境遇之奇令人咋舌,而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已经变得地狱般可怕。为了拯救世界,申屠雄必须不断的回到过去,在灾难发生之前力挽狂澜。
  • 所欲心迹

    所欲心迹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之诗文70余篇,并配以相应诗文之书法,书法作品为“毛体”,亦诗亦书,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 浮生拈花辞

    浮生拈花辞

    流年花香折枝雪,多少面靥笑无声?卿本佳人珠泪挂,终成葱茏忆无痕。“南止央,你以下棋者的身份,操控着所有人,却因她而失了天下,值得吗?”“为何不值?若是连她都离开了,我要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魔眼奇瞳

    魔眼奇瞳

    不一样的眼睛,一只纯黑一只纯白,怪胎?还是妖怪?且看林风不断努力,挖掘自己眼瞳的秘密,凭靠着一双魔眼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最终登上武道巅峰。小子第一次写作,不好的还请多多指导,您的意见将是我进步的源泉。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彼岸花开青色天

    彼岸花开青色天

    彼岸花开七色天,花开两岸,唯独少了青!这是一个散修的故事,这是一个游历天下的故事!或者说,不仅仅只是天下,或许……
  • 王妃太暴力

    王妃太暴力

    墨荏苒本是一名大学生,却意外穿越异朝,这是一场阴谋亦或是机缘。看看女主如何在异朝生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