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7200000007

第7章

夫三界之內三教流行三教者儒釋道也三教立法俱以使人改惡向善返邪歸正世人不達本根妄分枝葉便言窮理治天下莫大於儒盡性超生死莫大於釋復命御三才莫大於道又謂之釋之寂滅不近人情道之虗無不足以治天下儒之名義不能以超生死都各執一偏而互相謗也耶不若服儒之服誦儒之言行儒之行是儒而已矣服釋之服誦釋之言行釋之行是釋而已矣或曰佛氏之教本是異端不足信也一元曰子識異端之教可道之乎曰無暇讀彼之書曰既不曾讀彼之書則安知有異端之法今子只讀孔子之書而遂疑彼之非是舜犬也聞人以為非而遂非之是妾婦也彼怒色而厲聲曰佛氏之教無父無君豈不是異端也余曰盲者摸象謂之異端只為不見象之真體無足怪也佛氏立教與人臣言必依於忠與人子言必依於孝法華經云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而況於君臣父子哉彼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豈不是異端也余曰子言過矣孔孟取之以義不特取之以迹曩時夷齊不嗣巢許無後而孔子稱其聖之清未聞譏其不孝況吾宗弘道利生自他兼濟出世之孝功莫大焉今子只知凡世胎生安知佛國有化生也況佛之設教有權實之方頓漸之法出家者降伏身心精修梵行處俗者夫婦有別不犯邪非只要清心寡欲豈禁人生養嗣續哉彼曰一髮一膚皆是父母所生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今見其僧毀除鬚髮是何孝歟余曰子之所說實是知近而不知遠見小而不見大也昔者泰伯文身荊軻殞命比干剖腹介予焚軀盡是毀之甚也而聖賢皆稱至忠至德豈可以不全形體而見責耶況我沙門持戒行修佛道度迷情超苦海方於焚身之類亦以遠矣奚在鬚髮之小事哉彼曰佛氏之徒不耕而食不蠶而衣何也余曰未及佛者蚕食於人猶可今有未能如孔孟者亦蚕食於人何也彼曰儒者蚕食於人有功於天下余曰佛化亦有益於天下也何則釋氏之所以孜孜訓世人者無非戒惡勸善孰不知儒教亦復然乎且以目前言之佛以殺生偷盜邪婬為身三業而孔子言勝殘去殺舜好生惡殺詩人言文王德及鳥獸昆蟲是豈不戒殺哉盜固不在所言矣夫子之時路不拾遺一草一葉不與不取何況竊盜孔子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詩人刺不好德而悅美色是豈不戒邪婬哉佛以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口四業孔子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豈不戒妄言也謂巧言令色鮮矣仁豈不戒綺語也書稱爾無面從退有後言豈不戒兩舌也惡口謂之惡怒之聲尚未至於穢語荀子謂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是豈不戒惡怒之口也佛又以貪瞋癡為意三業孔子謂見得思義是則戒貪矣謂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是則戒瞋矣謂困而不學民斯為下是則戒癡矣由此言之儒釋未甞不同也其不同者唯儒家止於世間法釋氏又有出世間法儒家獨言一世而歸之於天釋氏知累世業緣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欲知釋氏之所長須看楞嚴楞伽圓覺及曉金剛經之理若能如是可以超出輪迴生死也未能如是而遂非之則孔子所謂不知而作之者可不戒哉誠如是則釋氏為可信矣其言淨土烏可以不信哉所謂出世間法淨土尤其要者不可以不勉也又云佛家五戒殺盜邪妄酒儒教五常亦復如是不殺仁之大不盜義之廉不邪禮之正不酒智之明不妄信之至是也先德云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行十善則百人和睦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故我能仁設教大有補於治化矣吁假若人人持五戒修十善國家刑罰可以不用太平可以坐致也果能如是況又感得諸天八部下降閻浮衛護凡世風調雨順五穀豐殷火盜潛消災殃殄滅如斯利益非但補於治化抑亦利於存亡矣蓮宗寶鑑云使一人能行是道以訓于家家以導於鄉鄉以達於邦以至於無窮則天下之民涵道泳德融神實相高步無何而極佛境界豈止以為善人君子而已哉夫如是則何患乎忠孝不修禮讓不著歟以此觀之豈非能仁之道與仲尼之道共為表裏以訓于民耶今之人多不察其所由視其徒之不肖者而遷怒於善人教法焉豈可以道士不肖而輕老子士人不肖而輕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廢言況可以其徒而輕其教乎亦何異乎以丹朱而罪堯因商均而過舜服藥失度歸咎於神農縱火致焚反怨於燧人也耶愚乃不侫學佛之道有年矣既粗領其旨而頗有扶傾之心非敢私於己而欲公於眾以救其弊也但願。

一人在上高而不危三教周流通而無滯有一人故奉三教之興有三教故助一人之理猶天之三光世之三綱鼎之三足皆闕一不可也況為僧莫若道安安與習鑿齒交游崇儒也為僧莫若慧遠遠送陸修靜過虎溪重道也余慕二高僧好儒重道釋子猶或非之我既重他他豈輕我請信安遠行事其可法也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斯之謂歟。

毒峯善禪師三教一理述 二一

夫空劫之先無相有覺虗明寂照為天地之根降本流末為萬道之祖還源返本為一法之宗追之不見其首伺之不聞其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相覩唯真聖者自內所證而知昔有僧問香巖云如何是道巖云枯木裏龍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巖云髑髏裏眼睛具得這手眼可以論三教故如如居士三教一理論云硬似綿團軟似紩六月炎天一點雪露柱燈籠笑點頭啞子得夢向誰說古來三教強安名釋迦掩室於摩竭夫子謂默而識之老聃謂大辯若訥直饒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翻憶東坡居士言盡把三教俱漏泄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便是廣長舌便恁麼去非特法堂前草深一丈至盡法界無一人堪為種草從上聖人興慈運悲愍世流浪不免捺下雲頭於第二門淺近處誘引諸子使當去古漸邈之時若不為通一線路斯民詭譎日甚且將為魑為魅而不返是以三聖人同生於有周主盟正教儒教教之以窮理盡性釋教教之以明心見性道教教之以修真煉性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各人胸中自有三教渾然切不可向外騎牛覔牛去也故前輩云一釋一道一儒流三人共話幾春秋不知說箇何年事直至如今笑未休此詩渾無一點食煙火氣味始於三教無負若曰齊家治身致君澤民此特儒者之餘事若曰嗇精養神飛仙上昇此特道家之粗迹若曰越死超生自利利人此特釋氏之筌罤耳吁一字三寫烏焉成馬後世傳訛將謂三教止於粗迹往往承虗接響忘本逐末但以耳目所可接者爭是較非甚至言戟交攻辭鋒競射豈不見聖門有云我之大賢也於人何所不容況三教聖人各有門戶要其至極處未始不一是皆不能容人之量是己非人及言自己性命者盡指為虗無怪誕之語終日喚假為真認賊為子至於每日承他恩力一點子問著全未有正見正悟既無見悟一旦翻身歸去且道路頭向甚處去轉見如癡如醉不識下落如是見解又却不謂之虗無怪誕也若善論三教當略去其糠粃別覓轉身一着可也吁我知之矣運甕者必在甕外若坐甕中不能運甕既自埋沒於是非境中終不謂之善論三教者須是具活捉長鯨底手段生擒猛虎底機鋒逈然獨脫於三教之表始可出坎井而語東海也苟區區拾前人之喀唾竊紙上之陳言而欲是此非彼其不見笑於大方者鮮矣又有一說書曰非知之難行之唯難當老病未至之時誰不能高談闊論說心說性毀斥古人談玄說妙出人意表及觀十二時中行持履踐寧無一念貪愛喜怒芥蔕於胸中寧無一念酒色財氣聾瞽於正見仰視夫子之默識一貫顏子之心齋坐忘老子之抱一守朴莊子之鵬鷃逍遙世尊之拈花微笑達磨之得皮得髓恐古聖人未必如是行持也故夫子曰先行然後從之以言未聞如患脚法師能說而不能行也所以雪峯云悟了須是行持若不行持謂之乾慧臨生死利害處終不得力是知不在多言顧力行之何如耳自古鼎分三教相資為用正如國家用兵器豈得已哉使後世人人相於忘隣墻不相往來之域清風颯至無日不是羲皇上人吾知三聖人決不向平地上起風波爭柰今人不古見地不古踐履不古所謂口頭說得千般妙下脚難忘一點塵聖人不得不曲垂一隻手甞觀宋朝無垢居士張狀元一自登科之後未甞不遊戲禪林三昧忽朝謁妙喜禪師論格物之旨喜云公只知格物不知有物格公曰師豈無方便耶喜舉明皇幸蜀以劒擊閬守像話公聞之頓悟玄旨遂作偈云子韶格物妙喜物格要識一貫兩箇五百果是具眼知音但看這般公案豈三教之所能窒礙於人者哉不然更聽亂說一偈三教由來古有之休將黃葉止兒啼衝開碧落松千尺截斷紅塵水一溪余甞謂眾曰儒吾履也道吾冠也釋吾衣也於斯三者苟闕其一猶跣其足而強行千里露其首而欲見大賓躶其形而擬朝天子其為君子乎余固豈能盡三聖人之道幸蚊蚋飲海亦預其味遂敬繪是像隨身瞻禮表全圓極無外之誠仍述斯文要人各復自性本有之實為是故敘之云耳。

姚少師佛法不可滅論 二二

或問少師曰佛胡人也其法為中國之患害久矣其可不滅乎少師對曰佛法不可滅也或曰胡為而不可滅也曰非唯不可滅也莫之能滅也或曰佛法為中國之患害甚於洪水旱暵其不可滅而令其張王乎譬如洪水治之有道亦能疏決旱暵禱之有靈亦能消弭佛是人也有勢力者必能滅之矣少師笑而謂曰有勢力者汝不聞三武與宋徽乎隨滅而隨興也非惟隨滅而隨興況興之愈盛也縱有其勢力而能滅但能滅其所主之地耳能滅其普天率土者哉或曰人之有勢力者不能滅天能滅之乎曰天能滅而不敢滅也或曰子之言何其誕歟天何為而不敢滅也曰孔老二教法天故不敢違天佛之教諸天奉行況敢言滅乎何哉佛在世時梵王帝釋諸天龍神曾於佛前發大誓顛但有教法處我當擁護況敢言滅也若論諸天神力可能滅也使其一時運行雷火疾疫盡世界內外所有教法僧徒廬舍悉皆消殞有何難哉然諸天奉行佛之教法唯恐不逮況敢言滅也或曰以子之言佛法斷不可滅也子更為我詳言之少師曰然吾語汝汝其諦聽焉佛乃西方出世間聖人也生于維衛國淨飯王家年十九捨王位出家居雪山修道日飡馬麥充飢苦行六年而成正覺山河大地悉皆震動恒以慈悲為心等觀世間眾生猶如一子教令改惡從善離苦得樂成一切種智況佛之化導於人而無所求也既捨王位出家非為求富貴也日飡馬麥苦行修證非為求利養也既無所求於人其法唯以化人為善寧中國之患害乎汝之無知之言何其甚歟使世間聖人如孔子若見佛則必尚而師之矣豈不聞孔子師老聃郯子萇弘師襄要知此等聖賢能及佛乎況佛之大道水不能漂火不能燒杻械不能拘刀劒不能刃毒藥不能中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滅而不滅不滅而滅在凡而不減在聖而不增猶太虗空其可能滅乎唐之韓愈宋之歐陽脩輩以空言欲滅之正如精衛之欲填東海螻蟻之欲穴泰山可笑其不自量也或乃聞余言赧赧然拜謝而退作佛法不可滅論。

靜齋劉學士三教平心論 二三

甞觀中國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畫八卦而儒教始於此自老子著道德經而道教始於此自。

漢明帝夢金人而佛教始於此此中國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設教道以尊設教佛以大設教觀其好生惡殺則同一仁也視人猶己則同一公也懲忿窒慾禁過防非則同一操修也雷霆眾聵日月群盲則同一風化也由粗迹而論則天下之理不過善惡二途而三教之意無非欲人之歸于善耳故。

孝宗皇帝製原道辨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誠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則三教豈容有一之不立無盡居士作護法論曰儒療皮膚道療血脉佛療骨髓誠知皮膚也血脉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療也如是則三教豈容有一之不行焉。

儒教在中國使綱常以正人倫以明禮樂刑政四達不悖天地萬物以位以育其有功於天下也大矣故秦皇欲去儒而儒終不可去。

道教在中國使人清虗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一洗紛紜轇轕之習而歸於靜默無為之境其有裨於世教也至矣故梁武帝欲除道而道終不可除。

佛教在中國使人棄華而就實背偽而歸真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為生民之所依歸者無以加矣故三武之君欲滅佛而佛終不可滅隋李士謙之論三教也謂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豈非三光在天闕一不可而三教在世亦缺一不可雖其優劣不同要不容於偏廢歟然而人有異心心有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儒家以正自處又兼斥道佛以為異端是是非非紛然淆亂盖千百年于此矣吾將明而辨之切不可以私心論不可以愛憎之心論唯平其心念究其極功則可以渙然氷釋也盖極功者收因結果處也天下事事物物皆有極功沾體塗足耕者之事也至於倉廩充實則耕者之極功也草行露宿商者之事也至於黃金滿籝則商者之極功也唯三教亦然儒有儒之極功道有道之極功佛有佛之極功由其極功觀其優劣則有不待辨而明者自今觀之。

儒家之教自一身而一家自一家而一國自一國而放諸四海彌滿六合可謂守約而施博矣若夫四海六合之外則何如哉其說曰東漸西被訖于四海是極遠不過至四海訖則止於此而更無去處矣是儒家之教然也故學儒者存心養性蹈仁履義粹然為備道全美之士而見諸設施措諸事業可以致君可以澤民可以安國家而利社稷可以抹世教而致太平功成身老名在青史儒之極功如此而已曾子曰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盖至於死而極矣。

道家之教自吾身而通乎幽冥自人間而超乎天上自山林巖穴而至於渺渺大羅巍巍金闕可謂超凡而入聖者若夫天地造化之外則何如哉其說曰大周天界細入微塵是極大不過周天界界則限於此而外此者非所與知矣是道家之教然也故學道者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翹然於清靜寡欲之境而吐故納新積功累行可以尸解可以飛昇可以役鬼神而召風雨可以贊造化而立玄功壽量無窮快樂自在道之極功如此而已黃庭經云長生久眎乃飛去盖至長生則極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玛丽苏

    守护甜心之玛丽苏

    对于现在的守护甜心小说,我的内心只有一个字——苏……(虽然我曾经也写过)想写个这个文来玩一下_(:з」∠)_如果真的戳中你们的小说欢迎撕逼,我不和玛丽苏一般计较。一方面也希望那些写这种复仇小说的可以参考一下,毕竟千篇一律的那种套路真的很那啥……其实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其他的呢?
  • 重返清朝当皇帝

    重返清朝当皇帝

    (新书,请多多支持)有一个叫王杰的人,在华夏国2100年的穿越实验中,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虫洞,最后糊里糊涂的穿越到了清朝,还带着一个牛逼的系统,他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 网游之剑碎山河

    网游之剑碎山河

    本来默默无闻的他,却因为一场黑客入侵在游戏获得了逆天能力。从此他凭手中的一把剑虐仇敌,斩人渣,各种极品美女环绕左右,哈哈,哥要征服世界.
  • 千年的恋千年的等待

    千年的恋千年的等待

    她,身为副总裁她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在她眼里只有他哥哥,再无他人,却因为一个镯子,她穿越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国家,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在古代开阔视野。。。。。
  • 无名剑典

    无名剑典

    讲述洛锋因为机缘得到的一柄剑,使他侠客行天下。锋无芒,风无疾,酒歌行。是风花,是雪月,还是情。只为月下剑舞酒歌。
  • 书山堆起来的神

    书山堆起来的神

    这是个以书为尊的神奇世界,只要你能写出来,就有实现的可能。当写出人之初,性本善而得到天地认可的时候,他疯狂了!当因此而获得巨大力量的时候,他差点就成了精神病!带着一个盗版网站资源库穿越的风辰子,今生必定成为这个以书为尊的世界的神!俯瞰众生!
  • 傲娇鬼夫送上门

    傲娇鬼夫送上门

    我在夜市买了一块烂玉佩,却不曾想招来一只邪魅帅气的男鬼。从那以后,那只鬼就缠上了我,说我是他的妻,夜夜同我睡一起。为了摆脱他,我接受“惩罚”。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始料未及……
  • 十界烽火

    十界烽火

    炼丹和炼器?法术和神通?穿越之后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有时候也可以有吧?
  • 食霸天下

    食霸天下

    以前我除了做家务,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了,没想到后也能靠着这个安身立命,穿越之神真是设想周到!只是身在奴籍、、、这个,为了自由而奋斗吧!
  • 那年青春的初恋进行时

    那年青春的初恋进行时

    那年青春,她们在慕华影视学院相遇。友情,爱情……这些因素在他们体内渐渐发酵。那年青春,给他们带来了欢乐,笑容。同时也少不了失望,泪水……走进这本书,让我们一起来追忆那年我们的初恋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