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2700000011

第11章

无嗔人所横加嗔清净人所生毁谤

如似散土还自坌譬如农夫种田殖

随所种者获其报是人亦尔必得报

婆罗门言。我实有过。婴愚无智。所为不善。唯愿如来。听我忏悔。佛言。汝于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所。面加毁谤。痴惑之甚。如汝所说。我愍汝故。受汝忏悔。使汝不退善法增长。婆罗门蒙佛听许。欢喜而去。

(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俱萨罗国还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婆罗门。名曰返戾。闻世尊游俱萨罗还舍卫祇树给孤独园。时婆罗门而作是念。我当往至沙门瞿昙所。彼有所说。我当返戾。时婆罗门作是念已即诣佛所。尔时世尊数千亿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世尊于时。遥见彼婆罗门来。默无所说。时婆罗门来到佛所。语佛言。何不说法。我欲听之。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求过短者意欲讥彼阙

汝不清净心嗔恚极怀忿

诸佛所说法终不能解悟

善顺离诤讼并祛不信心

远离诸恼害及以嫉妒想

若能如此者善听为汝说

时婆罗门而作是念。瞿昙沙门已知我心。即起礼佛。而作是言。我实有过。所念不善。唯愿世尊。受我忏悔。尔时世尊以怜愍故。受其忏悔。返戾欢喜。顶礼而去。

(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无害摩纳往诣佛所。问讯安慰。情报备到。致问周讫。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昙。我名无害。因此名故。得无害不。佛言。汝身口意。都不生害。故称无害。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身不毁害口意亦然是故号汝

名为无害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次到婆罗突逻阇大婆罗门家。时婆罗门清净澡手。即取佛钵。盛满美饭。以奉世尊。于第二日及第三日。亦次乞食。至婆罗突逻阇。婆罗门作是念。今此剃发沙门数来乞食。似我知旧。佛于尔时。知婆罗门心之所念。即说偈言。

天雨数数降五谷数数熟

道人数数乞檀越数数与

数数生天上数数受果报

妇女数怀妊数数生子息

数数[(殼-一)/牛]牛乳数数得酥酪

数数受于生数数消灭尽

数数至于死数数悲苦恼

亦复数数烧数数埋冢墓

得断后有道则止不数数

若不数数生亦不数数死

得不数数忧亦不数号哭

尔时婆罗门闻说是偈已

心生最上信踊跃甚欢喜

即取世尊钵盛满种种食

欲以授与佛佛不为其受

所以不受者为说法偈故

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所施之食。奉上如来。世尊不受。当以与谁。佛言。我不见沙门婆罗门。若魔若梵。若食此食。有能如法得消化者。佛复言。此食宜应若置无虫水中。无虫草中。时婆罗门承佛教敕寻以此食。置无虫水中。即时炽然烟炎俱出。[淴-勿+(句-口+夕)][淴-勿+(句-口+夕)]振爆。声大叫裂。婆罗门作是言。沙门瞿昙所为神足。实为希有。于少食中。尚作此变。婆罗门见斯事已。即诣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唯愿世尊。听我出家。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门。获具足戒。此族姓子。信家非家。出家修道。昼夜精勤。正念觉意。在前志念坚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自身取证。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得解脱。

(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中。婆私吒婆罗门女。于佛法僧前。心信清净。归依三宝。心不生疑。苦习灭道。亦不生疑。得见四谛。逮第一果。见法同等。其夫婆罗门姓。婆罗突逻阇。为夫所使。足趺倒地。从地起已。叉手合掌。向佛方所。而作是言。南无佛陀如来至真等正觉。真金之色。圆光一寻。身体方整。如尼拘陀树。说法第一。第七仙圣解脱世雄。我之世尊。尔时其夫婆罗门闻妇此语。极生嗔忿。而骂詈言。汝是颠狂旃陀罗也。谁今为此痴旃陀罗。作蛊道也。更无如汝极下贱者。汝于三明大婆罗门所。不能恭敬。方礼秃头瘦黑之人。如此沙门。共耶那逻延断人种者。极相赞叹。汝若信乐极深厚者。咄我于今。请与汝师。共相讲论。妇语夫言。我都不见。若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有能与佛共讲论者。其妇复言。南无佛陀如来至真等正觉。真金之色身体方整圆光一寻如尼拘陀树。说法第一第七仙圣解脱世雄。我之世尊。汝自知时婆罗门。即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说偈问曰。

摧坏何物得安眠除却何法获无忧

是何一法能死灭瞿昙沙门为我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摧坏嗔恚得安眠除灭嗔恚得无忧

嗔恚诈亲能死害摩纳如是应当知

灭除嗔恚圣所赞能害彼者得无忧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如应说法。示教利喜。次第为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苦恼之本。出要为乐。广示众善白净之法。时婆罗门闻佛所说。心开意解。踊跃欢喜。佛知摩纳心意调濡。踊跃欢喜。心无狐疑。堪任法器。为说一法堪任解悟。如诸佛法。为说四谛。苦习尽道。广为说已。时婆罗突逻阇闻佛所说。如白净[疊*毛]易受染色。即于坐上。见四真谛。了达诸法。得法真际。度疑彼岸。不随于他。得无所畏。即从坐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已出离。今欲归依佛法僧宝。尽我形寿。为优婆塞。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即于佛所。得不坏信。礼佛归家。其妇见夫如上叹佛。我师如是。汝共语耶。夫答妇言。我不见世间。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有能与佛共论议者。复语妇言。与我衣来。妇即与之。既得衣已。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于佛法中出家学道。佛即然许。命一比丘。度使出家。既出家已。称出家法。独已专精。余如婆罗突逻阇经中广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得好解脱。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摩佉。往至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尔时摩佉白佛言。世尊。今我家中。若有一人来。及三人来。众多人来。我尽施与。瞿昙。我行如是施。获大福不也。佛时答。有实获大福。若施一人。及众多人。悉皆施与。获得无量阿僧祇福。摩佉婆罗门即说偈言。

我今乐设祠所以施复施

为求福德故我今问牟尼

愿闻佛所说我今谓世尊

与梵天齐等云何得解脱

云何至诸趣云何阶梵天

云何作正礼及以为祠主

得生于梵天寿命长无极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欲使设祠时欢喜而施与

作已三时善缘善故心喜

随其安心施悉能离过患

善除于贪欲正断欲解脱

若修慈无量是名具足祀

便得心具足于善趣亦生

如是祠祀者是名为正祀

得生梵天上寿命极长久

时摩佉婆罗门闻佛所说。作礼而去。欢喜奉行。

(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刹利波罗毗空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世尊在一面坐。即说偈言。

刹利久修诸苦法终不能得名为净

婆罗门读三围陀如是得名为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汝谓为清净其实为不净

婆罗门问佛。汝说清净道。亦说无上清净。云何是净道。云何是无上清净。佛偈答言。

干竭欲淤泥亦竭于嗔痴

是名无上净正见正思惟

正语及正业正命凭正志

正念及正定如是婆罗门

是名清净道数数习正观

数数修正定增广于正定

得断于贪欲亦断嗔恚痴

婆罗门言。汝说净道已。亦说无上清净。我今家事所缠。辞退还归。佛言。婆罗门。宜知是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第一阿修罗卑嶷.二嗔骂

返戾及无害罗阇.婆私吒

摩佉与刹利是名为十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瓷赋

    青瓷赋

    天煞孤星,亡国之青瓷”是他与她的命数。青瓷易碎,“慕容盛,我累了。”
  • 售楼帅哥:卖房不卖情

    售楼帅哥:卖房不卖情

    售楼帅哥接触形形色色的顾客,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顾客算是奇葩各异,随之而来的情感经历也是起起伏伏.......……售楼帅哥,不仅仅是普通的售楼那么简单。
  • 当时只道是情深

    当时只道是情深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故人未相逢……且叹……
  • 誓定乱世

    誓定乱世

    一个以元素力量为尊的世界,一个和平与混乱并存的世界,三万年前光明帝国与暗黑帝国两大帝国之间僵持不分,最终光明帝国以惨痛的代价取胜。三万年后,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一个名叫凌云的少年即将改变这个世界………
  • 苍海横流

    苍海横流

    暗流涌动,风云变幻,茫茫归途,一壶浊酒,倒影人生百态、、、、、、我们原来的自己是怎样的?
  • 溯歌

    溯歌

    风吹动竹,就像是响起一首歌,一首奏起逆反之路的战歌。
  • 妃你莫属:王爷,我们不约

    妃你莫属:王爷,我们不约

    论倒霉,这世界上没几个人能比得过莫七七,逛商场遭遇传说中的恐怖分子,然后一枪到了另一个世界。不受宠的公主,爹不疼娘失踪,订个婚还被人家嫌弃到差点兵戈相见!所有人都以为这个无耻公主要上吊自杀的时候,莫七七正无耻地感慨着穿过来的36D好身体。听说邻国有个貌美的摄政王,居然是个龙阳君,莫七七带着自己对这种敢于挑战世俗的人物“崇高”的敬意,在各国齐聚的联姻会上死盯了这位爷半个时辰,于是……薄唇轻启,雷翻全场,“联姻……她怎么样?”
  • 最后一句我love你

    最后一句我love你

    凌音犹豫了一下,好奇心重的她还是站到了那块石头上。“很好,现在,你朝楼下看。”王敏露出了阴险的笑容。“楼下?”凌音将头伸出了天台外。突然,一股强大的推力将她给,推下了天台外。“啊~!你丫阴我!”凌音在空中大骂道,她闭上了双眼,心里默念道:“惨了惨了,这下小命儿得玩完了。”可是,她完全没有想到,在她离地面仅仅1米的时候,一道刺眼的白光将她包围住,随之被吞没。……“人呢?”王敏慌了,要知道,如果凌音没死的话,她出轨和意图杀人的事都会败露出来的。也就是说,她死定了!王敏跪坐在地上,嘴里念叨着:“完了,我完了,一切都完了,完了……”
  • 风雨情途

    风雨情途

    本书为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作品描述了主人公吴浩是个要求积极上进的文学青年,为追梦外出到文化部门打工,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个非常坎坷的人生安排;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达到了多年来一直遥不可及的理想彼岸。
  • 宋江山:金戈铁马下的海市蜃楼

    宋江山:金戈铁马下的海市蜃楼

    本书分为《金瓯缺》和《偏安恨》上下两编,共四章,以历史人物为核心线索,分别讲述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以及南宋与金、南宋与元之间的战和交锋岁月,力求从大历史的视角来叙说宋朝与周围多个并立政权的复杂关系。 本书选择的人物,都是风云变幻中的人物,因此这其中的人物有两层内容:一是人物本人的血肉命运;二是人物透视的视角,折射出大时代的风云。因而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历史风云人物的书,也是一本两宋时局的书,着重讲述了两宋的外患。所谓弱国无外交,外患从来就是起自内忧,本书也涉及宋朝自建国到灭亡的内政,涵盖了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林林总总的人物。 历史,从来就不该被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