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3900000004

第4章

书为训蒙而作,故首叙《幼学见趣》,而《气象》、《言语》、《威仪》;次之《正心术》,又学者急务迁善改过,惩忿窒欲,所以加存养之功;《安贫贱》、《审富贵》所以严取舍之分;《俭约》、《谦退》、《廉洁》、《刚正》,又处富贵之道也,故以是终焉。

幼学见趣

李谦颜渊,张霸曾子。

李士谦,字子约,事母孝。母尝呕吐,疑为中毒,因舐尝之。伯父玚所叹之曰:“吾家之颜回也。”

汉张霸,字伯饶,年数岁知孝谨,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节,乡人号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欲进余经,父曰:“汝少未能。”曰:“我饶为之。”其敏如此。

温公击瓮,宽夫瀼水。

宋司马温公幼时,与群儿戏,一儿堕水瓮中,群儿哗,皆弃去。公独破瓮,水迸,儿不得死。

宋文潞公彦博,字宽夫,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二公之仁智,盖已见于髫龄时矣!

孔融取枣,僧孺辞李。

汉孔融,字文举,四岁与诸兄共食梨枣,辄取小者,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王僧孺,幼聪明,年五岁,初授《孝经》,问大旨,师曰:“论忠、孝二事”。答曰:“若尔愿常读之。”有馈其父李者,先以一与之,辞而弗受,曰:“大人未见,不敢先尝”。七岁能读千万言。

元晦孝经,刘晏朋字。

宋朱文公八岁通《孝经》大义,书八字于其上,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闲从群儿游,独以沙画八卦,端坐默视。又指“日”问其父韦斋先生曰:“日何所附?”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韦斋先生奇之。甫十岁,自知力学,闻长者言,辄不忘,其颖异如此。

唐刘晏,字士安。八岁举神童。为正字。明皇问曰:“卿为正字,正得几字?”晏曰:“天下字皆正,惟有朋字未正。”盖言当时左右皆邪人也。

黄香暖席,杜衍持竿。

东汉黄香,字文疆,九岁失母,思慕骨立。事父竭力致孝,暑则扇枕,寒则以身暖席。

宋杜正献公衍,字世昌,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自泛。公手持竿。一手持帽,久之救免,而帽竟不濡。

禹偁咏磨,平仲吟山。

宋王禹偁,字元之,七岁能文,家以磨面为生。毕文简公士安令作《磨诗》,元之不思而对曰:“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得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文简大奇之,呼为小友。明道程夫子年数岁赋《贪泉诗》云:“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二公幼时皆知有正心之学如此。

寇莱公准,宇平仲,八岁吟《华山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师与准父曰:“贤郎怎不作宰相?”钱惟演幼时赋《远山诗》云:“高为天一柱,秀作海三峰”。其文俶甚器之。二公幼时皆有宰相器如此。

子韶危坐,迂叟绝编。

宋张子韶,八岁默诵六经,通大旨,十四岁游郡庠。闭阁终日,寒折胶,暑烁金,不越户限。比舍生穴隙以视,则敛膝危坐,对置大编,服膺匪懈,若与神明为伍,大相惊服,而师尊之。

宋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逮能背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同叔改赋,伯达疑年。

宋晏殊,字同叔。七岁善属文,号神童。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荐之。召试,殊见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草尚在,乞改命题。”真宗爱其不隐,以为秘书省正字,置之秘阁,使得尽读秘阁书。

魏司马郎,字伯达,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郎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时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其匿年,郎曰:“郎之内外,累世长大,郎虽长大,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异之。

气象

程子春风,庭坚和气。

宋程伯子颢,终日端坐如泥塑人,及至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朱公掞见之于汝南,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宋张庭坚,字子叔。邹志完称之曰:“是天地间和气薰蒸所成。欲往相近,先觉和气袭人也。”

愿中从容,茂叔光霁。

宋李愿中延平先生,名侗,晦庵先生师也。晦庵常云:“先生涵养得之,故别古人,云‘终日无疾言遽色’,先生真是如此。寻常人出近处必徐行,远行必速,先生远近皆如此。寻常人呼童仆再四不至,声必厉,先生呼之不至,不加于前也。其气象从容如此。”

宋子周子,名敦颐,字茂叔,谥元公,号濂溪先生。黄鲁直尝云:“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通老粹然,原明平易。

宋黄中,字通老,居家孝,友笃至,与人交,恭而信,淡而久,端庄静重,德容粹然。晦庵先生自以其温厚和平之气,不胜其粗厉猛起之心,特裁书请纳再拜之礼,必欲公坐而受之,自侪于门生弟子之列。

宋荥阳吕公希哲,字原明,尝云:“君子气象难遽形容,惟平、易、安、和为近之。《书》曰:“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谓休休者,平、易、安和,无急躁、很戾、贪冒之意。”

郭泰温恭,穆子和粹。

后汉郭泰,字林宗,蔡伯喈尝曰:“先生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吴冲曰:“清明、宽恕,澄之不清,挠之不浊;高材伟识,而不为危言激论,常遵疾恶己甚之戒。”党锢之际,独不涉议论,自重之士也。

唐穆宁四子:赞、质、员、赏皆和粹,世以珍味目之。赞少俗,然有格,为酪;质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腐。

言语

李恕防怨,马援恶讥。

唐李恕戒子云:“凡居百僚之下,言思乃出,行思乃动,勿辄有毁誉,勿轻论得失。申上移牒,言惟谨耳,署必真书,慎勿侮弄刀笔,议玩朋僚。若恣心纵骂,轻出莠言,骂父子怨,骂兄弟怨,即为怨府,亦谓深仇。刘宽不诃童仆,嗣宗口不臧否。韩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勉之,勉之!”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兄子严敦并喜讥议。援在交趾还书戒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如此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汝曹不忘之耳!”杨龟山先生曰:“口固不可得言,耳亦不可得闻。”

崔咸疾谄,魏公责辞。

唐裴度自兴元入觐,朝士日拥度门。一日度置酒,刘栖楚矫求度欢,曲躬附度耳而语,崔咸疾其谄,举觞罚度曰:“宰相不当许所司嗫嚅耳语。”度笑而饮之,栖楚不自安,趋出,坐客快之。

韩魏公子师朴入市归。魏公问所买之物价几何?曰:“千三。”公责之曰:“此俚俗之谈,非对尊之辞,当云一贯三百。”

赵献杖子,谢氏笞儿。

晋赵献子之子入朝,楚使者至,多隐言,在廷之臣不能答,献子之子尽答之。归白于献子,献子曰:“朝臣岂不晓,但有长者,姑且让之耳。尔遽先长者。”杖之。

吴庠妻谢氏,子贺,与宾客谈及人长短得失,夫人屏间闻之怒,答贺百,或解夫人曰:“臧否士之常,胡如是?”曰:“爱其女者,必取三复白圭之士妻之。今独产一子,使知义命,而出语忘亲,岂可久之道哉!”因泣下不食。贺由是恐惧、谨默。

元顺铧价,司马桃皮。

北史赵柔,字元顺,有人遗柔铧数百权,柔与子善明鬻之市。有人从柔买,柔索绢二十匹,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遂与之。

宋司马温公方五岁,擘一青皮胡桃不能脱,婢以热汤沃之。既而女兄从外来问:“谁为脱”?曰:“某自脱”。父叱曰:“小子安得谩语!”公自此有省,终身不敢妄语,待人惟以至诚为尚。

威仪

忠定肩竦,节孝头直。

宋刘忠定公安世元城先生,见宾客,议论逾时,体无欹侧,肩背竦直,身不少动,至手足也不移。

宋徐积自言:初见安定先生瑗,退,头容少偏。安定先生厉声曰:“头容直。”某因自思,“不特头容直,心亦要直。”自此不敢有邪心。

蘧瑗车声,管宁榻迹。

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宫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知,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人视之,果伯玉也。

后汉管宁,尝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

明镐尊严,忠献英特。

宋薛简肃公,名奎,知开封府。明参政镐为曹官。简肃待之甚厚,直以公辅期之。有问于公:“何以知其必贵?”公曰:“其为人端肃,其言简而理尽,凡人简重则尊严,此贵臣相也。”

宋韩忠献公琦,姿貌英特,骨格清耸,眉目森秀,图绘传天下。人以为如高山大岳,望之气象雄杰而包含细微,蓄泄云气,藏匿宝怪,盖可知也。

晦叔盛服,文恭正色。

宋吕正献公公著,字晦叔,简重清静,出于天性。冬不附火,夏不挥扇。杨怀宝字器之,视公为亲舅,将赴倅来辞,公西窗下盛服对饮三酌,时烈日,器之汗流浃背,公凝然不动。

宋胡文恭公宿,为人清俭谨默,内刚外和,群君笑语喧哗,独正颜色,温然不动声气,与人言,必思而后对。客有造公者,具公服、靴版,忘记易帽,公与之对语,尽礼而退,终未尝色动。

正心术

盛涛一语,伊川四箴

宋刘器之云:“盛待制名涛,尝有一语可取,云:‘士大夫行己正,如室女尝须置身法度中,不可受人指点。’”

宋程叔子颐,字正叔,谥正公,号伊川。尝作《四箴》,序云:“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因箴以自警。”朱文公曰:“程子之箴,发明亲切,尤宜深玩。”

彦国防意,思永平心。

宋富文忠公弼,字彦国,年八十岁。书坐屏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在公且然,况他人乎?

宋彭思永,好学不倦,尝曰:“吾不为他学,自幼即学平心。欧阳修好学不倦,常以平心为难。”

横渠先礼,南轩叙仁。

宋横渠先生张载,教学者必先自礼而入,且曰:“学礼,便除去了世俗一副当世习熟缠绕,譬之延曼之物,解缠绕即上去,苟能除了一副当世习,便自然脱洒。”又曰:“学礼,则可以守得定。”程叔子曰:“子厚先以礼教学者最善,先有所据守。”

宋南轩先生张栻,字敬夫,谥宣公,曰:“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而存乎人,所谓仁也。人而无仁心,则人道亡矣。”遂以《论语》中言仁处叙为一帙,而解释之。

康节论鬼,迂叟事神。

宋康节先生邵雍,字尧夫,尝曰:“人之畏鬼亦犹鬼之畏人。人积善而阳多,鬼益畏之矣;积恶而阴多,鬼弗畏之矣。大人与鬼神合,其吉凶何畏之有?”

宋司马温公,号迂叟,尝曰:“或问迂叟事神乎?曰事神。或曰何神之事?曰事其心神。或曰其事之何如?曰至简矣,不黍稷、不牺牲,惟不欺之为用。君子上载天、下履地、中涵心,虽欲欺之,其可得乎?”

清献焚香,康靖置豆。

宋赵清献公抃,字阅道。平日所为事,夜必焚香,以告天。不可告者,则不敢为也。

宋赵康靖公,名概。平日尝置瓶、豆二物于几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别之,善则投一白豆于白瓶中,恶则投一黑豆于黑瓶中。初则黑豆多,既而渐少,久则绝无,瓶、豆亦不复用。

徐积买肉,宗道饮酒。

宋节孝处士,少时为母置膳,先过一屠肆,中心欲买其肉,而别路于归路为近,且亦有屠肆,因自念中心许买彼肉,舍而之他,不欺心乎?复迂道买肉而归。且云:“己之行信自此始。”

宋鲁肃简公宗道,字贯之,为太子谕德。一日,真宗召之。使者至门,而公不在。移时,乃在市肆饮。归,中使与公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公曰:“但以实对。”中使曰:“然则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大罪。”中使嗟叹而去。真宗问之,具如公言以对,自此奇公,以为忠实可用。其后立朝刚正。

伯起四知,和靖六有。

汉杨震,字伯起。将守东莱,道经昌邑,故所举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献,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去。故赞曰:“震畏四知。”

宋和靖先生尹焞,字彦明。处一斋名曰六有。所谓: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又一室名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志完检点,无垢操守。

宋邹志完云:“圣人之道备于六经,六经千门万户何从而入?《大学》与《中庸》一部,其要在‘慎独’而己,于十二时中看自家一念从何处起,即检点不放过,便见工夫。”

宋张无垢云:“操守欲正,器局欲大,识见欲远,三者有一,便可立身。”

迁善改过惩忿窒欲

李勣赠刀,范丹佩韦。

唐张文瓘,字稚圭,为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二同僚皆饯,勣赠二人宝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某人犹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人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以自约束。若子之才,无施而不可,焉用赠?”

同类推荐
  • 摄大乘义章

    摄大乘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杜阳杂编

    杜阳杂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圣广灯录

    天圣广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信佛功德经

    信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Deputy of Arcis

    The Deputy of Arc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城市的上空飘着为你写的歌

    城市的上空飘着为你写的歌

    逐梦的路,太远太长,放下一些,失去一些,拾起一些,得到一些。经历的都是为以后积累经验。有些人,不必执念,有些人,总会陪伴。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流星雨约定

    流星雨约定

    两年前,因为一张死亡证明,她踏上了寻友之旅。临行前,她对他说:“你等我,两年后,我们一起去看流星雨。”可是两年后,她被人陷害,遭遇火灾,全身大面积烧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依靠在他怀抱、无动于衷。后来,她失忆了。他痛不欲生:“这次,就让我来守护你吧。“推荐作品——《偶像的活动》。
  • 猪的幸福

    猪的幸福

    作品用拟人的手法,通过猪的对话,真实地反映了猪们对生活的满足、对现实的适应以及对幸福的理解,在啼笑皆非的情境中,使人感受到猪们可叹又可气的处事原则和可怜又可悲的卑微身世。
  • 听君

    听君

    一个温柔可人的哑巴姑娘和她暴脾气傲娇少爷的爱情故事,世俗之中,总有爱情发生。
  • 宠妻无道,皇上请下榻

    宠妻无道,皇上请下榻

    特工界的传奇:九尾,在一次出任务后,意外穿越。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赚满盆,看美男,游天下,当她不亦乐乎之时。某男微眯着烟危险的说:“噢?看美男?我还不够你看的吗?”“自恋......”某女碎碎念。“还没回答我,你要看哪个美男啊?”某男“你是不是男人啊,这么斤斤计较。”某女不要命的说。“噢?是不是男人?看来我有必要让涵涵明白一下了。”某男。“啊!臭表脸。”“......”某女扶腰哀怨。
  • 荒颜城:凉烟如静

    荒颜城:凉烟如静

    十里红妆,青丝白雪。此去经年,不负相见。恨如何?爱亦如何?抵不过的,终是身上的血海深仇,一个人累了,总要有另一个人来背负,独活,才是最痛苦的刑罚。
  • 虚空血煞

    虚空血煞

    无尽虚空,百族鼎立,人族崛起,上古时期,群神并起,诸神之战,万神陨灭。百万年后,再无任何神的存在,这一切的一切又会从哪里被寻找出来
  •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前一世是她瞎了眼蒙了心,认贼做父,最终落得身死魂消重活一世,她苏天歌步步为营,定要让仇人家破人亡前一世,临终之时,他护着她,说男人岂能让女人来保护重活一世,她心里唯一的温情和善良都与他有关,她要护着他兜兜转转,原来缘分早已注定他说:本大人早已逃不出你织的网她说:那就别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冢

    灵冢

    四洲大陆,军门一统。武者,修士,各领风骚。炼体,修魂,修魄,修神。人,生而有一体一神三魂七魄,体纳魄,魄辅魂,魂修神,四者合一,乃成大道。少年秦无言,入道宗,跨秦域,破四洲,剑指苍穹,只为那一份羁绊,为了追寻,为了守护,心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