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72400000002

第2章

现世品第十二

如母爱子子疾病  当令父母心忧恼

十方诸佛般若生  般若摄受亦复尔

过现未来三世佛  遍十方界亦复然

皆从佛母般若生  众生心行无不摄

如是世间诸如来  乃至缘觉及罗汉

迨及般若波罗蜜  皆一味法离分别

过现大智诸菩萨  各各住此法空行

彼诸菩萨如实已  是故如来名作佛

般若园林华果盛  佛依止故甚适悦

十力诸根等净众  乃至声闻众围绕

般若波罗蜜高山  十力诸佛而依止

三涂众生悉救度  度已不起众生相

师子依山而大吼  诸兽闻已皆恐惧

人师子依般若吼  外道邪魔悉惊怖

如日千光住虚空  普照大地诸相现

法王住般若亦然  说度爱河之妙法

色无相以受无相  乃至想行亦复然

识亦如是五法同  是法无相佛佛说

起虚空见众生相  虚空无相不可得

佛说法法非相应  不说非有非无相

不思议品第十三

若如是见一切法  一切我见悉皆舍

佛行法及声闻等  皆从般若而成就

如王不行于国邑  所有王务而自办

菩萨离相依般若  自然获佛功德法

譬喻品第十四

若菩萨发坚固心  修行最上般若行

超过声闻缘觉地  速能证得佛菩提

如人欲渡于大海  所乘船舫忽破坏

不依草木命不全  若得依附达彼岸

若人不发坚信心  依于般若求解脱

溺轮回海无出期  处生老死常苦恼

若有信心持般若  解有无性见真如

是人获福智有财  速证最上佛菩提

如人担水用坏器  知不坚牢速破坏

若用坚牢器盛水  而无破坏无忧怖

不见具信诸菩萨  远般若行求退堕

能发信心持般若  证大菩提超二地

未有商人欲入海  不造坚固大船舫

依坚固船无怖畏  获多珍宝到彼岸

信心菩萨亦如是  离般若行远菩提

若修最上大智行  当得无上菩提果

如百岁人复病患  是人不能自行立

若得左右扶侍者  随意行往无所怖

菩萨般若力微劣  往菩提岸不能到

兼行最上方便行  得佛菩提无挂碍

天品第十五

所有菩萨住初地  发信心行般若行

为求无上菩提故  亲近善友及智者

大智功德云何获  当从般若波罗蜜

如是一切诸佛法  功德皆从善友得

修行六度般若行  一一回施于菩提

佛蕴非有不可求  勿为初地如是说

菩萨修行功德海  救度世间无度者

求菩提意离颠倒  说最上法如电光

发于最上菩提心  不求名称不嗔恚

离蕴识界及三乘  不退不动不可取

于如是法得无碍  达甚深理离妄想

闻般若信及化他  知此菩萨住不退

彼甚深法佛难知  无有人得不可得

为利益故证菩提  此非初心众生知

众生愚痴复盲冥  乐住世间求境界

法无所住无取得  从无所住生世间

如实品第十六

东方虚空界无边  南西北方亦如是

乃至上下及四维  无种种相无分别

过去未来及现在  一切佛法及声闻

一切如实不可得  不可得故无分别

菩萨乐求如是法  应行方便般若行

离种种相即菩提  菩萨离此无由证

如鸟能飞百由旬  折翅翼故飞无半

忉利天及阎浮人  忘失般若故自坠

难修前五波罗蜜  经多俱胝那由劫

复以广大愿资持  离方便坠声闻位

乐行佛智心平等  犹如父母观一切

当行利益及慈悲  常宣善软妙言教

不退地祥瑞品第十七

此品摄普遍光明佛地。

时须菩提瞻仰问  不退菩萨何殊胜

离言声相云何说  愿佛说彼功德藏

不住沙门婆罗门  及行十善离三涂

大智离于种种相  如山谷响声相应

若欲法无碍行化  一向善说诸言教

行住坐卧四威仪  一念观心悉通达

三业清净如白衣  不为利养故乐法

降魔境界及化他  观四禅定而不住

不求名誉无嗔恚  乃至在家尘不染

或为富贵及脱命  不染纤毫之欲尘

本来寂静无所有  更互相相业所缘

若求清净不退时  当行最上般若行

求正遍知心柔顺  不求二地离边地

为法舍命如须弥  是名不退之菩萨

空品第十八

色受想行识甚深  本来寂静而无相

如海之深杖莫测  得般若蕴亦如是

菩萨知此甚深法  住真如乘不可染

六尘十二界体空  无蕴宁有所得福

如人思彼染欲境  心着女色如目见

乃至日日心所行  菩萨思觉亦如是

若多俱胝劫布施  罗汉缘觉持戒者

不如说行般若法  百千万分不及一

若菩萨观般若理  安住说法而无相

回施一切证菩提  彼三界师无有等

所说成就而无相  非空非实不可得

若如是行名觉智  得受成就义无边

于一念知一切法  信佛所说及他说

演说俱胝那由劫  法界不增亦不减

此得名佛波罗蜜  菩萨于中而说法

如名施已心不着  亦不言证无上觉

昂誐天姊品第十九

譬如灯光从众缘  假以膏油芯火等

光非芯火及膏油  非火非芯光不有

或有菩萨初发心  不求无上菩提果

岂唯不得证菩提  亦复不得寂静故

从种生树及华果  无种华果悉皆无

发心不为佛菩提  修行终远菩提果

从种子生麦谷等  彼果非有亦非无

佛菩提果亦如幻  离彼有性及无性

譬如涓滴水细微  渐次必能盈大器

初心为求无上果  久修白法终能证

行空无相无愿行  不求寂静无行相

亦如船师善济渡  不着两岸非中流

菩萨修行无所著  乃得受佛菩提记

若了菩提非所有  此即是行佛般若

譬如疾疫饥馑道  菩萨中行无怖畏

小人知已悉往来  得无苦恼如微尘

善解方便品第二十

菩萨奉行佛般若  了知本来蕴不生

佛法众生界悉空  以空三昧起悲智

如人有德力最胜  善解一切幻化法

乃至器仗及工巧  而能一向为世间

彼人父母妻及子  游行远路多冤中

是人勇猛众所知  安乐还家无怖畏

大智菩萨为众生  安住第一三摩地

降伏四魔离二乘  亦复不求佛菩提

譬如虚空无所有  风水火地皆依住

世间众生得快乐  虚空无意住非住

菩萨住空亦如是  现于世间种种相

以众生智及愿力  非彼寂静非空故

若菩萨行大智时  住空寂静三摩地

此中不见一切相  亦复不见彼非相

菩萨行此解脱门  非求寂静非行相

如鸟飞空而往来  非住虚空非住地

亦如有人习射法  习之不住经多岁

射法久习得尽妙  一一箭发无不中

最上般若行亦尔  修习智慧及方便

直至众善悉圆满  方获最上神通力

若苾刍证神通力  现神变化住虚空

行住坐卧四威仪  经俱胝劫不退倦

住空菩萨亦如是  修无相行到彼岸

行种种行现世间  经俱胝劫不退倦

如人经险遇大风  二手持盖心专注

是人怖险不能行  直至无风乃前进

大智菩萨住大悲  智慧方便为二手

执空无相愿法盖  见法不住于寂静

如人求宝往宝洲  获宝安隐而还家

是人心足而快乐  岂有眷属心苦恼

诣空宝洲亦如是  获得根力禅定宝

菩萨不住欢喜心  令诸众生离苦恼

商人为利悉所经  聚落国城诸里巷

虽达宝所亦非住  大智善道而复还

大智菩萨悉了知  声闻缘觉解脱智

乃至佛智亦非住  何况行彼有为道

大智菩萨为世间  住空无相愿三昧

若得寂静无所著  乃可得知于无为

譬如人生人未识  称其名故众乃知

菩萨若行解脱门  于解脱门众知识

菩萨闻彼甚深法  而于诸根悉照明

住空无相无愿法  无退无思无授记

观于三界如梦幻  不求声闻缘觉地

如佛说法为世间  名不退地应授记

知诸众生堕三涂  发愿刹那灭恶道

以真实力灭火蕴  名不退地应授记

诸恶宿曜及鬼神  作种种疫恼世间

真实愿力悉灭除  无我能作应授记

魔业品第二十一

我得授记非能所  是实愿力得增长

若见授记及能所  是名执着及少智

菩萨有执魔即知  现亲友相来娆恼

或作父母七代人  言汝名此佛可证

魔所现作无数相  皆云愍汝作利乐

菩萨闻已有所忻  是名少智魔所著

或住城隍及聚落  山林旷野寂静处

自称己德毁他人  应知少智为魔作

虽住城隍聚落中  不求声闻缘觉证

此心为度众生故  我说是名为菩萨

五百由旬山险深  共诸恶兽多年住

若见逼迫着我慢  若无分别知菩萨

菩萨住彼为世间  得力解脱三摩地

彼着山野寂静行  此亦知彼魔所作

虽住城隍及山野  乐佛菩提离二乘

修如是行利世间  一念如秤名菩萨

善友品第二十二

有大智者依师学  速疾得证无上觉

亦如良医除众患  学从善友心无疑

菩萨行佛菩提行  依彼善友波罗蜜

此最上地能调伏  为二种事证菩提

过去未来十方佛  行此正道无异路

行佛菩提最上行  说波罗蜜如电光

如彼般若空无相  知诸法相亦如是

了知一切法皆空  此即名行佛般若

系着色欲及饮食  常在轮回不休息

此愚迷人所见倒  于不实法生实想

譬如得食疑有毒  以虚妄见而不食

愚人妄心生我想  以我想故有生死

亦如恒说诸烦恼  于诸烦恼不着相

烦恼清净俱无有  如是菩萨知般若

如阎浮提诸众生  皆发无上菩提心

多千俱胝劫布施  回施一切证菩提

若复有人于一日  奉行最上般若行

千俱胝施不及一  行般若功无为故

菩萨大悲行般若  度众生故不起想

恒行乞食于国城  是得一切名大智

菩萨欲度于人天  乃至三涂极苦众

皆令速到于彼岸  昼夜勤行于般若

如人欲求无价宝  必过大海诸险难

无心忽尔而获得  忧恼皆除喜无量

求菩提宝亦如是  勤行般若诸功德

得无取舍无上宝  菩萨速证于菩提

同类推荐
  • 戴施两案纪略

    戴施两案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节堂庸训

    双节堂庸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Miscellany of Men

    A Miscellany of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品藻

    品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吕祖志

    吕祖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容止

    容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武止境

    修武止境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天赋异禀,奇遇连连.......叶黄是否是那个斯人,他能走到走到巅峰吗.....一人,一剑,一兽,一个永恒的传奇.........
  • 妖孽相公:娘子,带我浪

    妖孽相公:娘子,带我浪

    因一次失误而被囚禁,某女想着各种办法逃脱,从此每天都上演着这么一幕:“尊主,玉姑娘在这里!”某女爬到一半的墙猛然摔下,两眼望天:“这世道连爬个墙也不容易啊……”“尊主,玉姑娘快要离城了!”某女兴奋地拍打着马屁股自以为能够逃脱这个地狱般的地方,结果……半刻钟后被某男点穴扛着原路返回,两眼望着后方:“这世道连骑个马也不容易啊……”经过多次反省,某女得出一个结论:我圈圈你个叉叉,老娘根本就逃不出这个鬼地方!老娘要崛起!
  •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 雒邑之战

    雒邑之战

    结合中国传统的伟大的神话故事,通过架空西周、东周的历史,以实际存在的人物为依托,虚构部分精彩的人物、情节。我力图将仙侠、玄幻、武功和神兽等元素结合到最佳的境界。通过讲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主人公皇甫俊琴为了追求正义、爱情、亲情和友情而一路遭受挫折,不断努力向前的story,saga,legend。这本书里面有美好的爱情故事,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更有我们伟大的文化,伟大的历史和我们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比如神兽、仙山和仙树等。这本书的主旨在于弘扬善良、勇敢和美好事物,传播无限的正能量。希望您会喜欢!来自咎誉无恒。
  • 杀神凌风

    杀神凌风

    凌风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出生时出现一股强大杀气,天生三眼,脖子上挂着一个用万载玄冰刻成的一个冰棺材。这让家族中的人把他当成怪物。只有他的父亲对他好。他的修练速度比蜗牛还要慢。但他的武技天赋绝对逆天。一天从天上降下来两件东西他的命运也从此改变!
  • 神起东玄

    神起东玄

    大道三千,玄之又玄。位面崩毁,妖邪四起。天道无常,我心不屈。杀出一条血路,战出一片乾坤。我叫扬天,出自东南,不问前路有多艰险,只管屠魔灭邪,傲视苍穹。天道不全,我自补之。
  • 子衿皇后传

    子衿皇后传

    她本是一名青楼女子,却在八王爷的阴谋的嫁给了她,她一心一意的帮助他爱他,他却在登基之后亲手废后,曾经的海誓山盟,不过一场笑谈。傅子衿坐在冷宫里看着宫外的繁华,心灰意冷。然而这时她却有了孩子,为了孩子,她苟延残喘艰难的活在冷宫。然而命运却不想放过她,他封柳如懿为后的那天,举国欢庆。宴席下令摆了整整三天,而她怀着身孕吃着残羹剩饭。那天晚上,她清楚的记得柳如懿如何的伤害了她的孩子,又是如何的狠毒。她傅子衿自问从没有对不起他,为何,为何要这样对我!我做错了什么?孩子失去的那一刻,她狠狠的盯着柳如懿。“南宫、柳如懿,如有来世,我傅子衿要你千刀万剐、生不如死!”本文男主是养成类的。
  • 仙魔奇缘

    仙魔奇缘

    魔界企图吞噬整个凡间,她背负着维护凡间安定的使命下了凡,却偶遇了他。他投生于凡间,是魔界的魔少,成年后体内的封印会自动解除,懂得自己的身份,奉他父亲魔王的指令来夺取七彩灵石,用灵石的灵力来让自己的魔力增强,从而统领三界。可一旦耗尽了她的灵石的灵力,她便会死亡。他会怎么做?她又会怎么做?她是仙而他是魔,他们会有怎样的一段奇缘?结局又将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