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8500000010

第10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剛決為勇,鈴果為敢,夫剛毅之人,無所畏忌,見威不懼,必果無迴,恃其兇頑,便施誅戮,故曰勇於敢則殺。夫懷道之士,饉於去就,檢身知退,靜順柔和,弗敢有為,不忍殺傷,故曰勇於不敢則活。

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兩者謂敢與不敢,殺與活也。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以慈為實,而不樂殺人也。死者人倫之荼毒,含生之類皆惡之。勇於果敢者殺之道也。勇於慈仁者活之道也。若以此義守而不變,是未明天地殺生之權也。今日或利或害者,是於殺活有所未定邪。夫人為不善於顯明之處,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閑之所,鬼得而殺之。此雖大聖之慈,天道之仁,不能憫救也。若乃宥而赦之,必有反報之禍。夫有可以殺而殺之者,有可以活而活之者,有可以殺而不可殺者,有可以活而不可活者,有活之而為禍者,有殺之而為福者,何邪。然天之所惡,而人孰知其故。若非體真造化,安知禍福之端,利害之元,雖有聖人之明,猶難於勇敢之事,況非聖人而敢私心殺活哉。故猶難之也。嚴君平曰:凡此二功,勇敵敢均,計策外馳,射身相非,與天異意,與地異心,奮情舒志,各肆所安,或以千乘變為亡虜,或以匹夫轉為君王,故物或生之而為福,或生之而為禍,或殺之而為福,或殺之而為賊,二者深微,莫能窮測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大天道自然平施不逆萬物,而萬物自專之,豈與人校其敢與不敢,殺與活哉。然而人自服從者不與物爭,而能善勝者也。所謂勝物而不傷二田勇敢也。

不言而善應,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福善禍淫之應,信不差矣。

不召而自來。

天道高遠,又無言教,何嘗呼召萬物,而萬物皆背陰嚮陽,春生秋實者,陰陽生殺之正令也。

默然而善謀。

開元御本、河上公本並作譚然。嚴君平今作默。王弼本作坦。夫天道寂默無情,至公不二,行吉者以吉祥報之,行凶者以凶祥報之,其於人倫生殺之威,象緯行度之軌,未嘗差忒,豈非善能謀畫者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張自然之羅,故曰天網。縱太虛之寬,故曰恢恢。四達皇皇是謂練,幽明難逃是謂不失也。

勇敢則殺,常不畏死,故次之以民常不畏死。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不畏死有二義,達者得其常理而不畏死。愚者失其常理而不畏死。夫人生而靜天之性,樂生惡死人之常。耕而食,識而衣,安其居,樂其業,養生葬死,此世之常禮也。夫民存常性,官守常法,而無枉濫,皆得其死。民生死得常,則何畏之有。逮德下衰,不能無為,禁網繁密,民不聊生,盜竊為非,欺給生亂,小恐惴惴而懷驚,大恐縵縵而忘死,如何刑法滋深,主司暴酷,更以大辟族誅之令恐懼良民哉。古本作如之何其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畏死亦有二義,養生謹慎之人畏天死而脩德也。造惡偷安之人畏刑死而矯法也。且人之自然也,舍餔而熙乎,憺怕鼓腹而遊乎。混茫而不知老之將至,此順化之民也。今乃法令滋彰,動入死地,是使民常畏死也。民畏死則偷安其生,而興奇變姦詐之心以矯其法令,姦詐生而禍亂作,則主司者得專執而殺戮,砍其姦詐絕蹤,誰敢犯之者也。

常有司殺者殺。

河上公曰:司殺者謂天居高臨下,司殺人之過。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言天鑒孔明無所不察,何須椎相梡斷深嚴刑典也。杜光庭曰:司主也,大之養人也。厚愛人也。至南宫丹籙賞善而司生,北官黑簿紀過而主死,天地萬神司察善惡,以懲以勸,俾其革惡而遷善也。故有功者延年,有罪者奪算,毫分無失,如陽官之考較焉。天有司命四司之星,在虛危之間,主人功過年壽,所謂天之司殺也。斜察罪福,使世人知脩善戒惡焉。人君以善教人,動懷慈恕,其不善者,天之司殺當自殺之。天網寬大,疏而不漏,違天反道,於何逃罪哉。

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

夫主司荷察、專任刑法,峽代造化生殺之權者,如拙夫之代良工也。

夫代大匠斲,稀有不傷其手者矣。

夫以拙夫而代良匠斯木,豈唯殘材毀撲,抑亦傷手碎指矣。以喻主司代造化生殺之權,而輕肆其刑政,不惟俟害良民,抑亦斷喪和氣。夫天道高明,人識近蔽,用近蔽之人代高明之天,以政物理繆誤,而失自然之治矣。

民不畏死,惟懼於飢,故.次之以民之飢。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夫民者,國之本也。政令煩則賦斂重,民貧乏則國本弊。是以君待民而食,上資下而立,君稅取多則上下同飢。剝下盈上則君人俱弊。杜光庭曰:立法垂憲,古有明文。食也,充君之庖。稅也,輸國之賦。什一之稅,務在其輕,賦重則民貧,賦輕則民足,民足則國泰,民貧則國危,理在酌中,法無太酷,所以鑄刑書而物怨,作丘賦而邦貧,齊侯以重欽致亡,田氏以厚施成霸,皎然目君宜鑒焉。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有為則政煩,無為則簡易。易則易從,煩則難治。夫上有擊鮮玉食之猒,則下有腐埃糟糠之美,網密令苛,故難治也。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政令煩苛,賦斂重大,而民亡本業,亡業則觸法犯禁,輕就死地,以其各求養生之具太厚,致有蹈水火而不懼,逆白刃而不驚者,故曰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

夫貪生趨利,如羊就屠,自速其死耳。獨有外形忘生者,處阜隸而不辱,食草蕾而常甘,雖世事嶮巇,亦陸沈而安隱,是有以異乎貴生者也。貴生,益生也,又自貴也。目貴其生者,謂身欲安逸,口欲厚味,形欲美服,目欲好色,耳欲音聲,若不得,則大憂以懼,以至乎過責分外而輕入死地也。

民飢則精神散而輕死,足則柔和全而重生,故次之以民之生也柔弱。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夫民之生也,含元和之氣,抱真一之精,形全神王,故其百骸柔弱。及乎死也,元和之氣散,真一之精竭,形虧神亡,故百骸堅強也。

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夫萬物草木生也,則天地之氣流行乎內,陰陽之液潤澤乎外,故春條青青而可結,夏葉敷榮而可巷者,柔脆也。逮乎死也,則天地之氣消散乎內,陰陽之液乾燥乎外,故秋實丹黃而凋落,冬枝焦朽而可折者,枯槁也。前明有識,此舉無情。無情者,以氣聚散為榮枯。有識者,以道存亡為生死。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開元御疏曰:草木生則柔脆,死則堅強,則知人為堅強之行,是入死之徒,為柔弱之行,是出生之類也。嚴君平曰:陽氣之所居,木可巷而草可結也。陽氣之所去,水可凝而冰可折也。故神明陽氣生之根也。柔弱物之藥也。柔弱和順生長之具,而神明陽氣之所託也。萬物隨陽氣以柔弱也,故堅強實死之形象,柔弱潤滑生之徒類也。

是以兵強則不勝,

玉真曰:夫兵者,凶險之器,闘爭之具,所觸之境與敵對者也。兵強則君逸而將橋,將僑則卒暴,以逸君御憍將,僑將臨暴卒,且敗覆之不暇,何勝敵之有哉。故桀、紂以百萬之師而傾四海,始皇以一統之業而喪九州,項羽忽霸而遽亡,王莽既篡而旋滅,符堅狼狽於淮水,隋煬分崩於楚宫,此數家之兵皆多至數兆,少猶數億,無不恃其成以取敗,此皆兵強不勝之明驗也。又兵者求勝非難,持勝其難,唯有道之君乃能持勝。向數君之敗,皆由不能持勝之過也。

木強則共。

開元御疏曰:木本強大,故處於下,枝條柔弱,共生於上,蓋取其柔弱者在上,強梁者在下故也。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夫木之強榦大本常處於下,柔條弱枝常處於上,木猶如此,況於人乎,況於國乎。

生氣存則柔弱,柔弱者謙之道,天道好謙,故次之以天之道。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開元御疏曰:天道高遠,非喻莫明,故舉張弓之法,以昭天德之用。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開元御疏曰:夫弓之為用,當合材定體,令弛張調利抑高舉下者,為架箭之時準的也。損有餘與不足者,為發矢之時遠近也。如此則命中矣,次結歸天道。《易》曰:立天之道日陰與陽,陽主升,陰主降,陽升極天則降,陰降極地則升,此抑高舉下張弓之象也。天道盈虛一章七閏,損日之有餘,補月之不足,日月寒暑,一往一來,則歲功成矣。人君當法天道,抑強扶弱,損有利無,故舉虧盈益謙,欲令稱物平施爾。嚴君平曰:夫工人之為弓也,無殺無生,無翕無張,制以規矩,督以準繩,弦高急者寬而緩之,弦弛下者攝而上之,其有餘者削而損之,其不足者補而益之,弦質相任,上下相權,平正為主,調和為常,故弓可秤而矢可行。夫按高舉下,損大益小,天地之道也。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開元御疏曰:此明人道不能同天道之損益,而裒多益寡也。在易之損下益上日損,損上益下日益,以下為本也。損下益上,其道上行,夫在泰卦,而損下益上遂變而為損。損上益下,民說無疆,夫在否卦,而損上益下遂變而為益。此聖人設卦觀象之法也。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雖有道者。

此設問答,詳解其義。問曰:誰能同天道下濟以卹於人,喊損有餘之爵祿,以奉天下孤寒不足之人乎。答曰:唯有道之士、聖君、哲人,乃能然也。而言奉者,明聖君居物之上,心不忘下,一如卑者之奉尊,不以高貴加人也。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

夫聖人者,圓通為智,因物為心,整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衆形而不為巧,豈以已所施為,矜恃其美,功成事遂,固處其位哉。夫惟不恃不處,故能為韋材之帥也。

天道益寡損餘,抑高舉下,唯有道者法之柔弱,故次之以天下柔弱莫過於水。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夫天下之物,柔弱之極者,無過於水,而貫金石攻堅強,無有能勝之者。又為人。壅止次流,處方置圓,坎險高下,汙瀆百數,以其柔弱之性,終無以移易之。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夫水之滅火,陰之制陽,舌柔而存,齒剛則折,此天下莫不知,世俗之所共聞也。而乃各師其心,莫能行其柔弱之道,老氏所以重歎息,故引聖人之言,以明柔弱之行也。

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聖人言者,三墳之遺文也,或老氏謙辭。言人君能含受垢穢,引萬方之罪在余一人。余一人有罪,無以汝萬方,則民仰德美而不離散,可以常奉社稷而為主矣。《鴻烈解》曰:晉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請擊之。莊王曰:先君之時,晉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晉伐楚,是孤之過也。若何其辱。韋大夫曰:先臣之時,晉不伐楚,今臣之身,而晉伐楚,此臣之罪也。請王擊之。王倪而泣涕汨沾拎,超而拜韋大夫。晉人聞之曰:君臣爭以過為在己,且輕下其臣,不可伐也。夜還師而歸。此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一也。帝王立國,左宗廟而右社稷,宗廟以尊祖配天。社稷以尊稼穡。備棄盛為生民粒,食之本也。人以食為天,故有國必先社稷,而王者為之主也。

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

人君能謙虛用柔,受國不祥,則四海歸仁,六合宅心,是謂天下王矣。傳曰:山澤納汙,國君含垢是也。《鴻烈解》曰:宋景公之時,熒惑在心,公懼,召子韋而問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天罰也。心,宋分野。禍且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使治國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誰為君乎。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民之命。歲飢,民必死。為人君而欲殺民以自活,其誰以我為君乎。寡人之命固已盡矣,子無復言。子韋再拜曰:敢賀君。天處高而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星必徙三舍,舍行七里,故君延年二十一歲。臣請伏於陛下以伺之是夕也。星果徙三舍。此受國不祥,為天下王也。

正言若反。

夫能行柔弱,則為君主。尚剛強,則招禍咎。聖人受垢惡,永保元吉。世俗樂美榮,終致灾凶。正言俗意不反如此

水之受垢,衆惡皆和,故次之以和大怨。

和大怨,必有餘怨。

國君不能無為謙弱,民乃多欲好爭,遂使輕生殉死之徒,攘臂於道衛,而國君設教立法以繩之,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和報其怨而翻濟其怨,有怨而和之未若無怨而不和也。徒知和其大怨,而不省其大怨之所由興,雖和之以至公,而不免有餘怨。是猶代大匠斷木,稀有不傷手矣。若乃以無心至德報之者,幾乎造物哉。

安可以為善。

夫聖賢本以刑政和報其怨惡,奈何姦詐愈甚而怨望益多,如是則安,可以為善哉。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陸希聲曰:古者結繩為約,而民不欺,破木為契,而民不違者,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也。聖人之心與百姓心猶左右契耳。契來則合,而不責於人,故上下相親,怨用不作。李榮曰:古者聖人刻木為契君執其左,臣執其右,合之以為信。不復制以法律,故不責於人。不責何怨和之有。

故有德司契徹,無德司徹。

徹,通也,道也。司,主也。有德者謂中古之君,無文書法律,但刻契合符以為信約,而民自從化,故稱有德也。無德謂遠古之君,德大無名,物皆自然,穴處巢居,各安其分,其君無思無慮,朝徹見獨,不為不恃,道冥德淵,無契可司,但司其通徹而已,故稱無德焉。此杜光庭說也。舊說以徹為跡,或謂作軌,法以通人則凋弊生,故曰無德也。今法取杜說為長。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無私,惟善是與,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是以上善之人自然符會,何用司契而責於人哉。此復太古之風也。

和怨則怨未盡,息怨則無為,無為則在小而不貪,故次之以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什,伍也。伯,長也。器,材器也。夫國小能自守,民寡能自足,可以反乎太古矣。使民各有部曲什伯,令其貴賤不相犯,由君之無為,故民資業豐盛,材器偉奇,而無所施用。此至治之極也。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君無為則德化淳,民質朴則不輕死崇本棄末,耕食織衣,各戀舊鄉而不遷徙,雖軒皇几蘧之治,不足過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刳木為舟以濟水蓋適遠之用也。蓋適遠之用也。今論守道之君,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不相侵奪,不相貿易,有舟有直,棄而弗用。莊子曰:至德之世,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韋生,其鄉此之謂也。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甲兵所設,本以討逆臣、禦亂寇而已。君既無為,下乃守職,百姓不撓,四境帖然,則甲兵無所陳設也。使民復結繩而用之。開元御疏日:古者書契未興,結繩紀事。《繫辭》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結繩之代,人人淳朴。文字既興,詐偽日漸,今將使人忘情去欲,歸於淳古,故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夫君上無欲而民自樸,嗜好不生,民乃知足。雖蔬食草藜羹而飽滿淡味為甘。葛衣鹿裘而溫涼無文為美。茅茨蓬蓽而風雨不侵為安。南炎北沍而水土任適為樂。自然俗無夭傷,土無札癘也。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鄰國相望,言郡縣相接也。雞犬相聞,謂民豐境近也。民至老死,言無戰敵而壽終。不相往來,猶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此可以同赫胥尊盧氏之風也。

民各知足則信實而不華,故次之以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實之言,淡乎無味,其猶水也。淡則能久,不美者以其質也。美好之言,甘而滋溢,其猶醴也。甘則易絕,不信者以其華也。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善於心者貴能行,不辮者本其素樸。辯於口者貴能說,不善者滯於是非。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夫知者謂知道也。明理知本,得其要而已,何必博乎。所謂少則得也。《西昇經》曰子得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伏也。博謂博通物務,攻異端求彼是而已。不知者謂多則惑也。莊子曰:文滅質博,溺心是矣。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積者,蘊聚也。聖人道濟天下,不蘊德以自高,積而能散,不蓄財以自潤。既不滯功於外,亦不聚智於內,二者俱通,故曰不積。莊子曰: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夫聖人所以不積者,演道德以為人,人受其益而聖德愈明,如鎰照人不藏好惡,而鑑之明未嘗少喊,此喻內智也。分財利以與貧,貧受其賜而財愈多,如井任汲普蒙利潤,而井泉清徹不竭,此況外功也。開元御本二句並作既以與人。

天之道,利而不害。

天道陽也,故好生而惡殺,春夏生育之,秋冬成熟之,是利而不害也。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聖人之道,在所施為也。所為順理,不與物爭者,是以法天道而然也。

信言不美,絕辯忘言,強名復泯,還歸妙本也。

右老氏經二篇,統論空洞虛無、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天地陰陽、聖人侯王、士庶動植之類,所謂廣大而無不蘊,細微而無不襲也。約而語之,上之首章,明可道常道為教之宗,叔體而合乎妙。上之末章,以無為無不為陳教之旨,叔用而適乎道。故體用兼忘,始末相貫也。下之首章,明有德無德為教之應,因時之澆淳而次乎妙也。下之末章,以信言不信言為教之用,任物之華實而施乎道也。是以因時任物而不逆不爭,是有其元德而大順於造化,復其常道而入於妙門者矣。

同类推荐
  • Condensed Novels

    Condensed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Never Again

    Never Ag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ric Brighteyes

    Eric Brightey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乘稻芉经

    佛说大乘稻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尝试爱情

    尝试爱情

    浮华的社会,躁动的人生。一个清冷女经济人,一个当红男配,一起携手,尝试一段微甜清淡的爱情。
  • 梦里星辰大海有多远

    梦里星辰大海有多远

    梦里北海南风吹,落单的麋鹿找不到可以回家的路,漫漫长夜里森林不可归。你说过你会做她依靠的岛屿,可是等不到台风来袭你就消失不见。你忘了吗?你也曾跨越过陌生的城市和遥远的沧海,只为追回青葱岁月里那个肯陪你淋雨的女孩。如果看过永恒的星星也不能在一起,那为什么还是忘不了相约寒冰梦里冷风吹的星辰大海?或许若干年后,你是否只有在熬夜失眠的时候才想起那杯被你冷落的旧咖啡。你是否只有在萧瑟夜雨里看着灯红酒绿的时候才想起那把被你丢掉的雨伞。你是否只有在南风吹过北海的时候你才追忆梦里亏欠的那个女孩。可是,你真的只有在她失望转身离开后才明白什么是深爱。若干年后,陪在你身边的那位会是谁?是麋鹿默默地付出还是海屿陪哭。
  • 阿弥陀经异本

    阿弥陀经异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客颜卿

    客颜卿

    客颜卿:不愿倾国倾城,只愿倾得一人心。不要万里江山,只求执子之手。欢迎来到客颜卿,这里可饮酒,可品茗,可住宿,可闲聊,可听书。
  • 小美女穴位养颜经

    小美女穴位养颜经

    现今社会人人减肥、美容不稀奇,在日本,美人脸才是蔚为风潮的全民运动!所谓“美人脸”,指的是以后天的方式让脸蛋看起来更小巧更美丽,从身长和头部的比例、脸型面积与肩宽的比例,以及五官分配比例上制造视觉效果,让你也能拥有青春靓丽美人脸的梦幻模样!你也希望拥有一张小巧精致又上像的脸吗?从脸蛋与身材的比例,到关脸的秘招,不但让你的脸美得均匀且皮肤适合自己的定位,且美得更有自信! 在年轻的女性中,穴位按摩开始备受关注。刘长江的《小美女穴位养颜经》配合详细插图解说,让你用最健康的方式获得最意想不到的美丽。《小美女穴位养颜经》是第一本塑脸、美颜兼造型的全方位美脸的书,是真正为你量身定做的美脸教程!
  • 毒妻惑国:重生之嫡女祸妃

    毒妻惑国:重生之嫡女祸妃

    蒋家有两姝,原配出长女,妩媚如妖。继室出次女,清丽若仙。她生母早逝,大哥战死,云游道士算她八字不祥,自幼送入庄子中受人冷眼。回府后从来感念继母待她视如己出,仙子嫡妹不顾诅咒真心相待,待怀着感激之心代妹入宫....以为生父时时关爱,心爱之人悉心教导,她为了家族荣光委曲求全,谁知...一朝风云突变,心爱之人坐拥天下,自己却落得祸国妖女之名。嫡妹巧笑倩兮:“姐姐可知自己是小妹眼中沙子,今日也到了除去沙子的时候。姐姐以为,你大哥和母亲怎么死的?”父亲冷眼相待,步步高升,方知自己已成家族弃子。亲眼目睹幼子被权臣致死,她双目泣血,心中立下毒誓。苍天有眼,竟让她回到十年前,蒋氏嫡女,地狱归来!罢罢罢,既然都说她是祸国妖女,不如祸它个地覆天翻!幺妹伪善,继母恶毒,爱人狠辣,家族无情,阎王不收的命,她来收!前世沦为棋子,今生天下为局!她语笑嫣然,媚骨倾城,红衣翩然间地覆天翻。她是从地狱归来的恶鬼,势必要害她之人血债血偿!“我要曾经欠我命债的人捧着心肝到我面前,我要曾经看不起我的人永远只能仰视我,要重紫王爵看到我也会发抖,要将这锦绣河山,都踩在脚下!”“你是妖女,我是贼子,”他袍如黑夜,眸若寒星:“正好天生一对。”******************◆**************孤月繁星,深夜如墨。少女身材窈窕,一身红衣愣是被穿出了肃杀的气息,冷道:“殿下深夜造访,所为何事?”年轻男子黑衣如锦,容貌秀美英气,垂眸淡道:“多闻尚书府嫡长女天生媚骨,特来拜访。”“天生媚骨算得了什么,殿下不若找个铜镜自己往里一瞧,方知什么叫妖孽天成。”说罢砰的一声掩上门。留在原地的清冷青年向来优雅的俊容倏尔有了一丝裂缝,胆儿肥了,敢摔门?******************◆**************她红衣似火,心却如寒冬里最冷的冰。他黑衣冷清,仍甘愿为她温暖冰封的心。这一世,那个一身清华的男子如雪地青竹,高山冰涧,一步一步以不可抵挡之势朝她走来。“阮阮,你恨天下,陪你平了江山又何妨。”“若我爱呢?”她问。“我即天下,你只能爱我。”他答。升级版宅斗,男强女更强,宠文一对一,请大家多多支持噢~~~啾啾啾╭(╯3╰)╮
  • 相行陌路

    相行陌路

    十年前,她因为伤逃离这里,十年后,她带着一身的荣耀光环,重新回到这里,她不知道这里是否跟十年前一样,但是她知道,回到这里,她的心会开心。逃开十年的城市,她不知用了多大的勇气回到这里,也不知道把一切揭开,她是否能够去承受那份沉重。
  • 租书店的女儿

    租书店的女儿

    本書分為三輯:歷述少年往事、眷村回憶以及她後故鄉時期的台南人文行跡,也爲辭世的父親送行。全書瀰漫淡淡感傷,以及作家豐沛生命能量與幽默感的獨特筆調,也為充滿人情味與時間感的南都風情種種幽微細節,重新命名。
  • 冷心仙草

    冷心仙草

    我本是一株仙草,对,我是一颗草,我入了轮回,见了孟婆婆,重生为人,我是一颗草。
  • 战神联盟之连环事件

    战神联盟之连环事件

    伊诺的转世出现了,这又和伊诺的复活有什么关系?另一个喜欢伊诺的人的出现,又会发生什么呢?布莱克又和尤米娜说了什么?这一切的一切,又和魔域的攻击有什么关系?大家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