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8000000004

第4章

開題

題曰凡題日者,即是碧虛之開題也。老子姓李,名耳,字聘,或字伯陽。按道家經籍所說,則挺生空洞之先,變化自然之妙,而常居天上,代為帝師。此則六合之外事,故略而不論。非其逕庭之語者,舉其大槃云。

疏曰:此第二門正釋開題,首明太上姓字鎰號,次明或為萬天主,或為百王師,隱顯之迹。就此門中,復分為二段。其一明太上姓字鎰號。其二明太上或為萬天主,或為百王師,隱顯之迹。一明姓字鎰號者,題曰老子姓李,名耳,字聘,或字伯陽,或云謐號曰職。老子者,太上之內號也。老子之號已具於第十一門詳解。老子姓氏曰李,論其得姓之由,載於第三門中詳解。今將諱字鎰號之原,次第釋之。其諱曰耳,字曰聘,或字曰伯陽,或鎰日聘。《廣聖義》引《元君內傳》云:老君在世,凡有九名。一名耳,字伯陽。二名雅,字伯宗。三名忠,字伯光。四名石,字孟公。五名重,字子文。六名定,子元陽。七名元,字伯始。八名顯,字元生。九名德,字伯文。或云三十六號,或云七十二名,或云姓字渺邈,從劫至劫,非可悉紀。今顯行於世者,唯第一名耳,字伯陽是也。鎰日聘者。夫人之生則有名,有字,有號,死則有鎰法也。或因其德,或象其形,為鎰也。耳大而垂日聘。老君生而耳大,復有三漏,其狀恥然而垂,乃大聖之異相也。故後人追鎰日老聘,此太上名字鎰號之所據也。其二日百王師、萬天主者,題日按道家經籍所說,挺生空洞之先,變化自然之妙,而常居天上,代為帝師。道家經籍者,乃《玄都寶藏》、《三洞四輔》、《龍章鳳篆》之書,故以經籍總言之也。於內言我太上挺生空洞之先,變化自然之妙,夫挺者時挺拔擢韋類之義。空者,虛也。洞者,通也,無也。混沌之先,寂然有無,惟空無洞達虛極自然而已。按《廣聖義》云:夫老君生於無始,起於無因,為萬道之先,元炁之祖也。當是時也,無光無象,無色無聲,無端無緒,杳杳冥冥,故日空洞。又曰老君以虛無為體,自然為性,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不知其所以然,亦不知其所以不然,故曰自然。言我太上老君上無復祖,唯道為身,合則成形,散則為氣,稟自然之妙,掌造化之權,當混沌未分之前,空洞無有之上,其道體具身,已特然挺出,兆現於此時矣。經云: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此之謂也。常居天上者,謂遊歷諸天,為萬天之教主也。按《猶龍傳》云:昔尹君真人隨老君西入流沙,訖,復從聖駕上遊三境九天,以至於萬天。太上每至一天,但見彼天帝王,金童玉女,千乘萬騎,瑤幢羽蓋,仙樂滿空來迎。太上老君至彼天中,遊諸宮闕,為彼天人廣說妙法,而為教主也。又別至一天,其儀仗、音樂、遊宴、宮觀,說法傳經,例皆如此,以至徧歷萬天,莫不皆然。又按《廣聖義》云:老君時亦上朝元始,疏平聲。奏罪福,中謁玉晨,校錄九宮,下統三界死生之簿。但見百億天王拜手在前,咨求風雨水旱,豐儉逆順,死生善惡之事焉。以至遊行萬天,弘揚道化,而有一老君凝然常在太赤天、太清境、太極宮中矣。故云常居天上也。代為帝師者,《廣聖義》云:老君於上三皇時,人尚淳朴。以龍漢元年,號玄中大法師,以《上清聖教》一十二部,大乘之道開度天人也。老君於中三皇時,赤明元年,號有古先生,出《靈寶真經》一十二部,中乘之法開化一切,救度兆民也。老君於下三皇時,人心朴散,以開皇元年,號金闕帝君,降《洞神真經》一十二部,小乘之法開度羣品也。此上中下三皇時所留經教三十六部,祕於上天,未傳於世。按《玄綱論·神道設教章》云:初祕上玄,末流下土是也。後至伏犧時,人已澆漓,未有法度,老君以清濁元年,號鬱華子,下為師,說《元陽經》,教伏犧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仰觀俯察,制嫁娶叔人倫之道焉。神農時,人食禽獸,茹毛飲血,老君以清漢元年,號大成子,下為師,說《元精經》,教以化生之道,於是播百穀以代烹殺,和百藥以治百病,於是嘗柔得禾,嘗柳得稻,嘗榆得黍,嘗槐得豆,嘗桃得小麥,嘗杏得大麥,嘗荊得麻,百穀既登,禽獸免害,止殺所以長善,除惡所以全生,不食血肉,人無疾苦,五穀養性,人無宿業,其利人也大矣。祝融時,人食生玲,未知火食。老君以天漢元年,號廣壽子,下為師,說《按摩通精經》,教以陶鑄為器,以變生玲,人得保其壽焉。自下三皇以後,伏犧以前,人無典禮,烏獸同羣,老君以道化天下,漸漸生心辨形食味,參以五行,廣施經法,勸化兆人矣。老君自伏犧以後,示以世法,於是制禮樂以叔尊卑,造衣章以別貴賤,作官室以代巢穴,取諸大壯。為舟車以濟不通,取諸渙。制棺槨衣薪,取諸大過。造弧矢以威不順,取諸睽。立刑法以戒兇暴,取諸噬嗑。造書契以代結繩,取諸央。以至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取諸隨。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又取諸噬嗑。未耜杵臼之利,取諸益。重門擊柝之規,取諸豫。並老君教於時君,以化於物也。黃帝時,老君號廣成子,居崆峒山。黃帝詣而師之,為說《道德經》及《道戒經》,教以治國治身之道。帝行之,跨火龍而白日昇天矣。其《道德經》於此為初傳。顓頊時,老君下為師,號赤精子,居衡嶽。授帝《微言經》,教以忠順之道。帝譽音酷。時,老君下為師,號錄圖子,居江濱。授帝《黃庭經》,教以清和之道。帝堯時,老君下為師,號務成子,居姑射山,授帝《政事離合經》,教以康謹之道。虞舜時,老君下為師,號尹壽子,居於河陽,授帝《道德經》,教以無為孝悌之道。帝行之,天下從其化,故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其《道德經》於玆第二傳矣。夏禹時,老君下為師,號真行子,居于商山,授禹《德戒經》,教以勤儉之道。又授靈寶五符、檄召鬼神之法,於是禹行之濬九江次百川而通江海矣。殷湯時,老君下為師,號錫則子,居灊音港,又音尋。山,授帝《長生經》,教以恭敬之道。科日:大聖真元祖,生於浩劫先,來為百王師,去作萬天主,象經垂衆號,龍德被韋生,一千二百名,讚揚無窮盡。題曰:此六合之外事,故略而不論也者。莊子《齊物論》云: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者,天地四方是也。言所以論之者,皆六合之外事,非經世之書云存者在也。聖人存在而不敢非斥之,故但云存而不論也。題云非其逕庭去聲。之語,舉其大果云者。莊子《逍遙遊》云: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逕庭者,過差也。大藥者,大綱也。言此上諸說,皆方外之談,其不近人情者宜矣。非其過差之言,舉其大綱而已。故題云六合之外事,故略而不論也。非其逕庭之語,蓋舉其大云。

題曰:老子母感大流星而有娠,應見於李氏,降生於商室,於商十八王陽甲之十七年,歲在庚申,寄胎託娠,而經八十一年,極太陽九九之數。其母常逍遙於李之下而生老子。老子生而皓首,故能言。因指李曰:此吾姓也。又云父姓李,名無果。或云靈飛。母尹氏,名益壽。當商二十二王武丁之九年,歲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生也。

疏曰:此第三門明老子感孕託胎降生時代年月日時之據也。即此門中,復分為二節消釋。其一明感孕託胎朝代歲時。其二明得姓之由及降生時代歲月也。一明感孕託胎朝代歲時者,題曰老子母感大流星而有娠,應現於李氏者。按《廣聖義》所引《元君內傳》云:夫老君在天為衆聖之尊,先億劫而行教,以無為常存之道,化為天人,生於億劫之前,為萬聖之君長,故元始天尊、玉晨道君賜其真號日太上老君,在於五太之前歷劫以來有此號矣。雖代代應現為帝王師,而未有降世誕生之逵,乃於九清之上,命玄妙玉女降於人問,為天水尹氏之女,嫁李靈飛為妻,老君乘日精駕九龍車,化為五色流珠,或云流星,下入玄妙玉女口中而寄胎託孕,歷八十一年矣。又按《廣聖義》云:寄胎慧者,老君愍時凋弊,乃欲隱聖同凡,反神降生,以救於世,遂於殷第十八王陽甲之十七年庚申歲,託孕於玄妙玉女。就此門中分為五別。一者大道應化,託孕人間,乘日精為五色之象,以明太陽之德。二者乘九龍之車,凝結變化五色玄黃,下入玄妙玉女口中,又明九龍陽精之華也。三者處胎寄慧,與俗不同,八十一年,極太陽九九之數,然後乃生。四者玄妙玉女感孕之後,容貌益少,神氣安閑,八十一年,悅豫無比,此聖人降迹之異也。五者聖母所居之室,四時和暢,六氣調平,冬無凝寒,夏無煩燠,祥光照室,靈風滿庭,衆惡不侵,萬靈潛衛,故八十一年不覺為久,此明大聖感孕託胎與常人不同也。此為太上感孕託胎朝代歲時之所據也。故題云老子母感大流星而有孕,應現於李氏者也。其二明得姓之由及降生時代歲月之所據也者。題曰:其聖母常逍遙於李之下而生老子。老子生而皓首,故能言。因指李曰:此吾姓也者。夫聘聖當殷王之代,憫時凋弊,欲降聖同凡,反神示迹,乃暫假胞胎而孕育,大彰神變以救於世,故託迹父母而降生焉。按本紀云父姓李,名無果,一名靈飛,一名虔會。母日尹氏,名益壽。當殷二十二王武丁之九年二月十五日時,聖母適逍遙於李樹之下,剖左腋而生老子。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此吾姓也。又以手指上下,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世間之苦,何足樂聞。我當開揚道法,普度一切動植衆生,周徧十方,下及幽牢,應度未度,咸悉度之。已而千真萬聖徧滿空際,悉來衛護,政感空中聖賢,共讚十號云;一曰太上老君。二曰圓神智。三曰無上尊。四日帝王師。五日大丈夫。六曰大仙尊。七曰天人父。八曰無為上人。九日大慈仁者。十曰真元教主。此諸聖真空中所讚之十號也。俄而又感九龍吐水,以浴聖姿,吐水之地,因成九井,今亳州太清宮,號九龍井,至今存焉。此亦出《化胡經》所說。夫大聖降世,異迹其有如此。原夫老君李氏之姓,其說甚多。且按大唐天漬玉牒云:夫聖祖其先本顓頊之後。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媧音瓜。媧娶有喬氏之女,感月光貫昂,而生咎繇,咎音皐。繇音姚。生伯翳。伯翳生理徵,伯翳之後代為士師,至理徵避桀之亂,遁居伊侯之墟,因食李實,改理為李氏。此言咎繇之後,以理獄為功,遂以理為姓。其後子孫或為里氏。至伊侯之墟避難,遂改里為李氏。理徵生利貞,當殷湯之時也。利貞生昌祖,昌祖仕陳為大夫,因居苦縣。昌祖生明,明為陳相,葬瀨鄉之北立廟,因有相城。明生慶賓,慶賓生靈飛,一名虔會,慶賓、靈飛皆白日昇天矣。前云指樹為姓,因姓李氏。以此考之,或姓理,或姓里,或姓李,音聲雖同,其字則異也。此隨時變易不足取也。唯指樹為姓,杜天師以為當矣。隋薛道衡《老君碑云》:感日載誕,莫測受氣之由,指樹為姓,未詳吹律之本。以此論之,指樹為姓似為允當。其次論降生時代歲月者。按《廣聖義》云:夫老君乃至道之祖,元化之宗,長於上古,而不為先,生於末代,而不為後,況億劫之前,即弘道化,豈復胞胎誕育而謂之生邪。今言降生者,蓋表迹人間,示有始也。誕形聖母,示有生也。母事元君,示有尊也。今按諸經誥前後降生,略有三度。

第一降生者,以上和七年庚寅之歲九月三日甲子生於北玄女國天罡靈鏡山李谷之間。聖母日玄虛之母。當生之時,三日出于東方,九龍吐水以浴其形,因李谷而為姓名,曰玄元,字子光,乃高上之冑,玉皇之胤,位為長生大主太平正真太一君金闕後聖九玄帝君。今詳考其時,亦是劫運之前,朱靈上和,前劫之年號也。

第二降生者,以殷之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庚辰歲二月十五日卯時生也。聖母日玄妙玉女,乃上帝之師,後位為太一元君。今詳此說,即是亳州降生之年月也。即今之衛真縣太清宮,完降生之地也。據皇甫士安長曆所證甲子。葛仙公云太歲丁卯,下為周師,此即紂元年丁未,二十一年丁卯,老君居岐山之陽,為周西伯之師,號燮邑子,自殷武丁九年庚辰至紂二十一年丁卯,凡一百八年。又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出函谷關,又一百七年。上自殷武丁九年,下及周昭王二十五年,通計二百一十五年。是故司馬遷稱日在世二百餘年,時人號為隱君子是也。或者妄云周平、定、幽、厲之世,老君降生,此皆曲說,信為謬矣。何則?若是平、定、幽、厲時生,即不得與文王、武王相見,亦不得與尹真人於函谷關相會,傳授《道德經》也,足知非平、定之世降生也明矣。

第三降生者,按《猶龍傳》引《混元本紀》云:太上以周昭王甲寅年昇天。甲寅年即二十六年也,不著昇天月日。後見西蜀張渠之注《北斗經》云:太上於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二十八日為昇天之曰後至乙卯年分身港降於西蜀錦江之濱,託孕於大官之家。至昭王二十九年丁巳,尹喜至蜀,本無青羊肆,太上在太微時先勁青帝之青童降於蜀都,化為青羊,尹君見人牽之,忽然而悟曰:既有青羊,復在其肆,太上所約,此當是也。因問牽羊者曰:此羊者孰氏之家耶。答曰:我家夫人誕一子而白首,啼聲不止,投於水火,皆不能害有一道者言:得青羊乳與之,則其啼自止。故市此羊也。喜囑曰:為我白夫人之子,但云關令尹喜至矣。於是依其言而白之兒聞喜至即從懷抱振衣而起,曰令喜來前。喜既入,太上忽長丈餘身,作金色,項負圓光建七耀之冠,披九色之被,舉家見之,皆惶懼無地。太上曰:吾以太微為宅,真一為身,太和降粹,耀魄為人,主客相因,寓迹於此,何乃怪也。喜乃稽首再拜而言曰:玆謂慶會復奉天顏,未審慈尊出無入有,起居安否。老君怡然而告曰:與子別後,何得何喪,汝存道守一,還有益邪。喜曰:自奉祕要,贏得其妙,濟度之恩,過於天地。老君曰:吾昔留子以居世,清齋千日,故待子於此。今子保形鍊氣,已造冥妙,而心結紫絡,面有圓明,金名表於真圖,玉札係於紫房,炁參太微,解形合真矣。言訖三界聖真千乘萬騎浮空而至,因授喜紫芙蓉冠,飛青羽裙,丹矚綠袖,交帶霓裳,羅紋黃綬,拜為文始先生,賜任無上真人,從此乃得參侍龍車,遠遊天上地下焉云云。太上昇座,為母說《元陽經》,今在成都西南數百步。中和二年獲靈傳之所詔,建青羊宮是也。斯即第三度降生之時矣。三次降生,以為定議。今此開題中所引即是第二亳州降生之時也。

題曰:老子身長八尺八寸,黃色,美眉,廣顆,聰耳,大目,踈齒,方口,厚唇,額有三五達理,日角月玄,鼻有雙骨,耳有三漏,足蹈二午,手握十文,蓋稟氣至清,而受形特異,生於楚國苦縣瀨陽鄉曲仁里渦水之陰。

疏曰:此第四門明太上降生之後,聖貌端嚴,具七十二瑞相,八十一種好,及所生之鄉國也。就此門中,復為二節。其一明太上相貌異常。其二明太上所生鄉國。一者明太上相貌異常者。題日老子身長八尺八寸,黃色,聖容如金,故云黃色。廣顙,顙,額也。言其額廣闊。聘耳,耳大而垂曰聃。大目,無所不見日大。疏齒,齒大而散曰踈。方口,口談道義曰方,非謂其形四方也。孔子亦河目海口,皆聖人之異相也。厚唇,唇脗敦實日厚。額有三五達理,理,文也。謂額間似有三五之字通達之文也。日角月玄,謂兩額間似有日月之形,如日月之在天,無有遠近幽深,無所不照,非實有此日月也。又面如滿月也。玄妙也,言聖容玄妙美好也。鼻有雙骨,言有三竅也。耳有三漏,亦有三竅也。足蹈二午,言足下有二午之文也。手握十文。言兩手各有十字之文,亦如大禹左手有水字,右手有台字,合為治字,此聖人之異相也。蓋稟氣至清,受形特異也。且夫自古聖人,皆有異相,況我太上有大聖之德,具七十二瑞相,八十一種好,其天相端嚴,聖容特異,不能徧舉,又豈止此數端而已哉。其二明太上所居鄉國者。題日太上生於楚國苦縣瀨陽鄉曲仁里渦水之陰。按大唐天漬玉牒云:聖祖其先昌祖,仕陳為大夫,因居苦縣。昌祖生明,明為陳相,葬瀨陽鄉之北,因立廟焉。今云楚國者,或疑郢州,即古之楚國也。苦縣乃其隸屬焉。又今亳州城父縣東三十里有天靜官,乃聖母感孕之所也。見有流星原晝寢堂存焉。城父縣亦古之楚國也。詳夫太上受孕於城父天靜官,降生於苦縣太清宮,苦縣即古之邑名也。漢魏以來,名谷陽縣,至有唐乾封元年,改為真源縣,中和二年,升為赤縣,至宋真宗朝改為衛真縣,即今之衛真縣瀨陽鄉谷陽鎮太清宮是其地也。渦水之陰者,即今之太清官在渦河之右,故云陰也。陰亦作濱。此太上所居之鄉國也。

同类推荐
  •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宋大事记讲义

    宋大事记讲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部农谭

    花部农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生纂录

    摄生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冬日田野上的青草

    冬日田野上的青草

    本书是一本包含诗歌和小说的文学作品集,分为诗歌篇“爱人,请别给我一个家”,小说篇“那一掬生命的泉水”和“寄不出的包裹”。作者文字细腻,个性鲜明,写作手法纯熟,用简单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感情,借手中的表来表达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 欧陆永远都是血腥的

    欧陆永远都是血腥的

    首先,根据王国风云的地图为参照,并且当地的贵族也依照这个游戏,名字也是随机的--最后声明,绝对不是小白文,其次属于娱乐作,多半不会太监,但更新除非一时间兴起或者心情好,或者有人监督--总而言之就是这样啦。简介:真实的欧陆就是这样的吗?第一次离开城堡的主角屏住呼吸,眼角抽搐着发布了他继承了伯爵头衔后的第一个法令“从今以后所有人都必须到厕所去大小便!”片刻后,他无力的捂住鼻子“厕所就是现在让人去城外挖个坑!大小便在坑的边上解决!然后……填埋起来!”事实证明,这个命令非常欠妥,主角也第一次认识到了现实与游戏之间巨大的差别……“说好的前途无量呢?这该死的中世纪!”
  • 纨绔妖仙

    纨绔妖仙

    上古帝姬作死自毁仙根,闹人界、玩诸妖、勾搭魔界霸主,一手统建九州,挥手便弃,任性如她,纨绔如她。什么?帝煌对她至死不渝,私自下界勾搭她?靠!她是这种吃回头草的妖仙?!她勾唇一笑,上扬的嘴角带着自信:“不好意思,本仙就喜欢回头草!”又什么?魔尊发誓非她不娶,还天天骚扰她?“不娶就不娶,少了个小魔尊祸害天地,何乐不为?”至于骚扰……嗯,有醋坛子在,不怕!
  • 影子事务所

    影子事务所

    这,不是潘多拉魔盒但你可以肆意说出你的欲望,放心我会替你一一实现,不过代价只是在你生活中不需要的一撮影子而已!
  • 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

    我的马个高大,在雪地上像冲天而起的火焰,我在马背上能感觉到那种火热,以及悬空朝前的振奋与快感。有几分钟,这样的状况是以慢镜头的速度进行着的,它使我渴望梦境持续不断,渴望时间暂时停顿
  • 惹火萌妻:老公轻点宠

    惹火萌妻:老公轻点宠

    他是只手遮天,冷酷绝情的豪门总裁,却偏偏对她宠到无可救药。然而一朝捡回记忆,她才惊觉原来是两人之前竟是那种关系。她惊,她怒,她逃离,却始终挣不脱两样最可怕的东西:褚随意,和关灯后的褚随意。
  • 回魂秘录

    回魂秘录

    言清没想到不过出去买个早饭而已,就被安排到九幽旅游了一趟,看样子还要在这里当永久居民。她当然不干,一哭二闹没上吊,希望无常能网开一面,放她回去。可无常铁面无私。终于趁锁魂环开裂之际,逃之夭夭?丁宇凭借着奶奶在九幽存下的丰厚家底,轻轻松松就收买了无常,走上了回魂路。没想到还没上路,就被一个中二妇女缠上了,死缠烂打非要跟着他一起走这回魂路。阿九是九幽有钱有势的土著。他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熬到老幽王功成身退,他好接班当老大。可是八个哥哥也和他有一样的理想,登基之路看似荆棘满地。一个混世魔王,一个腹黑总裁,一个废柴主妇,就这样踏上了他们的回魂之路。一路上各路名流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出出九幽悲喜剧。
  • 神啸

    神啸

    听说提前把书名想好。就不用为起名字发愁了。
  • 神仙超市

    神仙超市

    打算勤工俭学的韩林意外的应聘上一家超市的收银员,谁知这家超市非同寻常,买东西的顾客竟然都是天上的神仙!
  • 海贼王同人爱上路

    海贼王同人爱上路

    她,是天界的月亮公主,水逸月她,是个被人称作怪物的少女当,天界公主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