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35300000012

第12章

因中不言除大有等者。即有不定过。为如实.德等。与无互违故。无法之外更别立性。为如大有等。无法互违故。无法之外不别立性。故今简言除有等六。

论。彼既不然至唯妄计度。

述曰。总结非之。彼无既更不别立性。然者有性应不尔。故彼有性唯妄计度。

子段第二难同异性。彼执同异是诸实.德等体性。非即实等此是多法故今破之。

论。又彼所执至如德业等。

述曰。实.德.业之性即是同异性。离实.德.业理定不然。勿者莫也。莫此同异性亦非同异性。总立量云。汝所执实.德.业性。应非实.德.业性。异实.德.业故。如和合等。

此中无有自言相违。以宗中言汝执简故。非我许有实等之性。而今复言非实等性。今欲违此故无此过 然今宗中实.德.业三。其举喻中复以德.业等而为喻者。此中应别简云。汝之实性。应非实性。异实句故。如德业。汝德性。应非德性。异德故。如实业。业亦应然。准可知也。更互为喻。然此有别而无总量。二合有三。三合有一。为量可知。此中所言实.德.业者。即是各别当句为宗。言实等性者。即是同异性故别也。文言如德.业。但举实句之喻等取德喻。谓实.业等取业喻。谓实.德。

次又令实非实。德非德。业非业。

论。又应实等至如德业实等。

述曰。便破实等。非正所明。量云。实应非实。异实性故。如德.业。德.业更互相望为量如实可知。文言如德.业.实等者。举实喻。谓德业于德喻中但举于实等取业句。及等业喻。谓实.德也。文中宗等言皆简略。但言实等应非实等。异实等性故。二三等合准前可解。

论。地等诸性至准此应知。

述曰。汝言地性。应非地性。异地故。如火等。火等一一相望亦尔。实中九种各各相望有九比量。德有二十四。业有五种。合三十八。返覆有七十六。各二二合三三合者乃有无量。第二准量云。地应非地。异地等性故。如火等。然岂不有违自宗失。何乃言地非地等耶。今者不然。此则应言汝所计地应非实地言简别之。我宗之地。非实地故。是假立故。又非实句之中地故。彼计火等亦非实句地。无不定过。前量应简别。文言略故也。

论。如实性等至无别实性等。

述曰。难令离实等无同异性。量云。实等之外。应无同异性。非唯一故。如同异性。如实性等无别实等性。实等亦应无别实性等。等德等性遮令同异有同异性。其实等性应更有实等性。非一法故。如实等法 实性者同异性也。然实等各异。义相似实等之外别立实等性。实等之性相似亦非一。应更别立实等性。相似之言简不相似。此即以性同实等例。若总.若别皆有比量。此中但有总而无别。别数如前。然文唯有以性同实例。无以实同性例。若破六句义即无违。若破十句有不定失。异.有能等非一相似。无别性故。今者亦以为所立中。应令别有性。例同于实等亦无过也。又非极成法。无不定失。

论。若离实等至有非实等性。

述曰。自下又以非实例实等难。谓离实等外别有实等性。应离非实等外立有非实等性。且如除实.德.业以外并名非实.非德.非业。即余六句.及无法是。有体法者唯六句是。今言七句应有非实性。异实性故。如德.业。德.业相望亦尔。又虽知德等皆名非实。其性即是非实性摄。然合八句皆非实性及与无法。无别有一大非实性总该九法故为量也。量云。除实余九。应别有一总性。实非实中随一摄故。如实句 此量虽成。然可直例不令立实性。何须令立非实性也。便违自宗。若不尔者。即一德上他说亦有非实性。故犯相符过。非德等性例亦应然。故论言等。

论。彼既不尔至唯假施设。

述曰。总结非也。彼非实既不尔。更无非实性。实等云何然。更有实等性。故同异性。唯假施设。

论。又彼所执至如毕竟无。

述曰。自下子段第三破和合句义。我佛法中法不相违假立和合。然彼所执别有一法。是实。是常。能和合法。能令实等不离相属。相离不相属。即不和合故破之。量云。如彼所执和合句义。定非实有。许非是有性及非实等八句诸法摄故。如毕竟无。即兔角等。体是一法举非有为因。体是多法举非实为首。故因中言非有实等。又性体别故。此中宗因皆有所简如前可知。

有彼本许六句义者。前之五句现量所得。十句义中实.德.业.有.俱分现量所得。其此和合非现量得。故今破之。

论。彼许实等至而可实有。

述曰。彼计实等现量所得。分明证故。如前征诘。尚非实有。牒前所非。况彼自许和合句义非现量得。不分明证。可是实有。

虽复非有遭此难已若复说言。

论。设执和合至亦非实有。

述曰。若执和合亦现量得。如前实等道理破之亦非实有。量云。和合性。非实有。实等十句随一摄故。如实.德等。实德等前已破故。故得为量。此破转计亦现量得。

上来总别破讫。自下结归唯识之门而复总破。

论。然彼实等至如龟毛等。

述曰。自下第五总破六句。然彼计无非离识有。故但破九。初破实等离识自体竟不可得。次破缘实等智。非是缘实等现量智。初比量云。彼计实等。是有法也。非是缘离识实有自体之现量所得。是法也。合名为宗。汝许是所知故。如龟毛等 此无异喻。彼宗计此实.德等句。是缘识外实有自体现量所得。故今非之。现量者能缘也。此中遮非是缘离识外境自体现量智之所得。非是缘不离识境假有自体现量所得。义虽是缘不离识境心等所得。非必现量所得故。其实等句义。彼宗说是离识有体。能缘彼心是名现量。彼实等句是此现量所得。谓实等句义。是离识实有自体之现量所得。今者非之。复言缘者恐滥持业释。言其离识实有自体。即是现量。若以离识实有自体。属其能缘现量者。即彼此二宗一切心.心所法。亦非离识实有自体。觉等即是心.心所故。犯违宗过。为简此过故说缘言显依士释。缘显能缘。非离识有体实等句义之现量得。又若不言缘即无所简。其觉.乐等亦入法中。即有一分相符之失。彼亦说为不离识现量得故。由此应合实等句义总为二分。谓彼觉等心.心所法总为一分。除此以外法为一分。其能缘法总为三分。一唯缘实等非心心所法。二唯缘觉等心心所法。三合二为境。若论说言然彼实等非唯缘离识实有自体现量所得。为简德中觉等不离心故。恐犯违宗及相符故。说唯字者。简别缘实等。可置唯字通缘二者。即简不尽。以觉.乐等亦从实等。是离识实有自体。现量所得。实等亦从觉等。是不离识。实有自体。现量得故。今为简尽但应总言非缘离识等。其总缘者亦所简故。为简如是种种过失。故但说缘不言唯等。此中总为但有一量。准能缘智各别有九比量。若二二.三三合义准应知。

论。又缘实智至如德智等。

述曰。第二量云。缘实之智。非缘离识实句自体现量智摄。假合生故。如德智等。彼计缘实智生之时。假合生者。谓缘九实.及大有。及异随所有德。同异等实性。发生此智。然德智等皆假合生。亦缘多法假合生故。即非缘实现量智摄。缘实之智亦假合生。应非缘实现量之智。若作此解。无独缘德等智可以为喻。必合缘故。有及和合等必有所有及所合故。不作此解。缘大有和合之智非假合生。由是理故今更解。先假合生者显藉多法。藉因托缘智方生故。谓如意缘实时。藉我及合德法非法行等因缘。方生缘于实句。其德智亦尔。有及和合亦尔。许有别缘有及和合以为境者。然不要与实.德等境合方能缘之。以能缘智藉多法起。名假合生无过失也。前解境必有多方能生智。后解境可唯一。藉多缘生。名假合生。彼家所计。缘实之智。即是缘于离识之外实之现量。今正非之。此智非是缘离识之实现量智义也。

论。广说乃至至如实智等。

述曰。此为例破。如文可知。此破六句故至和合。义及九句一一为之。并前有九。若二合等准前应思。前破境实非缘离识现量所得。今意正破缘离识实等智非现量智。意明前实是非缘离识境之现量所得。后实智非是缘离识境之现量智摄。其眼识等虽缘多色假合而生。非缘实智。无不定失。前说和合非现量得。今遮现量者意。故不相违。准此知。境六皆现量得 又解境据本计破五非现量所得。智据末计破六非现量智。影互显也。

论。故胜论者至妄所施设。

述曰。此即第三总结非也。意明唯识心所变作故。是妄情之所施设。

自下第三破事大自在天等执。即不平等因计也。若言莫醯伊湿伐罗。是大自在天。若长言摩醯伊湿伐罗。是事大自在天者。如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今破事大自在天者执。彼计此天法身遍常。身如空量。无别居处。其变化身别有住处。

论。有执有一至能生诸法。

述曰。此中有二。初叙。后非。大自在天。一体实有。二遍一切。三是常住。四能生一切法。如此类计西方极多。初叙计也。

论。彼执非理所以者何。

述曰。论主总非。他返征已。

论。若法能生至非真实故。

述曰。自下别破有二。初破本宗。后难救义。初有五量。第一立量破其常住。从下向上为因为宗。或以义取。如理应思。量云。大自在天。决定非常。是能生故。如地.水等。余能生他者必从他生故。此中所说能生他因。得下贯通遍.实二宗。然下即以所破讫法。而为因故。相乘为论。不然即有随一不成。以彼不许大自在天非常等故。大自在天决定非遍。以非常故。如瓶等物。又非真实。以不遍故。如盆等物。今此既以非真实为法。即简心.心所等法。是虚幻有。非真有故。真如等不尔故许遍也。

论。体既常遍至顿生一切法。

述曰。更重破也。体既遍而且是常。遍故何不于一切处。常故何不于一切时能生诸法。如彼现生处及时等。遍故。常故。即二因也。此中二量前三为五。

论。待欲及缘至违一因论。

述曰。此违自宗。汝复若谓体虽遍常。以待乐欲并及缘故。诸法不一切处。及一切时生者。今汝宗言唯大自在一法为因。复言更待诸众生欲及诸法缘。即多法为因。岂不便违一因生论。

论。或欲及缘至因常有故。

述曰。大自在因一切时有。以是常故。何不众生欲。及缘一切时顿生。量云。汝言无欲及缘起时欲.缘应起。许自在天体恒有故。如余起时。此同瑜伽第六.七说。不能繁引。

自下第四合破七外道计。准上应知。

论。余执有一至虚空我等。

述曰。梵即梵王。此事梵王者计。此下皆从所执所事以立其名。乃至事我者亦尔。有外计此是常是一。能生一切法。或计有一时是常是一。能生诸法。有计方亦尔。是一是常能生万法。此破能生别有一计。上破实有胜论等计故不同也。本际者即过去之初首。此时一切有情。从此本际一法而生。此际是实是常。能生诸法。古人云。诸部有计。时头众生。与此同也 自然者。别有一法。是实是常。号曰自然。能生万法。如此方外道。亦计有自然是一是常能生万法。虚通之理名不可道之常道也。稍与彼同。虚空亦然。别有一法一切有情皆因而有。其我亦然。别有一我能生万法。前破实有。今破能生。故前后别。宿作因等非一故论言等。

论。常住实有至皆同此破。

述曰。以上诸法皆是一物。是实常住法。具诸功能生一切法。与大自在义相似故。合例为破。然以不如数.胜论等。别有炽盛多部类故。不标其名各各别破。然勘瑜伽第六.七卷.显扬十一.十二.十六.大论中.及广百论。方知此等外道名计。

自下第五二声论师合一处破。初叙二计。后正非之。

论。有余偏执至表诠诸法。

述曰。明论声常。是婆罗门等计。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彼计此论声为能诠定量表诠诸法。诸法揩量。故是常住。所说是非。皆决定故。余非揩量。故不是常。设有少言称可于法。多不实故亦名非常。梵王诵者。而本性有。然声性非能诠。下破之中彼无同喻为不定过。

论。有执一切至方有诠表。

述曰。待缘显者。声显也 待缘发者。声生也 发是生义。声皆是常。然有时闻及不闻者。待缘诠故。方乃显发。此有二类。一计常声如萨婆多无为。于一一物上有一常声。由寻.伺等所发音显。此音响是无常。二计一切物上。共一常声。由寻.伺等所发音。显音亦无常。如大乘真如万法共故。唯此常者是能诠声。其音但是显声之缘。非能诠体。此通破声显.声生计内计外全分一分。如因明疏叙。今不繁述。今破计一切。少分亦自破。或少分一切摄诸计尽。

论。彼俱非理所以者何。

述曰。总非他失。他还返征。

论。且明论声至如所余声。

述曰。破初婆罗门等计。量云。汝明论声应非常住。许能诠故。如所余声 余声即是非明论外余一切声。以彼声性非是能诠故无不定。

论。余声亦应至待众缘故。

同类推荐
  • 过鲍溶宅有感

    过鲍溶宅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悟真篇注释

    悟真篇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言

    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求治管见

    求治管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人歌

    好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亿万豪门宝贝:腹黑大叔哪里逃

    亿万豪门宝贝:腹黑大叔哪里逃

    (你追我赶不嫌烦,爆笑萌宠嗨天翻,小虐怡情不伤身,腹黑大叔哪里逃!)“权宋爵,你个王八蛋,把老娘吃干抹净就逃走了!”后来,某男依旧宠溺地撩拨着心爱的女人,准备开始新一轮进击,谁料女人一个脚丫子过去,趁机滚下了床某男脸一黑,直接把女人扛了起来就动手偌大的卧室断断续续地传出了暧昧的叫声,“老公,不要了,不……要了,我错了,老公!”【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神灵裔

    神灵裔

    神的后裔,超越规则的力量。一无是处的大学生颜慕在平凡的生活中,误入了新的世界,揭晓那藏在历史背后的神秘力量,经历的不为人知的巨大事件。探知绚丽的神之历史,经历灵与灵之间的残酷战斗,热血与刚毅的生活,支持所有人守护那些不能让世人知道的秘密。
  • 妖约

    妖约

    他,望月千年,情根深种;她,弃夫盗丹,独守月宫。他曾立下誓言:待到两情相悦时,我愿与你反下天去,竖旗为妖。这一天,真的会来吗?本文以西域大漠和莫高窟为背景,讲述一段唯美的魔幻爱情故事……
  • 末世异能少年

    末世异能少年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的时代看今朝超能纵横整个时代金木水火土风雪雷电光撕裂时空破碎空间时间倒流看梦凌天与他的兄弟怎样过关斩将一路冲到时代的巅峰........
  • 源鼎

    源鼎

    因,果之源;始,终之源;万物有始,万事讲因。……破苍穹,斩日月,沐浴仙血毁混沌。伐木筑舟再寻人世一场空,等红颜,轮回一世寻无踪。……道神?可笑,永恒之下皆蝼蚁!一个少年,本应万人之上,却因天资被盯上…………
  • 英雄联盟——我的王者之路

    英雄联盟——我的王者之路

    S5赛季即将结束,S6赛季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否还在青铜白银线上苦苦挣扎?不管你是高管白领,还是和我一样的穷无分文的屌丝,请相信我,跟着我的脚步,伴着我一起成长,直到到达王者的那一天吧!
  • 剑指一方一人独享

    剑指一方一人独享

    说的是一个从地球穿越到一个剑气星球的人,在这个星球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情,最后成为王者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天宫密钥

    天宫密钥

    济公八百年睡醒神游九州,感言人富德缺唯有法治。玉帝派来俊臣到楚国办点。行险招的来队点了高招李斯,稳招徐有功,狠招樊哙,绝招郑国,损招周兴,阴招的张汤一班清官能臣。因众仙对来一干人不放心,玉帝又命济公作为督查组长带队下凡。济公带了不信邪的西门豹,不怕事的申不害,打不死的程咬金,不怕抓的高力士,吓不倒的东方朔,打鬼的钟馗一班奇能异士。玉帝秘授来俊臣跷跷板一个,授济公哑铃一对,都是完成任务重返天宫的钥匙。结果来队从跷跷板中悟出了升官术,济公的哑铃成了他行使监督的公正锤。玉帝把花事大权授予了高力士,密嘱重返天宫须得两套钥匙同时开启。工作队在明处,督查组在暗中,双方斗法较招,最后能完成任务重返天宫吗?
  • 符印幻圣

    符印幻圣

    净世白莲,出入虚无,幻世修命,洁然无争魔印界,一个以妖兽与符印师为主导的世界。在世界上有五个大陆,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块。而只有东,西,中有人类居住,其余只有少量。其中东,西陆以人类为主。中陆由多个种族所聚成。同时也是其于四大陆的唯一连通地(四大陆分别被四极界所隔)。一场命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