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28300000014

第14章

问如苦极故意有苦根。地狱之根人中回受。如贤愚经第十二卷说。鸯掘摩罗人中得阿罗汉果已被火烧杀。彼极苦根人中有不 有解地狱人中唯受四处或五处。不受六识果。唯识十证中云。意中业果。虽起无杂。而有间断。即说不于余趣受故。准此一文。唯回受四处或五处果。五根.六识并不得 又解论据非忏悔及入圣者。趣生无杂。从多分故。非回受者。故六识并可通回受。六识之中皆受苦故 问此护法论师忧.苦种子为同为异 设尔何失 问若言同者。何故地狱苦根不亦名忧。若别者何故初二定名喜亦乐。地狱忧.苦不许二名。若一苦根亦名忧者。三根不成复为自害。第三即是忧根不成故 今忧.苦二根种子定别。俱行逼迫。由无分别有分别故。苦.乐二根或同或异。如无分别智及后所得四地已前各别种生。五地已上或同或异。二种生一现。一种生二能。亦无过失。现行之中无二惠故。行不相违。一念俱说。喜.乐亦尔。故不同忧.苦 问安惠师忧.苦种子亦尔。何故地狱忧根不亦名苦如下二定喜。何故苦极不名为苦如第三定乐 答忧.苦行增。二不俱说。喜.乐不违故一念生 问何故等顺异于违。苦极非意。违乖于顺。乐极在心。由有分别.无分别故。此师地狱许起分别烦恼故。前师不然。此义应思。极难解也。

善等三性六识为远因等起.刹那等起分别。

四无记等几有三业。异熟心等能发业不。

非业果心定得发业及随转。业果者虽未见文理实难。判余者得 其初起苦乐受。如善.不善共难故。必由染.净心引方随等流。离欲苦根既无忧引。如何初起 善恶性隔难。初生随意性。苦.乐非性别。舍引即随生。

解欲中。第一师云可厌事即无欲。其无漏心有无欲时。无漏第七缘因第八亦应无欲故。此理非违。第二师若有求希资具.什物欲禾稼等。岂无欲耶。故并非正。

第六卷

信中忍.乐.欲别。于三境中随增义说。后二唯善亦唯乐欲为名。初通染.净故标忍号其实于灭.道亦乐欲故。于后二亦忍可故 有能中。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对法但云谓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即得无为能成觉者。即信实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摄。法中摄故 今又解云。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觉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

被甲加行等。论既自释 有势等句无文解释。势谓威势 勤谓策励 勇谓勇锐 坚猛谓固进 不舍善轭。谓永不屈及不止 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时长。法广故多说之。善法起少时促。法略故少说之。若在佛位由因广故。果善无边。欲令闻者欢喜希求。所以多说。

善法修断及不断中。应叙六十五缘缚之义。及五十九二断之义。至下第八当广分别。威仪.工巧.变化既通善性。善中具几。各应思之。

萨迦耶见二十句六十五中。准前计我。略有三种。一者即蕴。二者离蕴。三者与蕴不即不离。此句但是初即蕴计。无后二计。离蕴总说而为一我。蕴别有三。如是我所有十五句。既说与蕴不即不离。不可定说蕴为我所。故无诸句 然准瑜伽第六及六十四。离蕴有三。一者异蕴住在蕴中。二者异蕴住离蕴法中。三者异蕴非住蕴中非异蕴中。一切蕴法都不相应。如是三种皆有十五我所。合成四十五句我所。并我总有四十八句。说所行相各有起.处.缘。谓缘历.依起.所缘三义皆得。若缘处者不分别处。又有四十八。若分别者一处有三十三我所.一我。合三十四。十二个三十四。合四百八。十二个我见。三百九十六我所见。十八界等随应当知。

瑜伽第八说有七倒。谓想倒.见倒.心倒.及净.乐.我.常。彼四妄想分别是想倒。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著是见倒。于所执著贪等烦恼名心倒。烦恼有三。一倒根本。谓无明。二倒自性。谓萨迦邪见.边执见一分.见.或取.及贪.三倒等流。谓邪见.及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疑。萨迦邪见是无我我倒。边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或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通净.乐二倒故 一会如疏。又解此随顺门故二取收。不说见.戒有所依缘及二义不具非二取摄。若单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并前后伴类为胜.能净是见取。若单缘俱时及前后五蕴并一切法为胜.能净。或胜非净。或能净非胜。并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为胜非能净。为能净非胜。皆非见取。戒取亦尔。若缘见增随顺戒劣亦名见取。戒增随顺见劣亦名戒取。若缘二俱增。行相亦俱增者。必非二取。二取不相应故。但是法执染惠。非二见摄。二见摄者必推求深。行相独胜故。不作如前等解。便违此及瑜伽等文。二义不具。设二义具非见.戒者非名所目。故非二取。

三恶趣极苦处。不造往恶趣业。无分别惑故。可造人.天业耶 答不障。但言无分别烦恼。不说无人.天业故。若自不起不共无明。如何造人.天业。故亦不造。此论总报。别报可造。善.恶俱得。

生在下地起无色界几烦恼。唯起于六或七。谓见取.慢.疑.爱.痴.及我见。若定若生不过尔故。又可起彼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无起彼邪见及边见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见等故。生欲起色界定五。散中谓身.边.慢.爱.疑.二取。不见起耶见之相。二无因论亦是定后起彼耶见。九皆容起。并起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然无此文生无色界除下润生我.贪.慢二见.痴。余更不得起。彼无中有可说起谤等故。生无色界唯起下俱生。无起分别相。无中有起谤故。

六十二初文。说五种爱缘上者。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 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进求欣乐而生爱味 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著。后文说二种。谓未得定者有染污。谓希上生深生爱著。不染污爱缘上定者。谓方求离欲生。广如六十二说。

我见别缘不缘他地者。修道我见有二行相。一总缘得他地。二别缘不得。见断我见亦有二类。一见为他我则得。二计为自内我即不得。今说不得随义应知。或无分别我见缘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见故 下上相缘中。下地缘上二界皆同。无文遮故。上缘下中。无色界中无别缘慢。总缘亦有慢。余如前皆有。见.戒二取理定不得。除总缘行相。无别体故。

贪嗔痴俱生与三受俱者。瑜伽五十五说俱生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故。其分别者。瑜伽论贪贪违缘忧.苦俱。嗔遇顺境喜.乐俱。今此文通一切。不遮俱生.分别二。引皆同应广如彼。

慢有二种。一高举。二卑下。高举有三。一称量。二解了。三利养。以卑下慢与忧相应。高举不尔。故前所说不与身.耶一分俱。此与忧俱。据卑下说亦不相违。

正义若地狱无分别烦恼。应无因力断善者死时续等。解云。势力不生。非因邪见。

五十九云。于利养等他引犹预疑与忧相应。于恶趣等他引犹预喜根相应。邪见先作妙行忧根相应。先作恶行喜根相应。二取随境故四受俱。五十九中但依欲界疑.邪见等说。此通一切地。故与乐相应。

要得根本定烦恼方起。有依未至断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终。此人以何现行润生 有解无此。必得方命终故。如第七生预流无命终不得应果者。心得根本定方命终。有解亦有。唯以随眠润生。如见谛以随眠。亦有现行润故 此亦应尔。伏修不伏见。见惑既不善。何不感恶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势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义解。由势不行不能发业。设使有者轻而不重。非决定业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厌名为伏故。不尔便退。烦恼强故。定力势劣弱故。以无修伴。弱故不能。

一切有事无事烦恼不过三种。一诸见所缘本是无事。余是有事。因此见行相本无决定余不定故。当对法第七。二行相深迷无我。名缘无事。余名有事。所谓行相深境。必迷无我故。余必不定。五十九云。见.慢名无事。贪.恚名有事。无明.疑通二种。对法第五同。三见道所缘名缘无事。修名有事。见道诸惑分别猛利多横执故。修道少故。瑜伽云。见所断名缘无事。余名有事。除缘现在.无为有体法。缘过未.镜像等名缘无事。所余名缘有事。本境有故。对法云。非有所缘。谓颠倒心.心所。及缘过未等。余名有事。本质或无名缘无事。余必有名缘有事。五十九云。无事缘谓无事烦恼。有事缘谓有事烦恼。与唯识同 今观此义。初二门。一本体有名有事。二无质影像中无体用名无事。影像中有决定执名无事。但五见。不定名有事。痴.爱.慢虽亦有执。不决定故。二执者名无事。二不执名缘有事。故见.慢.爱等此名无事。余名有事。三朋属见道名无事。修道名有事 随前诸文据实有无事二门即尽。一本质。影像。二影像之内有体.无体。如缘过.未等名无事。现在有体法及无为名缘有事。然于中义别更分三种。一决定不定。二执.不执。三明属见.修道法。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如大论第十一五盖中。说惛沈.睡眠二别相。太好。

随烦恼中谄诳覆等。痴分者亦非嗔俱者。依多粗相说。据实亦俱。如嗔故诳他引谄覆自罪者。理亦应然。相细隐故论略不说。余解如疏。

随烦恼中。忿等随所依.缘总.别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谛缘多谛。有依多谛缘少谛。有依多缘多。有依少缘少。后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谛惑。为从所依判谛。为从所缘。俱不定故。由此应言。所缘即所依。缘谓缘借故。非所缘境。境不定故 有义所依即所缘境也。以所缘境为所依杖。依从所缘判谛。依不定故 有义依与缘别。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无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云何 有解。必无此者 有解。随增属谛。依增缘弱。怜近引故属依。缘增依弱属缘。疏远引故。

诸本随惑几异熟生。通威仪.工巧。

覆自罪为覆。覆他为覆。非也。如比丘尼覆他粗罪亦名覆。菩萨说他罪为罪为福。忧恼俱生势伏可除。善者及分别烦恼。世间离欲。汝何心故恶心皆覆。此中且说自覆。无恶心皆善(云性不行势分力故)。

同类推荐
  •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土绀珠

    净土绀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明珠记

    六十种曲明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才少女异世重生

    天才少女异世重生

    二十一世纪隐世家族风家的天才少女,觉得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空虚。她所谓的师傅,告诉她可以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她答应了,毫不犹豫的踏进了白色漩涡,到达了另一个世界。她穿越过去后是体弱多病的废材公主,她决心要改变这位公主的命运,逆天而行……
  • 夜幕掩盖的枪声

    夜幕掩盖的枪声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绝世丹尊:风华大小姐

    绝世丹尊:风华大小姐

    上一世,小药童逆袭成为丹尊关门弟子,尽得真传;这一世,小嫡女武力值爆表,搅动天下风云;病弱傲娇贵公子,本丹尊就不帮你炼丹治病,因为……本尊负责赚钱养家,你只需貌美如花……
  • 灰姑娘的抢亲王子

    灰姑娘的抢亲王子

    他们两家是世交,两家父亲是兄弟【不是亲的】,两家母亲是姐妹【不是亲的】,又都是朋友【这关系铁的没话说】,所以,她经常去他家蹭饭吃【虽然他不和父母住一块】,两家也有要结为亲家的意思,但面对一天才,她有点无奈,虽然自己长得还行,身世还行,智商也很高,但情商……超负数,直到有一天他喝醉了……把她推倒吃干抹净,两人正尴尬着,结果,她要嫁人了……一听到消息,他推门而入,抢亲就算了,怎么还那么霸道o(╯□╰)o
  • 超越圣者

    超越圣者

    传说中的圣者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当宇宙毁灭时可以凭借小天地的力量抵抗撕裂之力,但即使身为圣者也无法超脱宿命的轮回,依旧在无形的掌控之中,无法超脱。唯有超越圣者,达到“逍遥至尊”之境,方可看破世间虚实,潇洒红尘,游遍世间,超脱轮回之苦,然世人皆知此理,可超脱者寥寥无几,求道者,难于上青天!可大道七七四九之数,那遁去的‘一’就是助世人超脱苦海,逍遥红尘的一线生机,就看你能否把握的住了······
  • 豪门儿媳,婚情告急

    豪门儿媳,婚情告急

    她卫巾巾泱泱大国一枝花,德智体美劳样样兼得,只可惜生不逢时。二月怀胎,成为豪门儿媳。几度不顺,但是,她卫巾巾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硬是挺着大肚子遇神杀神遇鬼吓鬼!且看她如何玩转美男,教训老公,智斗小三!什么?还有一个刁蛮难缠的婆婆,那么很好,一起拿下!
  • 十三福晋之兆佳紫菀传

    十三福晋之兆佳紫菀传

    紫菀:她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也不是利益熏心的投机者,却被卷入一场场皇位的争夺中九死一生。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希望能过些安稳的日子;可她又是不平凡的女子,在惊涛骇浪中,她选择了用她的智慧去坚守。与九阿哥、十四阿哥以及十三阿哥的感情纠葛究竟该如何结局?世间的尔虞我诈,又该如何面对?精彩剧情敬请收看!
  • 破天魂兵

    破天魂兵

    臻武1000年,秦落尘带着残缺的身体来到这个传奇的世界。虽然身体残缺,但有至高神器撑起胸膛。扶摇直上金塔12峰。众魂兽化作无上魂兵,助君威临天下。纵魂圣者操风雨,魂尊避世化外身。臻武一剑碎苍宇,探得九霄天外天。称霸臻武大陆难道真的就是秦落尘这位人间帝王的终点么?
  • 诗神帝

    诗神帝

    又名《诗笑回眸》世人尚武,皆知:修武者,健体强魄;武之小境,修身养性,延年长寿;武之大境,灵魂不灭,或能成仙。一巅峰武者曾超越境之界限感悟:武尚有极境,灵魂亦世界,大容天地间,或是神明。试问:是你的灵魂去感知了你的存在和这个世界,故感未知;亦或是你感知的万物连同你自己本就在别人的灵魂里,其实已然。这是一个极限武者的天地世界,此乃神之墓地。这是一个传说的哥,一人独抗众人,一人独挑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哥的传说,一个人拥有一个群人,一个国度和一个时空。武者九介,乱世凡尘,登介入尘,武法仙神。一个现代穿越的诗者+一个原本平凡的人+一个异界君王遗子+上古天地源石圣人转世=诗神帝。
  • 穿越,穿越成妓女

    穿越,穿越成妓女

    妓女也要高调,传闻左小雅出于淤泥而不染,夏国第一貌美女子,传言她有一双魅国的眼睛,只要一眼遍甘心相随,相貌犹如仙女下凡,有过之而无不及,传闻夏国多少王孙拜倒在她裙下,传闻……就从妓院扬名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