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7500000008

第8章 我叫穆铁柱为队友

篮球场上。

激战正酣。我拿到球,晃过对方的防守队员,三步上篮,球在篮圈上转过几圈,又跳出来。我高高跳起,在空中滞留了好一会儿,看到那些高大的对手都在我的下面乱作一团。我笑了,单手将球扣进篮筐。

正在这时,我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

不知怎么,最近总会做关于打篮球的梦,而且在梦中的篮球场上无所不能,跳起来的感觉像腾云驾雾,跑起来的感觉像风驰电掣,投篮的感觉像百步穿杨。醒了以后,总是惆怅万分。

也许是最近看“NBA”和“CBA”多了一些,把积淀在心里的篮球情结激活了,现在年纪大了,再也没有了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劲头。过去跑百公尺用十二秒多,现在,用三十秒能不能跑下来都没有把握,连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劲头都没了。

年轻时,我当过篮球运动员。

其实我不高,按照现在的一些说法,也可以归入三等残废的行列,一米七二,走在街上还好,一到了篮球场上,整个出溜。这么矮的个头,打篮球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是我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篮球,并且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专业队员经历。

我的父亲是一个足球爱好者,那时他在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工作,我没有看到他跑动在球场上的身影,只是见到过他和队友们在球场的合影。记得在我小学一年级时,他带我到操场上扔过几次篮球,高高的篮球架子留给一个七岁的孩子的,是一种敬畏。

真的开始学习打篮球是在小学四年级时,好像是和院里的大孩子们一起,在院里的篮球场。晚饭后,许多大人在院子里散步聊天,我和一群大我许多的孩子们在一起打球,心中平添出一种骄傲来,尤其是进了球,过了人,喝彩声更能让我劲头大增。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虚荣心刺激了我打篮球的积极性。

中学进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那是一九六五年。那时,北京许多学校条件都不太好,外语附校是例外,有一个当时在全市都数得上的电教室,有外籍教师,有一流的师资。在体育上,学校虽然没有正规的体育馆,但是,有一支校篮球队,特别是几位出色的体育老师。按说,在外语学校,体育老师应当是边缘化的,但是,附校的体育老师,却个个把自己的课程看作是主课。

进了外语附校,我就参加了校篮球队。和我一起入队的初一学生,还有一个叫李凯成,是李克农上将的孙子。篮球队可不是想参加就参加的,要经过考核的,好在我有相当的基础,主管篮球队的徐建伦老师一眼就相中了我。

我们学校在北京和平门外,是原来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再原来,好像是一所师范学校,鲁迅先生应当在这里教过书,记得在校园里的一块碑上,见到过鲁迅的名字。校园老了,球场也不讲究,地是老砖头铺的,有不少坑坑洼洼。场地边上的老槐树,大概是眼神不好又想看球,拼命把身子探向球场里面。我们投出的球稍高一点,就会被树枝挡住。

但是,我非常喜欢这块场地,因为这里在教学楼边上,同学们只要一探头,就可以看到这里的生龙活虎。在我的记忆中,还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我记得徐建伦老师,人称大徐,眼睛不好要戴副眼镜,怕眼镜掉了又在眼镜腿上绑上白色的橡皮筋,他弹跳极好,个子虽然不高,在球场上还略略哈着腰,好像斯斯文文,但是,一有机会,他就变成了一只脱兔;我记得徐福贵老师,文革中他好像改了一个革命化的名字叫徐浩,这位小徐老师是位印尼归侨,身材极好,长得精神,打球的动作略显夸张,在我印象里,技术比大徐老师要差一些,可是,球场边的观众不少就是来看他的;我还记得司徒老师,个子不高,但是极灵活,在球场上,像一头矮脚虎,勇猛,迅速;我还记得一个高三的同学邢小明,打球很有脑子,他身体不强壮,但是聪明。我不习惯的是他总喜欢微微歪着头,好像总要露出点小看对手的神态。

我上中学还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不上课了,我基本上泡在篮球场上,天黑了也舍不得回宿舍睡觉。那时的球场不是灯光的,我就靠着路灯的微弱光线,一次又一次地投篮,一次又一次地练习运球、过人。打球技术突飞猛进,身体也强壮了许多。而且,弹跳好,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篮筐,那是三米零五的高度,再就是反应快,爆发力好。可惜的是,由于父母的责任,我的个子一直没有长起来,到一九六九年我参军体检,赤脚量身高是1.715厘米。尽管在我家里四个孩子里已经最高了,可在篮球场上,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好在是去当兵,不是去打球。

不过,我有一个许多人不知道的秘密,就是我的个子虽然不高,但是胳臂长,一米七二的身高,有一米八的臂展,就是说,我在篮球场上,可以顶一个一米八的人。

我参军到了济南军区防化团,团部营房在济南郊区的段店。这时是一九六九年二月。

因为我在外语附校是校革命委员会委员,所以,刚到部队就受到了重视,四五百名北京新兵,是我代表在台上讲话,让我出席全团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被分在二营五连,这个连的干部就是到外语附校招兵的人。

但是情况很快就变化了。

问题出在打篮球上。

刚到营房,团里组织新兵和老兵打了一场篮球,我在附校同学的怂恿下,也上了场。球打成什么样忘记了,但是不久,团里就调我到团的球队打球。

我真的不愿意去。一是因为我知道五连会对我很好,我是他们重点看上的兵,在五连我一定有前途;二是因为自己觉得打球没什么出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直是我不屑的。但是,在部队,军令如山,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皱着眉头去。

济南军区防化团属于济南军区直属队,团领导酷爱篮球,这个团的篮球水平也是出奇的高,曾经战胜过安徽省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个军区体工队解散,军区篮球队就放在了防化团。当然这是我到篮球队半年多以后的事情了。

防化团篮球队编制在团警通连,就是警卫通讯的连队,都叫球队为球班。球班一个个人高马大,站起来比其他班要高出一个头来。专门有个排长管这个班,当然,也是专业篮球运动员出身。当时的排长姓汤,身体不太好,责任便大都落在班长身上。班长李国苓,个子不高,一米八几,但是壮得很,像个坦克,他的绰号就是坦克,副班长叫林财芳。我们一批北京兵补进来,算是增添了新鲜血液。

和我一起补进球班的北京兵有师大一附中的延晋中、李金生、杨新华,赵文祥等,还有郭津龙、刘贵生等大约十几个人。

在球班,除了打球,还要站岗放哨,出勤务。不过伙食费标准略高一点,每天六毛钱,其他战士都是每天四毛四分八。这个六毛钱吃的可是辛苦饭。以前认为打篮球是好玩,一旦成为职业,就成了苦差事。尤其是体力训练,每天要完成多少俯卧撑,要完成多少仰卧起坐。我还记得,济南市中心的四里山,也叫英雄山,有一个烈士纪念碑,走上这个纪念碑要有上百级台阶,我们常常在这里跑上跑下,大汗淋漓。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是在冬天,背着背包跑了一个上午,估计没有其他任何球队训练是要背背包的,我们却这样跑,一个上午下来,呼出的气在眉毛头发上结成了白霜,我们都成了圣诞老人。

技战术训练也很枯燥。

过去我打球,都是野路子,哪里讲什么规矩,进球就行,好玩就行。但是,球队的训练要讲究动作、掩护、站位、配合,一遍又一遍地复习演练,没有分拨打比赛好玩。但是,为了练习基本功,还是要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动作。

这个球队的条件也不好,运动衣也是乱糟糟的,分给我一件背心,大得能装进两个我去,那时我的体重还只有一百二十多斤。还有的人根本就分不到运动服,只能穿部队发的内衣训练。记得一个北京兵杨新华因此还出了洋相。杨新华复员后去了山西,在《太原晚报》工作过一段时间,老天保佑他不要看到我这篇文字。这位老兄穿着部队发的内裤训练,偏偏还不穿短裤,在训练场上,他那个东西不听话,从内裤里面频频露头。正好被李国苓班长看到,大声喊:杨新华,你那是什么东西跑出来了?弄了他一个大红脸。

一个多月后,经过筛选,北京兵留下了五六个人,我也在留下的人里面,算是球队的正式队员了。

说实话,打球是专业,但是专业的事情都记不清楚了,道理也简单,我净坐板凳,比赛的事情都没有留下印象,只是知道防化团篮球队一般都是所向披靡,军区的熊副司令等领导也经常到团里来看球。

有两件和打球无关的事反而让我印象颇深。

一件是一九六九年的四月二十四日,应当是中国共产党“九大”闭幕,球队配合六十七军的高炮师军管济南的一个军工厂,记得好像是七二一三工厂,球队负责给军管的最高领导,就是炮师的副政委当警卫,十几个近两米的汉子簇拥着这位身材不高的政委,倒也有点壮观。晚上,一大群高个子躺在地铺上,听到了“九大”公报,开除刘少奇的党籍。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极深。

还有一件是球队内部的事情。有一个叫贾英德的队员,左撇子,技术很好但是吊儿郎当,他和副班长林财芳一直不和。两个人不是一路人,林班长技术不好,但是要求进步。一次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争吵起来,好像是一件不好的事,林财芳认为一定是小贾干的而小贾死活不认账。全班的矛头都对准了小贾。我这个新兵蛋子忍不住说话了。我说:如果认定一个人是小偷,就把所有丢了东西的事情都赖在他头上是不对的。没有任何证据,就因为贾英德平时表现差点,就把所有错事按在他头上,也是不对的。我的发言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班会的风向转了过来。

这件事让我记住的原因,是让我懂得了,该仗义执言的时候,一定要不畏首畏尾。

防化团篮球队的发展速度惊人,到了春夏之交的时候,招了穆铁柱、邢伟宁等一批优秀队员,穆铁柱像一座小山一样,在团部的礼堂经常遮住后面的一片眼睛。当然,他在防化团的球场上也吸引了更多的眼睛。铁柱念旧,直到今天,防化团的北京战友聚会,他还常常驾着那辆旧越野车赶过来。不过,他的那辆车,后排坐不了人,因为他驾驶的椅子已经推到了后排。穆铁柱和邢伟宁就是从这里去的国家队。若干年后,防化团篮球队还出了个张斌,现在是八一队的助理教练。

做穆铁柱的队友,对于我这个只有一米七二,又是野路子出身的篮球运动员,也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但是,光彩只是面子事,真正的前途在哪里呢?因为又有许多厉害角色要进入防化团篮球队了。

其中一个叫马连民。军区体工队的马连民要到球队来当排长。

马连民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我看过他打球,实在是出神入化,只有一米七四的个头,但是在篮球场上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后来,马连民做过国家篮球队的队长。这些人进了球队,还有我的饭吃吗?

这天中午,午睡时间,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折个儿,想自己的前途问题。主管球队的副连长张连旭从窗前走过,感到了我的情绪,便招手叫我到连部,问我有什么想法。我告诉他,我想回五连,我觉得打篮球不适合我。张连长很痛快地答应了。

这样,我离开了篮球队,回到了自己的老连队。

当然,部队的体育,主要项目就是篮球。像我这样一个在专业队混过几天的板凳,在连队就成了羊群里的骆驼,那几年,五连的篮球总是全团的冠军队,我的功劳不小。

一九七五年,我复员回到了北京。在找工作的表格上,我写的特长是篮球排球和写作。因为我在部队还在军区直属队的排球队混过半年,在团报道组混过一年。我想,地方要这样的人才,我也用这些本事换碗饭吃。

说起打排球,也和外语附校有关。文革中,学是不怎么上了,玩却没耽误。当年好像是司徒老师的排球是强项,他领着主要是初三的一批体育爱好者打排球,我不知怎么也混迹于其中,也学了些三脚猫的本领。当时在外附的两棵大银杏树下,扯起了排球网,一度成为全校关注的重点地段。现在还记得初三西语班的宋风是排球场上的佼佼者。宋风现在定居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前年我到智利,还和他一聚,他的太太也是附校校友。可惜的是,他记不起我这样一个球友了。

闲话扯过,再收回话头。

果然,四机部的七〇七厂收了我。为了留住我,安排我在既轻松又有技术的技术监督科上班。

这个工厂篮球队水平不高,但是,他们也看不上我这么矮的运动员,所以,第一场球对七一八厂,就让我坐了半场板凳。结果半场下来,输了不少。管事的人大概是想着死马当作活马医,叫我上去比划几下。我也没想到,我这个防化团队的板凳,居然换到北京的场地就是鲤鱼越过龙门了,篮板能摘到,投篮准,抢断快,到终场哨响的时候,居然我们赢了两分。

别小看这两分,七一八厂是个大厂,我们七〇七厂从来没有赢过他们。

就这半场球,我成了厂队的绝对主力,也成了厂队的灵魂。我当时穿十五号球衣,几场球下来,连大院把门的人都知道有个小个子十五号厉害了。

那时,大山子一片的工厂,像现在名气很大的七九七厂、七九八厂,还有什么七〇六、七七四、七三八等,都属于北京市仪表局代管,这些厂常常组织篮球联赛,仪表局也从联赛中选拔一些队员参加仪表局篮球队,参加全市的篮球联赛。仪表局在北京是个好单位,因为所属企业工作轻快,有技术,挣钱还多。说这个多也是好笑的事,我们的二级工每月是四十一块七毛一,而其他国有企业是四十块一毛,集体企业是三十八块六毛。别看差别就这么一点,但是已经是相当的距离了。因此,当时仪表局能够招到高素质的员工,自然也能找到好的篮球运动员。

仪表局有个七〇〇厂,厂篮球队有一个教父级的运动员兼教练员,叫汪武华,人称大汪伍,是八一队的老队员,年纪虽大,在球场上仍然是老当益壮。他也是仪表局篮球队的教练。七〇〇厂篮球队从来没有把我们七〇七厂放在眼里,灭七〇七厂对他们是小菜。所以,和七〇七厂比赛时,大王伍根本就没打算上场。

他们没想到七〇七厂添了个小个子的十五号,打了十几分钟,七〇〇厂始终处于弱势。汪武华坐不住了,披挂上阵。我不晓得他的厉害,不怵他,在他眼前投篮,在他头上摘篮板,总之,像在太岁头上动土,欺负他了,也让他记住我了。所以,联赛结束,他就让我去了仪表局篮球队。

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六年,仪表局篮球队连续两年是北京市的篮球冠军。说实话,板凳依然是我常呆的地方,但是,那我也自豪。

后来,我去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又去了凤凰卫视,篮球一直是跟着我的。我家在北京郊区买地盖房子,我还专门买了个篮球架子安在院子里,尽管不打,看着也亲切。张斌说了若干次,什么时候带八一队的弟兄们到我家打球,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最后一次打篮球是一九九八年六月底,在首都体育馆玩。凤凰卫视的技术总监周正带了瓶好酒,这个家伙既在少年体校打过篮球,又爱喝酒,说打完了球一起去喝酒。恰好碰上北京电视台的一帮人也在打球,就打起了比赛。没想到跑了没有几个来回,右脚后跟好像被人踢了一脚,我蹲下一摸,跟腱处好像缺了一块,我对周正说:坏了,我的跟腱断了,我得去医院。周正说:不可能,到医院看看,回来喝酒。

篮球场在二楼,我扶着楼梯,一步一步走到楼下,自己开车到了北医三院。大夫很奇怪,说:你的跟腱断了?断了还能开车?再说,我们这里也没有床位。

家里人把我拉到了三〇一医院,大夫的说法和三院一样,说肯定没有断,打个石膏,回去养几天。回到家里,太太还是不放心,第二天又带我去了三〇一医院,找了个老专家,专家一看,说,肯定断了,今天就住院,马上手术。

我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很多事情只能在床上遥控。我当时在香港筹备了一个展览,是邓小平的长女邓林的摄影展览《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前期都是我安排的,机票都定好了,但是因为不能到现场,只好用电话安排,花了不少电话费。后来到上海运作同一个展览,我是拄着拐棍去的,上海的接待者说了一句话,让我今天想起来还好笑:邓朴方那儿还派了个人来。

篮球生涯就这么结束了。

现在,对篮球的回忆,在每次张斌、穆铁柱们和我们聚会时,最为深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酒过几巡,微醺间总是回到篮球场上,那奔跑,那投篮,那抢断,那呐喊,又重现眼前。

无限惆怅,又有无限欣慰。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有过如此令人回味的经历。

二〇〇七年三月七日

同类推荐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热门推荐
  • 是否爱过,是否拥有

    是否爱过,是否拥有

    请跟着我一起念:An安,呢俺南――An南。对!没错。An南.An南,你也可以叫我安南。想过游历于文字之间,行走在天下的靠“卖字”为生的行者。我是An南一个因为没有故事而创作故事的行者。
  • 韩帝雄风

    韩帝雄风

    现代与历史的结合,充满神奇色彩和不为人知的故事,独到的想法和技巧速写了一位少年崛起的沧桑岁月。穿越、历史、现代、玄幻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片新天地,他为了自己的理念而奋斗追寻......
  • 萌宝来袭,痴情总裁的傲娇甜心

    萌宝来袭,痴情总裁的傲娇甜心

    六年前,她因男友的背叛而毅然离开,六年后,她带着天才萌宝潇洒归来,这次的她,没了先前的羞涩,更多了一分成熟,她只是单纯的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天才萌宝而已,可谁知顶头上司是当年的大灰狼,面对他的刁难,她小心应对,怎耐,一个腹黑,一个妖孽,各自步步为营,最终对方都只是彼此的囊中物罢了,还有萌宝在从中作梗,看来,他们都逃不开彼此的魔爪了,那又看他们如何追爱了。
  • 暴君宠后之洛洛情深

    暴君宠后之洛洛情深

    本以为拐回家一只美正太,可是为何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大尾巴狼,将她拆骨入腹。前世今生,你们以命护我。待我强大,以命相还。
  • 回到过去谈恋爱

    回到过去谈恋爱

    学霸恋上学渣,一对欢喜冤家!互相暗恋,却都不敢表白?组成cp,男主情敌是女主的闺蜜?百合无敌?穿越时空的少女,怎样跳出高中时期的轮回?快来看吧!求南瓜,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新手作者,多多支持!
  • 我的英雄很异常

    我的英雄很异常

    菲特总是在想自己召唤出来的英雄为什么都这么的特别。。。
  • 无限之恐怖人生

    无限之恐怖人生

    还是熟悉的空间,还是熟悉的剧情。看主角余俞如何在充满危机与死亡气味的主神空间里生存,如何打破常规,走出一条逆神之路。
  • 王权者存在的学园都市

    王权者存在的学园都市

    第二卷预告↓周防尊叛出了特力研,特力研是否会像是表面上那么无害的研究所呢?刺猬头的少年上条当麻意图寻找周防尊,对于周防尊放不下的他在自身的破运气下又会遭遇什么?实验体的少女对生活中的一切毫无所知,周防尊满头雾水的又将烦恼什么?金发的少女想要夺回自己的桃莉,她又会干出什么?统括理事长又究竟会不会参与其中呢?“来吧,我的火焰将焚烧一切!”周防尊这么说道,无所畏惧,只是一介人渣而已。
  • 战争没有规则

    战争没有规则

    这里已经不会有另一片土地,因为活着的不会永远活着。战争将教会你生存,但是没有人能教你怎么活着。寒被家族培养成一个超级特种兵。他为了淮疆不惜舍弃生命,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利益和权利的背叛。那一刻他意识到,要为自己而活,要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战争规则。
  • 会聊天你就赢了

    会聊天你就赢了

    会聊天的人,把话句句都能说到别人心里去,不会聊天的人,只能任人盘剥。因此,聊天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懂得聊天的规则,掌握说话的技巧,你便能在社会、职场、家庭中如鱼得水,在人生的旅途中自由游弋。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人生在世,聊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的成功者在与他人交往时,具有圆熟的聊天技巧。一本趣味口才书,给你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帮助突破语言障碍,从此成为说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