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300000008

第8章 胡适谈书院教育

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注重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独到的精神。

在洋洋四十二卷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有一篇四百多字的短稿,标题是《书院的教育》。该稿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距清朝末年“废书院、兴学堂”的改革才二十年左右。在人们印象中,书院是传播旧思想、旧文化的基地,胡适是鼓吹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按理说这应该是一篇批评书院的文章,没想到胡适不仅对书院教育作了充分肯定,还指出学校教育的问题所在。这些看法,对于我们认识当代教育制度的弊病很有帮助。

经查,该稿除了被收入《胡适全集》第二十卷外,好像没有正式发表过。因为读过的人可能不多,所以照录于下:

这一千年来的中国教育史,可说是书院制度的沿革史。这是我深信而不疑的。二十年前的盲目的革新家不认得书院就是学堂,所以他们毁了书院来办他们所谓“学堂”!他们不知道书院是中国一千年来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他们忘了这一千年来造就人才,研究学问,代表时代思潮,提高文化的唯一机关全在书院里。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谓“学堂”——那挂着黑板,排着一排的桌凳,先生指手画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学堂”——乃是欧洲晚近才发明的救急方法,不过是一种“灌注”知识的方便法门,而不是研究学问和造就人才的适当办法。他们不知道这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注重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独到的精神。可以培养成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制度。

二十年前的革新家因反对八股的科举而一并废除了文官考试制度;因反对书院的课程不合时势而一并废除了一千年艰难演进出来的教育制度!没有历史眼光的革新家的流毒真不浅啊!

在这里,胡适指出书院和学堂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注重自修”,后者“注重讲授”;前者“提倡自动的研究”,后者奉行“被动的注射”。时到今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那种“先生指手画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状况,在各级学校中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是更加普遍,更加严重。这正是我要介绍该文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当年的革新家们会作出“废书院、办学堂”的选择呢?在《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二四六六页,有康有为的一份奏折,其中谈到西方各国的富强有赖于教育的普及,所以他建议把各省的书院改为学堂,以改变我四万万国民“愚而无学,坐受凌辱”的局面。基于这一想法,当年的改革家才选择了上述“欧洲晚近才发明的救急方法”。

但是许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其中的毛病。比如章太炎认为“废书院、兴学堂”的做法至少有三大危害:第一,它侵占了私学的生存空间,很容易导致民间学术萎缩,进而剥夺人们著书立说、标新立异的权利;第二,这种“专重耳学、遗弃眼学”、不重视身体力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成长有害无益;第三,学生才能不同,性情各异,但是教师却不能因材施教,结果只能是糟蹋人才。又如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舒新城在一九二八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上也指出:“中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则完全为工商业社会的产物。此种班级制度,在西洋历史亦甚短。……这种整批生产(Mass Production)的班级制,虽然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概念不相背,但把人当作机械看待。”

这些年来,人们不是经常慨叹“中国缺乏创新人才”、“中国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吗?如果用胡适、章太炎、舒新城的话来审视一下如今的教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如果在宏观上不改变“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微观上不改变“先生指手画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教学“注射”方式,那么所谓教育就仍然是一种“加工机械”的做法,而不是“培养人才”的模式。

总而言之,不注意学校教育与工厂生产的本质区别,就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人格独立。长此下去,会对他们的自由思想和创造能力产生致命的伤害。

同类推荐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第九条建言

    第九条建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一本散文、诗歌、随笔集。按照时间跨度编选,文字铿锵有力,涉猎广泛,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 民间故事(上)

    民间故事(上)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 走向春天

    走向春天

    本诗集继续延续熊明修田园风格,保持了清新、俏皮的诗风,此外加入诗人一些乡村之外的感受,融入城市和工业文明的气息,这是诗人有意在诗歌抒情领域的探索,非常可贵。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热门推荐
  • 身处异世乐逍遥

    身处异世乐逍遥

    嘿嘿,又到手个宝物这的确是个宝物,竟让老子穿越了!异世界还挺爽,有妹子,有宝物,有丹药,有秘笈啧啧啧!这小日子过得舒坦,妹子往我身上扑,没办法,哥有钱,有貌,妹子不爱我,难道爱你?
  • 九州新纪元

    九州新纪元

    九州大地为异魔所侵,盟主携众避祸海外,不幸遭遇神秘灾变,亿万生灵葬身大海。剩余盟众寻得海外新陆建立新九州。
  • 无时

    无时

    人是个体,所以是孤独的,在岁月长河中,踏万千位面。
  • 别惹那匹绅士狼:宝贝不要逃

    别惹那匹绅士狼:宝贝不要逃

    留不住,回不去的,是流年…………“小安,一段感情要经过怎样的曲折,才能完美呢!”再回来,五年的时间,似乎改变了所有,冷漠的他那样温柔地对待另一个女人,小心翼翼地给她维护起一个柔情的世界,那样温馨。而那个世界,不允许有她的存在。所有人,都跟她说,看一眼就好。可是她好不甘,真的好不甘,她那么那么爱他…………还有,若干年后,她的小星星该怎么办?      
  • 完美校花寻恋记

    完美校花寻恋记

    [全本免费]完美少女进入了法罗帝中学,她是风扬集团的继承人。青梅竹马的司徒月一直对她一往情深,温柔如王子般的上官浩对她一见钟情,混血美男叶容璟对她的强迫与威胁,人贱无敌花心的郁雨凡对她的不断追求,霸道少爷慕容夜对她也绝不放手,就连冷酷如冰的风若翼也默默守护着她。到底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书群:485374939
  • 旷世奇星爱你不用讲

    旷世奇星爱你不用讲

    故事讲了一位旷世大明星和一位半路而红的女明星爱恋纠缠,一路上有许多羁绊,坎坷不堪。
  • 先婚厚爱:海鸟和鱼的故事

    先婚厚爱:海鸟和鱼的故事

    赛北做梦也想不到,她会和一个比她小的男人结婚。预知详情,请点击正文阅读,谢谢!
  • 四平传

    四平传

    这是一个神秘的宇宙。在这里,有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逆世的身份,一个无辜的人。一个意外的血脉,掀起了四族的轩然大波。在四族的汹涌之中,一个小孩在为自己想做的事努力着。
  • 封剑无双

    封剑无双

    一把剑,一壶酒,一袭白衫,拖着虚弱的身体,一步步的从现实之中走向神话!
  • 重生女帝:妖孽鬼王碗里来

    重生女帝:妖孽鬼王碗里来

    鬼王说,重生可以,要杀掉那个囚禁你的大臣,不行。“我答应你,永世不碰苏成欢。”她说得认真,心里却另有打算。我不仅要找到你说的那些人,和他抗衡,而且......“谢鬼王赐药。”盈盈一拜,拜那沉静眉目。而且还要找到你,要你亲自帮我。说明:周六周日不更新。平常日更2000字。后期会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