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100000002

第2章 史家存绝唱 司马独无韵

【百科名片】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巨大。

(一)

空气中湿漉漉的,似乎带着一种咸湿的味道,让人心里发冷发潮。

司马迁恍恍惚惚中,仿佛又听到了脚镣拖动在地上的碰撞声、鞭子抽打在裸露肌肤上的摩擦声、酷吏的呵斥声、自己的头不停磕在地上的沉闷声……他的四肢好像遭到了传说中的鬼压身,一分都动弹不得;他的喉头如同塞满了棉花,一丝声音也发不出;他的心脏里塞满了像乱麻一样的恐怖、羞耻、紧张……他正赤身裸体的被绑在蚕室里;感觉到有人往他身体上淋了凉水;被人像牲口一样冷漠地摆弄着生殖器……倏忽间,寒风掠过,手起刀落。

一阵剧痛疼彻心扉,司马迁猛地夹紧了双腿。睁开了双眼。崩直了身体。

眼前一片黑暗。

房屋里的黑暗空气渐渐吞没了司马迁的喘气声,司马迁惊觉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湿了,凉津津的头发一缕缕地贴在头皮上。司马迁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用颤巍巍的手往裆下探去,不出所料,他探到的是——一片虚无。

像被梦魇了一般,任司马迁怎么张大着嘴,都发不出一丝呐喊。

这不只是个恶梦那么简单,这是血淋淋的事实啊,残酷的事实。

因为李陵事件的牵连,司马迁已遭受到了宫刑。他成了一个令祖宗蒙羞、令世人耻笑的阉人。

阉人司马迁躺在床榻上,陷入不能自拔的伤痛中。

对于无端遭遇到这种惨绝人寰的暴力事件的司马迁,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够安慰他呢?

貌似没有可供安慰的语言。

如果有人死了,你可以为他烧炷香,寄希望于下一生说,十八年后你又是一条好汉。

如果有人折胳膊了,你可以为他宽心,没关系,这不还有腿吗?

如果有人失去了工作,你还可以鼓励他,不要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可是对于失去了生殖器而苟活于世的司马迁,你能对他说,没事儿,命根子断了,还会再长的吗?

又不是壁虎尾巴,蚯蚓身体,有再生功能。

司马迁的命根子没了,司马家族也从此因他失去了血脉。

古训说得再明白不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司马迁注定是无后的了。

被断子绝孙的司马迁若能料到有今天,他绝不会只生下了一个女儿。他一定会生一个足球队的儿子,来继承他未尽的事业。

他如何会想到,他司马迁会有现在的下场呢?司马迁,一个木讷耿直的知识分子,一直兢兢业业地为他的领导汉武帝当秘书,勤勤恳恳地记载着汉武帝的一言一行,尽量做到多动笔少说话。怎么会。就因为偶尔说了几句大实话,便被汉武帝将他的命根子连根拔去呢。

司马迁痛苦的手紧攒着,他就像天空中一只断线的风筝,一头猛栽下来,再也抓不到自己的根源。

(二)

原来人背时了,不止是喝口凉茶塞个牙缝这么简单。

司马迁不敢回忆,那段令他祸起萧墙的李陵事件。一旦他不小心碰触了记忆的雷区,连肠子里的蛔虫都要恐惧得像黄河一样九曲十八弯般回转盘旋。

若干年后,当在痛苦中九死一生的司马迁坚持着完了《史记》,在他与好友任少卿的书信中,才心有余悸地披露了这段阉割内幕的始末。而那时,离李陵事件已经很久了,久得若司马迁当年没被阉割的话,司马家的子孙们早就会排着队打酱油了。

可经过了如此漫长的岁月沉淀,当司马迁提着笔,艰难地向任少卿叙述着这段往事时,写出的每一个字,仍在颤抖着流泪啼血:

少卿足下:

……受过宫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并论……我现在形体已经残缺,当了一名打扫台阶的差役,身处下贱之辈的行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还说什么呢?还说什么呢?

……

我与李陵,同在侍中曹任职,素来不是好朋友。彼此的好恶不同,所以未曾在一起喝酒,尽情地欢乐。然而,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的确是一个奇士,他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常奋不顾身地去排解国家的急难。他这些长期养成的好品德,我以为有国士的风貌。

李陵宁肯万死而不求一生,奔赴国家的危难之地,去攻打匈奴,这已经很难得了。而现在,他一打了败仗,那些只顾着保全自己的大臣紧跟着就夸大他的短处,我私下实在感到痛心。

况且李陵带领的步兵不足五千人,就敢深入敌方阵营,到达匈奴王驻地。在虎口垂饵诱敌,气势凌厉地向强悍的匈奴挑战。向群山之间的匈奴大军发起进攻。他们与匈奴王接连战斗了十多天,杀伤敌兵远远超过了自己将士的人数,以致敌寇救死扶伤都来不及。匈奴的君主、长官们都感到震惊和恐怖,于是全数调集了左、右贤王的军队,征发擅长弓箭的百姓,全国一起进攻和围困李陵。李陵转战数千里,箭矢用尽,兵退绝境,而援军迟迟不至,死伤的士卒堆积遍地……但只要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兵,士兵没有谁不强撑起身体,流着眼泪,以血洗脸,以泪解渴,拉开没有箭的空弓,冒着寒光闪闪的锋刃,争着向北拼死杀敌。

——当小消我读到这段有关李陵亮剑的历史时,我便被司马迁逼真的文字带到了残酷的匈奴战场。这一队勇敢的士兵,让我想起了董存瑞。想起了黄继光。想起了李云龙。我在内心里制造出了无数英雄的勋章,金光闪闪地洒向李陵和他的士兵们。然而,当我接着读了司马迁下面阐述的文字,心里的英雄勋章一下子变成了六月的冰雹,稀里哗啦地在心口上,那是拔凉拔凉的啊。

司马迁在信中描述:当李陵的军队还没有遭受覆没时,有信使来报捷,朝中的公卿王侯便纷纷向皇上祝贺胜利,大赞李陵的英勇。然而几天后,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整个朝廷马上变成了川剧戏台,群臣集体表演了一场变脸秀。众人倒戈痛斥李陵的失职。唉,英雄李陵此时又在我的心中被六月的冰雹凝固成了一塑冰墙。

墙倒众人推啊。

此时,却还有一个人没有从众参与推墙,此人就是傻乎乎的司马迁了。

(三)

当群臣在汉武帝跟前跳梁时,司马迁的心里却另有着一番想法,千万别以为这些是我小消杜撰的,有司马迁致朋友的书信为证:

我却以为李陵虽因兵败而身陷匈奴,但看他的用意,是想要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反扑匈奴报效汉朝。兵败的事已经无可奈何,可他曾击败强敌,功劳也足以颁布天下了。我心里想陈述给皇上听,但却没有机会。正逢皇上召见,我就用这些话来推崇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舒解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怨恨李陵的言辞。

然而我没能彻底表达清楚,以致皇上反以为我是有意为李陵说好话,于是就把我交司法官审判。

耿耿忠心,终于无法自我表白。——因此而指责我欺蒙皇上。

……皇上终于听从了狱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困,钱财不足以为自己赎罪,朋友无力救援,皇上的左右亲信也不曾为我说一句求情的话……

我不是木块、石头,却偏让我同执法的酷吏一起相处。我被关押在重重监狱里,心中的痛苦可以向谁诉说……手足交叉,戴着木枷、绳索,肌肉、皮肤暴露在外,遭受竹鞭和棍棒的抽打……见到狱吏就叩头触地,见到狱卒就战战兢兢不敢喘息……

我因为多说了几句话遭到了这次灾祸,深深地被故乡人耻笑,侮辱了祖先,从此我再也没有颜面给父母亲上坟。即使百代之后,这种侮辱也只会加重。我天天痛苦之极,在家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出门则不知要到哪里去。每当我想起那种耻辱,冷汗就从背上渗出、浸湿了衣衫……

司马迁在信中,栩栩如生地向世人披露了这段阉割事件的始末,使读信的人犹如身临其境。唉,这可真是件人间惨剧啊。司马迁同志用血的经验教育我们:脱离群众有危险。与领导谈话需谨慎。

(四)

出狱后的司马迁整日以泪洗面,他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司马迁。他的身高仍是堂堂七尺的男儿之躯,他的精神却已萎缩到了尘埃下的三尺。

皇上汉武帝不仅阉割了司马迁的命根,更活剐了他的自信。腰斩了他的尊严。凌迟了他的人格。撕票了他的精神。

司马迁比弱势群体更弱势,他有冤哭不出。

他不能去找汉武帝打官司。不能到长安去上访。更没胆找汉武帝私了。

他只是个老实木讷、不苟言词的知识分子啊,跟别奢望他以暴制暴了。设若司马迁行事冲动的话,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将增添一位与荆轲齐名的武夫——刺客司马迁。他们行刺的,可都是盛极一时的皇帝啊。

屈辱,就是明知道你的敌人就在你的面前耀武扬威,你却无能为力,而且还要谢恩领受。

司马迁既然不能对汉武帝以牙还牙,只好打落了牙齿和着血,将所有的痛苦和耻辱腐烂在了肚子里。万般无奈的司马迁痛苦之时便以头碰壁,直撞得墙壁上留下了斑驳的血迹。

悲情啊。假如碰到这样的悲惨遭遇、而导致严重自残行为的心理病人,可能连现代最高级的心理医师也束手无策。

肉体上残疾、精神上涉死的司马迁恍惚中仿佛看到了临死前的老父亲。

父亲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他的眼眶中流淌着浑浊的泪水。病中的老父亲拉着青年司马迁的手,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都想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

写一部通史,这是父亲留给司马迁的遗愿。如今,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儿子的身体却残废了,成了令人耻笑的阉人,从此断子绝孙。

这让司马家的列祖列宗蒙羞。让死去的父亲不能瞑目。让司马迁连想自杀而死,去阴间见老父亲的勇气都没有。

他实在无颜面对父亲于泥土下无处不在的关询啊。

司马迁的手指上,似乎还残留着老父亲交待遗愿时,紧握住他一双手时的力度;父亲眼眶中浑浊的泪水,已通过司马迁的眼睛流淌在他的心间。

那泪水,是那奔腾不止的黄河、更是那豪迈宽阔的长江。

(五)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长江的尽头在何方?历史的根源在何处彷徨?

这是年轻时候的司马迁背着包裹,坐在黄河边上经常思索的问题。

父亲为司马迁准备足了盘缠,告诉他好男儿志在四方。二十岁的司马迁风华正茂,他已读破了万卷书,决意去踏遍万里路。

旅途中的司马迁大步流星,江山是如此美好,大地如此多娇。

司马迁徒步到了汨罗江畔,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屈原一生颠沛流离,一腔热血却遭遇放逐。司马迁伫立在江边,大声朗诵着屈原在逆境时咏下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在汨罗江畔边徘徊,感受屈原的坚毅,痛斥楚王的糊涂。

司马迁又渡过长江,跋涉来到了淮阴,这里曾是开国功臣韩信的故乡。司马迁缠着乡间的百姓不断追问,七尺的男儿韩信真的钻过市井泼皮的裤裆吗?他真的穷得衣不敝地、沿街讨饭吗?世人的侮辱哄笑声他真的能置若罔闻吗?司马迁在奇人韩信的故地一步三叹,叹这英雄的胸襟,悲这奇人的境遇。

感性的司马迁,此时是一位深入民间、走遍基层体验生活的好记者。

载着历史记录的笔不停地随着旅途舞动,似司马迁心中无限的澎湃激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反败为胜、文王姬昌被幽禁撰写《周易》、左丘眼睛失明写《国语》、韩非被囚秦国写《孤愤》、孙膑被挖膝盖写《兵法》……司马迁写下这一个一个的故事,司马迁的血液已和这些英雄文人们亲近并溶解其中,他理解他们、尊敬他们、爱戴他们。

司马迁的理想如骏马一样在大地上奔腾,记下这些人物吧。写史记。这不仅是父亲的遗愿,也是自己的理想。

小消我在这里,真想为当年在路上风尘仆仆、意气风发的司马迁激情澎湃地插播歌曲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六)

然而,激情卡带了。

如骏马一般不可羁绊的司马迁,活到四十七岁时却被皇上汉武帝阉了。

俗话说,马失前蹄。这匹忧伤的马失的却并不止是前蹄,这还真是让人无语。

司马迁却在沉默中渐渐复活了。

如同冬眠的蛇被惊蛰一声雷惊醒,慢慢苏醒过来。

宫刑,于司马迁来说,不啻于惊蛰那一声惊雷啊。

他想起了父亲的寄望,他想起了屈原、韩信、勾践、孙膑……,想起了流淌在血液里奔腾不息的理想。他,仍在路上。

这些人能忍辱负重立成大业,我司马迁为什么不可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命根子不能再长,理想却可以复活。

汉武帝残暴阉割了司马迁的身体和尊严,却阉割不了文人的骨气和理想。

司马迁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笔。

笔成了他的武器。

他开始没日没夜的摘录资料,整理笔记。他从此的生活目标只剩下了一个,吃饭,睡觉,写作。

只有不停的忙碌,他才能暂时忘却身体上的残缺。

只有沉浸在这些历史当中,他才有勇气激起内心的爱憎。

司马迁不再跟汉武帝明着对抗了,他选择了迂回,因为曲径是可以通幽的。

太史公司马迁愈发地沉默寡言,他像一只壁虎,牢牢地顺着汉武帝的血脉,追溯到了华夏三千年,追溯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

(七)

汉武帝死了,但他的种种言行被司马迁记下来了,并且还直言不讳地记下了汉武帝的祖宗刘邦——他做皇帝之前其实是个流氓。

你可以让我断子绝孙,但我也能够让在史记上将你祖宗打回原形。

汉武帝在身体上阉割了司马迁的一个器官,司马迁却在历史上阉割了大汉皇室所有的阴暗面,并和盘端出大白于天下间。

小消在这里忍不住一声长叹:文化人,真的是惹不起啊。

世界偌大无边,司马迁的屈辱和血脉已被消失在这虚无中,然而,无根的司马迁,忍住内心的耻辱、身体的残疾,坚持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根源——《史记》。

从此,中华民族找到了自己的源头。

司马迁有个习惯,他在每个史记故事背后,都要注上“太史公曰”,这已属于司马迁独创的写作方法,别人记历史只讲事,司马迁除了讲事,还要挑明自己的想法。

既然汉武帝不准他当面讲,他就在史记上讲。

讲着历史的不公。讲着帝王的昏庸。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立场,不可以不坚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不可以不鲜明。要有自己的声音,不可以不响亮。

司马迁在史记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写汉武帝如何在各地封禅想当神仙,但只花了区区六十个字来介绍汉武帝的功绩。

对汉武帝的功绩,太史公司马迁不想曰。

沉默,也能成为一种反抗。

司马迁还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在这篇文章的背后,容小消也来学一次“太史公曰”所趋异吧。——太史公司马迁一生,虽然没有留下后人的韵律,却在史家存下了千古绝唱。

同类推荐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时空穿越:神界前篇

    时空穿越:神界前篇

    在各个世界来回的他们会怎样和好,他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会和他们越来越疏远,他们以后会怎样?妖族的王是否会重生,如果重生,那么之后会怎样。这些和他到底有什么关系。
  • 幻诀录

    幻诀录

    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看看这幻世的千奇百怪,看看幻师的梦幻神通。幻世,幻师的世界。幻师,修炼幻诀的人。当你走入幻世的时候,一场缤纷华丽的盛宴在你面前华丽上演。那些耀眼的幻诀那些飘然的幻师带着你一起领略这幻世的美丽与苍茫。
  • 永生幻想

    永生幻想

    问世间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自在。大罗神仙居于大罗天,不老不死永生不灭,仙境极乐无所忧愁。红尘凡人居于地界,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情欲交炽。永生不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梦想,从古至今,从玄学到科学,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永生的追求。永生公司,一个全球百强企业,一直以来都在研究永生,终于,取得了突破……正当人类为此欢呼的时候,背后的黑手也随之而来。
  • 琉宸

    琉宸

    璃夏,身复着毁灭世界的陨落之力。竹浩,一个普通的凡人。他,心里有她,却又不能说出口。她,心里有他,因爱成迷。她寻他,却发现,他就在身边……
  • 巾帼囧事

    巾帼囧事

    逗比小女穿越架空历史,被迫从军继续苦逼生涯,什么不走言情,改走武侠啦,作者你歪楼了,你是后妈吧!你再来点玄幻我可就离家出走了啊!
  • 千面公主碰上冷校草

    千面公主碰上冷校草

    “叮铃铃~叮铃铃~~”此时的闹钟吵醒了正在睡觉的某女。“啊!!!”某女看了看闹钟,结果叫声响彻整栋别墅。某女妈妈听见了,立马进了某女房间。“妈,你怎么不叫我起床诶~”某女抱怨到。
  • 大衍帝

    大衍帝

    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遗弃在世凡星,成长在阿谀讹诈的世间,与绝世枭雄并起,搅动世间风云,平凡的相貌牵引千万少女芳心初衷不变,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聚拢来各方豪杰生死追随,揭开身世之谜,问鼎宇宙之巅,且看他是如何经历千难万阻即位新一任大衍帝,接过镇守大衍宇宙重任的。
  • 爱要天荒

    爱要天荒

    他与他曾亲如兄弟,他爱着他,却不知他也爱着他。无奈...毕业季,硬生生把两人分开。三年后,他们带着这一份心情的情愫,两人再次相遇。一起生活、打闹,一起坚强、哭泣。一起面对两人之间困难险阻......
  • 星之旅

    星之旅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陈星星的一次人品大爆发中了大奖,得到了可以跟最近很火红的韩国组合“EXO”同住两个月。但陈星星整一个明星绝缘体,无论什么明星她都不认识。且看陈星星如何在这两个月与红火的EXO组合相处,是欢乐逗比的快乐生活呢还是充满爱情浪漫气息的情趣生活呢?两个月后陈星星又该何去何从?
  • 雨歇微凉梦一场

    雨歇微凉梦一场

    关于那个人,我几乎已经开始忘记,可是,一句:“千晴,你过得好吗?”却将我又再次的拉回那个夏天,再一次,我抛开一切,义无反顾的陷进去,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