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3200000002

第2章

【滑寿曰:肺最居上,主候皮毛,故其脉如三菽之重。心在肺下,主血脉,故其脉如六菽之重。脾在心下,主肌肉,故其脉如九菽之重。肝在脾下,主筋,故其脉如十二菽之重。肾在肝下主骨,故其脉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肾不言菽,以类推之,当如十五菽之重。今按此法以轻重言之,即浮中沉之意也,然于《枢》、《素》无所见,将古脉法而有所授受耶?抑越人自得之见耶?】

【庐陵谢氏曰:此寸关尺所主脏腑各有分位,而一部之中脉又自有轻重。因举陵阳虞氏说云: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之重得之,乃知肺气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经之至,余以类求之。夫如是乃知五脏之气更相灌溉,六脉因兹亦有准绳,可以定吉凶言疾病矣。关尺皆然,如十难中十变脉例而消息之也。】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滑寿曰:浮沉以下指轻重言,盛虚以阴阳盈亏言,轻手取之而见减少,重手取之而见实大,知其为阴盛阳虚也;重手取之而见损小,轻手取之而见实大,知其为阳盛阴虚也。大抵轻手取之阳之分,重手取之阴之分,不拘何部,率以是推之。】

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邪?然。皆王脉也。

【滑寿曰:六者之王,说见下文。】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滑寿曰:上文言三阳三阴之王脉,此言三阳三阴之王时,当其时则见其脉也。历家之说,以上古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为历元,盖取夫气朔之分齐也。然天度之运,与日月之行,迟速不一,岁各有差,越人所谓冬至之后得甲子,亦以此欤?是故气朔之不齐,节候之早晚,不能常也。故丁氏注谓冬至之后得甲子,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后,少阳之至始于此,余经各以次继之。纪氏亦谓自冬至之日一阳始生,于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脉王也。若原其本始,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常例推之,则少阳之王便当从此日始,至正月中,余经各以次继之。少阳之至,阳气尚微,故其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犹有阴也,故其脉浮大而短。太阳之至,阳盛而极也,故其脉洪大而长。阳盛极则变而之阴矣,故夏至后为三阴用事之始。而太阴之至。阴气上微,故其脉紧大而长。少阴之至,阴渐盛也,故其脉紧细而微,厥阴之至,阴盛而极也,故其脉沉短以敦。阴盛极则变而之阳,仍三阳用事之始也。此则三阳三阴之王脉,所以经六甲而循四时,率皆从微以至乎着,自渐而趋于极,各有其序也。】

【袁氏曰:春温而夏暑,秋凉而冬寒,故人六经之脉,亦随四时阴阳消长迭运而至也。】

【刘温舒曰:至真要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濇,太阳之至大而长,亦随天地之气卷舒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类,则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脉尔。若平人气象论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难经》引之以论三阴三阳之脉者,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

【篇首称经言二字,考之《枢》、《素》无所见。平人气象论虽略有其说而不详,岂越人之时别有所谓上古文字耶?将《内经》有之,而后世脱简耶?是不可知也。后凡言经言而无所考者,义皆仿此。】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吸呼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滑寿曰:肾间动气,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也。肾为子水,位乎坎,北方卦也。乃天一之数而火木金土之先也,所以为生气之原,诸经之根本,又为守邪之神也。原气胜,则邪不能侵。原气绝,则死如木,根绝而茎叶枯矣。故寸口脉平而死者,以生气独绝于内也。】

【此篇与第一难之说,义若相悖,然各有所指也。一难以寸口决生死者,谓寸口为脉之大会,而谷气之变见也。此篇以原气言也,人之原气盛则生,原气绝,则寸口脉虽平犹死也。原气言其体,谷气言其用也。】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滑寿曰:凡人之脉,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四至,闰以太息,脉五至,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之脉也,其有增减,则为病焉。故一息三至曰迟,不足之脉也;一息六至曰数,太过之脉也。脏为阴,腑为阳。脉数者,属腑,为阳、为热;脉迟者,属脏,为阴、为寒。不特是也,诸阳脉皆为热,诸阴脉皆为寒。脏腑之病,由是别之。】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濇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濇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滑寿曰:五邪者,谓五脏五腑之气,失其正而为邪者也。刚柔者,阳为刚,阴为柔也。刚柔相逢,谓脏逢脏,腑逢腑也。五脏五腑,各有五邪,以脉之来甚者属脏,微者属腑,特以心脏发其例,余可类推,故云一脉辄变为十也。】

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滑寿曰:《灵枢》第五篇云,人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按五脏肾最在下,吸气最远,若五十动不满而一止者,知肾无所资,气当先尽,尽犹衰竭也,衰竭则不能随诸脏气而上矣。】

十二难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脉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滑寿曰:《灵枢》第一篇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第三篇曰: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此以脉口内外言阴阳也。越人以心肺肾肝内外别阴阳,其理亦由是也。纪氏谓此篇言针法,冯玠谓此篇合入用针补泻之类,当在六十难之后,以例相从也。】

十三难曰: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

【滑寿曰:《灵枢》第四篇云,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谓色脉之不相得也。色脉既不相得,看得何脉?得相胜之脉即死,得相生之脉病即自已。已,愈也,参合也。】

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濇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

【滑寿曰:色脉当参相应如是,则见其色得其脉矣。】

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濇,尺之皮肤亦濇;脉滑,尺之皮肤亦滑。

【滑寿曰:《灵枢》第四篇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濇,肉之坚脆,而病变定矣。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小,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尺之皮肤亦滑;脉濇,尺之皮肤亦濇。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八;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此通上文所谓色脉形肉不相失也。】

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濇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

【滑寿曰:若之为言或也。举色青为例,以明相胜相生也。青者肝之色,浮濇而短,肺脉也,为金克木,大而缓,脾脉也,为木克土,此相胜也。浮大而散,心脉也,为木生火,小而滑,肾脉也,为水生木,此相生也。所谓得相胜之脉即死,得相生之脉病即自已也。】

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谓也。

【滑寿曰:说见前。三谓色、脉、皮肤三者也。】

【此篇问答凡五节:第一为问辞,第二第三节言色脉形肉不得相失,第四节言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尺相应。然假令以下,但言色脉相参不言声臭味,殆阙文欤?抑色之着于外者,将切于参验欤?第五节则以所知之多寡为工之上下也。】

十四难曰:脉有损、至,何谓也?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

【滑寿曰:平人之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呼吸定息脉四至。加之则为过,减之则不及。过与不及,所以为至为损焉。离经者,离其经常之度也。夺精,精气衰夺也。至脉从下而逆上,由肾而之肺也;损脉从上而行下,由肺而之肾也。】

【谢氏曰:平人一呼再至,脉行三寸,今一呼三至,则脉行四寸半,一息之间行九寸,二十息之间行一百八十丈,比平人行速过六十丈,此至脉之离经也。平人一呼脉再至,行三寸,今一呼一至只得一寸半,二十息之间脉迟行六十丈,此损脉之离经也。若夫至脉之夺精,一呼四至,则一息之间行一尺二寸,损脉之夺精,二呼一至,则一息之间行三寸,其病又甚矣。过此者,死而命绝也。】

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于收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滑寿曰:至于收病也,当作至脉之病也,于收二字误。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各以所主而见其所损也,反此为至脉之病者,损脉从上下,至脉则从下上也。】

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滑寿曰:肺主气,心主血脉,肾主精,各以其所损而调治之。荣卫者,血脉之所资也。脾主受谷味,故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如春夏食凉食冷,秋冬食温食热,及衣服起居各当其时是也。肝主血,血虚则中不足,一云肝主怒,怒能伤肝,故损其肝者缓其中。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缓者,和也。】

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

【滑寿曰:此再举损至之脉为问答也。盖前之损、至,以五脏自病得之于内者而言,此则与经络血气为邪所中之微甚自外得之者而言也。其曰呼吸再至,即一呼一至一吸一至之谓,疑衍文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复仇女王泪落殇

    复仇女王泪落殇

    她,冷酷无情;他,冰山冷漠。她,火爆活泼;他,花心风流。她,调皮可爱;他,阳光帅气。她们和他们中间间隔了太多了,他们爱过,死过,恨过,失忆过,心痛过······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他们和她们的结果到底如何。对仇家的复仇,是否因为他们而放弃···太多的未知在前方了,他们惧怕了还是战胜了?另外本书还客串TFBOYS三位巨星,敬请期待。
  • 霸道老公请亲亲

    霸道老公请亲亲

    【女人,你永远是我的】?千栀大大汗了,不过这可是个绝宠文哦,可能会有一点磕绊,但是!还是宠文哦!快收了吧小可爱们
  • CS计划

    CS计划

    在现实世界,突然有一天,位面之门突然打开,异界气息进入现在世界,隐藏在现代世界的异能者纷纷现身……
  • 异界真人

    异界真人

    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华祖先对宇宙形成的猜想。当一个懵懂的大学生随着一块神秘玉佩到了盘古故乡,会发生什么,是巧合?还是……这里不仅有魔法、斗气、有丹药和阵法,但是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亲情和人格。人格等级:俗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 江湖大魔王

    江湖大魔王

    要成功,先发疯,不要脸皮向前冲。一个成功的江湖人,不在于本身功夫有多高,而是看身边有多少高手作为保镖。李连凤一直认为,行走江湖必须具备三要素:脸皮要厚,胆子要大,保镖要强。
  • 我看得到他们

    我看得到他们

    我叫文明,是千万待业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宅男生活,本来已经打算再找不到工作就回老家继承祖传的火锅店,但是一次二手购物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好吧,我承认挺嗨的。。。。
  • 总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总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初恋时她义无反顾,准备献身的最后时刻被他从床上赶走。她因此下定决心,再也不爱,直到遇到了她的总裁大人......总裁大人温暖宽厚,爱她至深......然而,初恋回来了,也成了这家集团的总裁......她该如何选择?
  • 霸道总裁之请别离开我

    霸道总裁之请别离开我

    我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她是公司里普通的小员工。命运让我们相遇,她的努力,不屈服我都看在眼里,我开始注意到这个不能被忽视的女孩。她的每一个表情都深深的印在我心里,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个女孩。我想一直保护在她身旁,告诉全世界她是我的女人,谁都不可以伤害她,我不会再让她独自一人承受。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她的存在,我便可以什么都不要,她就是我的全部。可是这一切终究不会维持太久,我们的面前总是会面临很多困难,危险。我一直坚信我可以,有我在她的身边,一切都会过去的。可最后还是输给了现实,我食言了,因为一次车祸,父亲把我送到国外治疗,醒来后我把一切都忘了,我一直在寻找我内心深处那个让我牵挂着,却又触碰不到的东西
  • 武裂帝道

    武裂帝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强者不仁,视人命如草芥,我必逆天而上,踏破天地幽幽.......”林氏豪族的废柴从弱者步入顶点的悠久史诗。
  • 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总以为一切都可以永无止境的重来,还可以单纯微笑面对生活带来的苦难,恰似一句玩笑话似的天真,这就是我吗?这是一部关于生活的纪实记录,青春总是悄然离去,留下的是什么?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