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1400000002

第2章 原序(1)

往年余舟过毗陵之洞子河见童冠数十人出自乡塾沿河而东拱手肩随鴈行以进秩秩然无敢越序者心甚异之风颿迅速欲舣舟访其师而不可后遇其乡友询之曰此吾谢君子兰也今年春风雪中有客叩门袖〈夹刂〉以见倒屣出迎则子兰不逺来过延之坐举酒相属谈论亹亹可听慕其人于二十年之前而一旦与之相觌其喜为何如哉良久子兰出巨编置案上拜而请曰吾嫉夫异端邪说之诬民而难以口舌辨也于是裒圣贤之格言征古今之明鉴为是编有年矣而未敢以示诸人也惟先生幸披阅而辱教焉余谢不敏退而观之则有以得其用心矣古昔盛时国无异政家无殊俗异言异服者有禁执左道以乱政者有诛迨其衰也九流百家千时惑众各以其术鸣于当世蚩蚩之氓狃于耳目之习莫有能悟其非者至于后世老佛之说盛则虽髙明宏博之士犹或甘而溺之以洛建诸儒力排痛诋而狂澜之倒亦不能尽障而回之也吁爱生而恶死惧祸而喜福人之情也然而不达乎死生之理不明乎祸福之故而徒谄黩乎鬼神怵惕乎妖妄听莹乎巫卜拘拘乎青囊珞琭之书屑屑乎姑布子卿之说得失纷陈于前而利害交战于内胶胶扰扰卒无以胜其私而窒欲将以求生也而实害之将以辟祸也而实速之呜呼何其惑之甚也使其得是编而观之庶几其少寤乎孔子曰知者不惑子兰其近之矣叙而归之俾俟夫有道者正焉至正戊子二月朔京口俞希鲁书

世降周姬王化陵夷异端并作日衍月滋其惑非一风俗以衰迷罔或悟匪氓蚩蚩死生鬼神祭祀蓍龟谟训孔昭典法具垂昧彼正途蹈于他岐妖怪是征淫邪是祠疠疫是畏巫觋是祈禁忌之拘时日之疑葬必求利丧礼则亏曰相曰命为妄为欺至于老佛与圣背驰陷溺其中胡乃弗思事事物物惟理可推是非有无孰外于斯理茍明矣惑安所施何以明理格物致知辨惑之要庶其在兹卓尔特立有见者谁维子兰氏大雅之资笃信力行俛焉孜孜悼昏悯愚戒劝箴规爰述此编采辑靡遗善行嘉言可效以师于以辨惑瞭如妍媸家传其书人习其辞勿谓无益俗变风移人心既正善治之基呜呼识者为余寳之至正甲午秋七月既望中山李桓晋仲书

死生

死生亦大矣非原始要终以知其说者往往贪生畏死而为异端邪说之所惑茍知之则生顺死安可以无疑矣应芳不揣謏闻力排邪异故先述圣贤所言死生之理以冠编首盖庶乎端本澄源之意云

论语曰死生有命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孟子曰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荀子曰相命已定鬼神不移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家语曰命者性之始死者生之终有始则有终也

或问命扬子曰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人为不为命请问人为曰可以存亡可以死生非命也命不可避也或曰颜氏之子冉氏之孙以其无避也若立岩墙之下动而征病行而招死命乎命乎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辰乎辰乎曷来迟去之速也君子竞诸

或问扬子寿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寿之不益也曰徳故尔如回之残牛之贼也焉得尔曰残贼或寿曰彼妄也君子不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文中子曰命之立也其称人事乎故君子畏之贾璚进曰敢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何谓也子曰召之在前命之在后斯自取也庸非命乎【中说】

国语云范文子祈死柳子非之曰死之长短而在宗祝则谁不择良宗祝而祈寿焉文子祈死而得亦妄之大者【柳文】

司马公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通鉴】

公为仆射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曰诸葛孔明罚二十以上皆亲之以此致疾不可不戒公曰死生有命为之益力【续通鉴】

欧阳文忠公曰道者自然之道也生而必死亦自然之理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其天年此自古圣知之所同也禹走天下乗四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矣而寿百年颜子萧然坐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而年不及三十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禀之于天非人力所能为也后世贪生之徒为养生之术无所不至至茹草木服金石吸日月之精光又有息虑絶欲炼精气勤吐纳执竒怪讹舛之书欲求生而反害其生者可不哀哉【黄庭经序】

程子曰人之所生精气聚也人只有许多气须是有个尽时尽则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人将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魂升也下体渐冷所谓魄降也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也【遗书】

伊川先生谪涪渡江风浪大作舟中之人皆失色伊川正襟危坐神色泰然既及岸有樵夫问曰公是达后如此舍后如此伊川登岸欲与之言已去不可追矣余谓惟达故舍惟舍故达达是智舍是勇达须平时做工夫舍则临事自然如此【程氏外书】

张子曰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近思录】

朱子谓学者曰夫聚散者气也若理则只泊在气上初不是凝结自为一物但人分上合当恁地处便是理不可以聚散言也然人死气虽终归于散亦未便散尽故祭祀有感格之理先祖世次逺者气之有无不可知然奉祭祀者既尽他子孙毕竟只是一气所以有感通之理然已散者不复聚释氏却谓人死为鬼鬼复为人如此则天地间常只是许多人来来去去更不由他造化生生必无是理也【语录】

林氏问朱子曰人或死于干戈或死于患难如比干之类亦是正命乎曰固是正命又问以理论之则谓之正命以死生论之则非正命如何曰如何恁地说得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当死而不死却是失其正命此处须当活看如说桎梏而死非正命也须是看得孟子意如何如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若死于缧绁不成说不是正命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古人所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学者须于此处见得临利害时便将自家斫剉了直须是壁立万仞始得如今小有利害便生计校便道恁地死非正命如何得

南轩张先生曰如颜子伯牛之死乃可谓之命盖其修身尽道以至于所为谨疾者亦无有憾而止于是焉则曰命也若有取死召疾之道则是有所致而至而非天命之正矣孟子所谓立乎岩墙之下者也【读书记】

疫疠

世俗以疾咎鬼神者多矣至于患疫则曰有疠鬼主之余尝过无锡适州人出郭迓神诡衣冠面具为凶丑状旗旄鼓吹卫从而舁之曰此主疫之神唐张巡也原其谬盖以公有疠贼之语附会以神之吁公守睢阳以兵尽力竭不能殄大逆忠义激烈故有是言岂为厉以害天下后世之人哉彼泛言疠鬼者固不足信况诬忠荩之臣乎奈庸俗陋闻转相煽惑遇病疫者皆惴焉而絶交甚而父子兄弟亦不相救伤风败俗莫甚于斯故述此篇于死生之后以晓之

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危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复抚柩哀临不辍如此十有余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衮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知疫疠之不能相染也【晋书】

辛公义为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絶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轝来安置床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瘥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相闗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疾者争就使君其家亲属固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北史】

曽中书巩在洪会岁大疫自州至县镇亭传皆储药以授病者民若军士不能自养者以官舍舍之资其饭食衣衾之具以库钱佐其费责医候视记其全失多寡以为殿最人赖以生【明建録】

杭州大旱饥疫并作苏文忠公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方春公又作饘粥药剂遣吏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公曰杭水陆之会因疫病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私槖得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蓄钱粮以待之

胡文恭公从孙钧居晋陵岁大疫族人有举家病者死者过半亲戚畏避莫敢视君闻亟往具棺敛营药石存亡咸不失所【言行录】

祝二翁为人长者岁大疫亲旧有尽室卧病者虽至亲莫敢闯其门翁每清旦辄携粥药徧饮食之而后反日以为常乡人髙其行【晦庵文集】

刘忠清公作尊天敬神文曰盖闻非其鬼而谄祭之圣门所戒假于神而疑众者王制必诛敢述愚诚少禆明见自有太极已兆一元既分三才而为三乃播五行而为五岁月欲其无易定为三百六旬寒暑难为骤更次为七十二候一言以蔽大德曰生其在人也或饥寒暴侵或饱暖太过或起居之无节或喜怒之失中或醉而风乗或虚而邪入乃成疠疫各有源流气相熏蒸人易传染所以不能免者亦由有以召之傥感受之初澄清厥念择医必审用药必精幼小则乳哺者以时长上则侍奉者惟谨意之所恶勿置其侧口之所嗜必度其宜又同居之人各敬其事勿相戏慢勿致惊呼身虽忙而涤濯洒扫不异平居心虽忧而衣服饮食不愆常度如此则真气还而何恙不已内志正而何邪可干乃不反之中第求诸外俚俗相煽淫祀繁兴其一曰祭瘟所在市廛皆有庙貌或肖虎兕或象蚖蛇或手足妄加或眉目倒置夫物各从其类而人必儗于伦岂天地造化之功作魑魅魍魉之状况至贪者皁吏有不取之赃至贱者乞人有不屑之食曽谓坱轧钧播而乃饕餮盘飱理固甚明人可自晓至于用医药以救表里亦须托环珓以决从违致取短舍长当汗反下去生已逺之死固当所掷枯节朽根何异长梃利刃其次曰斋圣又次曰乐神昼夜留连男女混杂冥顽之童附而为鬼鬼固不灵腥臊之巫降而为神神亦可耻妄言祸福以绐昏愚牲十余不供一夕之需香数套仅充一爇之用其它诱取胁取不使闻知见知固有妇欺其夫子隠其父厥费无艺岂实有余或典质而一缕无余或假贷而倍蓰计息以致资产破荡老稚流离深原其情有甚于盗又病者欲疗而禁其服饵老者须肉而絶其肥甘投以符水不问证之阴阳〈目舌〉以皷乐不恤体之烦躁使生者不得尽其力死者无所伸其寃揆以刑书合坐故杀甚至奸欲逞而杜其来往之亲戚言不验而委其祸祟于先亡使和顺之俗变为乖离孝思之心更为怨詈则诬蔑天理壊乱人伦其恶之盈非赦所及顾无士师之权以执其罪无先圣之道以正羣心徒抱拳拳未免喋喋傥能景德者感曽不以人废言庶刷神羞不累其聪明事为敢瘳民瘼同底于寿富康宁【文集】

鬼神

北溪陈先生曰鬼神一节说话甚长当以圣经说鬼神本意作一项论又以古人祭祀作一项论又以后世淫祀作一项论又以后世妖怪作一项论旨哉斯言茍不先述古人所谓鬼神祭祀之说则其理不明不述后世淫祀妖怪之说则又何以寤世俗之疑耶应芳今录此四项而此篇者先论鬼神之本意

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论语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史嚚曰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

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遗书】

释氏道家之论鬼神可笑之尤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若有来世,不相见

    若有来世,不相见

    他遭到仇家追杀,被一个大二的女孩错手相救。女孩的二一年华充满了甜蜜。但在一个雨天,她收到了他的一封信息‘分手’,连最后的一个分别面都没见到,这段甜蜜的感情毁了。多年后,女孩以为忘了他,但他又硬生生的闯进女孩的生活,让女孩不得不又忆起以前的甜蜜和绝望......
  • 三百克的阳光

    三百克的阳光

    我们都是从单纯的少年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纯真爱恋,最终虽未曾修成正果,却在记忆深处,永远挥之不去。
  • 惊世王妃:祸水大小姐

    惊世王妃:祸水大小姐

    他,本是天之骄子,为报血海深仇,互换身份,却为了她甘愿一次次致自己于险境;他,本是江湖之人,为何数次相助于她。。。。惊世容颜,迷住的是谁的眼?祸水红颜,倾的是谁的江山。。。“慕容明兮,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你想和谁私奔?”慕容明兮抬头望着屋上横躺的妖孽,冷汗连连。。。。。。
  • 小女巫的梦想手册

    小女巫的梦想手册

    她,是舞精灵的传人,拥有暖晶之心,却身中诅咒不久于人世;他,是多罗王子,是解救她的唯一良药,却被魔法封印;她,是神秘的小女巫,也拥有最强大的能量,却冷不丁给她下了个莫名其妙的功课。这是什么鬼?谁能救救她?
  • 一世倾城:魔尊,让让道

    一世倾城:魔尊,让让道

    她,21世纪古武世家天才少主。一朝穿越,有爹疼无娘爱,庶妹毒害,渣男背叛。看她一朝崛起,虐渣男,弑庶妹,斩皇帝,称霸于一方。他,傲世魔尊,世人皆说他无情。而他却对她这个无意之中破开他封印的小丫头有情。……“夫人,为夫昨夜夜观天象,算出你命中缺日!”“滚!”“原来夫人这么等不及,那为夫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魔尊邪魅一笑,往她一扑。论腹黑论霸道,她甘拜下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契约爱恋:心动则乱

    契约爱恋:心动则乱

    她,从不认为自己有多感性过,可,为何他的一举一动,总牵扯着她的心魄?他,从不认为自己会有多懦弱,可,为何她的喜怒哀乐,总会让他烦恼以后没她怎么活?她曾轻叹:契约来的爱恋,会有心动吗?呵呵,她不信,也不敢信。
  • 重生之求生纪

    重生之求生纪

    于敏,二十一世纪一个宅在家中,把所有喜怒哀乐都寄托在电脑上的草根。李凤娇,一个民国末年家族培养的闺秀。她被家族利用抛弃、被夫家囚禁,夺子的各种悲剧人生。当于敏被重生李凤娇后,在逃脱原主人生时所经历的故事。
  • 海东逸史

    海东逸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