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90800000002

第2章

明鲁庵法师普泰补注

性境现量通三性 此言前五识于三境中唯缘性境。三量唯是现量。唯三性俱通也。盖境则有三性境者性实也。即实根尘能所八法而成。乃有体实相分境。谓此境自有实种生。有实体用。现在实法即所缘唯识也。若前五识二种变中因缘变。故唯缘离言自相境。故独影境假乃分别变缘之三量。唯现量尔。既唯现量缘境之时。明证众境。故唯缘性境也。此识于善恶无记三性俱通。以五识性非恒一故。解见下文(量有三。谓现比非也。比非注见下。此但释现量。现谓显现。取境亲明故。量谓量度。刊定义故。若心心所缘境之时。离映障等显了分明。得境自性名现量也。若现属境量属心。或俱属心。或现属根。量属心。依士持业依主三释。言体者。即以无分别智正解心心所谓体也。谓现量缘境时离名言种类及邪妄分别。名无分别智。此智为现量体理门论有四种。一前五识。二同时意识。三诸心心所自证分。四一切定。心此四皆实证境而无分别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此言五识界地也。谓欲界(饮食睡眠淫欲三也)五趣杂居地。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以上三禅既无寻伺。识不起也。以地法无寻伺染故。此句颂影略鼻舌二识。一界一地。唯欲界五趣杂居地。以上禅天无段食故。段食以香味触三法为体。段食既无。则此二识不生矣。无此食者。段食乃禅天所厌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言五识之心所也。以其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如属我物。故曰我所。乃相应唯识也。此前五识于六位心所唯阙不定。言一遍行有五者。谓作意者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此一法有二功力。一心未起时警令心起。二若心起已引令趣境。触谓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受者谓领纳违顺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又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想者能安立自境分齐。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思者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谓之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遍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也。故立此名。别境亦五。谓欲胜解念定慧。欲者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所乐境有三。可忻境。所求境。所欲观境。第三解正。胜解则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为性。定依为业。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慧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以别别缘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善十一者颂曰。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对治不信之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胜解。乃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此性澄清能净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自即自身。法谓教法。言我如是身解如是法。敢作诸恶也。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世人讥呵名世间力。轻拒暴恶者。轻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业而不作。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轻安者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又曰。离重名轻。调畅名安。有所堪可有所任受。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隐故。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盖此不放逸即上精进三根上防修功能。离上四法非别有体。行舍者。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此行蕴中舍。简非受蕴中舍故此名焉。令心等义由舍。令心离沉掉时。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后无功用。此之一法亦即四法。盖能令静。即是四法。所令静。即心平等等义。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前八法是实后三是假)言中二大八贪嗔痴者。此染心所通二十六种。前五识止具十三根本惑。六中之三随惑。二十中之十随惑。总二十分。小中大三等。忿等前十为小随。不与五识相应。唯中随二。并大随八。乃属前五。名随烦恼者。乃随其根本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由自类俱起遍染二性遍诸染心。此之三义皆具名大。具一名中。俱无名小。言二性者。乃不善有覆(瑜伽三卷言四性曰。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欲界具四。无色色界唯三。除不善性故)忿等十法。名别起故。阙自类俱起。唯是不善阙遍染二性。既阙有覆。不遍一切染心故为小随。此十与第六意识相应。故此不释无惭无愧。是自类俱起具一名中也。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于愧生长恶行为业。掉举则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么他为业。惛沈则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不信则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堕依为业。懈怠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堕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放逸则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失念则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盖失念者。心散乱故。此失念者。有云。念一分摄。是烦恼相应念故。有义。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痴令失念也。有义。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散乱则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谓散乱者。发恶慧故。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贪嗔痴者。即根本烦恼六中之三也。贪则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嗔则于苦。苦具增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恶行所依为业。痴则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余三注见。第六识所以为根本惑者。以其能生随眠故也。何非余俱。互相违故。

五识同依净色根 此言五识得名净色者。指胜义而言。体非染法。唯白净无记性故。五识随根立名。总具五义。曰依发属助。如颂言。依者五义之一也。若作释者。谓依根之识助根。如根等皆依主释也。根发之识依士释也。或云根所发识。又为一例。

九缘七八好相邻 此即九缘生识之义。九缘者。谓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也。空谓根境相去空隙之空。明乃日月灯光之明。根乃八识所依之根。境谓八识所缘之境。作意即遍行五中之作意。分别依乃第六识也(前五识以第六为分别依。六识以前五为明了门也)。染净依乃七识也(楞伽言。诸识有二种生住灭谓流注生住灭并相生住灭。梵云你伽。此云流注。不断唯目第八三相微隐种现不断。故名流注。由无明缘初起业识。故说为生。相续长劫。故名为住。到金刚。定等觉一念断本无明。名为流注。灭相生住灭者。谓余七识心境粗显。故名为相。虽七缘八望六为细。具有四惑。故亦名粗。依彼现识自种诸境缘合生七识为相。生。长劫熏习名为相。住从未向本渐伏乃断至七地满。名为相灭。依前生灭立迷悟依。依后生灭立染净依。前长后短事分二别立染净者此也)。根本依者。即第八识。种子缘者。谓亲生种子也。九缘中种子缘。即四缘中亲因缘。九境缘即四所缘缘。九余七即增上缘等无间缘。乃八识王所。前后灭生自类无间。能引所引力用齐等。此颂虽隐略唯识兼之。故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除明缘也)鼻舌身三七(除空明二缘也)后三(指六七八三识)五三四(指缘而言)。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言五三四者。第六识五缘。生谓根缘。即意境缘。即十八界作意缘。乃相应遍行五中之一也。根本缘。即赖耶种子缘。乃第六识亲生种子也。七识三缘者。种子缘。即第七识亲生种子作意缘。见上注。根缘境缘俱第八识。故曰依彼转缘彼也。第八四缘生者。谓根缘。即末那境缘。即种子根身器界作意缘。即五所中之一也。种子缘。乃第八识亲生种子也。等无间缘者。乃各识前念已灭即开辟处所引后念令生中间无隔者也。八识若加此缘眼有十。乃至第八具五。何故诸识藉缘方生。以有为法仗因托缘。阙则不生。故缘多而断少而恒也。此颂影略后三。故三不言具缘也。

合三离二观尘世 此言眼耳二识离中取境。鼻舌身三合中取境。观目能缘见分即眼等。五识及诸心所尘世即所缘相分乃色等五尘也。或谓眼。耳二识既离中取境。则境在心外。何谓唯识。况小乘等。皆言心外实有诸法。若是则不独乖唯识之宗。又岂不符合彼小乘外宗耶。然颂言离者。指根境而言。盖第八自证分变而为见相二分。见乃诸心心所法相。乃根身器界之法。此言眼耳二识取离根之境。何尝离于能变自证之体耶。若以知处不知处异。坏根不坏根别。则境之离根合根可见矣。故云。以根照境说离合。以心缘境谈唯识。离取用胜。故立通也。

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言小乘愚法声闻。不知根之与识各有种子现行。以为根识互生也。根之种现但能导识之种现。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谓生识则不可以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以其未除所知障。于法不了。乃智浅心粗。由是不信大乘唯识教也。此注言根识之种现各别。恐初学尚疑试更言之。盖根乃色法。即第八之相分。识乃心法。即第八之见分。此色心不同也。根虽属色。以其为第八亲相分故。独具八之执受二义。执又有摄持二义。以第八摄为自体(同是无记)持令不散。受亦有领觉二义。领以为境。令生觉受。非外六尘无情之物可比。故第八与五根同是无记性。五识心法三性皆具。此根识之性不同也。又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之用不同也。大抵根无分别前五识虽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分别。故常混淆而难辨。故佛为愚心者开心说蕴。愚色者开色说处。俱愚者俱开说界。始华严至楞严。演此三科不知几百千过。而阿难尚以心知眼见为言。故佛以门能见否诘之。意谓心以根而见。犹人以灯见物也。以此言之。则根识之难分可知矣。

变相观空唯后得 此前五了俗见空。变谓变带。相谓相分。观目能缘见分。空目所缘真如。唯后得者拣非根本智。以唯依色根故。后得智不亲缘真如者。以有分别智故。不能亲缘无分别理筹度起。故此空即实性唯识。

同类推荐
  • 老圃良言

    老圃良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市声

    市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Great War Syndicate

    The Great War Syndica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虚拟不现实

    我的虚拟不现实

    由于物质文明发展到达瓶颈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出现了第六种全新的形态——虚拟化社会。虚拟化社会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人类们已经彻底【宅化】,甚至有的人把自己冷藏起来,只维持脑部的活动。少年苏一,由于疾病无法使用虚拟网络,是被虚拟社会彻底边缘化的人物。心灰意冷的他向神灵许下了【虚拟世界去死】的愿望,而神灵也似乎给了他某些回应……
  • 快穿之美满人生

    快穿之美满人生

    刘佳佳死了。这一生她是一个炮灰还被一棵树给绑定一个莫名其妙的任务,从此走上为黑女配们翻案的道路…
  • 超级隐王

    超级隐王

    神医?——不是,我只能用生命之力让人活得更长久……炼丹师?——不是,我只是将灵气直接灌入到药丸之中……神探?——不是,我只能驻留别人的梦境翻阅对方的记忆……催眠师?——算是吧,我能够梦锁千城,让万千之人陷入沉睡……梦的强大在于无所不包,修炼梦魇之力的沈云能够转换出天地间各种能量,逐渐成为了掌控亿万之人生死的隐世之王。~~~~~~~~~~~~~~~~~~~~~~~~~~~~~~~~~~~~~~~~~~~~~~~~~~~~~~~~~~~~~~~~~~~~~~~已有一本近四百万字完本小说《网游之三国王者》,从未断更,人品有保证,欢迎大家收藏。
  • 池家有女唤嫣然

    池家有女唤嫣然

    作为一名21世纪的新新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得知收养自己的那个温其如玉的男子死于非命,被养母所害,但天无绝人之路,重生于异世,有疼爱自己胜似娘亲的梅姨,池嫣然很是满足.她誓要为这个含辛茹苦的女人撑起一片天
  • 灰姑娘小姐

    灰姑娘小姐

    张项,一个张扬和内敛,苦难和幸运集一身,在现实的世界里跌跌撞撞,头破血流还带着笑灰姑娘,用梦想用热情,用一腔孤勇去在尘埃里,在没有人的角落里熠熠生辉,摇曳生姿。
  • 找个有钱人

    找个有钱人

    人的命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吗?我不信!“机会创造时势,天才加以利用。”但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天才?造成所有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人们自己!每个人都在为憎恨出力,每个人都在为爱努力,爱和恨交织而成的世界造就了如今的你我!我错了吗?
  • 异世之血斧纵横

    异世之血斧纵横

    一把血斧,一路横行。大哥级人物流落以异世,以一把斧头砍出一片大大的天下。
  • 邪斧异世录

    邪斧异世录

    这是一个来自远古的故事。远古时候文明繁荣昌盛,武道仙道盛行。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但在某一天,遭到了邪恶强大的恶魔位面入侵,损失惨重,文明衰落。顽强抵抗下勉强获胜,又借助强大力量封印了恶魔通道。但是这个世界已经被打得残缺,天地规则不完整,再难以出现仙人。而我们的故事,发生在这很久…很久以后!久到这灭世灾难,快要被世人所淡忘。而这个时候,封印被破了!
  • 盖亚空间

    盖亚空间

    平凡大学生偶入盖亚空间,在主神的强化下一步步走上巅峰,征战诸天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血统、武魂、魔法、武技、异能……(目前世界锦衣卫、盗墓笔记、九层妖塔……)
  •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