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14

第14章

灭尽定亦然  为静住有顶

善二受不定  圣由加行得

成佛得非前  三十四念故

论曰。如前无想定。灭尽定亦然。谓如已离第三静虑贪者。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如是已离无所有处贪者。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定。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厌坏于想。以出离想作意为先。而得证入。今灭尽定为求静住厌坏散动。以止息想作意为先。而得证入。前无想定在色界边地。今灭尽定在无色边地。以在非想非非想处所受生身是最上业所牵引故。说名有顶。或有边际。故名有顶。如树边际说名树顶。唯此地中有灭尽定。何缘下地无此定耶。厌背一切心及边际心断。方能得此胜解脱故。谓由二缘立此解脱。一者厌背一切心故。二者边际心暂断故。若于下地有此定者。便非厌背一切种心以未能厌上地心故。亦不名为边际心断。以上地心犹未断故。应名厌背少分诸心。亦复应名中际心断。于三性中前及此定。俱唯是善。非染无记。非诸圣者厌怖散动取染无记为寂静住。前无想定能顺生受及不定受。今灭尽定通顺生后及不定受。谓约异熟有顺生受。或顺后受及不定受。或全不受。谓若下地起此定已。不生上地便般涅槃。此灭尽定能招有顶四蕴异熟。前无想定唯异生得。此灭尽定唯圣者得。非诸异生能起灭定。彼有自地起灭定障犹未断故。未超有顶见所断惑。于起灭定毕竟无能非诸异生能超有顶见所断惑。故唯圣者得灭尽定。一切圣者得有顶时。皆得如斯灭尽定不。应言不得。由此定非离染得故。由何而得。由加行得。要由加行方证得故。如无想定初证得时。唯得现在。不得过去。不修未来。要由心力方能修故。第二念等乃至未舍亦成过去。世尊亦以加行得耶。不尔云何成佛时得。彼谓世尊尽智时得。岂不尽智于成佛时亦不名得。况灭尽定。以诸菩萨住金刚喻三摩地时名得尽智。得体生时名为得故。于成佛时应说尽智。不由加行而现在前。暂起欲乐现在前时。一切圆德随乐起故。非佛身中所有功德成佛时得。如何可说佛尽智时得灭尽定。由菩萨时永离一切烦恼染故。令佛身中功德得起。故说如来所有功德皆离染得。故彼所言亦有过失。随宜为彼而释通者。谓于近事而说远声。或金刚喻三摩地时。必成佛故亦名成佛。无间刹那定成佛故。且置斯事。世尊曾未起灭尽定得尽智时。如何得成俱分解脱。永离定障故。舍不成就故。于起灭定得自在故。如已起者成俱解脱。西方师说。菩萨学位先起此定。后得菩提。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非前起灭定后方生尽智。何因此国毗婆沙师。知尽智前未起灭定。何为不责西方起因。且我迦湿弥罗国说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谓诸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不复须断平地烦恼。三十四念得大菩提。谛现观中有十六念。离有顶贪有十八念。谓断有顶九品烦恼。有九无间九解脱道。如是十八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于此中间无容得起不同类心。故于前位决定无容起灭尽定。若于前位起灭尽定。便越期心。然诸菩萨决定不越要期心故。如是善成三十四念得菩提故。为非前因。虽已说二定有多同异相。而于其中复有同异颂曰。

二定依欲色  灭定初人中

论曰。言二定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此二俱依欲色二界而得现起。然于此中有说唯在下三静虑入无想定。非在第四。勿因与果极相邻逼。有说亦在第四静虑入无想定。除无想天。以生彼天受彼果故。有余师说。唯在欲界入无想定。非在色界。彼违论文。谓本论言。或有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谓色廛有情。或生有想天。住不同类心。若入无想定。若入灭尽定。或生无想天。已得入无想。是谓是色有。此有非五行。由此证知。如是二定俱依欲色而得现起。是名同相。言异相者。谓无想定。欲色二界皆得初起。灭定初起唯在人中。谓灭尽定唯在人中。得初修起唯人中有。说者释者。及有强盛加行力故。有在人中初修得已。由退为先方生色界。依色界身后复修起。非在无色能入灭定。无所依故。命根必依色心而转。若在无色入灭定者。色心俱无。命根应断。诸蕴展转相依而住故。无有情唯具一蕴。又心心所不相离。故亦无有情唯具三蕴。何因故知。灭定有退。准邬陀夷契经义故。经言。具寿有诸苾刍。先于此处。具净尸罗。具三摩地。具般罗若。能数入出灭受想定斯有是处。应如实知。彼于现法或临终位。不能勤修令解满足。从此身坏超段食天。随受一处意成天身。于彼生已复数入出灭受想定。亦有是处。应如实知。此意成天身。佛说是色界灭受想定。唯在有顶。若得此定必无退者。不应得往色界受生。如是广释二定异相总有六门。谓地加行相续异熟顺受初起有差别。故今应思择。灭尽定中。总灭一切心心所法。何缘唯说灭受想定。厌逆彼二生此定故。谓想与受能为见爱杂染所依故偏厌。逆如是二法多诸过患。如立蕴中已广分别。故偏厌逆入灭尽定。此灭定位决定无心。以一切心皆与受想俱生灭故。如契经说。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触俱起受想思。乃至广说。曾无处言。有第七识。可执彼识离受想生。此经俱言。显同时起。芦束相依为譬喻故。说心心所生缘等故。非此定中唯想受灭。此中亦说。意行灭故。若此定中心不灭者。想受二种亦应不灭。能生彼触应亦有故。由此灭定必无有心。然定后心复得生者。定前心作等无间缘所引摄故。又加行中要期势力所引发故。灭尽定体应知实有。能遮碍心令不生故。若谓定前心遮碍余心者。则应余心毕竟不起。若谓有根身能起余心者。应一切时诸识顿起。说依前心后心起者。以无第二等无间缘。虽有同时所依境界。而无一切境识顿生。若执不待自类因缘待有根身识便起者。彼一切位一切境识。何法为碍起不同时。是故唯应依心心起。非前定心。力能遮碍余心。由此故知。离前心外定有别法能遮碍心由此法故。于无心位。虽有心因而心不起。即此别法名灭尽定。体是有为。实而非假。修观行者。由定前心要期愿力所引发故。令灭尽定势力渐微。至都尽位无遮碍用。意法为缘还生意识。由此准释前无想定及与无想。随其所应已辩二定。命根者何。颂曰。

命根体即寿  能持暖及识

论曰。命体即寿。故本论言。云何命根。谓三界寿。异名虽尔自体未详。应更指陈。何法名寿。谓有别法。能持暖识。说名为寿。故世尊言。

寿暖及与识  三法舍身时

所舍身僵仆  如木无思觉

若尔此寿何法能持。此寿能持。我说是业。一向是业异熟果故。一期生中常随转故。暖非一向业异熟果。识二俱非。虽有一期常随转处。而非一向是业异熟。故不可说识由业持。是故说寿能持暖识。非非业感。识流转中业有少分能持功用。一同分中异熟生识断而更续。唯寿力持复如何知寿能持暖。要有寿者方有暖故。诸无暖者亦见有寿。故知寿体非暖所持。由此故知。别有实法彼力能持有情暖识。说名为寿。此即命根。如是命根非唯依身。无色亦有故。非唯依心。无心亦有故。若尔依何。依先世业及现同分。其众同分亦准命根。命行寿行有何差别。若生法寿名为命行。不生法寿说为寿行。有作是言。非所弃舍名为命行。是所弃舍名为寿行。复有说言。若神足果名为命行。若先业果名为寿行。复有说者。若明增上生名为命行。无明增上生名为寿行。或有说者。唯离贪者相续所得。名为命行。亦有贪者相续所得。名为寿行。是为命行。寿行差别。已辩命根。何谓诸相。此有四。四者何。颂曰。

相谓诸有为  生住异灭性

论曰。如是四种是有为相。显彼性故得彼相名。依此说有诸行种类。此中生者。谓有别法。是行生位。无障胜因。由能引摄令其生故。能引摄者。谓彼生时此法能为彼胜缘性。虽诸行起皆得名生。然此生名。但依诸行生位无障胜因而立诸行。必藉前生俱生同类异类缘力故。起思因果。中当广显。示前生同类异类缘。中同类缘强随彼起故。俱生缘内无同类缘。异类缘中有偏胜者。如缘眼色眼识生中。说眼为因。色为缘性。虽随阙一眼识不生而眼识生。随眼非色。是近缘性故说为因。眼识俱生一果诸法。为缘助识力胜非眼。又于俱起一果法中。自有相生力偏胜者。如风望火风助火力。令其炽然世极成故。现见异聚风偏顺火。故可比度同聚必然。是故俱生诸行缘内生力胜者。偏立生名。此生功能。于生初念无漏诸得其相最显。既于此处见有胜能。可比度余。应知亦有。住谓别法。是已生未坏诸行。引自果无障胜因。如诸行生必待别法。为胜因助引果胜用。亦应必待别法为因。非对法者所许诸行。待众因缘体暂有位。对法诸师说为现在。亦说有住。诸行尔时引自果故。又即于此立为作用。世尊亦言。诸行暂住。又说诸色有生住时。此不可言据相续说。一刹那顷亦苦性故。相续必览刹那成故。诸有为相但依相续。前后建立。理必不成。故有别法能为诸行引果作用无障近因。对法诸师说此为住。异谓别法。是一切行自类相续。后异前因不可无因。自然有异。同一识相前后相续。转变无因。理不成故。生无色界受等相续念念变易。此用最显见无色界。有异胜能可比度余。应知亦有。灭谓别法是俱生行。念念灭坏。无障胜因。不可执无为灭相体。无从缘起理不成故。亦不应说有生灭故。又契经言。应知生灭缘无境智。理必非有。故不可说无为灭相。又如生法。由别生生。灭法亦应由别灭灭。总言性者。是实体义。若有为相有四体别。何故契经但说三种。契经为显有为无为德失差别。故不说住。或若有相唯表有为。契经偏说非住相体。唯表有为。常亦有故。非此不说是无住因。余经说行有生灭法。非无异法。此亦应尔。虽有四相随所化宜。隐住说三。而无有失。或此经中已密说住。无唯声故。或此经中住异合说。若不尔者。但应言异为显有为住必兼异。不同无为有住无异。非此经中言住异者。显住即异。但显有为有起有尽有住有异。无为有住无所余三。故诸有为与无为别。由斯对法说诸有为定有四相。理无倾动。此生等相既是有为。应更别有生等四相。若更有相便致无穷。彼更有余生等相故。实许更有然非无穷。所以者何。颂曰。

此有生生等  于八一有能

论曰。此中有言。兼显定义。意显此有唯四非余。此谓前说四种本相。生生等者。谓四随相。即是生之生生。乃至灭之灭灭。诸行有为。由四本相。本相有为由四随相。世尊何处说随相耶。有契经言。老死起故。此经亦说。定有随相。谓生等相。亦是有为故。生生等相亦起等性故。契经既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有为之起亦可了知。尽及住异亦可了知。故知此中亦摄随相。又于诸相皆有亦言。故此经中亦说随相。言有为之起。亦可了知者。起即本相生亦表生。生义尽及住异亦可知言类起亦言应如理释。若不尔者。何用亦言。故契经中。于无为法说尚无有起等可知。此意说言。诸无为法尚无生等本相可知。况生生等随相可得。若不尔者。应但说无起等可知不应言尚。又薄伽梵。于契经中说诸有为相复有相故。契经说色有起尽。此复应知。亦有起尽乃至广说。由此故知。相复有相。若尔本相如所相法。一一应有四种随相。此复各四。展转无穷。无斯过失。四本四随。于八于一。功能别故。为亲缘用。名曰功能。谓四本相。一一皆于八法有用。四种随相一一皆于一法有用。其义云何。谓法生时并其自体九法俱起。自体为一。相随相八本相中生。除其自性能为亲缘生余八法。诸法于自体无生等用故。随相生生为亲缘用。于九法内唯生本生。此生一生。多由功能别故生性。既无异功能何有别如受领纳。性虽无异而有功能损益差别。又本相随相境有多少。如五识意识境有少。多谓为亲缘令引自果作用得起。是生功能。本相中住。亦除自性。能为亲缘。住余八法。随相住住。能为亲缘。于九法中唯住本住。谓为亲缘。令法暂住。能引自果。是住功能本相中异。除其自性。能为亲缘。异余八法。随相异异。能为亲缘。于九法中唯异本异。谓为亲缘令引自果作用衰损。是异功能。本相中灭。除其自性。能为亲缘。灭余八法。随相灭灭。能为亲缘。于九法中。唯灭本灭。谓为亲缘令引自果。作用灭坏是灭功能。是故生等相复有相随。相唯四无无穷失。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娇俏帝皇:皇叔到朕碗里来

    娇俏帝皇:皇叔到朕碗里来

    玩个极速飞车也能穿越?贼老天你也是够了!等等!我既然跟皇上撞脸了!对了,那个摄政王是什么鬼?还有,那贼笑是什么鬼!“皇上,您有沟必火”我脸色一红:“朕乃天下第一美男子,可是有大块腹肌滴,风贤臣不要羡慕朕?”“皇上,您不停地摸太傅的手是几个意思?是不是屁股又痒痒了?”风慕倾脸色一黑,双手握拳!我猛地一拍桌子:“风慕倾,你不要太过分啊,江山是朕的江山,哪里轮到你天天打朕的屁股了?太傅美若天仙,朕还打算封他个美人当当呢!”“。。”太傅风慕倾浑身一抖,阴沉的坐在椅子上,一把将花彩蛋栏在怀里,微微屈膝,按在上面,大手朝下“啪!啪!啪!“
  • 妳是谁

    妳是谁

    梦中总有一个女孩和我说话,本以为只是梦,但却发现没这么简单.......“妳是谁”“我们好像第一次见面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我遇见了她”“我真的喜欢上了他,可是我没有机会了.....”“我就是出现在你梦里的那个男(女)生”
  • 双生上神之苏裳

    双生上神之苏裳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tfboys之十年约不忘

    tfboys之十年约不忘

    为什么王俊凯会被刀伤?而另外两位成员却安然无恙?在记者一个个追问后蓝星璇昏迷不醒。穿越回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 现世修真:爆笑萌宠夫

    现世修真:爆笑萌宠夫

    出了点小问题打算删除,么么哒^0^出了点小问题打算删除,么么哒^0^
  • 小花仙之花仙碎片

    小花仙之花仙碎片

    在花仙国出现了花仙少女但最后为了救拉贝尔大陆最后牺牲了,但她们的碎片散落在地球,但最后雅加为了自己更强大,她的利益,让花精灵变黑暗了,还有千韩,伊瞳,淑馨,找到了这些花仙少女的碎片就能救所有人,可是雅加也为了自己能够获取最强大的魔法也要那些碎片,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吧!
  • 刀行江湖

    刀行江湖

    一个人、一柄刀、风雨泪、血彷徨、携刀走天下
  • 半夏瑾年

    半夏瑾年

    窗外,车流穿息,却带不走心灵的空虚,枕边,泪水肆流,却洗不净心里的伤痛,他与她..........
  • 高中生活录

    高中生活录

    写本回忆录,大部分是真的。更期不定。不喜勿喷喔
  • 那些被出卖了的青春

    那些被出卖了的青春

    当青梅竹马的校园之恋遇上金钱,权势,门第......社会观,价值观逐渐变得扭曲,让相信通过双手能够获得成功的年轻男女瞬间失去所有斗志,被自卑打败,跪在金钱和权利脚下。谁出卖了青春,谁又能把青春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