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1200000009

第9章 为人处事必须具备“大”的胸怀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道”之所以无所不能在于其大,在于其无所不包。天地也是如此,而人若想成王,也必须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

老子给我们的启示用在今天就是“为大不为小”。

有人聪明在眼前,有人聪明在长远。大智慧的人行为总是很超脱,他们襟怀坦荡,从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斤斤计较。而有点小聪明的人却总喜欢察言观色,纠缠不清,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无事也可以生非。这实在是很可悲。人生那么短暂,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怎么能因为计较小事而让自己背上沉重包袱呢?

《庄子》中对如何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也有阐述: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很吃惊,于是,他大声咒骂了一通扬长而去。翌日,又回来向老子道歉。老子淡然地说:“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骂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虚心接受之外,还要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别人。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论人短长,在背后说三道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完全不必理睬这种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些什么呢?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跟随自己的人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是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能容人,这样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过分挑剔,“明察秋毫”,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那么人家就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当“孤家寡人”,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具有宽阔的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差错,动辄横眉立目,发怒斥责,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许多工作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怄气呢?如若调换一下位置,站在挨训人的立场,也许就能理解这种急躁情绪之弊端了。

在公共场合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有时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了你,其中肯定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甚至行为失控,我们也尽量应宽大为怀,不以为然,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的触犯是发泄和转嫁他心中的痛苦,虽说我们没有义务分担他的痛苦,但确实可以用你的宽容去帮助他。

不仅别人错待自己时不要计较,自己的一些烦心琐事也要放下,千万不要把精力放在寻找人际关系的障碍上。

生活中,财、色、利、贪、懒……时刻潜伏在我们的周围,像看不见的灰尘一样无孔不入。时间长了,不去清扫,人的心上就会积着厚厚的一层尘埃,智慧被蒙蔽了,善良被遮挡了,儿时的纯真亦不复见。

那些尘埃,颗粒极小,极轻。起初,我们全然不觉他们的存在,比如一丝贪婪、一些自私、一点懒惰,几分嫉妒、几缕怨恨、几次欺骗……这些负面的意念,像细微的尘灰,悄无声息地落在我们心灵的边角,而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及时地清扫,结果尘灰越积越厚,直到有一天完全占满了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自己。

落叶之轻,尘埃之微,刚落下来的时候难有感觉,但是存得久了,积得多了,清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在生命的过程中,也许我们无法躲避漂浮着的微尘,但千万不要忘记去拂拭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如生命之初那般清洁、明净!

同类推荐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我是世界守护者

    我是世界守护者

    这是在初音穿越到主世界后和主角哈斯塔的生活,有穿越,有后宫(误),有妹子的poi!
  • 术殇

    术殇

    拜央山,古术地,红尘历练是修行。这个从拜央山上走下来的年轻人,是死于无名,还是搏击天下?白术陵,千绝城,在渊潜龙终腾凌。顺五兆,定六气,观七星,排八卦,然后立人道!
  • 霸气少爷的校花老婆

    霸气少爷的校花老婆

    一对失忆情侣却再次相聚,并不知对方身份却再次相恋。霸气少爷做连环梦,把校花欺负了,现实中又在继续欺负,但是接连出现的修炼者却让他忍无可忍:你们就那么喜欢打扰本少爷泡妞吗?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青春校园之校草请接招

    青春校园之校草请接招

    两位美丽的少女母亲是最要好的闺蜜,因为一次事故她们的母亲在同一天失去了生命,然而父亲在不久后娶了别的女人并且还带回来一个女儿,本来可以好好的这样过日子,可是无奈继母和她女儿百般刁难人,后来女主们被送往了美国。三年后的某一天她们俩回国了。并且准备大干一番
  • 回忆恋爱季

    回忆恋爱季

    当青春时期的她和他再次相遇,她为了她的梦想努力奋斗着,但是,他却为了他的家人而放弃了她,在回忆当初,是否还会选择继续爱他,亦或放弃……
  • 鹿晗:那年被看透的心思

    鹿晗:那年被看透的心思

    我第一部作品,请大家支持,谢谢。。。。。。。
  • 无上道魔经

    无上道魔经

    一个强者的成长,一段挥洒热血的历史,一位留下一个个传奇的步伐,让人追求
  • 七夕半夏

    七夕半夏

    “苏沐晴!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给我过来!”林希澈黑着脸大声的对喝醉酒抱着电线杆子不走的女孩喊道,“唔…不走不走!啊你放开我…”林希澈扛着苏沐清上了车,苏沐清却一口咬住了他的肩膀,“强奸!有人强奸美少女了!救命!”
  • 吾论仙

    吾论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有问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