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48000000002

第2章 人之初,性自利

经济学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有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存在?为什么人们会有喜新厌旧的行为?为什么维持生命的水比可有可无的钻石要便宜?为什么不要沉溺在痛苦的往事中是一件非常不理性的事情?为什么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经济运行?为什么在经济学中也存在“惯性”?为什么两个小偷要做出对整体利益最不利的选择?

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困惑的现象。下面笔者从经济学的视角,用简单易懂的原理,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常识,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希望在知道了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后,大家能对经济学有了一点浅显的了解,不再对其有陌生感,逐步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更深的经济学知识,从而能在一个资源有限、欲望无限的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关键字:经济人;稀缺性

婴儿在刚出生时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周围的事情完全与他无关。随着一天天的慢慢长大,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分清了所谓“我的”、“你的”和“他的”。宝宝一旦形成所有权的概念之后,占有欲就会非常强烈,不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而且对别人的玩具也会表现出抢过来的欲望。现代的幼儿心理学家对这种自我意识都认为是人性发展的必然,是幼儿用以巩固自我认同并增强安全感。只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所有权,逐渐让孩子明白分享的乐趣、建立公平分配原则,长大后就会发展出健康的人格,不会因别人的攻击而受伤,更会关心、尊重他人。

由此可见,“自利”是人的本性,我们并不需要为有“自利”之心而感到不好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追求各种需要。只有为了满足各种“自利”,人们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去工作,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经济学最基本的一个假设就是“经济人”。这一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比如消费者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在消费的过程中就要购买令自己获得最大化效用的服务和产品,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生产者理论认为,厂家是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生产商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研究经济学的众多学者都将“经济人”这一假设看做类似于数学里面的“公理”,得到普遍承认而无需证明。它和“资源稀缺”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分析的理论起点。

这种假设最早由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并为此效力。

他在其名扬世界的《国富论》一书中写道: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人的自利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倾向和冲动,否则人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理性行为”表明“经济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行为。比如有两家水果店,卖着同样新鲜、好吃的苹果,但是,其中的一家要比另一家便宜,那么人们在购买时,选择较为便宜的苹果才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趋利避害理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只是为了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你不承认“经济人”假设,就无法面对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只有提前承认这一点,有了合理的预期,才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否则,如果认为人人都是大公无私,交易中没有坑蒙拐骗,那么,也就不需要有任何的约束机制,不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无序混乱的世界。

实际上,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就会无意识地、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问题,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

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人”假设来分析别人行为的真正动机,才能更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比如谈判的时候,如果有一种方案对方不同意,那么我们也要从对方的利益考虑,争取让双方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而且尽量要让对方明白他做的选择是对其最有利的选择,那么肯定更容易说服对方。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克制内心的不理性因素,克服自己内心的冲动因素,用冷静的头脑来分析现实问题和现象,那么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避免遭受损失,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那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志愿者呢?他们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收入,他们难道是异类吗?

从经济学分析,志愿者仍然是理性的“经济人”。这里,志愿者追求的“利”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利”。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是对不同的人而言,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也就是说有人做事是为了求名,有人是为了求利,有人是为了感受帮助他人的兴奋和喜悦,有人只是追求一种崇高……但无论怎样,都是寻求自我满足最大化。

利益有长期与短期、全体与局部、物质与精神之分,在这些利益中做出理性选择也是“经济人”的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人们能在互相的交易、互动行为中考虑如何才是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培养在交易中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权利等德行,与自利的理性思维并不矛盾。因此,志愿者的志愿行动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是心中充满快乐的感觉和道德理念上的升华,并且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满足其更高层次上的需求。

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人是很难见到的,因为人们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样就很难做出一个可以称得上“理性”的决定。比如买衣服时受到促销员的影响,买回去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有的人因为没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上当受骗等。因此,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人所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上去解释其经济行为,解释其所做出的趋于理性的选择。

当然,“经济人”假设不是全面的,纯粹的“经济人”本身并不存在,因为人是复杂的。事实上,“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就是对“人”进行抽象,是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通过抽象可以避免陷入对“人性”本身无边无际的争论,这种抽象实际上就是将“人”不当成“人”,而是当成一个纯粹的“经济动物”,所以,该假设有其局限性。正因为如此,两百多年来,“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一直存在,并且衍生出了更加深入的观点,如在“经济人”假设提出时,很少有人考虑经济产品的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但随着认识的积累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经济产品的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进行研究。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资源稀缺性就是说不管世界上的资源再怎么多,但相对于人们无止境的欲望而言,它都是缺乏的,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这是经济学存在的理由。

清朝的胡澹庵收集到一首流传在民间的《不知足》古诗就表现了人们的无穷欲望: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聚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设想一下,如果所有人类需要的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挥霍浪费,那么,经济学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人类的经济及一切活动需要面临选择的问题,如决定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在有限的消费品中如何进行取舍及如何用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经济学理论则围绕这些问题提出观点和论证。

当然,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们现在的或潜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这就要求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与第一个假设实现了统一。

人们接触的物品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随意得到任意数量的物品,它们是不用付费的自由品,如空气;另一类是必须通过交易手段获取的,称为具有稀缺性的经济物品,得到这些经济物品总是要付出某种代价的。而且只有当物品稀缺时,才能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我们赖以生存、时时刻刻呼吸的空气,没有什么稀缺性可言。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自由呼吸空气,所以,并没有专门研究分配空气的学问。但就大多数资源来说,几乎都是稀缺的。过去大部分情况下水资源是无限的,人们不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现在水成为了稀缺资源,所以,开始提倡节约用水,各个国家对水资源的调配也相应做出了规定,从而保证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效果。

因此,“经济人”假设和资源的稀缺性假设决定了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如果所有的经济行为都要理性地做出决定,那么就能够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和资源的稀缺性假设是经济学的两大假设。应该承认,这种基本假设有其不足之处,但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必须做出种种假设,以更有效地讨论相关的经济学主题。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各种假设随处可见,如研究市场经济要假设完全竞争等。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但是,为了保证分析的严谨和推理的严密,经济学家要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做出许多假定。经济学界流传着的笑话也可以说明假设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的儿子和数学家的儿子是同班同学。一天,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一只铲,在10天内掘一水渠,请问10个人持一只铲,需要多少天才能掘好同样的水渠?”

教师问数学家的儿子,答案是“10天”。

教师问经济学家的儿子,答案是“要看情况而定”。

因为假设的不同,经济学研究就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因此,有人说100个经济学家常常有100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共存。这是其他学科难以看到的情况。

同类推荐
  •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商品市场概述、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国商品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以及市场预警系统的编制等。
  •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沿着资源配置的轨迹、以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际权利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的写作方法和体系。通过对于消费、生产及分配诸环节的互动研究,努力揭示权利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轨迹,并对权利不对称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对策性的思考。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主要内容: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条道路既汲取了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也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成功做法。这条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在传统上,主要是指军事安全,国防安全。比如是不是遭遇到外部的军事威胁或外敌入侵等。一国的军事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那么,其领土的完整、边境的安宁、民族的生存、国家主权的独立以至政府对本国统治的权力等,都将受到威胁。因此,传统安全观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为基本内容的。
  •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

    本书收录中国经济学家2008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文章,内容包括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等。
热门推荐
  • 梦回故乡

    梦回故乡

    序言我的童年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亲身体会到日本鬼子扫荡时条男的惶恐和艰难,所见所闻这的人们不分白天黑夜和日本鬼子斗争,巧妙打击日本人的方法,多少人多少年如一日抗击日本鬼子,最后英勇战死杀场。旧中国门第观念迷信思想,重男轻女的意识害人不浅,我仅用一对青年男女的经历证明为人父母的种种思想的错误。以及如何看人、选人、做事的方法。我的故乡解放前是拉锯地主,国民党占领的时候,人民日子过得很艰难,国民党地方逛横行乡里,巧立明目欺压百姓,强娶强嫁、人们日夜盼望八路军共产党早日到来。解放前人民吃尽了苦,解放后人民喜气洋洋、高高兴兴发展生产。
  • 剑噬八荒

    剑噬八荒

    天元大陆,宗门林立,顶尖大修士许逸怀揣无上功法与剑谱重生少年时代!他是大修士,他是炼药大宗师,他让他的敌人闻名而丧胆。他是许逸,这是有关于他的故事……
  • 南郭外传

    南郭外传

    千百年来,历史上有一段公案。把南郭先生当作了一个反面的形象,人们一提起南郭先生就想到了滥芋充数。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不是这样,南郭先生在战国时期也曾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和诸侯竞争,给了南郭先生一个舞台,让他这个本来的杀手,后来的芋手,一举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那剧烈的社会动荡中扮演了一个历史人物的角色。阅读本书,可以让你了解那一段恢宏的历史画卷,可以让你感受宫廷的激烈斗争,也可以让你领略众多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的风采。如果你能在其中借鉴到一些知识和经验,作者就心满意足了。
  • The Dominion of the Air

    The Dominion of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前妻太抢手

    总裁前妻太抢手

    五年前她只不过是一只丑小鸭,五年后丑小鸭蜕变成王。
  • 莹渊阁纪事

    莹渊阁纪事

    小故事,妖化什么的最萌了,更文中,一周一个
  • 韩娱之新纪元

    韩娱之新纪元

    灵魂歌手、舞蹈机器、名品演员、综艺新星..........当这些人聚在一起时会爆发出什么样的能量?当二代韩流汹涌来袭时,一群少年开启了韩流新纪元!作为韩流二代男团第一个登顶,且看他们如何称霸亚洲,走向世界!.........
  • 华夏禁地

    华夏禁地

    这是一本回忆录,从贺兰山神宫到昆仑鬼城,一个个千古谜团,一处处神秘禁地,到底是鬼神在作祟?还是人心的险恶?《华夏禁地》带你探索从未听过的诡异秘境,解开一个古今不为人知的谜团!
  • 东周列国志上

    东周列国志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界苍穹

    道界苍穹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欲霸三界,道界苍穹!!!这里,是三界之一的道界。道术,是这个世界的精髓所在。修炼道术的人被称之为“道师”。“它”,决定着你的现在、未来。在道界里,没有种种束缚。有的只是,弱肉!!!强食!!!若想在道界生存下来,只有不断的努力,让自己变强、变强、再变强!!!道界,永远只有一条法则,“强道”则生!!!“无道”则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