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8300000010

第10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4)

程学启死后,李鸿章命令程的部将王永胜、刘士奇分别率领部队,与郭松林会合,从福山镇出发进攻沙山,接连作战都获得了胜利。到三河口时,斩首、俘虏了两万人。李鸿章便命令各支军队联合起来围攻常州。命令刘铭传进攻东北部,很快将其攻破;命令郭松林进攻陈桥渡大营,很快将其攻破;张树声、周盛波、郑国櫆等袭击河边的太平军营地二十多个,全都将其攻破。战败的太平军四处逃窜,想要进入常州城,却被常州的太平军守将陈坤书拒之门外,所以被清军杀死于城下的士兵不计其数。三月二十二日,李鸿章的军队进逼常州城,用大炮以及炸药轰炸城墙,城墙最终被炸开几十丈的口子,随后又挑选了几百人组成敢死队,架云梯登上城墙。陈坤书骁悍无比,勇猛善战,亲自率领精兵出城抵抗清军,修补城墙,清朝官兵因此死伤了几百人。李鸿章大怒,命令将士增加攻城的各种器具,筑起长围,连日猛烈进攻,两军的伤亡都很惨重。经过了十多天以后,李鸿章亲自督阵,刘铭传、郭松林、刘士奇、王永胜等人,身先士卒,奋勇作战,登上城墙,敌军才开始乱了阵脚。陈坤书仍然奋战不屈,与他的部将费天将共同率领身边的精锐部队,与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在巷战中,郭松林奋力活捉了陈坤书,费天将也被周盛波抓获,刘铭传便大声传令:“放下武器投降者,一律赦免其罪。”当场就有上万人放下武器并投降了清军。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官兵也阵亡了几千人。常州于是被清军成功收复,当时是四月六日。到这个时候,江苏军和金陵军(李鸿章军队和曾国藩军队)之间的联络就完全打通,江苏全省当中,除了南京城内,再也找不到一个太平军的踪影。自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春二月起,李鸿章率领八千人抵达上海,率领淮军、常胜军,转战江南各地,从松江开始,至嘉兴、常州为止,经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战役,到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夏四月,整整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平定苏南地区太平军的功绩。

[按语:李鸿章平定苏南地区太平军大业的完成,原因固然在于淮军将士的勇猛善战、坚忍不拔,而华尔、戈登对他的帮助也非常大,常胜军不仅仅只是打胜几次仗、攻下几座城池而已。当时李秀成智勇超群,且他的军中已经多使用西式枪炮,李鸿章手下的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二周”(周盛波、周盛传)、“二张”(张树声、张树珊)、潘鼎新诸位将领,虽然也英勇善战,却不过是依仗着天生的勇气与谋略,而并不懂新式作战方法的作用。所以淮军在早期和太平军交手的时候,多次失败,吃尽苦头。李鸿章考虑到这一点以后,于是命令手下诸位将领向常胜军学习,利用了不少常胜军的武器装备。而左宗棠平定浙江的功劳,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法国军官托格比、吉格尔等人,大清朝的起死回生,应该说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不小的功劳。这些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想法是希望能永远保证东亚的和平局势,将这里建设成为他们经商的乐园,却没有料到满清政府到了今天,仍然不能自觉,不思振作,将来恐怕难免会有一场Great revolution(大革命)在后。]

先前曾国荃的军队水陆相互配合,围攻南京已经有两年。到了甲子年(同治三年)正月,攻克了钟山的石头堡垒,太平军在失去了这个险要的据点之后,包围南京的部队终于得以会合在一起。太平军内外不通,向城内输送粮草的道路已经被封死,而城中的粮草已绝,洪秀全此时意识到事情无法挽回,大势已去,便于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自尽。洪秀全自尽后,诸位将领拥立他的儿子洪福继位。当时官兵并不知道这件事。朝廷多次下令,让李鸿章率领在江苏战场的胜利之师到南京,协助剿灭太平军。但曾国荃认为城中的太平军早已疲惫不堪,弹尽粮绝,马上就要被歼灭,因而耻于借助李鸿章的军队;而李鸿章同样也很知趣,不想去抢了曾国荃的功劳,于是自觉采取回避的态度,找借口说盛夏时节不适合使用火器,多次推辞,不肯进军。朝廷却不理解李鸿章的想法,再三催促他进军。曾国荃听闻后,愤慨不已,于是从五月十八日起,不分昼夜地指挥将士猛攻地保城(即龙膊子山北面的坚固堡垒,最险要的地方),很快攻了下来。并且半夜深挖地道,从五月三十日到六月十五日,成功地挖掘了十几个隧道,于是让城外的各个兵营严格戒备,各自整理装备,做好战斗准备,还重金悬赏,招募了敢死队的勇士,准备乘着城墙守备空虚的时候就猛冲进去。

当时李秀成在南京城里。洪秀全死了以后,太平军发布的所有号令都出自他的手中。李秀成知人善任,恩威并重,大家都真心敬重他,就像儿子对父亲一样。五月十五日,李秀成亲自率领数百名敢死队成员,从太平门的缺口突围而出,又另派敢死队员几百人,穿上官兵的军服,从朝阳门突围而出,冲进曾国荃的军营,放火并大声叫喊。这时的官兵由于多日疲惫,战斗力已经消失殆尽,猛然间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差点土崩瓦解、作鸟兽散,幸亏彭毓橘等将领率领的新兵火速赶来支援,才解除了危机。

六月十六日正午时分,地道里面装的火药发生了爆炸,一时间万雷鸣响,天地为之所动,南京城的城墙也被崩坏了二十多丈,趁此机会,曾国荃的军队呼喊着奋力登城。太平军拼死抵抗,弹丸如雨,外围的太平军当场就有四百多人战死。而官兵也愈加奋勇作战,于是很快便攻入南京城。李秀成到了此时早已下定决心以死明志,于是将自己所爱的骏马赠送给了太平天国的幼主洪福,让他出城逃跑,而李秀成亲自率军展开巷战,与官兵连续战了三天三夜,直至拼尽全力后被活捉。太平军大小将士,战死、烧死了三千多人。城内的宫室燃起了大火,连续烧了三天都没有熄灭。城中长期以来跟随洪秀全的士兵和百姓,有男女老少十多万人,没有一个人投降。从咸丰三年(1853年)洪秀全占领南京开始,到这时已经过了十二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太平天国。

[按语:李秀成是真正的豪杰。在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满城上下,危在旦夕之时,他还能够指挥成百上千的精兵,进行突围和展开决战,并几次歼灭清朝官兵。五月十五日那一天的战役,曾国荃的军队没有灭亡,完全是天意。等到南京城已经被攻破以后,又能够用自己的爱马来救幼主的性命,自己却慷慨赴死,有和国家同生死、共存亡之志。就算是历史上的那些名臣和儒将,也不过如此。项羽的乌骓马到了最后也跑不起来,文天祥虽忧国忧民却也无力回天,这些豪杰之士的败落,是天意?还是人为?我听说李秀成在离开苏州的时候,苏州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不痛哭流涕的。而他礼葬战死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优待投降的士兵,俨然有文明国家在战争当中遵循公法之意。南京城中有十万多人,没有一个人投降,就像齐国的田横门下的五百宾客一样,他们志向相同,事业一致。而魄力之大,则李秀成超过前人百倍,这是有史以来的战争结局中所没有过的。假如让李秀成处于洪秀全的位置上,那么今天的中国,还不知道是谁家的天下呢!李秀成被捕之后,从六月十七日到六月十九日的三天时间里,他在站笼中壮怀激烈地写下了供状,洋洋洒洒几万字。虽然经过官兵的删节,没有能够全部流传下来,但今天读起来仍然很容易感觉到他所具有的凛然气概。唉!刘邦夺得天下以后,人们就诋毁项羽,以成王败寇的标准来评论人,今天还有谁肯为李秀成的功业说句公道话呢?不过百年之后,自有定论,后世良史的记载者,怎么会怀着私心对他存有不公允的评论呢。虽然如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同样是人中豪杰。]

南京收复以后,朝廷便开始论功行赏。两江总督曾国藩被加授太子太保衔,封世袭一等侯。浙江巡抚曾国荃、江苏巡抚李鸿章,都被封为世袭一等伯。其余的将帅则都得到了不同的恩赏。曾国荃打下了南京,各派系的将领都对他立下的功劳非常嫉妒,于是诽谤和诋毁的言语一时纷纷杂杂,到处都是,即使是左宗棠这样的贤人也不能免,只有李鸿章没有说过一丝是非的话,而且还竭力参与调和,为曾国荃作辩护。

[按语:这也是李鸿章之所以得到“文忠”这个谥号的原因。朝廷曾不断下诏令他迅速会同曾国荃剿灭太平军,他却不愿分别人就快要到手的功劳;而等到事成以后,也不对推荐曾国荃的人心怀嫉妒,他的品德和胸怀方面存在过人之处。的确名不虚传,不是随便说说的。]

同类推荐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雄才大略,阴鸷沉笃,杀伐果断,计谋通变。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斥之为“越之不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这个曾在春秋时代尝人胆、卧蓼薪、灭吴国、成霸业的君主,其艰难的一生足以泣鬼神,动山河,撼人心!杨小白以勾践的一生传奇为蓝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纵横交织,将勾践刻画得淋漓尺致、入木三分。
热门推荐
  •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

    一朝穿越,为了修炼,唱歌、演戏一个不落辛晴一步步走向娱乐圈的巅峰,目标天后和影后。当红人气天后兼影后辛晴生日当天,粉丝们摇着彩旗捧着礼物堵在了片场众粉丝:辛晴!接受我们充满爱的蛋糕吧!!!辛晴:谢谢——比起蛋糕,你们更美味!众粉丝:……???
  • 炼魔天尊

    炼魔天尊

    越战越勇,战无不胜,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 仙魔三国志

    仙魔三国志

    儒、道、法、墨、兵……诸子百家皆可成圣!且看宅男如何玩转三国,笑傲仙魔!感谢“新星文学社”给与精彩点评。
  • 乱界惊尘曲

    乱界惊尘曲

    迫于生计的贫穷新生邂逅花式作死大小姐,又祸不单行正面遭遇穷凶极恶绑架团……背运的中二少年下意识的挡了枪,就在幽蓝光瀑中梦会妹子还在温泉里……一觉醒来物是人非不知今昔在何年!携美武侠世界行剧于是开始啰╮(╯-╰)╭
  • 学园都市穿越之门

    学园都市穿越之门

    来到学园都市,以此为起点,通往那无尽的世界中,奠定强大之名。PS本书不后宫,后宫者请退。
  • 遗失的天堂迷失的梦

    遗失的天堂迷失的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三国风云已去,一个王朝的颓败,便意味着另外一个王朝的兴起,在这天翻地覆地变化之中,蕴含着人世间多少冷暖风情。几百年前,朱元璋含辛茹苦建立的大明王朝正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努尔哈赤的国耻家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明朝。抛头颅,洒热血,努尔哈赤的血汗,换来了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兴旺。在这明亡清兴的六十余年中,又发生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作为一个君王,一个臣子,一个普通的百姓,又该做一个怎样的选择呢?兄弟情义,儿女情长,选择什么才是我们人间正道的沧桑?血雨腥风的冤家,难以割舍的感情,面对着大敌当前,身为一个民族的统率,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中,去体验一下那个朝代的烟雨风云吧!
  • 封神之助纣为乐

    封神之助纣为乐

    穿越了!居然穿越到距今3000年前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纣王在位时期。一个人穿越重生也就罢了!还穿越到一个穷困的农户家里。家里有老有小。既要通过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阻止封神大劫,不让家人受兵灾之苦。那我便誓要成为:巍巍大商,煌煌悍将!茫茫天道,吾来主宰!不一样的封神,不只是拼法宝看修为。有血,有肉,有情,更有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婉妃传

    婉妃传

    入宫二十载,曾几何时,后宫佳丽三千,集宠一身,如今相识相知两相望,亦不知,心归何处。千万情丝,终究化作一场梦。
  • 花开半夏许一诺

    花开半夏许一诺

    她花一般的少女,女王嫣梦但她不可能一辈子是王。她为了偷一件东西,亲自出手却未想遭人暗算。本以为死了,睁开眼她还是嫣梦却不是现在的嫣梦,偶然间得了神器“雪”神器,异能空间不是事美男帅哥一大堆。帅哥我要扑倒你,女人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办了。我不介意,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