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6700000002

第2章 原始社会卷(1)

上古时代

盘古开天辟地——东方创世说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创世之说历来众说纷纭。西方世界笃信“上帝创世”,古埃及人坚信“努神喊出世界”,日本人认为世界是由伊奘诺、伊奘冉兄妹二神所创……看来每个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也自不例外。当其他神只为自己的民族开凿山河的时候,盘古也在为中华民族做着同样的贡献。

相传亿万年前,天地一片混沌,万籁俱寂,人类始祖盘古从沉睡中醒来。他想伸个懒腰,却无法伸展四肢,于是一怒之下拔下一颗牙齿,将其化作神斧四处劈砍。一阵巨响过后,混沌飞散,浑浊之物缓慢下沉变为大地,而轻盈之气缓慢升高变为天空。混沌一片的宇宙因此有了天与地。然而天地之间的空间有限,盘古担心天地会再次相合,于是便头顶天,脚踏地,开始了与天俱高、与地俱厚的苦撑。一万八千年后,盘古的气力耗尽,而天地已相距甚远,再无相合的可能,盘古也扑卧在苍茫的原野上祥和死去。

而盘古的死又给这片天地带来一连串的改变。他的右眼变成太阳,左眼变成月亮,血液变成江河海洋,毛发变成树木花草,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高山丘陵,筋脉化作道路,汗水化作甘露,欢喜时的笑容变成晴天,烦恼时的愁容变成阴天。他临死前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倒下时的最后一声叹息变成了雷。他的头部变成东岳泰山,腹部变成中岳嵩山,左臂变成南岳衡山,右臂变成北岳恒山,双足变成西岳华山。至此,世界彻底形成了。

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故事听来有些荒诞,但却反映了先人对世界起源的浪漫想像与探索,更展现了远古人类与大自然斗争,征服天地、不畏艰难的生存信念,而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不衰的精神基石。

趣味链接 西方创世说

太古之初,宇宙一片混沌,上帝耶和华寂寞地穿行于混沌之间。由于对黑暗混沌大为不满,于是他决心用七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一天,他创造了白昼和黑夜。第二天,他创造了空气和天空。第三天,他创造了大地、海洋以及各种植物。第四天,他创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他创造了鱼类和飞鸟。第六日,他创造了其他动物。同时,他创造了一位模样跟自己相同的男人,并为他取名亚当。至此,天地万物形成。倍感疲倦的耶和华在第七天休息,但他觉得亚当一个人太孤独,于是就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亚当和夏娃就是后来犹太人的祖先。

女娲造人——东方人类起源说

盘古死去若干年后,天神女娲诞生了。她独自一人来到凡界游玩,见大地之上虽有山川草木,天空之中亦有日月星辰,但却唯独缺少生灵,于是她便照着自己的模样,用黄土捏人。后来她嫌捏小人费时费力,便用树枝沾满黄泥乱甩,顿时,世间贵贱人等应运而生。狂喜至极的女娲继续挥动沾满黄泥的树枝,一群群小人就这样开始奔赴各处生存了。

一天女娲感觉疲累,遂停止捏泥、挥枝造人。她休息一下后奔走四处,决定顺便看看人类生活情况怎样。令她倍感惊讶的是广袤大地,要么人烟稀少,要么横尸遍地,女娲见此情景,悲从中来。

若要使凡间人丁不断,生机勃勃,岂不要永远不停地捏人、挥枝?有没有更省时更省力的方法呢?女娲冥思苦想良久,最后决定遵照自然之法,将人类分为男女,使其繁衍生息。因为人是仿神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其有别于禽兽乱交。人类世界从此世代繁衍,直至今日。

女娲造人虽是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但也绝非纯粹杜撰。因为在上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女娲造人的神话体现出了当时的母系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极大影响,也是上古时代社会关系的反映。

趣味链接 女娲补天

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女娲除了创造人类之外,另一伟大的功绩即是补天。远古之时,因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突然坍塌,大地开裂,遂导致天空不能覆盖万物,大地不能承载万物,而且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趁机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趁机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原,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善良的百姓因此存活了下来……

燧人钻木取火——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还不知有火,也不懂怎样取火,更不懂得用火,所以一到夜里,当山林四处陷入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开始此起彼伏,人们只能又怕又冷地蜷缩在一起,熬过漫漫的长夜。

天上有位大神看到人间生活如此疾苦,不禁悲从中来。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一挥衣袖,在山林中降下一道雷电。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随即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皆恐于此,到处奔逃。但相较雷电,密林中的野兽更为可怕,所以,四处奔逃的人们不得不又重新聚拢在一起。

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手足无措。这时有个年轻人突然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

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一阵暖流顿时将他的恐惧全部驱走,他兴奋地招呼其他战战兢兢的人一齐来感受火。

不仅如此,人们还闻见了不远处飘来的阵阵香味。走近一看,原来是大火烧死的野兽散发出的。于是人们把野兽抬到火边,分吃烧过的兽肉,觉得那是从未吃到过的美味。

从此以后,人们认识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捡来燃烧的树枝,将火种保留。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于是野兽又来侵扰,人们再次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至极。

悲悯人间的大神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于是他托梦给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位年轻人,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年轻人醒来就即刻动身。他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来到遂明国,可是发现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的影子。年轻人倍感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闪过一道火光,把周围照得格外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不过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也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后来年轻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密林,为同伴们带去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即钻木取火的方法。年轻人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使他们学会了怎样取火,如何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文明从此走向了新纪元。

后来人们推举这位年轻人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更新的阶段,后人们又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或是“燧皇”。

趣味链接 火对于远古先民有何意义?

1.火是远古先民驱逐生猛野兽的最有利工具。2.远古先民利用火加工食物、烧开水,使他们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营养,免于了疾病。3.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产量。铜的使用、铁的使用、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

伏羲演八卦——中国古文字的发端

历史的车轮一直没有停止其行进的步伐。当人类历史迈入新石器时代时,中原大地已出现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远古先民从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再到利用自然的慢慢路途中,积累了大量生活、生产经验。他们懂得了怎样取火、用火;懂得了怎样磨制石器、制作陶器……

总之,人类文明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在人们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征途中,不乏杰出人物的涌现。“三皇”之一的伏羲氏,便是此历史阶段中最典型的一位。

伏羲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观察大自然。他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发明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秘密符号——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自然界中天地、水火、山川、雷电等万事万物的变化。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即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

八卦所蕴涵的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它可以推演出万事之变化,从而预卜事情的发展。不仅国人对其着迷,连外国的一些科学家、学者也对其兴趣十足。17世纪时,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曾创立“中国学院”,开始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地欧洲先进的计算机。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不禁叹其为“至为可惊”。后来,八卦被各国的专业人士推崇为“可解读宇宙秘密的钥匙”。可以说,八卦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探究宇宙的一个高级“信息库”。

趣味链接 人文始祖——伏羲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发明创造的八卦,一方面结束了远古先民“结绳记事”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开创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除发明创造八卦外,他还模仿蜘蛛结网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并将法传授于更多的人。另外,伏羲还发明了一种名叫“瑟”的乐器,并创作了《驾辨》……后人为纪念伏羲为人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将其奉之为“三皇”之一,与神农、黄帝并称为人文始祖。

神农尝百草——传统医学的肇始

远古先民经过不断繁衍生息,人口数目日渐庞大。至神农氏时期时,单纯依靠打猎为生的生活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加之医药知识的匮乏,导致大量的人因饥荒或疾病纷纷死去。此情此景令氏族首领神农氏倍感心痛。

一次,神农看到族中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因饥饿难耐猛吃野草,他想上前劝阻。可为时晚矣,那人已将野草全部吃尽。但此次情况不同,那人吃完野草后非但无任何异样,而且变得神清气爽,病痛之疾荡然无存。神农顿时醒悟:原来山中花草并非都是夺命之草,其中一些还有医治病痛之功效。于是,神农决定亲尝百草以益民。

在此过程中,神农发现有些植物味甜气香,吃后会有饱腹之感;有些植物虽味苦气淡,但吃后也会有神清气爽之感;有些植物吃后则会头昏脑涨,且伴有上吐下泻的症状……神农将尝过的每种植物的滋味、性状一一记载了下来,并详细分类。

按照神农的指引与教导,人们再也不用单纯依靠打猎为生了。可是神农并未因此而满足,因为在人们身上出现的病症还不能全部根治。于是神农氏又开始了他的“试药”之旅。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亲尝百种药材,最后在百草洼因误尝断肠草而亡。

神农虽死,但却为远古先民找到了诸多可供医病救人的珍贵药材。他的“试药”笔记后来被人们编撰成《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中医药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同类推荐
  • 强袭部队的步兵指挥官

    强袭部队的步兵指挥官

    问:什么是强袭部队?答:就是由萌萌的魔女和正常人妹子们组成的特殊部队。问:主角为什么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女兵部队?答:因为他是主角,因为他有奇遇,因为这是设定。问:会死人吗?答:会。问:会死妹子吗?答:这可是战争,你说呢?【PS:作者很懒,更新很慢。】
  • 稷下夫子

    稷下夫子

    战国中期,庄周于楚越探访古风而还,一尾小鱼于汉水悠游而上。
  • 大汉忠魂

    大汉忠魂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版的拯救大兵耿恭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影视剧。
  • 转眼成空

    转眼成空

    这究竟是一次意外,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当整个三国不再像想象中那样的发展,当一切都如梦如风般难以捉摸,看主角如何拨开重重迷雾,以一己之力逆转三国!
  •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在吴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多识广、百事通晓。江南传统文化中,有无数令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东西,自幼浸淫其间,仿佛从来不需要思索。比如吃饭为什么用筷子而不用手?吴和鱼是什么关系?园林里是否要种庄稼?最初抽“淡巴菰”的人是谁?昆曲怎么催生了三弦?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年的文字是什么?……许多问题若想追根究底,就让人挠头皮了,往往讲不出子丑寅卯。然而一旦有所发现,却有无穷的快乐。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逆凤重生

    穿越之逆凤重生

    她是下一代佣兵王,爱上他,为他执着,为他痴狂。到头来都是一场骗局。为什么?为什么!重生穿越她要为自己而活!黑暗之中她举着镜子看着自己,喃喃道“把你的身体完全交付于我,我会把欺负你的那些人,扔下地狱!
  • 血钥

    血钥

    一个孤儿,一个千年家族的大小姐,一个还没出师的徒弟,一个以军阀为目标的狂人。
  • 原人论

    原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言君

    言君

    曲折一生,流离失所,英雄气短,侠士无情。君等为我,命归九天,只叹情定,无缘与共。送君一曲,天外追忆,硬尸白骨,轻手送行。红魁塞外,皆有我名,叹之无悔,只恨无君。
  • 我向流星许个愿

    我向流星许个愿

    冷星铭,一名从小缺少爱的普通高中生,竟然意外得到了一个妹妹。拥有星之眷体的他因向流星许愿,成为了神选中的星使,不得不在神手下干活。而他在不断的历练中逐渐发现隐藏在内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 至强回归路

    至强回归路

    乍一看比犀利哥还犀利,好像刚从碳堆里爬出来的一样窝囊,走过的地方人们没有一个不捂着鼻子让开,一个个避而远之将他视为怪物。他是一个神秘的长官,收到一个任务而到了非洲,经过古老的仪式死去,但重生在了外星名叫五星大陆的古代,从此走上练功之路。
  • 洛克王国之洛克外传

    洛克王国之洛克外传

    在一个晚上:一群孩子们在玩洛克王国,忽然之间,出现了一道白光。后来他们醒来之后惊呆了,居然穿越到洛克王国里!他们还会有什么故事呢?敬请期待。
  • 重雨录

    重雨录

    生于安乐却不愿死于安乐本是明州小人物却不知道身世扑朔迷离入都城赶考身陷大国纷争武道千法,他根骨无双,先立后破再而立本是同路人却入殊途有个少年名重雨重复的重落雨的雨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之子鱼归

    之子鱼归

    神器骨月锁残片突现于世,各国明争暗斗意图收集残片重现神器,大战一触即发。季国小镇,少女小鱼第一次离乡,学医问道,却意外混入捉妖团队,从此开启了诡异的冒险之路。中州九国,谁能一统,人妖大战,生死殊途,而卷入纷争的小鱼竟然成了最重要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