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3100000001

第1章 生存在传说中的九黎

九黎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又称“黎”。源自东夷集团,其远祖先人与伏羲女娲有密切的关系。和东夷一样,九黎是一个部落联盟,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个体存在。

与华夏部落联盟逐鹿中原失败后,“九黎”余部开始历史性南迁。

九黎部落大联盟

“九黎”,又单称“黎”,最早见于《国语》,是在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的最早部落联盟集团之一。也有史书称之为“九夷”。

在古沁州有一座绵延不绝的大山,叫九黎山,现在叫九连山。远古时候,沁州还没有人类的踪迹时,南方强大的九黎族,进入中原地区。他们大概是沁州的第一批居民。传说这些九黎族人都是人面兽身,铜头铁额,能吃沙石。

经学者研究,九黎人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大概是以猛兽或鬼怪为图腾。族中掌握文化的人称为“巫”;能用铜制造兵器;有刑法。这些文化对于后来的华夏族有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五刑即由此而来。

九黎势力很大,是南蛮中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一支。据说,早在6000多年前,原属于东夷集团中的九个部落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北渡黄河,挺进中原,形成了最初的“九黎”集团。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出自东夷九黎。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是一个有非常作战经验,勇猛无比的人。《史记》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后。酉字对应于鸡,易经中为巽,主号令群雄之意,故蚩尤古又记为蚩酉。

九黎人在蚩尤的带领下过着原始人的狩猎生活,居住并发展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后来因人人英勇善战,渐渐发展成为东方一支庞大的势力。经史学家考证,约在上古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足见九黎势力之大。

随着九黎势力不断壮大,开始由南向北发展。与此同时,华夏族黄帝、炎帝两部落由西向东进取。两股势力相遇于中原,他们彼此为了争夺“天子之位”,发生了数十次战争。后来,炎帝与黄帝(轩辕氏)组成部落联盟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最终以九黎的失败而告终。

九黎残部经过长期斗争,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后来灭于周朝(西伯勘黎);一部分参加了黄炎部落联盟,逐渐融合于华夏族;这也是汉语中“黎民”一词的来历。“黎民”最早是指沦为华夏民族奴隶的九黎之民,而后因为这些黎民大部分融入了华夏民族,所以黎民一词也才开始泛指人民,不过多是指代生活在中层社会一下的贫苦人民。

另一部分九黎部落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有人认为,战国时的荆楚与今天的苗族,就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虽然九黎部最终消亡,但九黎文化对于后来的华夏族有着深刻的影响:

九黎人把掌握文化的人称为“巫”,可以说这是最原始的宗教自由意识;

九黎人还是中国最早进入农业时代的民族集团,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九黎人已经开始用铜制造兵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武器了,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九黎人还创制了刑法,是那个蛮荒时代少见的一个有了初步法制意识的社会。甚至有人认为五刑即由此而来。

涿鹿之战

蚩尤作为“九黎”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是我国远古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说起蚩尤,就要提到他他与华夏始祖黄帝之间那场旷古绝今的大战,正是这场战斗更奠定了他在远古传说中的地位。

当九黎部落逐渐强大并进入中原之时,居住在黄河、长江流域的炎帝族也自西方进入中部地区。当时蚩尤的地位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黄二帝相同。那时候,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略骚扰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从此,两个部落间的冲突不断。但炎帝并不是蚩尤的对手,常被蚩尤打得惨败。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及其他各部落首领与九黎族在涿鹿的田野上展开了原始社会末期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涿鹿大战。

关于当时“涿鹿”的地理位置,并非今天认为的“北京以北的附近地区”,而很有可能应该是炎黄族与东夷族居住地的交界处,大抵在黄河沿岸地区。据学者考证,应为今河北省南境的钜鹿境内。

时过境迁,我们对当时的战争情况不得而知,但在传说中,这场战争是异常精彩和神奇的。

传说,在战斗中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全部都上阵了。他们个个威猛无比,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在交战初期,他们利用黄帝对地形和气候的不了解和不习惯,再加上自己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多次获胜。历史上也有了“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的记载。

虽然黄帝胜少败多,但他仔细总结每次作战的经验,采用了一些先进的作战方法,创制了指南车以识别方向,实力大增。同时为了振奋军威,黄帝还捉来了一头叫“夔”的野兽,据说它的吼声之大足以震动天地。黄帝便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从它体内抽取 一根最大的骨头,用来做鼓槌。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这下子军威大振,黄帝战胜蚩尤的信心更足了。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改良后的强大军队,纷纷败逃。战局从此开始扭转,两个部落的战斗力开始不相上下,后来,黄帝部落逐渐占了上风。

虽然黄帝在和蚩尤的战斗中逐渐有了优势,但是如此长时间的战斗双方并未分出个胜负。如果在持续下去的话,国家和人民都要受到更大的损失。于是黄帝便经常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一夜,黄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一觉醒来,黄帝竟惊奇地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

黄帝顿悟,立刻按照兵法所示来操练军队,再次与蚩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终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然后处死他。这场轰轰烈烈的部落大战终于就此告终了。

然而传说并非到此终止,人们又为这个故事增加了一个奇幻的结尾。因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黄帝下令将他的头和身子分别葬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蚩尤戴过的枷锁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枫林,片片红叶随风飘舞,像是蚩尤在继续舞动他辉煌的人生。

而炎帝和黄帝则被人们尊为英雄,他们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现在我们都自称为“炎黄子孙”,“炎”、“黄”正是由此而来。

与三苗的恩怨

涿鹿大战中,九黎战败,势力大大衰落。

像我们上面提到,战败后的九黎化作几支力量分散迁移了,其中向南逃亡的蚩尤氏族分作两支:一支自兖州、豫州南下,进入荆州地区。另一支则自兖州地区南下,在扬州地区定居,以大茅山为灵山,与南方太湖地区居民隔江而居,成为扬州苗民。也许九黎人就是今天的苗族的祖先。而且史书有记载说“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可见,九黎、三苗、苗族之间确实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关于这段历史,在《五帝本纪》中能找到一些记录:“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

不过,到了尧、舜、禹时期,“三苗”的强大成了禹的心腹之患,禹对三苗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最终歼灭了三苗。这段传说也是有史可考的,据《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可见经过尧、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赶到西南蛮荒之地。

三苗兵败后有的被迁至三危,有的南逃云贵湘黔成为今三苗。而“三苗”西北部一部分则发展为荆蛮,后建立了楚国;后来楚国的大部分人都融入华夏族群之中。

由此可见,华夏民族就是以炎黄联盟为核心,先后融入了“九黎”、“东夷”、“北狄”、“鲜卑”等众多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少数民族群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大家庭。

不过,直到现在研究者对三苗来历还是争议很大。有的认为属于华夏集团,有的认为是苗蛮集团,有的说应该归属东夷集团。其实或许三苗的来历我们谁也不能说得明明白白,但是我们既然承认黄帝、炎帝是我们的祖先,当然也要承认蚩尤也是我们的祖先。

同类推荐
  •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本书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本书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透射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影视等诸多方面,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365营养菜

    365营养菜

    本书从人们健康的角度,根据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不同,向读者介绍适应气候,并可以治病、防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家常营养菜谱。全书共向读者推荐365道菜,一天一个菜,并将每道菜的原料、制作方法、风味特点、营养保健一一介绍给读者,这将是一部极好的家庭生活指南。
  • 江湖红颜爱

    江湖红颜爱

    谢忆柏说她是玩网游的高端玩家,不是被网游玩的菜鸟玩家,所以她玩生活玩家也是正常的事既来之则安之,不如找点基友,没事的时候祸害苍生群号:429606857
  • 勿忘我的婚礼

    勿忘我的婚礼

    九年前,她最爱的人和她最要好的朋友背叛了她,背叛了他们曾经的约定。他们的背叛给她年轻的生命里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她含恨离去;九年后,当她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毅然回到离开了九年的家乡。她回来了,却惊讶地发现当时伤害她的人竟然没有放弃曾经的约定,甚至要为这个约定付出生命的代价她原本是带着复仇的心回来在爱神的面前,我们都是透明的孩子,没能将我们的心事藏住,人性是善良的,我们都相信爱。
  • 哑爱楠泽

    哑爱楠泽

    他们相遇在一个浪漫的小镇,女主活泼可爱,坚强阳光,男主却是一位瞎子,为人阴晴不定,被女主的活泼阳光感染,两人自然而然的坠入爱河......两年后的再相遇,天意弄人,女主成了哑巴,而男主不再是以往那个瞎子,他满身的光环,怀中还拥着飘亮的未婚妻,面对女主视而不见。当女主伤心欲决对他失望,准备不再留恋时,男主又阴魂不散的出现在她身边,还能用哑语和她交流......当男主结婚时,他的未婚妻请她做他们的主婚凑乐团,泪伴着琴声而落,她在心里悄悄的说:“俊楠,爱你只能爱到一半,再见了”可是后来的一切一切又该如何解释,这男人到底是几个意思?你是爱我还是不爱我?你叫我如何选择?
  • King Henry V

    King Henry 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90后的中专生

    90后的中专生

    一个中专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所表示出来的迷茫与无助。
  • 元动天地

    元动天地

    茫茫宇宙,星云罗布,万族鼎立,银河地球只是“山区”?至尊陨落,人族由盛至衰,苟延残喘,谁是最后的希望?是那虚无缥缈的神,还是偏远之地的救赎?且看友中少年,强势崛起,带着兄弟美女,踏破星宇,走向传说的热血之旅!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重走一回人生

    重走一回人生

    从小就疾病缠身的詹平安在三十岁的灰暗生活中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开所有的固执和对社会的不满,释别亲人朋友,背上背包开始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旅程,在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后悔,眼神虽然逐渐涣散但却异常平静,他想终于可以结束这残酷、痛苦、折磨的三十年。可惜上天好像总喜欢开玩笑,又或许是觉得詹平安的人生实在是太没有意义,所以让他再重来一次,这是命运的选择还是上天的眷顾,又或者是一个不现实的梦?
  •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是一部故事作品集,作者杨永汉倾多年之力勤奋笔耕、勇于探索,以自然朴实婉转慎密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或世态、或哲理、或谐谑、或传奇的画面,相信读者看过后将会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顿悟。这本《血战沙漠核鼠》是“巅峰阅读文库”系列中的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