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3700000004

第4章 深海垂钓(3)

《辞海》释:“封建时代的知府、知州、知县是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的大堂,亦称正堂。”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府、州、县均建有衙署,正堂则是衙署的主体建筑,但保留下来的为数极少。烟台地区仅存福山县(今福山区)一处,这座衙署正堂,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筑,显示出明代衙署的规制与风貌,经保护维修,风采依旧,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万历年间《福山城区布局图》显示:衙署建在城区南北中轴线以东的北半部,坐北向南,正堂在最南部,最北部建筑靠近北城墙。福山衙署始建于金天会9年(1131年),扩建于元延佑4年(1317年),明洪武l0年(1377年)修葺更新。明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18年(1539年)和万历36年(1680年),又进行了三次修葺扩建,占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拥有不同形式的建筑99间。清康熙《县治图》标注,福山衙署以中轴线自南向北排列的是:正堂、仪门、亲民堂、退堂、正宅;东侧有东书吏房、东书房、库房、宾馆、察院、肃清公署;西侧有西书吏房、西书房、捕衙、牢狱。这些大小不同、高度不同、形式不同、功能不同的建筑,巧妙地组合成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一色青砖、粉墙、灰瓦,蔚为壮观。

正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是知县审理大案、要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正堂后门屏风前为知县坐堂的“暖阁”,屏风上绘有“海波朝日图”,上挂“明镜高悬”牌匾,顶棚分三十六个方格,中心绘八卦图,其他均绘丹顶仙鹤。从屏风后门走出正堂,便是仪门,正北是亲民堂,亦称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的地方。堂内陈设与正堂相仿,屏风前为知县坐堂的法案,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上挂“琴治堂”匾额。正堂与二堂间原有东西厢房,现仅存东厢。

以上便是明代福山衙署的幸存部分,占地面积仅剩下767平方米,不足原有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七分之一正是衙署建筑群的精华部分——正堂及二堂。站在衙署前的大街上,细观风采依旧的衙署正堂,令人顿生威严之感,步人正堂,昔Et知县审案的情景便会浮现眼前。这座“原汁原味”的明代衙署正堂,连同它身后的二堂,都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的珍贵遗产,它们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福山区老城中央,令观者赞叹不已。

埋入地下的四眼桥

1942年,日寇占领时期,日伪建设局要将东河河床加盖铺成路(今解放路),时年7月工程进行中,突降暴雨,山洪爆发,把刚修好的加盖路面冲垮。后来决定在东河上游东西走向的六马路处,修建拦洪石坝,由于地形复杂,河床深而两侧山坡高,便将筑坝、建桥、修路等工程,统一实施。于是便有了这座双层双排孔的四孔桥,既能拦洪导流,又是烟台市区通向宁海口子的主要桥梁。四孔桥建成后,定名芝罘桥,并由伪市长董正华题写桥名,刻成石碑立于桥西。

当年监造芝罘桥的是日伪建设局的两个日本人,一个叫须崎荒太,一个叫高桥丰吉,因他俩都戴眼镜,被建桥工人称作四只眼。四只眼与四孔桥融为一体,演变成了四眼桥,而正规桥名芝罘桥,则被人们逐步淡忘了。

如今四眼桥仍在,但人们却再也不能见到它,因为四眼桥已埋人地下,成为暗渠,只有沿桥的六马路,垫高后建成一条东起迎祥路,西至上夼西路,全长l010米的街,定名四眼桥街,设四眼桥街居民委员会。

话说罗锅桥

清朝宰相刘墉,因驼背,人称刘罗锅。桥如果建成拱形,统称罗锅桥,这种桥遍布江南水乡,但各有各的桥名,很少直呼为罗锅桥的。而老烟台有座拱形桥,桥名就叫罗锅桥,这是一座小型拱桥,并不具备江南水乡拱桥的高大雄姿,但它却名贯烟台,上了年纪的人大都知道。

清光绪16年(1890年)前后,在老市区西部,东起华丰街,西至通伸河之间,修了一条450米的路,因为它是通向西部各县的必经之路,故称通西道。l930年,在通西道东段横跨大海阳河处,修了一座桥,由于河床浅,为保持河水畅通,便将此桥修成拱形并直呼为罗锅桥。l934年,通西道也随桥名改为罗锅桥街。

罗锅桥桥名的由来,除因桥体是拱形外,还有两说,一说是凡拉车过此桥,必须罗锅着腰,用力把车拉上桥,故名罗锅桥;一说是桥北住着一个无职业的驼背人,常年在桥上帮人推车上桥,靠赚点小费糊口,故称罗锅桥。

罗锅桥是号称“胶东王”的刘珍年修的,刘珍年独霸烟台时期,他采纳了在其军中任职的中共地下党员刘锡九(刘珍年的胞弟、解放后任河北省粮食厅厅长)“为市民办点事”的建议,决定把市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大街小巷铺设水泥进行硬化。l929年成立“路政委员会” 负责实施,按“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资金,共铺设水泥路150余条,仅l930年就铺设了70余条,同时修建了十余座路桥,最著名的便是罗锅桥,号称烟台西行第一桥。

解放后,随着IH城改造,罗锅桥早在1956年就不存在了,罗锅桥下的大海阳河已变成宽畅的大海阳路,罗锅桥街也被并人西大街。罗锅桥消失了,罗锅桥这个名字仍深深地留在老烟台人的记忆中,罗锅牌香皂还在。罗锅牌香皂是老烟台的沅丰泰皂庄研制的,投产后不但选择了知名度很高的罗锅桥为品牌,连香皂的形状都是罗锅。今日看来,这一选择是高明的,因为罗锅桥找不到了,罗锅牌香皂仍香飘万家。

修建福建会馆始末

烟台市中心那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建会馆(天后行宫),虽有不少关于它的资料,但多侧重于介绍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建筑风格,而其修建始末却鲜为人知。为此,笔者走访了当年承建此工程的福建籍叶家第四代,年过花甲的叶松溪先生。

19世纪中叶的烟台,已经成为北方重要的商贸码头,各路船帮商贾在烟台修建的同乡会馆多达20余处,最早的当属建于清同治6年(1867年)的潮州会馆。l9世纪80年代初,福建人也开始酝酿要修建一座能在烟台独领风骚的省级会馆,并商定建筑材料和构件,全部在福建采集、加工制作,再船运烟台由福建工匠组装。随后将这一工程委托给福建同安人、叶松溪的老爷爷,预定工期30年。

叶松溪的曾祖父承接施工任务后,便从泉州乘船北上烟台,经考察他想把会馆建在奇山所以西,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始终定不下来。他便返回福建,让他儿子、位居四品顶戴的叶庭铭接替他到烟台选址建设。而他则在福建负责采集建筑材料、预制构件、装船运输。

叶庭铭到烟台后,经与方方面面协调,最终把馆址定在奇山所西北。从清光绪l0年(1884年)奠基开工,到清光绪32年(1906年),号称“鲁东第一工程”的福建会馆竣工。比预定工期提前8年,在22年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帆船满载建筑材料和构件从泉州启航北上烟台,没有留下记载,叶松溪听他爷爷叶庭铭讲一个船队多达30到40艘,此外,凡从泉州来烟台的商船,在承载南货的同时,也承载一些建筑材料。就这样,福建船帮年复一年、前赴后继,终于把一座“原汁原味”典型的闽南建筑群运到烟台,实现了在烟台独领风骚的目标。

22年中,福建船帮遭遇过多少惊涛骇浪,有多少帆船失事,有多少船员遇难,无据可查,只知承运戏台构件的船队遭遇风浪沉没,船员全部遇难,那些雕凿精美的构件至今沉睡海底,福建人民为修建福建会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烟台近代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

福建会馆竣工后,为此付出了22年心血的叶庭铭并不满足,他还想进行扩建,终因时局动荡和资金难筹未能实现。但他从此定居烟台,被推选为福建同乡会会长,并负责管理福建会馆,叶庭铭共有四个儿子,老大永清、老二永茂居原籍同化,老三永昌、老四永甫一直随父居烟台,叶庭铭去世后,永昌、永甫兄弟俩子承父业,继续管理福建会馆。1954年,叶家把福建会馆连同馆内全部陈设和相关文物,完整地移交给烟台市政府。叶家从叶松溪的老爷爷开始,几代人为建设和管理福建会馆作出了贡献,人们应当记住他们。

笔者走访的叶松溪先生,系老四叶永甫之子,老三叶永昌有三个儿子,老大松涛、老二松波在外地,老三松潮与松溪均在烟台,现已传到第六代,成了烟台的“坐地户”,正如福建会馆戏台石柱楹联的上句所示“从八百英里航路通来,揭耳鼓闻韶,是真邹鲁海滨何分乐界。”

所城里的庙

一位历史学家说:“中国的古文化是从庙堂里走出来的。”因此研究古文化不能不研究庙。在不足八万平方米的老城——奇山所,就有9座庙。

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建城必建城隍庙。明洪武三年(1370年),曾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28年后修建奇山所城时,便执行此规定,在西门里修建了城隍庙。

清朝废除卫所制后,奇山所城不再是军事设防城,因此,原来作为指挥所的四座城楼,便被所城人改成庙。南门城楼起初供奉火神,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名祝融,为司火官,所城人期盼日子过得红火,便将他供奉于此。后来意识到,要想日子过得红火,必须有钱,因此搬走火神改供文财神比干,因为所城人崇敬比干的无偏无私。

西门城楼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关羽由一位武将演化成民俗信仰的主神,是由于他的忠刚义烈,他的名言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在民众眼里,他是司命禄、佑科举、除强暴、致财富的万能之神。东门城楼供奉着杨戬,他随姜子牙伐纣时收梅山七怪,凭的是女娲娘娘给他的宝物《山河社稷图》,所城人供奉杨二郎,便是让他保佑山河社稷平安。

北门城楼供奉药王,药王指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亦指扁鹊。所城人深信,有药王在此,百病尽消。这里还有座白衣大士庙,南门外还有座菩提庵,西门外则有座三官庙,供奉着“三元”——天官、地官、水官,“三元”是道教所奉的神,传说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以上8座庙都寄托着所城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但所城里还有一座庙则另当别论,因它缘起于亲族宗派矛盾,当年“占山户”高家,家业兴旺、名声显赫,“坐地户”们便认为高家“瑞气太盛”,要想办法“压一压”,于是他们便在坐东向西的高家大门前,修建了一座同样坐东向西的所谓唐王庙,与高家仅隔窄窄的高家胡同,目的是让唐王的后腚对着高家大门。高与糕谐音,吃年糕离不开糖,糖能“化”糕。这便是“坐地户”们修庙“压”高家的“绝招”。

解放后,所城人摈弃了亲族宗派观念,把唐王庙改为民居,所城人都说:改得好,改出了安定团结。老城奇山所的9座庙,有8座已不复存在,仅存的城隍庙旧址,被改作旅馆。随着奇山所城的保护、开发、建设规划的实施,城隍庙将恢复原貌。

烟台山上龙王庙

龙是古代传说中能兴云布雨的神奇灵物,中国被称作龙的故乡,一切都被烙上龙的印记,唐宋以来,帝王又封龙为王,从此便有了“龙王”,龙王信仰和龙王庙遍及全国,烟台山上也有一座龙王庙,它是烟台人为祈雨而建。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龙王庙被占作法国侵略军的司令部。

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烟台连年干旱,烟台十三村民众为了祈雨,在烟台山顶,“烽烟台”北侧修建了龙王庙,说来也巧,庙修好后,普降大雨,民众以为是龙王显灵,从此庙里香火不断。龙王庙初为三间草屋,是烟台山上最早的建筑之一,清咸丰9年(1859年)进行重修。就在重修龙王庙第二年,1860年6月8日,法国侵略者以3000兵力,没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占领烟台,并在烟台山上安营扎寨,司令部设在龙王庙内,法将军亚蒙就住在庙里。之后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集结兵力,扩充装备,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而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法军占领烟台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步骤,只感莫名其姓“何以今有兵船忽至烟台”,还指派登州候补知府董步云上了烟台山,到龙王庙拜见亚蒙。而趾高气扬、霸气十足的亚蒙,对董步云的到来根本没有理睬,董步云讨了个没趣离开了龙王庙。

此时的烟台山,以龙王庙为中心,搭建营帐数百处,从民间掠夺来的物资堆积如山,至7月20日,法军已集结兵力14000余人。7月22、23日,法军分兵两路,乘50余艘舰船从烟台出发,伙同英军向天津、北京进犯。结果是天津、北京失陷;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烧毁;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签订。在这场罪恶的战争中,烟台是侵略者的出发地,烟台山是侵略者的集兵处,龙王庙是侵略者的司令部。

同类推荐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 讲究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北辰有雪

    北辰有雪

    北辰有雪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梦想,关于选择,关于恒久的英雄话题的文章。
  • 八荒剑神

    八荒剑神

    世人笑我欺我怕我恶我,那又如何!我杨宁偏要以手中长剑,把这个道貌岸然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从此八荒六合唯我剑道独尊!
  • 恋乡

    恋乡

    《恋乡》这是一篇曲折推理性的情感言情小说,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偏远、贫穷、落后,然而又有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乡村,人们对农村的那种封建原始的歧视。在这样落后密封的背景下;然而,却有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隔壁男孩与女孩,义无反顾地打破了那种索绕着人们心里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而他们从童年的懵懂与无知渐渐相爱了。后来又因种种原因和事态的发展与变化,那个女孩不得不艰难而无奈地背叛了那个与她一起长大的男孩,嫁给一个大她几岁却又毫无感情的男人。不久,当那个男孩从部队知道一切后,他该如何面对这残酷而令他绝望的现实呢?又怎么驾驭他人生旅途未来的爱情与事业呢?其中的辛酸历程与故事的情节演变多端,扣人心扉,有的令人感动落泪,有的令人赞叹惊讶,有的令人荡气回肠,也有的令人回味无穷。再后来,当那个男孩无意中又知道了这其中所有的秘密与摆在他面前的事实时,那么,他又做出了如何的选择呢?他能兑现他向那个曾经背叛他的那个女孩许下的诺言吗?还有:他是否真的能改变他那贫穷,而曾经有着美丽风景村庄的命运呢……?
  •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营养配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雷寂天下

    雷寂天下

    在这灵气玄幻的世界,妖兽纵横的大陆,主角将带你傲世每一个种族,踏平每一个地方---一雷风云震,一怒伏尸海;百雷破苍穹,天下谁主宰;万雷齐聚身,寂灭天下毁!圣光之雷,爆裂天下,天罚之力,灭世重生,挥手之间,破灭大陆。
  • 盛唐悲歌

    盛唐悲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盛世大唐一直是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这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大家井喷的黄金时期。多少后来人都怀揣梦回大唐的憧憬,想去感受一下盛世大唐的绚丽多彩。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代历史上地位和影响力,唯一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一代英主。他不仅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繁荣,而且他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至今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开元年间的繁荣,歌舞升平的盛世的景象让唐玄宗有些目眩神迷。耳边歌功颂德的声音也让唐玄宗彻底迷失了自己。改国号为天宝以后一些列昏庸的举措,更是直接导致了盛唐的由繁盛到衰落。盛世大唐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达到顶峰,又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衰败萧条。
  • 全球灾变

    全球灾变

    一款真实的游戏将地球变成地狱!无数游戏中的怪物降临现实,一时之间,人类从食物链的顶端瞬间沦为食物!林齐,因为失恋而得到一张(全球灾变)游戏激活码,幸运的成为了一名内测玩家!
  • 死神之轩辕苍月

    死神之轩辕苍月

    雏森桃:“凌易去哪了,真是的,又偷出去了!”平子真子:“凌易呢?雏森呢?怎么工作又给我做?”阿散井恋次:“哈哈,实力又提高了,找凌易切磋下去。”······而我们的凌易却在···“啊~还是在樱花树下赏月最好,是吧,苍月~”他的旁边,是一把透着月光般柔和与神秘光芒的斩魂刀···
  • 山海秘传

    山海秘传

    序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本书名为《山海秘传》,将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神话故事。
  • 明明是我先爱你

    明明是我先爱你

    爱情总是那么挑剔,太早,太晚,都不行,你爱的,不爱你,爱你的,你不爱,在爱情里,每个人都是渣男渣女,对不爱的人残忍至极,所以啊,不爱你的人就别等了,因为爱和不爱差别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