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7900000012

第12章 个性形成:不做法官的法官之子(8)

这篇论文在戴立宁的生涯中还发挥了一次重要作用。除了获得学位之外,在回台湾后,戴立宁又把他的学位论文翻译成中文,“一鱼两吃”,利用这篇论文拿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通过这次机会,他一下子跳过了十几年,如同坐火箭般获得了职位上的升迁和“高级公务员”的资格,从而为他进入管理层铺平了道路。

在美国拿到学位的戴立宁并没有马上回国,他用6个月时间不仅修完了9个月(ITP计划为期9个月)的课程,还拿到了一个法学硕士学位,剩下的3个月时间,他忙里抽闲与妻子在美国展开了游历。

直升简任

关于戴立宁的升迁,要从台湾的公务员官等和职等说起。

在台湾,其文官系统(即公务员)分为三个官等和十四个职等,三个官等分别是“委任”、“荐任”和“简任”。如果和武官系统作一个对比的话,委任相当于武官中的尉官,荐任和简任分别相当于校官和将官。职等则以数字一到十四排序。其中一到五职等属于委任,相当于尉官中的少尉、中尉、上尉,只是比武官的级别更多罢了;六到九职等属于荐任;十到十四职等属于简任。

第十四职等的文官在任职时,可以做部委的常务次长,也就是公务员的最高级。公务员独立于政党政治,并不随政权的交替而改变。

另外,各部委的部长不属于公务员,而是属于政务官,入阁,跟随着政权的交替而上台下台,部长入职时会带一副手一并入职,是为政务次长,也属于政务官。

在武官系统中,一个人只需要按资排辈待够时间,在其一生中很可能会升到上校(在大陆为大校),但是如果想升到将官,则需要能力和机遇,能够升上去的寥寥无几。

文官系统也是如此,委任和荐任官还可以通过资历获得升任,但升入简任的则百里无一。比如戴立宁的父亲戴民贵,他做了一辈子法官最后的官等仍然是荐任。更有甚者,有的文官做了一辈子,进去的时候是五等文官(委任官),退休时还是五等文官,这就是所谓的“五进五出”。

如果要做公务员就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不参加考试,就意味着没有获得公务员任命的资格,而考试也分级别,不同等级的考试授予考生的职等也是不同的。

以戴立宁为例,当初他进入税赋改革委员会时,虽然参加了台湾“财政部”主持的入学考试,但由于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仍然无法获得任命。第二年年初他不得不参加公务员七职等考试,并获得了普通行政组的第一名,这才具有了担任公务员的资格。

所谓七职等考试,是指考试通过的学生已经跨过了前面的六个职等,直接被授予第七职等,并获得了荐任官的资格。

自然,台湾也有在未获得资格的情况下就担任公务员的特殊情况,比如下文将提到的马英九。

戴立宁入职“财政部”后,第一个职务是助理稽核员,对应的只是“委任或荐任”,也就是说,这个职务可以由委任官担任,也可以由荐任官担任,相比于他考的七职等考试,实际上是把他降职使用了。

国民党政府是出了名的“老年政府”,一个文官如果想熬到简任,除了机遇之外,还需要相当的年限,对于戴立宁这样的新人来说,也许他到皓首白发之时才能获得简任的资格。

但是,随着那些“党国大佬”们的老去,他们的后代也需要当官,难道要这些“太子党”也这么熬资历?“党国大佬”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一步登天,于是,就有了一个“后门考试”,这就是受人诟病的“甲等特考”。

所谓甲等特考,最特别之处是:一旦考生考取,就可以越过前面的委任和荐任,直升简任第十职等,相当于没有当一天小兵就直接升任少将。另外在考试方法上,甲等特考也充分照顾考生的水平,不举行笔试(1986年开始加入笔试),分两试,第一试要求考生交一份“发明着作”进行审查,也就是一篇文章;第二试则进行口试。前一部分分数占比60%,后一部分分数占比40%。

1968年台湾地区开始第一次甲等特考,最初几次引起的争议还相对较少,但越往后,人们越发觉得这是对“太子党”们的照顾,是对考试制度的亵渎、对文官制度的破坏,引起社会各界强烈的不满。到1994年,甲等特考因为有违公平竞争原则而被正式废除。

现今台湾的许多高官就是甲等特考出身,现任“总统”马英九就是。198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的马英九回到台湾担任蒋经国的秘书,但此时,由于没有参加过公务员考试,他并不具有担任公务员的资格,因此,后来他的政敌时常指责他曾经在5年的时间里担任“黑官”。1986年,马英九通过了甲等特考,不仅拿到了公务员资格,还“坐火箭”成为了简任。

根据林嘉诚《政府改造与考选创新》的统计,从1968~1988年一共举办过10次甲等特考,一共录取了503人,在戴立宁参加考试的1976年一共录取了21人。戴立宁所属的是财税人员法制组。

虽然甲等特考是为权贵子弟设计的,并且大部分的名额是针对着人头压下来的,也就是说,为了让某个特定的人升官而专门申请一个甲等特考的名额,到时录取的也一定是他。但是,仍然有部分名额是因为部门需要而设定的。1976年举行的是第四次甲等特考,当时台湾“财政部”正好需要一个精通财税和法制的人员,申请了一个特考名额。戴立宁将自己的哈佛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翻译成中文提交了上去,并被录取了。

由于通过考试获得了简任资格,之后不管他当司长,还是证管会主委,乃至台湾地区“财政部”次长,都不再有资格上的问题。

这次的考中让他跳过了十几年,坐火箭般将同龄同等资历的人甩在了后面。

回忆起哈佛大学的经历时,戴立宁总是强调是李国鼎给了他去哈佛学习的机会,去哈佛学习又给了他参加甲等特考的敲门砖。

1976年,李国鼎离任,之后担任过“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应用科技研究小组召集人。在部长任上,由于事务性工作过多,他没有时间进行思考,等退职担任闲差后,反而有了较多的空闲时间。从开始推动出口加工,到后来策划科学园区,李国鼎成为台湾经济奇迹的重要推手,为以后台湾地区的科技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人们称为“台湾科技之父”,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蒋经国上位后,又亲邀他出山,请他担任“行政院”院长,被拒绝后,请他在1988年担任了“总统府”资政。

戴立宁一生恃才傲物,即便对于帮助过他的人或者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最多也只表现出友善,但绝不提感恩。只是对于李国鼎,戴立宁称他为“自己唯一感激的人”。李国鼎的一个决定影响了他的一生。

不过,从另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戴立宁“不知感恩”的性格。回到“财政部”后的他曾经和其他几个人帮助李国鼎把他的文章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经常与李国鼎在非上班时间见面。李国鼎本人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讨论之余,会将几位年轻人拉去参加教会活动。戴立宁在参加过一次之后,就找借口溜号了。

2002年开始,以李国鼎命名的两岸经济论坛开始在两岸的南京和台北轮流举办——李国鼎毕业于中央大学,也就是现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因此大陆的论坛往往由南京大学承办。2004年,戴立宁因为到大陆任职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在台湾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声称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当此事在台湾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处于风暴眼的戴立宁却在南京参加李国鼎论坛。

一生的伴侣

1968年,还在土地银行工作的戴立宁突然接到了他弟弟戴立安的电话,约他见面。

在生活中,戴立宁和弟弟并不算亲近。相比起哥哥读书和工作的顺利,戴立安的事业起步得稍显艰难。戴立宁是在考上研究生之后才去服兵役的,戴立安却因为考大学失败,早早地服完了兵役,回来后,他再次参加考试,被国立艺专(现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录取。这时的戴立安年龄已经偏大了,不过之后戴立安成为台湾有名的摄影师。

给哥哥打电话时,戴立安正和本校的一位女同学走得很近。当戴立宁前去赴约时,弟弟除了带来了女同学,还把女同学的姐姐也带来了。通过介绍,他得知对方叫陈恒光,比他小8岁。陈恒光出生于1946年的光复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25日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接收台湾,这一天也就成了台湾的光复节)。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本书介绍门捷列夫——俄国著名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的故事,记述其“坎坷不平的求学之路”、及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帝都风月

    帝都风月

    本文架空,是一个女权稍微冒头的年代。文案:女主身怀秘术,以所有气运为赌注交换她未来一年之内逢赌必赢。因为她要寻找当年的真相。曾目睹当年事件的沐王爷究玉:看似病弱的神秘小郎君左长乐:真相需要权谋来交换,一人之力怎能敌得过倾国。她的结局是喜是悲,能否最终做自己的主人。清幽小院,谁推开此门。
  • “中国妈妈”启示录

    “中国妈妈”启示录

    无数人的人生经历已证明,教育是提高人们经济地位的基本方式,也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金钥匙。 本书试图站在既不完全是东方教育心理也不是彻头彻尾的西方教育理念的立场上来看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而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恰恰是这两种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结合部,从美国“中国妈妈”的身上也最能反映出东西方教育方式的磨合与反差。
  • 腹黑总裁净使坏

    腹黑总裁净使坏

    “小样,居然敢在外面说我是三无男人!”他用力的咬着她的腰部,慢慢的抬起头望着她。终于这只调皮的小馋猫被他娶回家了。她皱着眉看着他:“你居然敢咬我!我要跟你离婚..”还没等她话说完,他便俯身在她身上,用力的堵住她的唇…你还想离婚??先尽完你的义务再谈离婚。
  • 护花修仙狂徒

    护花修仙狂徒

    京城相遇贵族美人,得到神秘老头传授开元神功,没想到陷入夺舍陷阱,一番幸运之后,接二连三的地震却让他无意卷入修真界的纷争之中,而各国修真门派对华夏虎视眈眈,华夏危在旦夕,为守护华夏,秦子川踏入修真界,强势崛起,从此,除恶反腐斗权贵,独闯修真成英雄,美女仙女皆柔情,最终成为华夏守护的绝世天神!
  • 除你之外,再无他人

    除你之外,再无他人

    年少挚爱,却遭遇滑铁卢。爱情出了背叛,却又遇上了一个如星耀般的男人,拿她似宠,但是她却慌神,不敢开始这一段感情。心中的仇恨依旧存在,忘不了的旧情痴缠着她,她眼神执拗狠辣,拿起复仇的权杖,一步步的讨伐对方,可是却反将自己围困。一步步的沦陷,最后破开自己脆弱的内心,这才明白,原来真正爱你的人,是默默为你忍受痛苦煎熬。时过经年,才明白成熟时代的爱,是即使离开也会各自问候:愿你今生无悔,亦愿我真爱相伴。
  • 呆萌仙妻嫁到:男神别跑

    呆萌仙妻嫁到:男神别跑

    小院内,一圆滚滚女子呈两眼放空状,叫道:“呆子,我饿了。”书生闻言,立马答应道:“阿满,我马上就去做你最喜欢的糖醋排骨,你乖哦,先吃一点桃酥垫垫底。”另一温婉女子看了看屁颠屁颠奔向厨房的书生,转而看向自家相公,娇嗔道:“相公,人家腿好酸。”人称战神的当朝第一大将军看了一眼撒娇的小妻子,无奈的叹了口气,蹲下身,轻轻为她揉捏着肉呼呼的小短腿,眼神里却满是掩不住的宠溺。某肉包自是不甘示弱,霸道的说:“呆子,我手酸,你来喂我吃果果!”那女子也立马呈弱柳扶风状,靠在自家相公宽大的肩膀上,撒娇道:“相公,人家头疼,你帮我按按。”~两男人相视一笑,这就是家有仙妻的日常生活~(全文甜宠,放心围观)
  • 宗门十规论

    宗门十规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私生子

    最强私生子

    上一世,他活的碌碌无为,这一世,他是个私生子,因为那位无情的父亲,他遭受到来自家族的追杀,为了活下去,也为了保护从小的青梅竹马,他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 送徐使君赴岳州

    送徐使君赴岳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