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7800000014

第14章 湘女进疆(10)

当我在火车上说自己是去新疆时,人们无不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再看看我的两个孩子,然后用复杂的眼光打量我,那些眼光既有不相信的,也有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有以为我是在说疯话的。有些人甚至冷嘲热讽,哟,你咋不说你要去朝鲜打美帝呀,背一个孩子,抱上一个,再端上枪去冲锋,那不比到新疆带劲多了。有些相信我去新疆的人则劝我说,到西安就没火车了,四五千里路都坐汽车,过了兰州,上千里没个人烟儿,你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你这个当母亲的,不是存心要折腾死他们吗?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只有一句话,我一定要去,我决不会走回头路的。既然他们都能去,我也一定能去的。

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旅途的劳累,我到了长沙后,自己就没有奶水了。那时火车上的条件很差,也买不到什么可供孩子吃的东西。我只有把自己带的发糕用开水泡开后,给孩子喂了充饥。到了西安,找到新疆军区驻西安办事处,给孩子发了奶费,我给孩子买了些奶粉。不想奶粉已经变质,孩子吃后就拉肚子。由于水土不服,我也病了。我到西安的第三天,就随车队出发了。临走时,办事处的人劝我留下,等孩子和自己的病好了再走。我说没事儿,都是小病,挺一挺就过去了。

我们的车队共有五十辆车,有三十多辆是拉湖南女兵的,有十多辆是接我们这一类部队亲属的。有白发苍苍的母亲,有中年妇女,有小媳妇,也有孩子。各地的口音都有。车下面拉的水泥,水泥上垫着我们的背包,背包上坐着我们。一个车上坐四十多人,挤得腿都伸不开。我当时病得想躺一躺,都没办法。车不到预定的地点,一般不停,我们小便都只能在车上,先拉在盆子里,然后再倒掉。

我的孩子到兰州后,还在拉肚子。人瘦得只剩下了一把骨头。那个年幼的生命毕竟才四个月呀。孩子看上去已经不行了,我也显得十分虚弱。只有那大一点的孩子没什么问题,但他什么事也不懂。带队的干部对我说,看来你得留下,你必须在兰州和孩子一起看病,待病好后再走。

熊令义虽然是个教师,但见的世面少,我怕一旦留下来,就再不让往前走了,就说,同志,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怎么办?

没什么问题,食宿有部队负责,你治好病后,后面的车队会把你和你的孩子送到你爱人身边。

我还是不放心,这里到迪化还要走多久?

最快也得一个月时间。

那多久还有车队?

这谁也说不准。

那我得跟大家一起走。我在这里不认识一个人。我去给孩子弄点药吃了就会好的。我自己没什么问题,能挺到新疆的。

孩子吃了药后,病情有所好转。我重新去买了奶粉,又跟着部队上路了。

从兰州出发后,一路上都是灰尘漫天,可车头上的机枪手却一趴就是一天,真够累够辛苦的。我那时已知道到新疆的确太远了。如果早知道路这么远,又有土匪,我一定不会来,即使让我现在想想,去走,也不敢走了。所以,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上路的勇气都是最重要的。

但孩子的生命还是太娇弱。一过乌鞘岭,可能是水土不服,孩子不但开始拉肚子,还老是呕吐。吃药也管不了用。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儿,我伤心得怎么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泪,孩子哭,自己也哭。为了孩子,车队一到大一点的地方,比如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干部就去当地药店或驻军找药。这样,终于拖到了新疆。车队一到迪化,孩子就被送到军区医院抢救。看到那个孩子除了一副小小的骨架,就只剩下了一张皮,见到的人无不心痛掉眼泪。

那孩子躺在病床上时,我都不敢认了。他只剩下了一口气。临走时,他胖嘟嘟的,脸儿红扑扑的,现在却像一个快要死去的小妖怪。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我跪在地上,求医生一定要把我的孩子救活。

尹树德得到通知赶来后,我哭着说,都是你要来新疆,都是你要来新疆。还要我们娘儿仨来,这么长的路,你真是狠心。我哭诉着,突然眼前一黑,就昏过去了。好在医院全力抢救,孩子被救活了。但直到现在,他的身体素质也比不上别的孩子,我时时觉到我有愧于他。

我到达迪化后,单位来人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愿意到地方继续教书,还是愿意到部队当兵。我听后,不相信地问那名干事,同志,我还能当兵?

是的,只要你愿意,就可以。

我当然愿意!我毫不犹豫地说。

到地方教书的话,是有工资的,参军只有津贴费。

就是一分钱不给,我也愿意!我一直梦想着要当兵的,没想真的能实现!

那好吧,你的入伍手续很快就会批下来。

果然,一九五二年七月一日,我的入伍手续就办好了。当我换上军装,觉得自己十分神气。穿着它,特意在街上去转了好几圈。我被分配到七一酱油厂门闹部工作。当时的迪化还十分落后,远不能和口内的城市相比。部队虽然住在城里,条件仍然十分艰苦。我们夫妇俩算是知识分子,特别照顾,给了一个单独的小房间。我们的房间外面,是一间稍大的房子,住了四家人。连炕都没有,打的是地铺,出入都得从床铺跟前经过。

一九六六年,农三师需要人时,我们从部队转业,主动要求到了农三师工程团。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作为“臭老九”,一直在农场劳动,我的半身不遂,就是在“文革”期间给造下的。但“文革”的事,谁也说不完,谁也说不清。那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不仅仅是我的。

十一.彭翠芳:为了爱,他最后毅然决定再次西行

我住的这地方叫东戈壁,从乌鲁木齐到这里有三四十里路,虽然属于乌鲁木齐,但跟乡下差不多。这是远郊。这一大片破朽的平房里大多住着流民,有些空着的就无一例外地成了临时厕所。我和丈夫李仕超开办的“老年诊所”也是废弃的平房清理后改作诊所的。门前的这条路通往乌鲁木齐监狱,载重卡车不时“轰隆隆”地从门前飞驰而过,弄得乌烟瘴气的,所以条件很差。

我们的诊所是半义务性质的,药费只收成本,其他费用也便宜得多,我和老伴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为了这一带的老年人和贫困的流民,我们在这里坚持下来,为他们服务。

我们是因爱情和理想而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生活下来的,我们现在虽已两鬓斑白,但因为有爱,我们的内心仍然感到很年轻。我俩是指腹为婚,从小就在一起,可谓青梅竹马,高中又是同学,更是情深意长。李仕超考上了西北军区后勤干部学校,我去送他时,他对我说,你也去考吧,那样的话,我们就能见面了。

我点了点头,说,以后西北军区如果再来招人,我一定去。

我随后进了常宁中师。五一年十月,西北军区干部部在长沙招人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常宁,我心情非常激动,当即就从常宁动身,走了两天路到了长沙,然后顺利地成了一名军人。

学校在黄河岸边,我不时看见黄河里漂着三两具军人的尸体,这显示着社会还不太平。而当我第一次枕着黄河的涛声入睡,我也感觉了那涛声与湘江的涛声虽然都浸透着沧桑和苦难,但湘江要欢欣得多,即使伤痛,也属于女子的伤痛,而黄河却充满着悲壮的力量,有着剧痛时的颤抖和愤怒。从它的身上,看不出亮丽的色彩。我和前来看我的恋人就在黄河带来的这种氛围中见面了。

学校有三层岗哨,加之纪律严明,我们见面的时间十分短暂。连思念的表达和对情感的倾诉都简略了。我们都有一种感觉,一个人一旦站在了黄河岸边,他就希望能义无反顾地为这条河做出任何牺牲。

那可能就是悲壮的力量。我觉得所有的军校都应该修在黄河边上,这能培养军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从而培养他们昂然赴死的英雄气概。

学校里除了军事训练,就是政治学习。时间就半年,颇有些抗大的味道。但就是那半年时间,我像脱了胎,换了骨,成了一名名符其实军人。

五二年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全校紧急集合,校长突然宣布了进疆干部的名单,并命令大家立即向新疆出发。

名单中有我的名字。

六辆军车早已等在那里,车上的机枪已经架好。二十分钟后,军车驶出了校门。我连与李仕超道别的时间也没有了,我赶紧写了一张便条——

仕超:我突接进疆命令,命令宣布后即启程,无暇告别,只有到疆后再与你联系,多多保重!翠芳即日。

我吧便条托战友转交后,当即踏上了征程。

能去新疆,我十分自豪。虽然恋人仍在兰州,却没有一丝离愁别恨。

到达迪化后,我先是在军区后勤部学会计,后来又分到了军区总医院学医。我与李仕超一直靠鸿雁传书。没想我学完医,李仕超却被转业了,一下子分到了广东。

有一天,指导员找到我,问道,你对象是不是转业到广东去了?

是的。

那你们怎么办呢,一个东南,一个西北,隔得越来越远了。

以后再说吧。我故意装成大大咧咧的的样子。

鉴于你这种情况,你可以调到广州军区去的,你如果想去,我们会给你想办法。

我想了想,然后坚定地说,不,我到新疆来就是来建设它和保卫它的,但我一直在上学,还没为她真正地做点什么呢。这不是冠冕堂皇的话,它出自我的内心。

指导员听了很感动,他试探着问道,如果新疆发函调你对象到新疆来,他愿意吗?——你要知道,广州的条件可比这里好很多。

我想了想,然后自信地说,我想他会来的。

李仕超在西北军区,自然知道新疆是个什么地方。一到广州之后,他觉得连甘肃都属于蛮荒之地了。所以他收到我的信后,很是犹豫。但为了爱,他最后毅然决定再次西行。不久,新疆有色金属公司的调函就到了广东。

从广州到新疆,这条路即使现在,也让人望而生畏,在当年,它无疑显得更加漫长。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乌鲁木齐还不是他的目的地。当时有色金属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在阿尔泰山中的可可托海开矿,他也自然而然地到了那里。

我俩在兰州见过两面后,不知不觉中已分别五年之久,原想终于到了一起,都非常高兴和激动。我便计划筹办婚事。不想三天之后,李仕超就来向我告别了。

翠芳,看来我们还得分开一段时间。他说。

你要到哪里去?

阿尔泰山里。

去哪里干什么?

公司的主要力量都在那里开矿,我当然要去。

你是医生,你又不开矿。

开矿的地方需要医生,唉,真对不起你,好不容易见面了,又得离开你了。

我当时就想哭了,我忍了半天,硬挤出一丝笑,鼻子酸酸地说,说这话的应该是我,把你从沿海叫到这里来,没想还要到那样的大山里去。

这样的话我们都不说了,只要我们是相爱的,到哪里去都无所谓,不是为了爱,谁会从广州跑到这里来呢,结婚的事以后再说吧。

听说那里冬天冷得要命,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冻着了。

放心吧,你也要多多保重!

看着他乘车离去,看着卡车留给我的那股烟尘,我也感到很伤心,但这种心绪很快就过去了。内心马上被另一种东西所替代。在那个充满青春激情和崇高理想的时代,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个年代的人,一切都首先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出发,个人被忽略了,成了国家和集体中一个极小的配件,人人都甘愿如此。那是个令人向往的年代。那些岁月对于我来说,既十分遥远,又恍然如昨。

时间又悄悄地过去了两年,他们都已是二十三四岁的青年,这在当时已算大龄青年了。考虑到两人长期分离两地,这时正好部队正好有一批干部转业名额。我不能让李仕超一个人付出,我主动要求转业到了有色金属公司。因我在军区总医院工作过,医术很好,公司十分重视,要把我留在乌鲁木齐。

我摇了摇头,当即婉拒了。因为我转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可可托海与李仕超团聚。

阿尔泰被誉为“金山银水”之地,除了它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矿藏,尤以黄金富藏著称于世,还有它的历史文化资源。它自古就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的游牧地,这里有大汶口文化时斯的石棺墓葬,有冒顿单于、成吉思汗征战后留下的箭镞盔甲,还有由额尔齐斯河孕育的金色牧场,由圣洁的冰雪融水浇灌的茂密森林,以及隐藏在森林中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众多湖泊;另外,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寒冷程度可与漠河相比的可可托海。

李仕超就在可可托海工作。我在与他的交谈和通信中对那里已有一些了解,知道那是一个寒冷得让人恐怖的地方。那里的冰雪和寒冷呀,杀人!凡是去过那里的人都会这么说。

我当时除了知道这些,可可托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但李仕超为了我,也从广州到了那里,我不管它是刀山还是火海,为了我们的爱,我也要去追随他。

车像一匹跛了腿的老马,在通往青河县城的路上一颠一颠地跑着。正是九月末——新疆大地的收获季节,出了乌鲁木齐,不时可见金色的绿洲,不时可见点缀着绿洲的白杨、柳树、田地、庄稼、羊群、房舍、坟墓和炊烟。还有就是铁青色的戈壁,上面有稀疏的浅草,或三两峰骆驼。车往前走,我往后看,所以这些东西好像是从后面追上来的。只有博格达峰雄踞天山之上,看起来好像是天地的中心,纹丝不动。直到车子已进了青河县城,它还在远处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溯青格里河而上,道路越来越陡峭,山势越来越险恶,寒意越来越浓。大家先是加上棉祆,然后穿上棉大衣,再穿上皮大衣,最后大家把被子裹在了身上,也抵挡不了从四面八方逼来的凛冽寒意。看来,关于这里的雪和冷能杀人的说法,是一点也没有夸张。

李仕超穿得很多,像熊一样立在雪地里迎接我。那里那年已下了两场雪,完全是个冰雪世界。他把我从车上扶下来,就问,这地方美吧?

同类推荐
  •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本书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以中国现代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学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探索创新的理论意义。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古城秋实

    古城秋实

    我的家乡福山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初秋是美丽的,站在青龙山顶极目远眺,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屋顶交相辉映下的城区,银光闪烁、蜿蜒而下的内夹河和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田园,起伏逶迤的山丘和碧波荡漾的门楼水库……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热门推荐
  • 黑狐传说

    黑狐传说

    一个痴心武学,热衷闯荡江湖的少年,无意间加入了铁扇门,却又遭人误解被迫离开,原以为江湖人都是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侠客,却不知真正的江湖却是腥风血雨、杀人如麻。痛苦、迷茫之后,才真正看懂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江湖
  • 金陵梦——大陈帝国

    金陵梦——大陈帝国

    《大陈帝国》讲述了南北时代的陈国第一皇子陈叔宝经历政风情雨,而由弱转强,在皇权斗争中脱颖而出,北出与诸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是一部以陈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南北朝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 穿梭之恋——姗爱

    穿梭之恋——姗爱

    父亲早死,母亲含辛茹苦将姗爱带大却不料自己在姗爱12岁那年因肝癌去世,临终前叮嘱姗爱去蜀山找出路,在去蜀山的路上危险重重,好不容易到达蜀山却不料自己在进入蜀山的前一夜,在找“神兔”的时候误入了一片花海,“神兔”在花海中心,姗爱跑上前包起“神兔”却不小心穿越到现代遇到了——易落冷发生了一切都不可能的事情。姗爱对易落冷发生感情时却穿梭回古代,回到古代却又失忆而在另一边的易落冷非常着急,姗爱在另一个世界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而且又爱上了另一个人......
  • 炎夏日子

    炎夏日子

    那时候他还在上初三,他向很多女生送去了情书,结果这些情书无一例外的像射出去的箭一样一去不返,这些如箭一般的情书中伤了每一个被当作箭靶的女生,她们怀着好奇心读了许阳的信,等她们读完信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仿佛是秋天的树叶落了一地。
  • 混天无寿

    混天无寿

    寿元修之,天书悟之,混沌感之。混沌大陆,一个无上大教林立的玄异大陆,弱肉强食,强者独尊,一切暗合天地间最原始的创世之道。它目睹了一的少年至尊的崛起与成长—玄开灵。坚毅,开朗,冷静,重情义……便是他的性格,而今你将见证一切!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烟罗纱

    烟罗纱

    一个是千古凶兽,一个是天宫上神,谁勾了谁的魂,谁又入了谁的眼。
  • 重生豪门:被腹黑首席亲了99次

    重生豪门:被腹黑首席亲了99次

    上一世,叶晨夕撞破了老公和妹妹的奸情。身怀六甲的她被残忍的推下楼,流产而死。重生一世,她获得了神奇的传承。她发誓要让那些伤害她和她腹中孩子的人,通通都下地狱。道貌岸然的老公?表里不一的妹妹?心肠歹毒的继母?那些人都算什么?从重生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只有复仇,不会再有爱情。可是他却悄然的出现在了她的生命中…原本以为他只是个痴傻之人,却没想到这个“傻子”却每晚都钻进她的房间,对她上下其手。她说:“这一世,我的双手注定是沾满鲜血的。”他道:“相信我,从现在起这双手永远不会沾上鲜血,那些事都由我来,你只要待在家里貌美如花就好。”他宠她,护她,爱她。
  • 警校女生白小凉

    警校女生白小凉

    高考后的白小凉去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警校.因为高考后不得治所以在学校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偏偏白小凉又转了专业,到了一个优秀的区队。还结实了林健这个帅哥。区队男生特别多,各种类型的都有。白小凉和唐糖成为知己好友。演绎着警校内的生活以及毕业后大家的生活状态与人生态度。作品以写实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
  • 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新手爸妈的指南书

    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新手爸妈的指南书

    《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按照宝宝的成长轨迹,对每个阶段最为常见的儿童疾患症状,做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从宝宝每一步的初探开始,陪伴他/她健康度过新生的眼泪、迫切的成长,陪伴他/她开心地捧起书本,开启对奇妙世界的探索及正确面对迷茫困惑的青春期。排解上小学的小孩因多动症而难与人相处的问题;到中学的时候,为何女生开始产生要美不要胖的念头?为什么会出现厌食症、神经焦虑、忧郁、易怒等状况?对此,本书也有关于厌食症预防和护养的专业建议。最后,我们还特别为顽童们列出了一个特别的章节,即“突发状况处理——顽童篇”,给意外事件中手足无措的父母提供简单清晰的急救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