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8400000011

第11章 历法、民俗(1)

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的

“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每天,收音机里、电视屏幕上向全国提供的就是“北京时间”。但是,你可知道,“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北京时间”的发布地点不在北京,而是在远离北京的陕西省西安东郊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惟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

1966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国务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建设我国标准时间授时台的计划。1970年,在渭北高原尧山脚下终于建成了具有时间计算和授时服务功能的、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蒲城授时中心。1973年增建了短波远洋授时系统,1975~1986年又动工兴建了长波授时台。1986年6月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从而使我国在授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八大先进授时国之一。

目前,我国原子钟的精确度极高,100万年中误差小于1秒,在国际上名列前茅。

※什么是阴历

阴历又叫“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制定的历法。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1朔望月等于29.5306平太阳日(29日12时44分2.8秒)。朔望月长于29天,短于30天。为了使每一个历月尽可能地接近朔望月,因此阴历设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中包含6个大月,6个小月,全年共354天。但12个朔望月总长是354.3671天。为了使平均历年接近12个朔望月的长度,有的历年在第12个月末增加一天,一年共355天,称为闰年。

月相的变化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自然现象,因此,各国的历法都是先有阴历后有阳历。远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我国已经创造了阴历历法。阴历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月份与四季变化无关,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除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使用阴历外,一般很少采用了。

※什么是农历

农历又称“阴阳历”,我们平常所讲的阴历实际上是指阴阳历。它的特点是既考虑到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又考虑到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阴阳历的历月和阴历的历月完全一样。平均历月等于29.5天,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历年分平年和闰年两种。平年置12个月,共计354天。回归年为365.2422天,两者相差11天左右。为了使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约每隔三年设置一个闰月,这一年就叫闰年,闰年有13个月,共计384或385天。但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平均每年仍比回归年少几天。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公元前600年就发现若在19个阴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就和19个回归年长度几乎相等。这在历法中称为19年7闰法,比古希腊早发现160多年。公元462年,我国天文学家祖冲之在对天体运行经过多次实测和精密计算的基础上,确定了岁差的具体数值,并第一次应用岁差来改革中国的历法,创制了“大明历”。祖冲之测得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1481天,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只差50秒钟。他把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这就使得以回归年长度为依据的历年长度,同季节变化的周期更好地一致起来了。

※什么是阳历

阳历又叫“太阳历”,以回归年作为历法的基础,即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所形成的四季变化周期而编制的历法。由于回归年的长度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365日5时48分45.6秒),它不是整日数。因此,阳历取365天为通常的一年,即平年。

为了消除它和实际回归年的差距,阳历用置闰的办法在400年里增加97天。这样,在400年里,每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实际长度相差极小,要经过3000余年才差一天。置闰的方法是公历年份能被4除尽的为闰年,这一年增加一天成为366天。增加的一天放在2月底,即平年的2月为28天,闰年的2月就有29天。

※十二个月月令

正月里是新春,立春雨水紧相跟。二月里龙头抬,惊蛰春风就到来。三月里布谷叫,清明谷雨春播到。四月里有十八,立夏小满种庄稼。五月里五端阳,间苗锄草忙插秧。六月里暑三伏,天长夜短日头毒。七月里立了秋,处暑割麻是时候。八月里月中秋,白露秋分庄稼熟。九月里九重阳,寒露霜降天变凉。十月里立了冬,小雪插河江也封。冬子月冷如冰,科技夜校学郁浓。腊月里小大寒,过了元旦过大年。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雨惊春”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谷天”指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暑相连”即小暑和大暑。“秋处露秋”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霜降”即寒露、霜降。“冬雪雪冬”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即小寒、大寒。

※生肖与时辰

生肖的制订与十二时辰有关。古人对一昼夜产生了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便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小时,与时辰有关的动物就成了生肖属相。

子(鼠),深夜十一时至一时,此时老鼠最活跃。

丑(牛),凌晨一至三时,耕牛将出早工。

寅(虎),凌晨三至五时,虎时常在此时出没伤人。

卯(兔),清晨五至七时,此时尚属“旭日”、“晓月”,而依我国传说,月中有兔。辰(龙),上午七至九时,按传说,是群龙行之时。巳(蛇),上午九至十一时,蛇出洞之时。

午(马),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按旧传统说法马为阴类,此时阳光到顶,阴气始生。

未(羊),午后一至三时,相传羊此时所食之草再生力最强。申(猴),下午三至五时,天气将晚,猿猴啼叫。酉(鸡),黄昏五至七时,月出之时,所谓“金鸡”。戌(狗),晚上七至九时,狗开始守夜。亥(猪),晚上九至十一时,天地混沌不清,猪贪睡。

※四季开花有时间

一月,腊梅傲霜斗雪;二月,梅花怒放争春;三月,迎春报告春天的信息;四月,花王牡丹争放奇葩;五月,芍药花千枝吐蕊;六月,紫丁香万花争馨;七月,野白鹤遍布原野;八月,凤仙花争芳吐艳;九月,桂花香飘千里;十月,芙蓉花千姿百态;十一月,菊花尽放,秋风过处满地金;十二月,象牙红花俏点枝头。

※一天到底有多长

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然而过去的一天只有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将来的一天会长达三十多小时甚至更长。

这一结论是天文学家根据地球自转速度在缓慢减速这一规律推断出来的。后来,古生物学家根据珊瑚外壳上的“年轮”,证实了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根据这一规律推知:在地球形成之初,一天约为四小时;三十亿年前,一天约为十至十一小时;十三亿年前,一天只有十八小时左右;五亿年前,一天约有二十一小时;二亿年前,一天是二十三小时;六千万年前,一天约为二十三点七小时;而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

如果地球自转仍然均匀减速,那么,二亿年以后,一天将会有二十五个小时,十亿年以后,一天就会有三十多个小时;在更加遥远的将来,一天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到那时,真可谓是“度日如年”了!

※一刹那有多久

读书看报时,常见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它们到底有多长时间?之间是否有差别?

我们可从古代的梵典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在《僧只律》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一昼夜有八万六千四百秒,那么,一“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四十八分钟);一“弹指”为七点二秒;一“瞬间”为零点三六秒;一“刹那”却只有零点零一八秒。

※时刻更鼓点

时、刻、更、鼓、点,都是我国古代计时单位。

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子时,从夜间11点起算,到凌晨1点。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依次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因此“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7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半夜11点至1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用鼓作为更的代称。四鼓相当于一时至三时。

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元宵节的由来二说

由来一:

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元宵”二字的出典,据有关资料记载,是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于公元610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在洛阳端门以外、建国门以内,搭起高台“歌舞升平”,从这天晚上开始大张灯火,同时开展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活动。并定这一天为“上元”,娱乐活动在夜间进行。“宵”即夜晚之意,所以元宵二字就相约共用了。这一天,人们还以汤圆为宵夜食品。因此,汤圆亦称“元宵”,并沿袭至今。

至唐玄宗时期,有“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几十尺,坚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而后,每逢正月十五的晚上,各地举办灯会就由此而来。历代灯会之热闹,有唐伯虎诗为证:“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池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由来二: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袭道教的陈圿,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但在道教产生之前,正月十五为“下元节”。但在道教产生之前,正月十五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了。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文帝(公元前180~前140年)在周勃戡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戡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的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吃元宵这一风俗是从宋代开始的。起初叫“糖圆子”、“浮圆子”,后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一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星期”和“礼拜”

有不少人习惯于把星期称礼拜。可是你知道它们各自的来历吗?

一星期为七天的记日法来自古罗马,它是根据月相变化而定的。从朔日到上弦、望、下弦,正好是七天。

我国和古埃及最早用的是十天记日法。公元四世纪,七天记日法传入我国,它和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应起来,被称为“星期”。日本的星期,到现在还保留着七星对应,就是从我国传去的。

至于礼拜,最初只是一种宗教仪式。基督教把星期日定为“礼拜日”,一星期就相应称为一个“礼拜”。这种称呼,是随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传入我国的,这是传教士留下的“遗迹”。

※“端午”始源四说

关于端午的始源,人们熟悉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较为久远的,是认为这节日起源于纪念屈原。其所依据的最早资料,一是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所记的粽子起源的故事,一是南朝梁时宗懔《荆楚岁时记》提供的竞渡起源之一说。第二种看法,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第三种看法,认为端午起源于恶日。

刘德谦撰文介绍的端午原始,不同于上述三种,认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因此端午的风俗,就大多源自夏至的风俗,也曾有过如夏至祭祀等的活动。文章引了古籍中涉及端午的一些著述为证。如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认为,汉代五月五日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有夏至节。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开宗明义对端午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只有在夏至,太阳才可能完全合于正阳的位置。端午又叫天中节的原因也在于此。文章说,关于端午始源的各家说法,无论屈原说,龙节说,还是恶日说,最多只能勉强解释其中习俗的少数几个;但如注意到了端午原是夏至这一前人已有的见解,很多节日风俗的由来也就迎刃而解了。也正因为解释了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天中节、为什么是一个“日叶正阳”的节令,那么它的“端阳”这一名称也就不难解释了;也许端午的其他名称(包括端午这一名称在内)还能因此摆脱过去那种牵强附会的桎梏,得到一个新的说明。

同类推荐
  • 物理的妙趣

    物理的妙趣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
  •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医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从诞生至今,主要作用还是治已病。二十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利用自然力的福音(科普知识大博览)

    利用自然力的福音(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碰巧遇到爰

    碰巧遇到爰

    林爸,沐爸互换了子女、20年后,一场小型车祸使二人相遇,再相遇会发生神魔事情呢?期待~~~~~~小紫影篇:贱男,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你的,每次遇到你都那麽衰(心里郁闷中)小墨涵篇:(一脸贼笑),你却实欠我的,不然,以身相许,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了
  • 霸道校草:宠溺俏丫头

    霸道校草:宠溺俏丫头

    “喂,你踩到我脚了,跪下道歉。”东方忆冷声说到,“不道歉。”慕容羽轩不屑回答道。“东方忆,我渴了,给我拿水。”慕容羽轩说道“老婆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东方忆满脸宠溺地对慕容羽轩说道。
  • 至尊封魔录

    至尊封魔录

    马上要高考了,先注册,以后有机会再来写。。哇咔咔~(≧▽≦)/~!!!!至尊封魔录,现在感觉好俗气。不过没办法了,偶尔想到的╮(╯▽╰)╭。按想法写,内容有深度就行。O(∩_∩)O
  • 谴天

    谴天

    棕色画卷,身世之谜,少年只身前往,欲寻真相;相识相交,恩恩怨怨,何人挥动北斗,只为谴天。
  • 驻梦词

    驻梦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门显禅师语录

    普门显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蜜爱绝恋,男神的恋爱

    蜜爱绝恋,男神的恋爱

    三个不同性格的女生,三种不同的恋爱方式。看够了主角一人,看看三个人的不同心路历程吧!此书会重写,欢迎加载新书:《羽落—蔷薇花开》
  • 吃货贝尔的无限菜单

    吃货贝尔的无限菜单

    啊啊啊。。。占坑用而已请不要在意。。。这是一本百合书。。。本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作者是乐观向上三观健全的好青年。。。故事主要是贝尔在无限世界旅游的故事。。啊啊啊~~~欢迎吐槽~~~大概就是这样啦~~
  • 雷霆领主

    雷霆领主

    我们不是神,无法预知那缥缈的未来,无尽的未知,只能从现在与过去寻找答案虽不知路在何方,可不断的前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