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6500000006

第6章 做人就该有所“味”(5)

做人无需包装

在这个处处充满包装的社会里,我们很多时候不经意地去包装自己,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更加完美。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为什么要包装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不好吗?在这个问题上,季老可以说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他一生的做人准则是“三真”,即真情、真实、真意,就连国家总理都十分敬佩季老的为人。可见,做人需要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比任何一件华丽的外衣、任何一句动听的语言都足以说明一个人的人品。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真实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处世之道。对于它的理解,我们已不能单靠正常逻辑思维去判断了。相对于别人对我们的真实,我们先要反问自己,自己真实了吗?对别人真实了吗?有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学校让他做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第一次上课点名时,他还有点紧张,可越是如此命运就越会跟他开玩笑。突然,他发现点名簿上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姓,他见都没见过,更别说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了。但为了不让自己过于丢人,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好主意,很快就应付了眼前这个难题:跳过这个学生的名字,继续往下念。点完后,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刚才有没有没点到名的同学?如果有,请告诉老师添上。”他以为这个办法很灵验,很快就会有学生告诉他那个字的正确读音。因为以前做学生的时候,他的老师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会这样问学生:“这个字我们是学过的,谁能记得?”这时候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可是现在他连问了两遍,居然没人回答。老师觉得很奇怪,难道这个学生今天没来?他数了一下人数,发现那个没点到名的学生的确就在教室里。他很尴尬,也只好说:“没点到名的同学请下课后到老师办公室来一趟。”下课后,这个学生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奇怪的笑。他见了老师后拿出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今天这样的事情,我已经历过好几次了。也许我的姓很少见,可是老师您为什么不直接问我呢?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却给人很深的启示,做人为什么一定要刻意地自我包装?为什么一个自作聪明的谎言能够轻易地被人识破?一个多次被谎言欺骗的孩子,他的心里会是怎样一种心情?这种无言的反抗只会说明,他已经无法信任这些堂而皇之的老师了。中国人赞扬的是一种“君子坦荡荡”的情怀,东晋的诗人陶渊明在做彭泽县令时,上级督邮要来视察,并事先写信给他,要求进奉些贿赂。可是陶渊明却很不以为然,他不屑地当场将信撕毁,高呼道:“大丈夫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当即便脱下官帽,愤然离去。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他开始选择隐居田园做真实的自我,每天享受着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立者,他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辉煌自然不言而喻。可在相对论创立之初,因为这一理论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由此引起了传统观念和势力的强力阻挠。因此,他成了众多传统观念维护者的敌人,很多一些为了反对他而成立的组织甚至扬言要杀死他,可他并没有被击垮,仍旧去做真实的自我,坚持着他的学说和理论,为了维护真理他独自坚强地忍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当暴风雨过后,他最终得到了被认可的鲜花和掌声。季老一生追求真实的人生境界,他说:“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即说出来的就一定要是真话,否则这话等于一种虚伪。我们踏破铁鞋般地寻找真实,却发现原来它就在我们身边。真实体现在生活中一些极其微小的细节中,小到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获得真实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但也会有不少收获随之而来。世界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我们只要拥有属于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即可。

知人易,知己难

“做你自己的事,要有自知之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多被人所赞赏。然而要做到真正地认识自己,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季老曾说过:“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在花花世界中,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真如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是自高自大,自己把自己看得超过了真实的水平。间亦有患自卑症者,这是过犹不及,都不可取。完全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戛戛乎难矣哉!”在很多场合和作品中他都一再强调做人自知的重要性,因为不了解自己的人就会自视过高或过低,不管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不利于人的正常发展。歌德说:“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贵有自知之名”,古人对自身的认知不尽相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人生中的很多问题都根源于对自身的认知程度,对自己了解得越多,越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然而,认识别人也许并不难,因为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一个人,认识一个人。但是认识自己,特别是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屈原一生想得到楚怀王的信任以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终未能如己所愿;陶渊明为人高洁直爽,却因不想为五斗米折腰而不得不放弃官场生活。最终屈原因遭受小人谗言而投入汩罗江,他的感时忧国之心从此流传千古;陶渊明愤然辞官从此开辟了一代田园诗的先河,无心插柳地成为后人追逐隐逸生活的典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选择怎样的道路,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程度。世间的人或物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长短相形,难易相生,然而,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个关于“目不见睫”的故事:当年,楚庄王决定讨伐越国。他在上朝的时候征集大臣们的意见,很多大臣都附和称是,只有一位名叫杜子的人站出来反对发动战争。杜子劝阻楚庄王说:“大王要攻打越国,是什么目的呢?”楚庄王说:“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杜子又说:“我虽然没什么见识,但却为这件事担忧。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战败给秦、晋两国后,已经丧失了许多国土,这是国力疲弱;庄蹻在我国已经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还是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现在来看,楚国政治混乱、军队疲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攻打实力与我们不相上下的越国,这难道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吗?”楚庄王听了,认真地分析了他的话,认为果然在理,于是就取消了攻打越国的打算,免去了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可见,人要认清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能够认识到自己本身的长处与短处,再图谋他事。了解别人很容易,而了解自己却很难。人都想听表扬和恭维的话,若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出自我膨胀的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根本听不进逆耳忠言。如此才会有“目不见睫”这个成语,用以讽刺那些只盯住远方的东西而无法正确认清自己的人。造成人的不自知是有多种原因的,诸如不会自省,不愿反观自身或者自我感觉良好等,这些都是人自身的劣根性所造成的。季老是学者中少有的成就卓著而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说:“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他完全可以做到坦然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既不会夸大自我,也不会妄自菲薄。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对学术界的不自知现象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他反对当代学者因为写过几篇专著就自视甚高,认为这不利于他们自身进步,更不利于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季老的身先士卒,对恭维和赞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堪当学界的表率。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了解别人的长短善恶,乃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清明;能知道自己行为性格的优缺点,才是真正明理之人。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人生的意义,原本就在于善于认识并运用自己的长处。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学会内省,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反照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季老是一位注重内修,并对自己有深刻认识的少有的几位学者之一。他曾说:“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然而结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点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季老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对自我认识深刻,并且敢于正视真实的自己,包括正视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一点,使得他在人生的航程中拥有一个清晰的航标,不会轻易因外物作用而偏离了心的方向。

做人的修养与实践

季老对于人的修养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其中提到人的修养与实践的问题。季老从实际出发,对于人的天性和本能从历史角度加以分析,从而提出了道德及修养实践等问题的看法。可以说人的素质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又该如何处理修养与实践等各方面的问题?让我们听听智者的声音!“修养”一词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于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练习的能力,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境界;从狭义上看,“修养”通常是指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季老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修养”主要指思想问题、认识问题、自律问题,修养与实践的问题可以称之为思想与行动的问题,但二者又不完全一样,总之需要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通过主观努力达到自我的完善。苏东坡曾与佛印禅师斗禅。苏东坡首先发问:“禅师,您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毫不犹豫地答道:“学士像一尊佛。”接着又反问他:“那你看老僧又像什么?”苏东坡想了又想,见胖胖的佛印身穿一件黑色僧袍,盘腿坐在蒲团上,黑乎乎的一大块儿,于是便冲口而出,说:“禅师活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听了,不仅不生气,反而一直微笑,然后默然不语,怡然自得地闭目养神。苏东坡以为自己此次大获全胜,回到家后,高兴地把他与佛印禅师斗禅的经过复述给妹妹,他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并得意地说:“以前斗禅都是和尚获胜,这次我终于把他斗得无话可说了。”苏小妹听后,禁不住“呸”了一声,然后问他:“且问哥哥,是佛尊贵呢,还是牛屎尊贵?”苏东坡回答道:“当然是佛尊贵了!”苏小妹说:“说的不错!印老的见处是佛,而哥哥的见处是牛屎。请问,是谁高谁低呢?”苏东坡一怔,苏小妹接着又说:“印老心中装的是佛,所以他看人人都是佛;哥哥开口就是牛屎马粪,你说你心中装的又是什么呢?可见印老的心境比你高了不知有多少啊!”故事虽小,却可窥见人心——人的心灵就像一面镜子,如果这面镜子沾满污垢、凹凸不平,映照出来的人自然会是扭曲变形、面目丑陋的;如果心灵之镜纤尘不染、光洁平整,映照出的人也就会是光鲜亮丽、人见人爱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身处逆境,往往是因为我们心中的镜子蒙上了灰尘。拭去上面的浮尘,还原它的本来面目,它就会折射出一片希望的光芒。时常擦拭心镜上的灰尘,也是一种修养。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19岁时作了《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诗明志,以此激励自己。在他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一直看轻荣华富贵,而珍视道德修养。他在河南、山西做巡抚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都要向朝中权贵馈赠厚礼,而于谦每次进京都是“空囊以入”。一些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罗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原本都很美,若你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便能发现美的所在。”可见,只有拥有良好的修养才能善于发现世界的美丽。修养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表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上。有修养的人有亲和力,让人感到一种轻松自然,并且于不自觉中受到感染。有修养的人谦逊平和,懂得尊重他人,不会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都会行为得体,恰到好处。古人有云:“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古人认为良好的修养是立身之本,我们也当引以为戒。以史为鉴可以明古今,历史就是一部修身的教科书。廉、蔺二人的修养使百官和睦,四方安定;康、乾二帝的修养造就了后世盛赞的“康乾盛世”……良好的修养积极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君子不可不修身”,但良好的修养不是一夕而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既要有“冰冻三尺”的决心,又要有持之以恒的勇气和水滴石穿的毅力,只有经历千般锤炼,方能练就自身良好的修养和情操。当然,这之中少不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的谆谆教导、学校的循循善诱以及社会的种种历练。要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因为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广袤的大海;小小的石头垒积起来,就能形成雄伟的巍峨高山。只要加强自身修养,脚踏实地,勤勉认真,积极努力,不论内在与外在条件如何,都能走上光明的成功之路。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本书分为33个章节,从职场沟通、相处法则、识相学、人脉学、圈子学、潜伏术、作秀学等各个方面入手,通过案例总结出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献上职场攻心技巧和方法。
  • 智慧书(青少版)

    智慧书(青少版)

    本书本着尊重原著并取其精华的原则,总结了葛拉西安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于现代环境下的处世智慧阐述出来。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卷的分类,在每一节中呈现原著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述,再以故事的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哲理性,最后在原著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朋友们总结出了实用的处世策略和方法。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并提供有效的处世策略与方法,为以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怎样有个好人缘

    怎样有个好人缘

    什么叫好人缘?说到底是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好,招人家喜欢,办事便一路绿灯,平常人们所说的“结人缘”意思便是这样。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地,都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共事。好人缘可以给你创造机遇,好人缘可以延伸你的能力,好人缘更是你用之不尽的资源财富。
  • 七彩就业路:大学生求职历程纪实

    七彩就业路:大学生求职历程纪实

    本书记录了云南农业大学32名学生代表在就业路上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的切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所想所悟。
  • 女人的方略

    女人的方略

    女人的生存质量取决于她对自我形象的塑造能力,同时也取决于她对自身素质的培育能力和展现能力,而如何获得这些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正是本书的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 亲爱的小童话

    亲爱的小童话

    短篇青春小说集。有些瞬间,爱上一个人,只因为一个举手,一个投足,一个恰到好处的温柔语调,那么巧,我喜欢上了你。有首歌里唱,谁能一开始就擅长爱。如果我爱错了,请让我唱完这首歌,然后跟回忆说声再见。那么,回忆开始。
  • 守候瞬间的永恒

    守候瞬间的永恒

    若琳代替好友馨语相亲,谁知遇到极品男人韩皓轩,阴差阳错的是韩皓轩居然看上了冒牌馨语。真相终究会浮出水面,韩皓轩得知若琳并非馨语,却仍旧为若琳着迷。就在此时,若琳的母亲生病了,而对她伸出援手却是她多年来的暗恋对象穆景言。如果说若琳是灰姑娘,那么韩皓轩无疑是白马王子的典范,后来出场并且魅力不亚于韩皓轩的穆景言就算得上一匹黑马了。
  • 钢琴少女:弦音之梦

    钢琴少女:弦音之梦

    你终于成功了呢,呵呵,还记得我吗?钢琴小皇后————————
  • 凤逆天下:邪魅王爷俏皮妃

    凤逆天下:邪魅王爷俏皮妃

    佣兵首领,异世之王狂妄如他,高傲如她冷漠如他,嗜血如她茫茫人海之中,他一眼看中了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风小火畅游千灵记

    风小火畅游千灵记

    这是一个完全依靠想象力完成的世界构架,仅此而已。
  • 武啸星空

    武啸星空

    热血版:天武大陆,世家林立,宗门万千。平凡少年叶木,偶得异域光脑系统,一夜之间鱼龙变。在这个武学繁衍到极致的世界之中在这个武道大争之世,以武高歌啸世人。任前路漫漫,荆棘密布,道阻且长,我自一拳轰破!搞笑版叶木问系统:技能后括号里黄色的多功能何解?系统道:掀裙子,打闷棍,沐浴更衣。哈哈哈..................叶木:囧
  • 邪术:地球之光

    邪术:地球之光

    讨厌写简介,可又不得不写。其实真没什么可说的。一句话。假如你厌倦了小白文、弱智文,想看看色而不种马,爽而不俗套的小说。那么就点开本书吧!若觉得我写的不好,你他妈敢骂我试试?
  • 涅磐红颜

    涅磐红颜

    烈焰起,凤清鸣,梧桐枝,得重生!本深居山林、远离庙堂,只为父亲十五年前与他人约定随父重返宫廷;不料却亲人尽逝,孤身一人,她远走边关,一个如月般温柔的宫廷男子,一个如鹰隼般犀利的江湖杀手,一个一往情深的年轻君主,她还会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取舍,怎样的得失?
  • 逆命阎罗

    逆命阎罗

    苍古混沌为己用,阎罗地火铸双拳。逆命破荒青天俱,魂随千古陪吾狂。
  • 宇宙大陆

    宇宙大陆

    宇宙挤压带来的却不是毁灭,一个奇妙的大陆,一个亿族林立奇妙世界。云树,一个普通人类,如何在充满危险和机遇的奇妙之地找到自己归属,成就属于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