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6500000002

第2章 做人就该有所“味”(1)

自古至今,人们都在探求如何做人的问题。做人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过自己的生活,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无论是什么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做人之道。也许这是一种隐藏不见的规律,但正是这种规律规范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法则便是——“做人要有所‘味’”。这是季羡林老先生终其一生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他这句话的含义是告诉人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如何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对待他人,如何谦虚谨慎地对待世事,如何在纷繁之中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季老的人生哲学里找到答案。 心怀感恩看世事

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一生经历过许多挫折,甚至遇到过不少“坏人”,但在季老的记忆里,更多的却是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困难岁月里在物质或精神上支持过他的恩师、同窗、挚友的感激之情。即使时隔多年,季老还会经常看望留学时遇到的恩师,这正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着感恩,他提倡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或宽容大度,或睚眦必报,或真诚善良,或虚伪奉承。在这里,每一种生活态度都是与其所接受的教育和从小所培养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如何感恩,总是认为如今的一切都是应该拥有的,只要一点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便觉得整个社会于他都是无益的,从来不会想到自己如何会拥有现在的一切,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早已忘之脑后。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自私,当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一种习惯,便会愈发地目中无人,更不会了解“知恩图报”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其实生活中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会获得快乐,只有多为别人付出才会懂得如何感恩。季老曾多次以崇敬之情提到恩师陈寅恪,他先后写过《回忆陈寅恪先生》《纪念陈寅恪先生》等文章,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他认为,陈寅恪先生是自己在学业上的领路人,正是陈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熏陶了他。季老曾说:“寅恪师这种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如果没有他的影响,我不会走上现在的这一条治学道路。”1930年,年轻的季羡林考取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修德文。那时,除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可以自由选择旁听课,季羡林旁听了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这门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深深为陈寅恪的学风而折服,因此,在旁听陈先生讲课的同时,他还阅读了陈先生发表的所有著述,并深受其影响,为以后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种下了种子。在工作和生活上,陈先生也给予了季羡林极大的提携和帮助。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季羡林于1935年9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因为战争,他在国外一待就是十余年。后来他听说陈寅恪在英国就医,便给先生写了一封致敬信,汇报了10年来的学习成绩。陈寅恪很快给季羡林回了信,并把季羡林推荐给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之、代理校长傅斯年等人。1946年春,季羡林回国后辗转到了南京,此时陈寅恪也从英国回到南京。在陈寅恪的引荐下,季羡林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陈寅恪去世26年后,季老在一篇文章中还写到关于报恩的如下文字:“怎样‘报’呢?专就寅恪师而论,我只有努力学习他的著作,努力宣扬他的学术成就,努力帮助出版社把他的全集出全,出好。”由此足见季老的拳拳报师之心。对于这样一位在学术和生活中给予他极大帮助的恩师,季老内心长存感恩,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人和事,季老也提倡用感恩的心来面对。有这样一个人,他专门制造各种假面具。有一天,有一位朋友拜访他,一见面就觉得他的脸好像变得较不和善,有一份说不出的冷漠感,于是就问他:“你最近是不是不开心?你的脸色不大好,是不是工作太忙了,还是身体不舒服?”“没有呀!”“真的吗?”他的朋友似乎不太相信,但是没有再说什么,稍坐一会儿就回家了。过了半年,他的朋友再次来访,一见面就说:“你的脸色真好,和以前都不太一样,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没有啊!”他还是同样的回答,心里盘算着,为什么前后只相隔了半年,朋友的问话却这么奇怪呢?我还是我,一点也没有什么变化啊!他忍不住问朋友说:“为什么你半年前和这次都问我是不是有事,难道我变了吗?”“我只是觉得奇怪,上次来时看你的脸色似乎情绪低落不太友善的样子,而这次却明显地显出平和且愉快的模样,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这么问的!”朋友回答道。这时他才有所领悟的想起:原来他半年前受顾客的委托,定制一批妖怪的鬼面具,在制作时必须要想象成咬牙切齿、凶狠怒目的样子,这样才能把面具做得惟妙惟肖。如此,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般,那凶煞的摸样就呈现到脸上来了,看起来人也就变得阴郁不友善了。而最近刚好受顾客委托,制作一批菩萨面具,心里所想的都是一些慈眉善目、和蔼亲切的模样,因此脸上就自然流露出亲切、和善的可爱面相了。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一切景象都是由心而出,不仅仅是面相如此,其他诸事物也是如此。比如一样的月亮,由古至今地高悬在天上,却有着千百种心在看着它,因而也就呈现出千百种不同的感触。心中充满善念,对万物都秉持感恩的人,他的脸上始终是亲切、和善的,反之,就会变成恶魔的脸,这就是由人的心所显现的。“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无论花开花谢,都是生命中美丽的风景;无论是怎样一种生活境遇,都是我们宝贵的人生经验。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感恩的心来看待世事,对待周围的人,这样自己的人生会多一些精彩、少一些遗憾。就像季老那样,他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怀念恩师,感谢妻子,对待生活平和、从容,从不锱铢必较,因为每一种经历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会用感恩的心面对生命赋予我们的丰富多彩。一生中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对父母要常怀感恩,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所以不要吝啬千里之外的一个电话,那可能是父母最珍惜的铃声;不要忘记在节日的时候送去一份问候,“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的时候父母更牵挂的是自己的子女;更不要厌烦父母一次次的叮咛,那是人世间最无私、最朴实的爱。对事业要常怀感恩。感谢是这样一个舞台能让你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只有心存感恩,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你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持久的感恩就会凝结成对事业的坚持,忠诚加执著便等于敬业。事业得到发展,个人才会有成功,这便是双赢的法则。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世间的一切,相信自己会用善的力量去改变他人,改变周围的环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将使你获得力量,使你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做人就该有所“味”

做人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探索的学问。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如何做人,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季老在谈到做人问题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有‘人味’。”所谓“人味”是指什么呢?就是待人的仁爱之心,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这个“人味”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的精神品质。“人”,这个字并不是简单的一撇一捺,虽然看似简单,却可以造就出各种不同的人生。如何做人,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爱”学说被历代明君智士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自古至今,“仁爱”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被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准则。儒家的仁爱观首先表现在孔子的仁,仁爱的特点是超越自然、超越自我。孔子说:“仁者爱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爱别人。孔子还说一句话叫“泛爱众”,就是要广泛地爱所有的人,爱人民大众。孟子也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什么意思呢?以其所爱就是自己喜爱的东西,及就是推及,推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儒家博大的胸怀的具体体现。不以亲疏关系来决定爱不爱,而是要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这是仁爱的至高境界。对现代社会上的每个人来说,如果能够对他人抱有一份仁爱之心,则自己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从而收获更多的愉悦,生活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每天多一点快乐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仁爱比聪明更重要。一个聪明的人可能会拥有很多财富、权力、社会地位,而一个仁爱的人却能拥有更多的快乐。美国著名商人和慈善家肯尼斯·贝林出生在威斯康辛州,小的时候,由于家里贫困,他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小生意。凭着聪明才智,肯尼斯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富翁”。一个暑假,他和爸爸出去度假,路上看到几个乞丐,他就顺手扔出了几张钞票。出乎意料地,那几个乞丐很不屑地走过去,看都没看他一眼。肯尼斯·贝林感到大惑不解,这时他的父亲说:“孩子,你要记住,尊重比施舍更重要,仁爱比聪明更重要。”他点了点头,虽然当时并不完全理解这句话,但他还是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后来,他成功地开拓了自己的事业,与其追随者走遍世界,给无数需要的人送去了希望和尊严。他说,别人夸他仁爱比夸他聪明更能使他开心,因为仁爱和善是纯洁健康的心灵所必备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爱心既是奉献,也是回报。在奉献仁爱之心的同时,会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强大、财富的丰盈以及潜能的巨大。这些会让人感到无比快乐,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构建,人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自我,这是心理上的又一种重建。就在付出忘我的、不求回报的仁爱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健康最终得到实现。肯为他人奉献,愿意用仁爱之心帮助别人的人,内心会获得无限的快乐,而对于曾经经历过黑暗残酷、泯灭人性的“文革”时代的季老,一生都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虽然他曾经挨批斗、遭毒打,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与痛苦,并最终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关进牛棚,他甚至感到自己被开除了“人籍”,但他并未怨恨任何人,“还在心里数着数,来计算时间,必至眼花流泪为止”。这种被逼无奈的痛苦锻炼,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季老坚忍不屈的意志和忍辱自强的精神!“文革”结束后,季老宽容和谅解了那些痛打和折磨过自己的人,不记仇、不报复,而且自我反思道:在当时那种气氛中,每个人都“异化”为“非人”,自己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还相信“文革”的正确性,“焉敢苛求于别人呢?”他这种“洞明世事,反求诸躬”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众人的钦佩和尊敬。不仅如此,季老对很多陌生人也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作为北大的资深学者,他的简朴生活众人皆知。但在研究学术之余,他经常给自己的家乡小学捐钱捐书。就连在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的保姆,倘若喜欢读书,他都会给予支持。多年来,季老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多年前,季老曾向北大捐赠了一笔艺术珍宝,其中仅古字画就有400多幅,均来自于他本人珍藏。这些收藏当中甚至有苏东坡的《御书颂》,价值过亿。季老捐出的有古砚、印章、善本,还有自己毕生积蓄的稿费。2008年6月,为庆祝北大110周年校庆,季羡林将积攒数年的百万稿费捐赠给北大,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投身国家的教育事业,一直被季老奉为无上光荣。他希望能通过自己捐赠稿费的举动鼓舞更多北大的校友和朋友支持教育,带动更多的人自发地关心我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仁爱之心。一个人只有真诚地关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爱;相反,如果只知道索求,不懂得付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仁爱的快乐的,这样的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没有“人味”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爱和敬是双向的,没有播种就不会有收获,因此,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做一个有“人味”的人。

同类推荐
  • 每天一节口才课

    每天一节口才课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能力。”现实生活对此也有印证,会说话的人不仅在人际交往中找人喜欢,而且如鱼得水、事业有成。而那些不善表达、言词笨拙的人,就往往容易吃亏,甚至于栽跟头。在当今社会,如果你没有傲人的学历,缺乏充足的资金也无甚背景,那么,通过加强自身的口才训练,将成为你的成功催化剂。本书以丰富像是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严丝合缝的逻辑,为大家提供在职场或生活中提高口才的种种技巧。从日常生活的沟通艺术到商业谈判的制胜诀窍,从为人处世的轻松幽默到职场生涯的攻心话术,一本书让你懂得如何才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从而平添魅力。
  •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本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通过此书树立良好的人生心态,并能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会感动别人的人。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境界:远离浮躁,淡然处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在跌倒时看到风景;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即使目标模糊也能在转角处继续前行;释怀过去,豁达大度,即使红尘纷扰也能在浮沉中延伸幸福。
  •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处于20几岁的你,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待是非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是否存在缺陷。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整个基调。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指挥官,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主动权皆操之在自己手里。
热门推荐
  • 甜妻来袭,总裁大人宠翻天

    甜妻来袭,总裁大人宠翻天

    “你喜欢我什么?我改,我改还不行嘛!”“嗯,我喜欢你不理我的样子……”“我喜欢你到处勾搭帅哥的样子……”N个月后,某人怒摔大门:“为什么我都改了你还是缠着我!”“嗯……因为我觉得你改了之后,我好像更喜欢你了,”某男一脸坏笑,“新姿势不错,我们今晚温故知新一下……”
  • 王牌特工

    王牌特工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个特工会撩骚,所以桃花运很好!这个特工脸皮厚,所以泡妞的成功率还很高!什么?不装逼会不会死?开什么玩笑,不装逼当然不会死,但是——会疯!
  • 重生之忆王孙

    重生之忆王孙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文案无能星人突然找到救星……)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想象与现实

    想象与现实

    三个女孩,三个男孩,刚高中毕业,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 冷酷公主的绝版溺爱

    冷酷公主的绝版溺爱

    一个光芒耀眼的女孩,在踏进圣夜学院的那一刻起,她的笑容就成为了他和他的生命。冰,绝美而冰冷的少年,从小生活在黑暗里,她的爱是这世间他唯一的温暖;澈,阳光一般的少年,笑容永远优雅,寂寞和脆弱隐藏在旁人难以接触的角落,只有她,会将他轻轻拥抱在怀中,象孩子一样呵护……
  •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高石皑皑,林雪沃沃,傲走崂山,行者如烟,那。粼粼河谷在梦境遇到什么,崂山落叶松在梦境遇到什么,草虫鸟雀在梦境遇到什么,竹竿帮队友在梦境遇到什么,北滑流口的雪在梦境遇到什么。
  • 狩魔猎刃

    狩魔猎刃

    我欲成魔,何人敢挡?挡我者,必杀之。天空中的一颗明月也散发着魔族的气息,鬼哭狼嚎之夜,魔血暗流,在幽冥洞中,我从血池中拿起那把粘满魔族鲜血的魔剑,嗡嗡作响的魔族神剑,散发着幽暗的血色光芒,每一缕光芒都是一个魔族前辈的孜孜教诲。而我经历九千年的沉寂,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间,从骷髅的白骨中慢慢修得人形,在经过一百年的苦心修炼才换来今世一魔,我要踏破世间一切,泯灭诸神传说,我就是天地一魔——九元骷髅魔君。
  • 波粒世界

    波粒世界

    曾志扬是一个太空事故的难民,双亲去世后,他就想通过高科技复活他的父亲,在他的工作进展顺利时,却被迫卷入一场星际战争中······
  • The Voice

    The Vo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