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2700000003

第3章 前言衙门的千古嬗变(3)

政治体制内部的权力分配不可能平均,有些机构的权力要远高于其他机构。随着皇权专制的强化,权力始终倾向于同皇权结合紧密的机构。从两汉的尚书,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到两宋的政事堂和枢密院,到明朝的内阁,再到军机处,无一不是各自时期由皇帝掌握、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它们是权力的核心。机构增减、官员沉浮,皇帝看在眼里,却不记在心里。他真正在意的只是核心权力部门的运行和人事情况。千百年来,政治制度日渐繁密,核心权力机构始终处在聚光灯下,是后人观察古代政治的便捷窗口。

何谓“衙门逻辑”?

古代政治制度在千百年的实践运转中,产生了自己的逻辑。千古衙门在实践中逐渐背离缔造者和设计者的初衷,产生了独立的、强大的运行规律,诞生了新的标准和规则,自动运转下去,我们可以称之为“衙门逻辑”。衙门逻辑往往是有违常理的。它没有明文的规定,却真实存在;它独立于人们,却让衙门内外的官员、百姓都深陷其中。

这就好比人们设计了机器人,希望机器人为人类服务。结果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思维,自行活动起来。人类非但操纵不了机器人,反而受到了机器人之害。做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古代衙门就是那个机器人。

在古代,任何一个立志改革政治弊端的人,必须进入现行体制博取高官显位,才有可能实践抱负。但结果都不是他改变了体制,而是体制改变了他。在攀登高位的过程中,他逐渐变成了体制的一分子,变成了现行体制的“产品”。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尖锐批评晚清体制中的高官“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等位高权重、大权在握,“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他们不仅年老体衰,而且不愿意改革了,“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要知道,如今的老朽高官,倒退几十年也是热血青年,激扬文字、革故鼎新,满口变革。进入体制之日,他们以为自己踏上了实现理想的征程,殊不知最终走到了理想的对立面。

下述例子,也许能更形象、更直观地说明“衙门逻辑”的概念:

例一:天下官员,无论职位高低,在理论上都是朝廷命官,都上对皇帝负责、下为百姓造福。大家是平等的。职权的大小并不代表素养和人品的高低,权力更不能侵犯人格尊严。但在实践中,权力扭曲了人格。官大一级压死人,官职高者欺压职位低者,权力大者侮辱权力小者。可悲的是,这种欺压与侮辱为上下所接受,官卑职小者仿佛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理应受欺负。而对他人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的高官,自身往往受过被侮辱、被打压、被迫害的创伤。秦汉时期,官员关系还相对平等,县令能参见宰相,侃侃而谈;唐宋时期,下官小吏敢跟主管争辩政务,并不唯唯诺诺;明清时期,不要说县令,就是巡抚也要上下运作才能见内阁大学士,大学士一问巡抚一答。有位知县老爷跪在和珅门口求见,和珅骂道:“知县是什么虫豸,也来见我?”总理衙门处理外交,外国使臣说一句话,清朝官员面面相觑,下级看上级、资历浅的看资历深的、大臣看亲王,亲王说一句,大家纷纷响应。在场职位最高的人不说话,其他官员就一片沉默。

不知从几时起,官员相见的礼节也恶化成了跪拜礼,下官拜见上官。如果两人官职相差太大,下官还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谨小慎微、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仿佛奴才见主子一样。这种不正常的官场礼节,直到清末才从南方省份开始逐步纠正,改为官员相互行作揖礼。官职低者先行礼,高者再还礼。

例二:人类对于疾病,总抱着“早预防、早治疗”的态度,希望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初。讳疾忌医是不对的。政治体制和人体一样,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体制的长远健康发展着想,这些问题也要早预防、早治疗。然而,古代官员对于衙门内外的问题,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既关己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官员们的惯常做法是行文发函,似乎用几封文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文书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推卸了自己的责任而已。古代官员,尤其是达官显贵们,是社会精英,视野、思路甚至智商都比黔首愚民们要高。他们理应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有责任处理掉。可惜,多数官员任由衙门外狂风暴雨,端坐厅堂之上无动于衷,只盼着问题别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起码别在自己任

期内恶化。

究其原因,一来是官员们不愿意做事。多做事就多出事,少做事则少出错。勇于干事的古代官员有,但仕途顺畅的极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干了很多事,经受了很多挫折,最后即便列入正史、名垂千古了,但在生前几十年沉溺于州县下曹,不得升迁。相反,中庸无为的同僚们,则“无病无灾到公卿”,飞黄腾达去了。那谁还愿意去揽事、去直面问题呢?第二,很多问题并不是官员个体力量能解决的。衙门内外的很多顽疾和突发问题,是系统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比如闭关锁国、横征暴敛、皇权扩张、军人干权等等。政治体制有问题,体制中人比一般百姓的感觉更敏锐,也更深刻。他们深知不改变现行体制,就不能根治问题。而根本性的变革,谈何容易?大家坐视衙门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救,只好在血雨腥风中又来一次改朝换代。

例三:凡事都有是非曲直;做人要有对错观,做正确的事情、拒绝错误的事。相信每个人从小都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但是,古代衙门不论对错,只看输赢。比如,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先后做过山东范县及潍县的知县。他刚正不阿,不逢迎上司,却深入民间,洞悉百姓疾苦。一年闹饥荒,郑板桥主动为民请赈,结果忤逆了上司,被参罢官。他去官的那天,百姓遮道挽留。应该说,郑板桥做了正确的事情(勤政爱民),但却是官场上的输家(弹劾罢官)。郑板桥在古代史中并不孤独,官场输家中有许多人做了正确的事情。同样,许多仕途赢家,却做了错事,比如弄虚作假、阿谀奉承、你虞我诈、倾轧伤人、口蜜腹剑、厚颜无耻、趋炎附势等。可叹的是,当时的官民都羡慕后者;后来者,即使嘴上赞颂郑板桥,心里却在羡慕同时期的和珅。

“官场莫论对错”的本质是功利政治,抛弃了道德、真理和精神等等,只看是否对仕途有利,是否对处理政务有利。长官决策时,采纳的往往是“可行”的意见,而不是“正确”的意见。因为意见虽然是“对”的,但与现有体制不吻合或者对巩固自己的权势无益,为什么要采纳呢?长此以往,“输赢”绑架“对错”。官场上最后的赢家,自封为或者被认为就是正确的、光荣的。赢家书写历史,强制推行自己的对错标准。如果民众对此熟视无睹,无异议不反抗,就很可能黑白颠倒,贻害无穷。

例四:靠本事吃饭、独立且正直,应该是人类社会公认的正形象、正能量。但在衙门里,真才实学并不是平步青云的通行证;独立与正直非但不为衙门认可,还可能对衙门、对保持者造成伤害。我们在古代史上能找到许多例证。庸才青云直上、尸位素餐的有,阿谀奉承、攀附权贵的官员也不在少数。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官场中人,免不了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与行政无关的事情。很多时候,决定他们宦海沉浮的不是才能和品格,而是哪些“无关的事情”。在施展抱负之前,官员们先要在人情世故、官场明规则潜规则等等编织的巨大网络中纵横捭阖,以求获得干事的身份与地位。

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有真才实学的贤臣干吏,缺少的是既有真才实学,又能折冲缓和,把才学用到实处的能臣帅才。

凡此种种不合常理之处,都因为衙门逻辑的作祟。而衙门逻辑的核心,是“权力本位”,一切行为以获取或保有权力为目的,一切考量围绕权力的得失展开。在政治体制中,各个衙门考虑的是自己的部门利益,官员考虑的是个人的进退荣辱。天下安危、百姓祸福、仁义道德,都退居其次,甚至只停留在口头。因为,品级的高低(权力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官场中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权力,是官员施展抱负、实现目标,甚至保全人身和财产的首要条件。官场中人必须巩固现有的权力并不断扩展权力,才能谈及其他。这一认识,可能是剖析古代政治中种种消极与负面内容的利器。

越往后发展,衙门按照自身逻辑独立运转下来,离初衷就越远。衙门本身发展得越强大,对衙门中人的异化就越严重,改革的难度就越大。

黄仁宇在《中国社会的特质》一文中认为中国的高度中央集权,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因为不得不持续地被加以完善并维系,使中国的政治和伦理的成熟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制度的发展,如多样化的经济制度、系统化的民事契约法、保护个人的司法体系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述的那些制度相对而言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反而确定无疑地被抑制,以免它们扰乱帝国的统一管理。”中国古代集权的强化,与衙门逻辑也大有关系。衙门逻辑的运行,离不开政府集权。集权环境是衙门逻辑的温室,公平、公开和竞争则是衙门逻辑的“病毒”。集权的需要,塑造了衙门的稳固和规模。衙门为了自身利益,反过来要强化集权。它为了摄取更多的资源,就要跳出政府范畴,插手控制其他领域;为了垄断权力和资源,它就要排斥平等的对话,拒绝妥协、开放和变革;保守是它的特质,僵化是它的趋势,虚弱和奔溃是它的结局。遗憾的是,中国古代少有新意的改朝换代,使得衙门虽然能够被摧毁,但衙门逻辑每每在新的王朝借尸还魂。

绝大多数时候,官民人等并非反对官府,反对朝廷,也不是反对官场中人,而是反对自私保守、封闭僵化的“衙门逻辑”。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改革

    聚焦中国改革

    本书立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背景,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蓝本,重点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内涵、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永绝

    永绝

    百年许诺,百年守护。一朝之失,沦为永恒。天堂再遇,形同陌路。没有来世,永远沉沦。永世之路,永绝之门。
  • 御兽纪

    御兽纪

    呼风唤雨的仙人,掌控异火的神兽,天生地养的异兽,逆天而修的精怪……李昊穿越洪荒世界,降临御兽纪元,在这神奇的世界他该如何生存下去?为仙如何?为魔如何?我不是仙魔,我是纪元之主!逆命而行,强势崛起,成就无上仙境,开启属于自己的纪元!
  • 四战国传奇

    四战国传奇

    瓦普大陆,风云再起,矮人争锋。看剑冥传承执剑走天涯,朱雀后裔浴火重生;品乱世纷争无休,群雄并起,那一段烽火硝烟中的铁骨柔情。神界,冥域,世间何处是尽头!
  • 伪保守派领袖

    伪保守派领袖

    陈元铭,似乎、仿佛、大约是因为栽入厕所下水道而成为穿越一族成员。有改变历史的想法,却又不愿打头阵。幸好有张居正等人冲锋陷阵,咱暗地帮一小手,改革派、保守派左右逢源。出力气的活他们干,改革成果咱来享,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纯粹靠运气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有实力加上顺应大背景,才是不断超越过去的王道。另:坚守坑党的贞洁,必需滴!
  • 四巧说

    四巧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越过沧海拥抱你

    越过沧海拥抱你

    景初原本是沈氏集团总裁景江的千金,和沈氏董事长沈东源的儿子沈焕之青梅竹马。大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联姻,所以故意搬家做邻居,将他们俩放在一起养。沈焕之是个很固执的人,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所以他们从小就认为一定会跟对方在一起。
  • 无敌系统之玄修

    无敌系统之玄修

    拥有毁天灭世的法力,无高至上的血统,以及.......乾坤塔!!!看他是如何创造一个神话的!
  • 天才灵妃

    天才灵妃

    她灵家七小姐,九岁时被奸人所害,成为家族的废才,遭世人唾弃,他被世人称之为天纵奇才,更是高高在上的王爷。那一夜男子一身白色长袍此时已有几朵血花,五官早已被淤泥代替,冷厉的眸子凝望着眼前的粉衣女子“是你救了我?”女子不以为意一笑,显得脸上的伤疤更狰狞“正是”“谢谢”“没有诚意”“你想如何?”“五万灵石”“没有,不过.....我可以以身相许”
  • 专属菜鸟:大神,抢亲无效

    专属菜鸟:大神,抢亲无效

    苏沫儿竟被“抢婚”了,她还是一位黄花大闺女啊,还好是在游戏里,沫儿还在旁边偷着笑,抢自己的的对象竟是一位大神,不是菜鸟,刚想狗腿的去巴结人家的大神,大神直接给她个白眼,苏沫儿发誓,再也不要理这位恶魔,可殊不知已经被大神盯上了,正准备将她吃干抹净青梅竹马回来了,就这样,一场游戏开始了……
  • 天涯伊人

    天涯伊人

    在她的梦里,总会出现一个男子的身影。终有一天,她见到了梦中的男子,不想他却爱上了自己的姐姐。一个不速之客的来访,让她原本生活富足的家庭突遭变故,走上流亡之路……千娇百宠不谙世事的大小姐,从此,在血雨腥风中开启别样的江湖人生……只是,所有人都猜中了开头,却无法预料到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