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1900000005

第5章 屈原与“楚辞”(1)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发展史的源头。南方楚文化特有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遭遇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

楚文化与“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在江、汉流域一度拥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这里到处分布着江湖山峦,物产丰茂。楚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已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大放异彩的楚文化是在同中原文化的长期交流和融合中形成的。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被称作“南蛮”、“荆蛮”。

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既是夏商文化的遗习,更是土著民族的风气。《国语·楚语下》即楚大夫观射父答楚昭王之问说:“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韦昭注:“夫人,人人也。享,祭祀也。”)家为巫史。”可见“民神杂糅”、“家为巫史”之风,向为楚之习俗。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指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比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其实这种信巫、事鬼、祭神的风俗,不仅盛行于民间,就连楚王也身体力行。如楚灵王,史称“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当吴人来攻,国人告急之时,犹“鼓舞自若”,不肯发兵。(《新论·言体论》)怀王亦是“隆祭祀,事鬼神”(《汉书·郊祀志下》),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最终为秦所败。巫文化的盛行对楚国审美情趣的影响是明显的,楚地的很多艺术都和祭神有关,充满了奇异的浪漫色彩。

楚人服饰也异于中原,“南冠”、“楚服”独具一格。《左传·成公九年》记晋侯观于军府,所见楚囚钟仪即“南冠而絷”。吕不韦为异人游说华阳夫人,知她是楚人,特使异人“楚服”而见,以讨欢心(见《战国策·秦策二》)。楚国的官制也很特别。如“令尹”、“左徒”、“莫敖”、“连尹”之类,都是特有的官名。《论语·公冶长》邢昺疏:“令尹,宰也。”又说:“楚官多以尹为名,皆取其正直也。”楚人操南音,歌南风,其语言、音乐极富地方特色。《左传·成公九年》记楚囚钟仪抚琴“操南音”,范文子赞其“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襄公十八年》记师旷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足以说明楚人的语言、音乐与中原迥异。

另外,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神娱人,都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展示出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不仅制作精细,往往还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招魂》、《九歌》所描绘的音乐舞蹈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楚文化尤其楚国艺术的一般特点,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华丽的表现形式等,都对楚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崛起的又一座文学高峰。“楚辞”是屈原在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它和楚国历史、地理、风俗和很深的渊源。其特点是:篇中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宋黄伯思《翼骚序》),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特色。它的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屈原首创此诗体,后继者有宋玉、唐勒、景差等,都是楚人。“楚辞”这一名称早在汉武帝以前已经出现,《汉书·朱买臣传》载:“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悦之。”至西汉末,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之作汇编成集,称为《楚辞》。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屈原和《离骚》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现存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

一、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其祖先屈瑕,乃楚武王熊通之子,受封于“屈”地,乃以“屈”为姓氏。关于屈原的生卒年问题,迄今无定论。据《史记·屈原列传》,当生于楚怀王、顷襄王时代,曾为“楚怀王左徒”,又曾任“三闾大夫”之职。他初得怀王信任,在内政外交方面卓有建树。但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竟听信谗言而疏远他,进而被流放汉北。《九章·抽思》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屈原遭流放,群小得势,楚国政治日趋腐败。怀王昏庸贪婪,刚愎自用,因愤于受张仪之骗,两度伐秦均遭失败,自己也客死秦国。公元前298年,顷襄王继位,奸佞当朝,屈原又被放逐于江南。这时楚国政治更加黑暗,“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战国策·中山策》),百姓心离,国运危殆。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郢都,顷襄王逃往陈城。目睹祖国沦丧,人民遭殃,屈原万分悲愤,绝望至极,遂怀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其时传说是农历五月五日。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胸中郁积了深重的悲愤和对宗国无尽的思念,并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他出于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主张联齐抗秦。这不仅符合楚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原传统文化的精神,屈原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然而现实的困厄,抱负的落空,让他充满了哀怨和愤激之情,借诗歌倾泻出来。他的《九歌》、《离骚》、《天问》、《招魂》、《九章》等,印证了坚贞不屈的悲剧性一生。

《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作品二十五篇,但未列篇名,后世学者争论颇多。按王逸《楚辞章句》,标明“屈原之所作”的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合于二十五篇之数。这可能是本于当初刘向的校订。又有《大招》一篇,王逸既谓“屈原之作”,又称“或景差之作,疑不能明也”,持两可态度。朱熹《楚辞集注》断《大招》为景差的作品,也认为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五篇。但有学者考证,《远游》、《卜居》、《渔父》是后人的作品。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离骚》、《天问》确是屈原的作品,无可疑者。《九章》中虽有篇目疑为后人拟作,但基本上仍可认定为屈原作品。《九歌》则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招魂》一篇,王逸说是宋玉所作,但《史记·屈原列传》记为屈原作品。这样,在王逸《楚辞章句》的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其它二十三篇基本可以认为是屈原作品,奠定了屈原崇高的文学史地位。

二、不朽的杰作《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五百九十字。关于《离骚》的题意,历来有多种解释。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他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中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这两种解释。二者相较而言,司马迁和班固的解释更为合理。因司马迁毕竟距离屈原的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尤”或“离忧”之语,其中的“离”字都不能解释为“别”,所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楚怀王之世,当屈原遭谗被疏之时,即屈原壮年时期。

《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言而被怀王流放汉北,“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此外,刘向《新序·节士》、班固《离骚赞序》、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等均持此说。

《离骚》是屈原心灵的歌唱,它寄寓了诗人“存君兴国”的“美政”思想,体现了诗人深沉执著的忠君爱国之情,塑造了一位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中的香草、美人既反映了楚文化的个性魅力,又是对诗歌的象征手法的开拓。

其一,《离骚》寄寓屈原“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战国七雄争霸,秦、楚一度势均力敌,时有所谓“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之说(《战国策·秦策四》)。然而屈原正值怀王之世,楚国已是内忧外患,日趋衰落。“明于治乱”的屈原,出于炽热的宗国感情,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离骚》首先自叙了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又出生在美好的日子,因此具有“内美”,又重“修能”,勤勉不懈的坚持自我修养,其目的在于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诗人的理想就是把楚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诗人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而授能”,即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

其二,在对“美政”理想誓死不渝的追求中展现了诗人深沉执著的“爱国”和“忠君”情感。屈原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难的宗国。在朝时,他竭忠尽智,辅佐怀王,力图振兴楚国;即使被疏后仍然心系君国的前途命运,而把个人的进退、生死置之度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司马迁说:“虽流放,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在《离骚》中,有不少“心系怀王”的句子,如“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等。还用了一些男女爱情的比喻,如“怨灵修之浩荡兮,不终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等,以这种男女关系的不和谐来比喻君臣的疏远。根据中国传统习惯,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所以,这些诗句可以解释为屈原对国君的忠诚。国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象征,而且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理想。所以,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部分。这种忠君爱国之情体现于对楚国现实的密切关注,从振兴楚国的立场出发,反复规劝楚王效法“前王”、“前圣”,洗去历代君王荒淫误国的教训,不要只图眼前的享乐。对于自己,“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不能为国家的振兴做贡献。对于楚怀王,他担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致“美人”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两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他寄希望于楚王,他劝导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导夫先路”,希望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其三,《离骚》为塑造了一位坚贞高洁、独立不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从这些香草、装饰和“虽体解吾犹未变”的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其忠于理想、奋发自励、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其高洁人格的外在显现。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即使处境维艰,屈原也誓死不渝的坚持捍卫自己的理想:“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在这强烈自信和无所畏惧的精神的鼓励下,屈原才能对楚王及腐败的佞臣集团展开尖锐的批判:“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进而抒发了她不与奸佞谗邪同流合污的的坚强决心:“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然而他的“独好修以为常”的“绝世之行”不免造成离群之忧,“俊彦之英”易陷落寞之境。超群脱俗的诗人不为人所理解,就难免要产生孤独之感:“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了“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情操。《离骚》所刻画的抒情主人公的高洁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

同类推荐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和《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也不包括鲁迅上世纪30年代写下的大量文艺论战名篇,内容上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品基本上按照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其中1918-1919的“新青年”时期、1924-1925的“语丝”时期、1933-1934的“申报·自由谈”时期可以说是鲁迅随笔创作的三个高峰期。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热门推荐
  • 星城之主

    星城之主

    自百年前天现异象,无数未知的异兽降临世间,全球各国为抵挡异兽,形成了三大联邦,九大圣城。少年家乡遭异兽毁灭,跟随队伍行走在无尽的荒野中,以寻求九大圣城之一的星城。
  • 背离

    背离

    从现在开始,一切归零。。。重启。。。。。。我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冷笑了一声,转瞬间又换上一张泪眼朦胧的样子“瞧,这样的子己还真觉得有点恶心呢”我可以装作无所谓,再到没有的地方崩溃。
  • 家有英雄

    家有英雄

    秋逸轩也算是天命之人,得到了可以召唤英雄联盟中英雄的盒子,于是乎,时光守护者,黑暗之女,一个接着一个地向秋逸轩身边送来,但他们可是英雄,所以,秋逸轩一个宅男,又多了一项看管英雄,保护都市的责任。“下一个英雄会是谁啊?”“怎么是他!”“听候您的吩咐,主人……”【联盟英雄的都市日记,史上最弱主角诞生】欢迎加入家有英雄,群号码:198292977
  • 冷情总裁:缠绵终老

    冷情总裁:缠绵终老

    她是没前途的胖子乔一诺。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她亲眼看着老公和堂妹在自己的面前翻云覆雨。谈判的路上,她被渣夫和堂妹合谋害“死”。一年后,她从地狱归来,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从下堂妇到名模,渣夫一步步落入她的圈套。她是不惜一切代价变身为美艳动人的复仇女,何时。他是远远站在何时身后守护的痴情男。他告诉她,想要报仇,就得先学会断情绝爱。可是为什么,不知不觉中,她的心却安放在了那个教会她断情绝爱的男人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锁红颜步香尘

    梦锁红颜步香尘

    21世纪大学生孟香晨昏迷醒来发觉自己穿到霹雳变成步香尘,本来和探花郎过着打情骂俏的生活可灵魂被体内策梦侯瓜不离藤的残缺魂魄偶尔占用后使剧情被步入正轨。之后她现代的闺蜜也陆续穿来周寒影穿成欹月寒,赵琳琳穿成女琊齊无暇祸棺祭后借画眉躯体重生只有好葭月是身穿。几人在霹雳身份也够分崩离析郝葭月爱上谜独白无果反被宫无后爱上,赵琳琳爱上殊十二无奈命运注定要与忘尘缘杜舞雩他们苦苦纠缠。孟香晨直到探花郎死亡才明白真正爱的还是曾经的忠犬小受,后来竟被本体策梦侯爱上却最终被她们感动倒戈女主姐妹们结局喜忧掺半,但她自己终该情归何处又该如何挽回埋藏心底的那抹遗憾呢?
  • 神王帝尊

    神王帝尊

    少年江南觉醒神秘天命神符武魂,可演千般功法、万般神通,化尽世间一切奥妙!自此逆天崛起,横推一切敌手,碾压万界天才!斩王者、灭大帝、镇压诸天仙神,谱写一段横扫九天十地,凌驾诸天万界的帝尊传说!神王绝世,帝尊永仙!
  • 总裁老公你别跑

    总裁老公你别跑

    她被迫献身,却意外爬错了床。这是什么情况?她被卖给的不是丑陋的老头子吗?这个英俊多金,像天神一样降临的易氏总裁又是怎么冒出来的?苏沫有点凌乱。本以为从此获得拯救,却陷入了更大的阴谋漩涡……那个男人一脸邪恶:“你自己送上门来的,那就别想跑!”
  • 镇天纪

    镇天纪

    一个21世纪中国黑拳手,因为一场激烈惨绝的黑拳比赛丧命。然而手上带的一枚无名戒指带他来到了新的世界。在这里、有肉掌劈山碎石强大的武者。在这里、有御剑飞行、千里不留行的修真者。在这里、有一缕威压便可崩碎山河的极道帝兵。在这里、一个平凡少年因为手上的无名戒指开始了他的梦幻之旅。
  • 管理员工的36个绝招

    管理员工的36个绝招

    本书从管理的第一步——恰当展示自身的管理魄力开始,本着实用、适用、灵活的原则,以提升现代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为宗旨,立足于中国社会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将适合中国国情以及各行业实际情况的员工管理策略,凝炼为最简单实用的36个绝招,助你打造一个全情投入的、目的明确的团队。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