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500000001

第1章 代序:统筹城乡教育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

2007年,九龙坡区被列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先行示范区。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摆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出了五项目标:一是城乡教育制度统一,即建立城乡统一的、协调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二是城乡教育权利平等,即建立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赋予城乡各类学校平等发展的权利;三是城乡教育和谐互动,即建立统筹兼顾的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学校等教育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城乡教育特色发展,即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体制机制,促使城乡教育之间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各自特色;五是城乡教育广泛交流与协作,即建立教育开放和帮扶制度,重点是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帮扶。确定以城乡教育特色建设作为破解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难题的突破口,统一规划建设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对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解决。

有特色的学校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才能满足社会与学生的要求。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有没有特色。曾经有学者说,“目前中国大学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个性。”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明晰的“自家面目”,那是很让人担忧的。经济界有一句名言:“经营产品是一分一分地赚,经营品牌是一毛一毛地赚。”办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就会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就是要善于“扬长”,注意“避短”,重视学校特色与个性的打造,追求“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校校有风格。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办特色学校就是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的一种途径。为了实现城乡中小学生和谐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中小学必须要办出各自的特色。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而九龙坡区也是“东城西乡”的格局,特色学校建设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特色学校建设具有普遍性,以满足城乡所有儿童少年的教育需要

特色学校是具有独特个性、独特风格的学校。特色学校建设,不是少数学校的事情,而是多数甚至每一所学校都应当追求并能够实现的。特色学校也不仅是城市所独有的,而是城乡社会共有的、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同样能够建设有特色的农村学校,以满足农村儿童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具有普遍性意义。

(二)特色学校建设具有优质性,以满足城乡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

特色学校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是教育质量优质,办学特色成功,能够得到兄弟学校、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认可并作为成功范例加以宣传的学校。正如郑金洲教授在《“办学特色”之文化阐释》一文中说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学校特色的本质是创优,即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创设有学校个性特征的教育文化环境和氛围,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出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特色学校建设具有独特性,以满足城乡儿童少年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要办好一所学校,一定要认真理清办学思路,明确目标,突出特色。美国一流大学建设的主要策略就是“突出特点,以特制胜”。因此,学校应当坚持从国情和市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体现教师的个性和学校的特色,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特色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教学质量、教育效果上的“优”,而且还能提供“特”,即以多样化的教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发展需要。城市与农村的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主配置教育资源,自主研发教育参考资料或选择适合于本校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校本资源,从而满足城乡儿童少年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策略

目前,九龙坡区特色学校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校园主题文化、铁路中学校园“星光文化”特色、杨家坪小学“立字立人”书法教育特色、杨家坪中学的“绿杨文化”、区实验一小“阳光教育”特色、高新实验一小的“美的教育”等得到了市内外很多教育专家的肯定,为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九龙坡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促进城乡教育特色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点,坚持均衡发展与特色化建设相结合

坚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内涵质量为总体思路。在发展要求上,坚持“三个原则”,即在均衡发展上不搞削峰填谷,不搞平均主义,不搞整齐划一,而是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在发展定位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使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从同质发展向个性发展转变,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名学生;在发展目标上,使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都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同时,加强学校特色化建设,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实现均衡发展又具有文化差异,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好学”。

(二)以农村学校为重点,深入挖掘农村学校本身的特色资源

九龙坡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致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教育差距较大,不同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突出,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农村中小学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举足轻重。农村学校特色建设的好与坏、快与慢,直接关系到农村孩子是否可以接受全面且多样化的教育。因此,要以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的薄弱学校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深入挖掘特色,从而满足农村学生的基本需求与多样性需求。

(三)以“五化建设”为手段,构建城乡学校特色共创共享机制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均衡发展,但并不影响特色学校建设。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化建设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两个阶段,而是互相促进、可以同时进行的两种发展方式,均衡发展是特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特色建设则是均衡发展的“助推剂”。因此,面对农村学校的缺陷与不足,九龙坡区实施“五化建设”,以“办学条件标准化、城乡学校一体化、教师素质专业化、关爱师生人文化和学校发展特色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农村学校突出优势,办出特色,同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

(四)以学校团队为主阵地,形成特色学校建设城乡共同体

团队文化是形成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特色学校建设的力量是多元的,既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职工,也包括参与学校建设的专家、家长和社区人员,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形成一个特色学校建设的共同体。在特色学校的创建中,不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应该充分调动团队力量,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学校管理者既要倡导校内师生之间、教师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又要倡导与社区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和谐交流;既关注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强调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和成长过程,营造出“和衷共济”的团队文化。

特色学校建设,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特色学校建设必将在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城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实现。

(原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现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区委书记彭智勇)

同类推荐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热门推荐
  • 若初恋东方不败

    若初恋东方不败

    1:“一个甜得老掉牙的故事……”——“切,是你牙齿不好吧大叔……”2:“你十七岁的青春是怎么样的?”——“我没有十七岁以前的青春啊!”3:“为什么?!”——“因为我十七岁以前的记忆是白的,不是青的……”4:“梁雨寒,你爱的那两个男人,更爱的是哪一个?”——“李小默,既然都爱,哪有什么更爱?!”5:“你好,我叫苏禾。”——“哦,同性恋花美男苏禾,你好。”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好!我的好闺蜜李小默!你好!我十七岁的初恋季天河!你好!我十八岁的初恋陈墨!你好!我的仇人欧海婷!你好!若初恋东方不败!你好!我的二十七岁!
  • 龙游回忆录

    龙游回忆录

    一本与众不同的猎龙小说。让我们用伊恩的眼睛,来注视这个世界吧。
  •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本书是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后,首批民间自发组织编写的关于青年人追寻梦想的书籍。本书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著名律师曹星老师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展示了新世纪年轻人追梦、圆梦的历程。
  • 哎呀羞羞

    哎呀羞羞

    嘻嘻。。。你有女朋友吗。。。你有女朋友介意多一个吗。。介意多一个像我这样的吗。。哎呀。。都怪你长得帅。。还说我花痴。。都怪你都怪你。。烦死了
  • 不见回首

    不见回首

    学校里的一场爱情风雨,最后物是人非,从而醒悟青春。自从遇见你,一切便是错的开始。她对他莞尔一笑,他对她宠溺一望。我便知道我跟他此生无缘无分。但我还是勇敢了一回,便有了这错的结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世之人

    穿世之人

    一个只有灵魂的人,配合一个不知来源的系统,ta能够找回自己的记忆和自己的权利吗?(前十章可以跳过,但是如果要读的话,我不拦你,别弃书就成)
  • 网游之厄运先生

    网游之厄运先生

    妄想的病态最终形成真实的世界!看不见的星空下,由每一个冒险者画成地图!
  • 穿越之导梦者

    穿越之导梦者

    我拼命收藏那些与你的那些美好,但它总和我作对,总是在不经意间遗忘,也许越是想要珍惜的东西到最后越是容易失去吧,我们都想去拼命的守护的东西却越容易失去,到头来却是失去更多想珍惜的东西,人总是在挽留中失去,在失去中寻找,在寻找中遗忘,就像是在空气中寻找那画不出的未来,可以看到却无法触摸,最远的最难以得到,最近的越容易失去,年少的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彼此,总喜欢你话我猜的游戏,固执的以为对方会懂,会明白,却忘记了{每个人的时间本就不多,心也就拳头般大小,记得的事情也就这些,塞下一个你就已经很满了。}
  • 神邪魔尊

    神邪魔尊

    魔皇剑斩苍天大地,咒天杖灭世间万物,苍生鼎济天地苍生,万古之界,魔尊傲世,一代魔尊亦做情,愿得汝心,灭世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