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7900000005

第5章 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3)

1.“民俗电影”方向

通过发掘、梳理那些散见于百年中国电影中的“民俗元素”,来逐步剖析、论证民俗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元素,对于电影之民族特色的确立,以及思想意味的构成,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具体来说,针对民俗成分在影片视听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那部分作品,我们通过梳理、归纳、整合其中的民俗现象,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在影片的叙事、造型、表意等方面所承担的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总结它们在整个影片的视听系统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便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民俗电影”样本和理性经验。例如:

1.仪式类:《黄土地》中的“祈雨”、《祝福》中的“除夕祭祖”、《悲情城市》中的“婚礼”、《菊豆》中的“葬礼”等。

2.方言类:《抓壮丁》中的四川话、《秋菊打官司》中的陕西话、《股疯》里的上海话、《童年往事》里的闽南话(台语)、《小武》里的山西话、《寻枪》里的贵州话、《没事偷着乐》里的天津话等。

3.民居类:《马路天使》里的“里弄、亭子间”、《黑骏马》里的“蒙古包”、《老井》里的“窑洞”、《城南旧事》里的“四合院”、《孔雀公主》中的“傣家吊脚楼”等。

4.观念类:《祝福》中的“捐门槛”;《乡音》和《野山》中的“夫权观念”;《喜盈门》中的“妯娌关系与忠孝观念”;《湘女萧萧》和《良家妇女》中的“童养媳现象与贞节观念”;《哀乐中年》中的“面子观念”等。

5.民间艺术/娱乐类:《活着》中的“皮影戏”;《霸王别姬》中的“京剧”;《变脸》中的“变脸”技艺;《黑炮事件》中的“象棋”;《蓝风筝》中的“风筝”;《炮打双灯》中的“爆竹”等。

6.五行八作类:《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锔碗”、《背靠背脸对脸》中的“钉鞋”、《双旗镇刀客》中的“肉铺”、《春蚕》中的“养蚕”、《饮食男女》中的“烹调”、《红高粱》中的“酒坊”等。

7.岁时节日类:《过年》、《过年回家》、《惊蛰》、《立春》等。

2.“电影民俗”方向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程中,积累了极为浩繁的民俗资源,如何把它们有机地运用到电影创作当中——这无疑也属于“中国电影民俗学”的探讨范围。但是包罗万象的中国民俗现象,并不一定都适用于电影创作。在具体探索中,我们应当首先较为系统地、分门别类地选择整理出那些有可能为电影所用的各种民俗事象(其中包括精神观念、情感心理、思想意识等“软民俗”),并对它们做出“电影学”意义上的价值评估和甄别,以利于电影创作者能够在尽短时间内,为自己的“故事”寻觅到最适合的叙述环境和表意载体,或者最起码能够找到具有启示意义的对应参照系统,从而使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较为鲜明的民族风格。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研究中,“民俗电影”和“电影民俗”这两个研究方向是并行不悖的,把它们人为地分开,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因此,在本学科的起步阶段,我们大体可以首先从以下这些命题或范畴入手,对电影与民俗的关系加以初步探讨:

传统戏曲与电影;传统武术与电影;传统饮食与电影;传统服饰与电影;

传统民居与电影;方言文化与电影;五行八作与电影;岁时节日与电影;

传统仪礼与电影;传统观念与电影;民族情感与电影;民间信仰与电影;

民间文学与电影;诗词书画与电影;民间艺术与电影;民间游戏与电影;

民间陋俗与电影;江湖社会与电影;少数民族与电影;新兴民俗与电影。

综上可见,本学科的“研究目标”主要在于:尽可能把“电影理论的民族化探索”落到实处,同时还要结合大量实证研究,鞭辟入里地指出:中国电影创作究竟应当怎样去追求自己的“民族风格”,并力图在理论上辨析并回答清楚以下问题:

(1)什么样的影片才是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

(2)实现中国电影“民族化”的核心路径在哪里?

(3)应当怎样去追求电影的“民族风格”?

为此,本学科的“基本范畴”大致设定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广泛发掘、梳理散见于中国电影中的“民俗元素”,充分剖析、论证这些“民俗元素”在具体影片中的能指与所指,进而深入探讨它们对于电影之民族特色的确立,及其思想意味的构成,究竟发挥了哪些具体而神奇的作用。

另一方面,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积淀了众多“民俗事象”,有些已经式微甚至消亡,有些仍然存活在当下;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不断伴生新的民俗现象。所有这些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过的“民俗事象”,均有可能运用于具体影片的创作。那么,搜索、梳理、呈现这些“民俗事象”,并尽可能指出它们有可能服务于哪些或哪类影片的创作,无疑也应当是本学科的探讨范围。

简言之,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

(1)“民俗元素”曾在既往影片创作中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2)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还有哪些“民俗事象”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显然,这门学科至少应由“民俗电影”和“电影民俗”——包含民俗元素的电影,和能够服务于电影的民俗——这两个研究方向组成。如此,就有可能通过对电影学和民俗学的交叉、互动,从民俗学和民俗事象中,把那些有助于电影民族化的各种潜力,逐步探究、开发出来,并充分利用起来,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打开一条可能的通道,进而在理论探讨和艺术创作中,直接服务于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建构与升华。[14]

结语:让我们为电影发展与民俗传承插上双赢的翅膀

尽管“中国电影民俗学”这个概念是本书作者的原创,但是早在1924年,我们的电影先辈就已经注意到了“民俗和电影”的关系,并将其和传播华夏文明、树立我国国际形象的重大使命联系在了一起。在这里,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先辈们的声音:

“影戏虽是民众的娱乐品,但这并不是它的目的。在国际观念没有消灭,世界大同没有实现以前,它实负有重要之使命,约而言之,有以下数端:

(1)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2)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3)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4)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5)发展一国雄厚的实业。(6)介绍一国精良的工艺。”[15]

仔细体悟上述论断,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先辈们熔铸在字里行间的赤子之情和真知灼见。他们在恳切、明晰地指出电影之“重要使命”的同时,也间接地晓谕后人应当通过怎样的渠道,才能真正实现那些使命。在上述六项“使命”中,至少有五项——“历史、文化、民性、风俗、工艺”——都涉及了民俗文化。这意味着,民俗文化既是电影所要传播的主体诉求,同时也应成为电影所要承载与表现的核心内涵。显然,这正是今天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电影民俗学”的肯綮所在。

由于当时“民俗学”在中国的土地上才刚刚萌芽,因而清晰地意识到电影创作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学术关联——这对当时的电影人而言并不现实,但他们却凭借一腔热血和开阔的眼界、丰厚的学识,高屋建瓴地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构想了一条既有可行性,更具建设性的康庄大道!在光阴流转了九十多年后,这些论断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令我们不能不由衷敬佩、赞叹先辈们的远见卓识……

毋庸置疑,民俗文化既是中国多元地域风情最直观的物质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情感及思想观念最朴素的表现平台。可以说,再没有什么能够像民俗文化那样,能够极为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个性风采。因此,中国电影欲求民族风格的确立,就一定不能忽视对民俗事象的广采博收、恰当运用,而大量“民俗电影”的涌现,不仅有助于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探索与确立,而且也能在不同程度上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保留与传承起到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这类影片在“文化人类学”上的价值,也必将随光阴的荏苒而日渐彰显出别具一格的恒久魅力……

有鉴于此,大力开展“中国电影民俗学”的探索,就已不单是一种现实的功利需要,它还蕴含着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长远诉求,因此值得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1]参见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中的有关文章,如《如何的救度中国的电影》、《所谓中国影片》、《民族主义与中国电影》、《略谈“空气”》、《建立中国电影风格》、《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化再认识》等篇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另见:李少白、邵牧君、罗艺军、韦菁等人的有关文章,主要刊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的《电影艺术》杂志上。

[2]本章主体内容曾发表于《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

[3]参见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4]段宝林、武振江主编:《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5]参见董晓萍著:《民俗学导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乌丙安著:《民俗文化新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将繁复的民俗事象划分为“有形(硬)民俗”与“无形(软)民俗”,并统称为“大民俗”——这是笔者在研究本课题中所创造的三个概念,妥当与否尚待检验,在此仅供参考。

[7]作为我国民俗文化中的“恶俗”之一,绵延两千多年的这套“潜规则”至今仍在被各级官员“发扬光大”。

[8]郁达夫:《如何的救度中国的电影》,载于《银星》杂志1927年第13期。

[9]鉴于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恕未注明某些言论、观点的出处。读者若有兴趣,均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出版的《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杂志上,以及近年来谈论电影之“民族化”的一些著作中查找到。

[10]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1]蓝翔、冯懿有著:《中国老360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2]臧振著:《蒙昧中的智慧——中国巫术》,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13]王丽华著:《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服饰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本书作者于1999年在北师大读博士期间开始思考“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问题。2002年毕业,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创立“电影民俗学”的初步构想。2007年在《当代电影》第6期上发表了长篇论文《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目前该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已被引用几十次。

[15]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节选自《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4年版。

同类推荐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怎样读一幅画

    怎样读一幅画

    该书以西方名画为切入点,作者通过一百幅名画,给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数百年来的精品画作。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方著名美术作品,还可以看到该书作者引申开的个人思维。全书贯穿作者所思所感,既有对画作的鉴赏,又有对画家的品评,还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人生哲思和艺术旨趣。文字洗练朴实,清顺流畅,而又不失力度。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菜鸟神探:大神,矜持点

    菜鸟神探:大神,矜持点

    穆可可第一次出警就捅了马蜂窝,错把大神当鸭抓回来审讯。为请回大神,她当牛做马被狗咬,威逼利诱全齐了,最终被大神抓壮丁去赚钱。可是大神,为毛你的客户都是女人?抓狗找猫教训熊孩子。大神,你的案子怎么跟你本人一样鸡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宪兵调查官

    大明宪兵调查官

    明代的锦衣卫与民国的宪兵调查组,究竟有着甚麽相似之处与迥然不同的地方?文官贪财不怕死;武将怕死又贪财,是否为明末普遍的景况?还是现代的官场也有着相同的处境?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看仲坤贤与吕豪如何在明末与现代铲奸除恶,亦或是为奸人所害…
  • 将门悍妻:夫君乖乖侍寝

    将门悍妻:夫君乖乖侍寝

    上有白莲花姐姐,下有恶毒妹妹,唯一的亲哥还对自己万分嫌弃……无妨!靠自己也可以拳打心机女表,脚踢小贱人!什么?说我娇蛮?季澜烟仰天大笑三声:谁说的!本公主剁了他!新婚夜,她一袭嫁衣胜火,轻挑起新郎官的下颚邪魅道:“你若敢纳妾,本公主就阉了你!”男子轻笑,将她压在身下声色暗哑“娘子莫怕,不疼的……”季澜烟怒:“你怎么不按剧情来!该求饶才对!把你爪子拿开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枫月天下

    枫月天下

    被称为残废到不能再残废的命魂,被称为“烧火棍”的烧火棍一样的剑,如何顶上“神”的光环!看吊丝林枫如何逆袭,完成华丽逆转!!要激情、要热血也要无厘头。有兄弟、有朋友更有美女。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林枫,我为自己代言!
  • 管理能力训练实训手册

    管理能力训练实训手册

    该书是一本与管理学原理类教材配套使用的实训用书,核心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从“知道”、“了解”这类知识性层面转化为“能”的行为性层面。管理学原理类课程倾向于讲理论,从道理上、观念上引导和推动人们对管理的认识,而本书更倾向于对实际能力的训练,强调的是对学生行为的习惯培养,并按照有序训练的原则,对训练内容作出合理安排,使习惯得以定型。本书主要针对有志于管理实际能力提高的学生和企业基层管理者,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实际管理能力。
  • 魔魂仙途

    魔魂仙途

    上古之战,众神身陨情人背叛,死于非命,穿越到异界修真家族成为废材子弟,再次被情所伤,问情为何物。魔魂附体,三魂归位,逆天改命,强势崛起,魔手遮天我为尊。哪怕是千秋万载,倘若我证得大道,你功德圆满,我便娶你如何!相传人间隐藏着天地间最为强大极其神秘的力量,只要得到它便可以号令三界,一统诸天。
  • 肆号研究所

    肆号研究所

    朋友欺骗他,恋人背叛他,亲人抛弃他……只因为他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注定一生平庸无能。“我云霄这一生,注定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更没有亲人,唯独仅有的只剩下这一具冰冷的钢铁之躯……”“世间的一切,在我的眼中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万物苍生的死活,关我何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你们的错,就是在没有经过我允许的情况下把我生下来!”
  • 女王大人爱吃肉

    女王大人爱吃肉

    我是女王,我要吃肉,谁都不能拦我!这个小白脸不错,这个小帅哥也可以,你们都是我的,今夜一定要好好服侍我!我是你们的女王,我只爱吃肉!
  • 小激励大成果

    小激励大成果

    为什么我给的那么多,我的员工还要走?这句话是很多管理者的心声。然而,你真的懂激励吗?每次都发一笔钱了事,小事不需要赞美……你的激励方案也许有很多你并未在意地方恰恰是员工的“雷区”。本期将告诉你如何了解员工的工作动机,正确选择激励员工的方法,让员工的工作更有成效。